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0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武帝发动的四场战争,是如何一步步击垮匈奴帝国的?

[复制链接]

996

主题

1166

帖子

41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11:4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众所周知,西汉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数百年的时间,汉高祖、汉惠帝、文景二帝皆处处受制于人,直至汉武帝执政时期西汉与匈奴的攻守之势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整个过程上来看,汉武帝先后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帮助下消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此后匈奴从鼎盛时期开始走向没落。


那么,汉武帝与匈奴的大战都有哪些呢?三场战争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西汉、匈奴大战的背景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匈奴与汉朝的博弈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种种缘由刘邦不得不采取战略防御的国策,通过和亲政策换来短暂的和平。
1.和亲、和亲
匈奴自春秋战国以来便是北方的隐患,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方抵御匈奴,这一时期的匈奴被蒙恬驱逐到长城以北,中原王朝迎来了短暂的稳固。
秦末动乱、楚汉争雄,中原大地遭遇了几十年的摧残,以至于西汉王朝建立之初国力衰微,匈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30多万控弦之士,刘邦差点就在白登山被匈奴俘虏。


从此之后刘邦认识到了匈奴的强大,开始通过“和亲政策”换来与匈奴的和平,汉惠帝、吕雉、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皆延续着这一政策。
这样的国策从汉高祖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执政前期,刘彻执政后和亲政策才被取消,边塞的战略防御也转变为了战略进攻,汉、匈大战拉开序幕。
2.国力大幅度增强,刘彻改变国策
如上述所言,西汉前中期国力不足导致无法对抗匈奴,但随着三代帝王的经营与发展,汉朝的国力早已不是建国之初能够相比的,几千万级的人口基数远远超越匈奴。
与此同时,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了解决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与其之间的战争定然无法避免,马邑之战之战便是一场小试牛刀的战役。


当时,匈奴骑兵再度侵犯汉朝的边郡,王恢建议刘彻将匈奴主力引诱至马邑,再以30万骑兵精锐进行围歼。可惜的是,匈奴单于在行军途中抓到了一名汉将,并且得知了这一个计划。
随后匈奴单于立刻撤军马邑之围胎死腹中,这一场没有发生的战争也成了汉匈全面开展的节点,匈奴大军蠢蠢欲动要攻入长安,刘彻也准备与匈奴进行大决战。
二、汉武帝的四场大战
汉元光六年冬,汉武帝倾尽西汉王朝的骑兵部队分四路向匈奴进攻,公孙敖、公孙贺、李广三路大军要么失败而归、要么无功而返,唯有卫青一路袭击了匈奴的龙城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汉朝三路大军尽皆失败,但卫青奇袭龙城的胜利却打破了匈奴不可战争的神话,给了汉武帝刘彻发动更大战争的信心,为河朔之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与漠北之战埋下伏笔。


1.河朔之战
大约在公元前127年,或许是为了报复汉朝奇袭龙城的仇恨,匈奴单于率领主力进攻西汉的上谷、渔阳等地,此时汉武帝任卫青为将带兵反击。
与奇袭龙城的战术很相似,卫青并没有与匈奴大军正面决战,而是率领3万精锐骑兵部队绕道后方,切断了匈奴军队与后方的联系,最终楼烦王和白羊王兵败被俘虏。
这一战汉军虽然没有取得绝对的胜利,斩杀、俘虏的匈奴士兵也不多,但却夺回了整个河朔地区。从此匈奴不仅失去了肥沃的河朔草原,汉朝也解决了匈奴骑兵威胁长安的问题,更得到了进攻匈奴的跳板。


2.漠南之战
河朔之战失败后匈奴单于并不甘心,一方面是不想失去河朔这一块军事、民生要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挽回匈奴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便在公元前124年发动了战争,此战被称之为漠南之战。
匈奴右贤王率军攻打河朔之地,卫青再度领兵10万进行反击,采取的依旧是“大迂回”策略,3万汉军精锐骑兵趁夜袭击了右贤王的驻扎地。
紧急之下右贤王兵败不敌、仓皇逃窜,匈奴军民近万人被俘虏、牲畜损失无数。一年后卫青又发动了河朔之战的第二场战争,汉军向北推进数百里,霍去病更是率领800骑兵袭击了匈奴老巢。


3.河西之战
无论是河朔之战还是漠南之战,两场战争的胜利与河西之战相比,影响和意义都不如后者重大,因为河西之战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汉被孤立的地位。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为了打通汉朝和西域的联系,命令霍去病率军进攻河西,此战也被誉为河西之战,亦是汉武帝主动发起的一场战争。
当时,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数万西汉骑兵两次转战千余里,在甘肃一带与匈奴激战,此地已然是匈奴腹地,匈奴诸多部落被击溃,俘虏的王族、士兵、百姓更是不可估量。
河西之战的意义并不在于俘虏了多少匈奴人,而在于夺取河西走廊,汉朝也在甘肃一带设立了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郡。


此举不仅促进了西汉的经济发展,还提高了西汉在西域一带的威慑力,间接瓦解了西域和匈奴的亲密联系。
4.漠北之战
继河朔之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后,匈奴在长安周边的势力基本被清除一空,甚至为了王庭的安危着想不得不迁至漠北,以求以逸待劳、逆境翻盘。
可惜汉武帝、卫青与霍去病并没有给他们这次机会,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率军进攻漠北,寻找匈奴王庭进行最后一场大决战。
卫青所率军队与匈奴主力激战数天,最终打的匈奴单于仅剩百骑,霍去病更是深入漠北一度追击到狼居山,斩获、俘虏匈奴数万人,从此不可一世的匈奴再也无法对汉朝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汉武帝时期发动的对匈奴四场大战改变了敌我双方的态势,匈奴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西汉也打出了自己在中原、西域的影响力,为后来的历史性变化奠定了基础。
三、西汉休养生息,匈奴四分五裂
随着霍去病、卫青的去世,再加上汉朝多年的战争消耗使得国内百废待兴,匈奴一方也没有再战之力,汉武帝也曾发动过小规模对匈奴的战争,但基本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就这样双方迎来了长达十多年的和平时期,汉朝停下征战天下的脚步,匈奴也开始休养生息,这个时候农耕文化相比于游牧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就体现了出来。
众所周知,农耕文明在战后经济复苏的速度非常快,匈奴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部落联盟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游牧民族则很容易在战后出现分裂。


同样是修养生息,汉朝恢复国力的同时不断加大和西域多国的联系,涉及到经济、军事与政治各个领域。
匈奴虽然也不断和西域多民族交涉,但手段基本都是军事威胁,以至于西域和西汉的联系不断加强,匈奴的生存空间被无止境地压缩。
同一时期匈奴因战争、领土与天灾等原因,导致人口与生产资料不断削减,日益困难的情况又激发了内部的争斗,单于更迭频繁、政治彻底陷入混乱。
一些单于更是为了稳固霸权统治,更是排除异己、任人唯亲,匈奴围绕着王伟争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内战,西汉则成为了匈奴内战的“渔翁”。


公元前58年,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分裂成了5个部分,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籍单于纷纷自立,这一时期被称之为五单于争立时期。
各大单于之间争斗不断,匈奴也从最初统一的大帝国变为了南、北匈奴,统一的匈奴强大无比,但分裂的匈奴却很弱小,南匈奴最后投降了汉朝,北匈奴也在五胡乱华时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匈奴与汉朝之间的大战基本结束到匈奴的最终消失,期间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亦或者说汉武帝并没有覆灭匈奴,但匈奴最后的没落刘彻可谓是功不可没。
若不是他通过4场战争击垮了匈奴的中坚力量,团结的匈奴内部不会因为些许小利产生矛盾,更不会一分为五、一分为二,他们依然是东亚最大的势力。


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发一场飓风,在匈奴灭亡的道路上,汉武帝的铁血手段就是引发匈奴灭亡的那一只蝴蝶,即使耗尽了汉朝的国力,却留下了自己的传奇、打出了汉人的威严。
有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也有人说汉武帝是另一种形势的暴君,文景盛世积累的民生国力被他打光,是非曲直见仁见智任人评说,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史记》、《汉书》、《后汉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31 03:46 , Processed in 0.2497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