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1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凤阳县明皇陵旧影

[复制链接]

1622

主题

2322

帖子

78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2 19:18: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皇陵神道石碑】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初建之时占地约2万余亩,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

朱元璋父母死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当时因家贫,丧葬极为简陋。后来,朱元璋弃僧从戎,“继为王,终为帝”。明皇陵初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受封吴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修缮父母陵寝。在明皇陵的营建过程中,朱元璋先后三次前往谒陵,并一再命太子及诸王前往凤阳祀陵。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因旧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1375年),罢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营建父母之陵。

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皇陵建成竣工。皇陵外有城垣,内有护所、祭祀设施;又在陵前竖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像生。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多次下令修缮皇陵,并且多次前往谒陵。永乐七年至十五年(1409年至1417年),明成祖朱棣四次前往谒陵。《大明会典·仁祖陵》条规定,凡官员以公事经过者都要谒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2

主题

2322

帖子

78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2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5-2 19:21:39 | 只看该作者

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闰二月、十年九月、十一年八月,又多次修缮皇陵。明景泰五年(1454年),明代宗朱祁钰下令修缮。明天顺元年(1457年)七月,三年七月,明英宗朱祁镇下令修缮皇陵。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皇陵已逾百年,陵垣殿守,年久圮坏,于是进行了一次重修。

明嘉靖十年(1531年)二月戊寅,明世宗朱厚熜又曾“追号皇陵山名”为翔圣山,并建碑立亭。嗣后,又经过明代历朝皇帝的不断修缮,有明一代皇陵始终保持着宏大的规模。明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享殿等建筑为之涂炭。

清朝初期,官府又许民肆意拆除其他房舍,至乾隆时,皇陵建筑尽毁,惟二碑及石人、石马仅存而已。此后无字碑不知何时倾倒,断成四截,砖石构件,陆续为辛亥革命后定居附近的群众移作他用。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大肆砍伐陵园松柏,使郁郁葱葱的陵园变成光秃秃的土堆,荒芜不堪。整个陵垣内遗址,为建国前后进入的农民和皇陵农场辟作耕地,部分石像生,“文化大革命”亦惨遭破坏。

1982年后,中都城和皇陵设立了文物管理机构,使周围的环境得到保护。1985年起,凤阳县文物管理所会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专业人员,先后对皇陵石刻作全面修复,对无字碑基础清理,并粘接复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4 16:01 , Processed in 0.2704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