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月3日《晋察冀日报》发表了一篇《儿童李顺香机智斗顽敌》的新闻,大意:日寇扫荡晋察冀边区把14岁儿童李顺香抓住,鬼子逼其带路找乡亲们,她找机会从日军部队逃出的事迹。其中有一个细节颇有意思,李顺香想:“我在学校不学过‘军民誓约’吗?如果给鬼子带路不就成汉奸啦?” 八路军所在的地方都是农村,半个多世纪前的农村竟然有学校?旧中国女童入学是极为困难的,如何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让女童入学呢?“军民誓约”又是什么呢?请听我慢慢为您道来。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委员会成立合影 晋察冀边区成立前的教育概况 边区教育极为落后:“冀东和冀中是边区的平原地带,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人口稠密,农村教育基础较好。”但就是教育发达地区,据民国26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冀中26个县中有10所中学,164所高级小学,4482所初级小学,平均入学儿童仅占学龄儿童的30%上下”。(1)这在整个晋察冀边区来说也是最好的,但边区更多的是山区,山区的教育更差。“北岳区当时仅有高小4处,学生250余人,初小80余处共计学生2400余人,入学儿童不及学龄儿童的20%”(2)。 受教育的人群也有极大的不平衡。“从受教育者的家庭经济情况看,富有的家庭和地主富农的子弟上学的多,贫苦农民的子弟上学的少。”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男童入学的较多,女童入学的特别少。“无论冀中区还是北岳区入学女生均不及入学学生总数的20%。”“据冀中区的调查,饶阳入学女生占全县学生的4.19%;安国为17.16%;深县为8.77%;又据北岳区唐县调查当时入学女生仅占全体学生5.61%。”(3)富裕家庭让女童入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嫁个“好婆家”,高小毕业无论成绩如何也要嫁人,失去继续升学的机会。 抗战前国民党教育内容开设有:小学设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美术、工作、体育、音乐九科;中学课程是党义、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算术、自然学、生理卫生、国画、音乐、体育等。 偏重于理化教育和外语教育,其中党义课是为了推行国民党党化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把党义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忠于国民党的文人墨客。“冀中东北部,冀西山区,晋东北,雁北的广大农村,学校很少,私塾很多,封建教育占据优势。”而“平汉路两侧各县,教育比较发达,但教育方针、学制课程是从外国抄袭来的,不适合中国社会的需要,所学非所用。”旧有的教育内容不适合抗战的需要。 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军队迅速南逃,边区以往的秩序被打乱,匪盗并起,原有的教育工作者纷纷南逃;日寇为了推广奴化教育,将各地小学完全摧毁,教育情况更加恶化。 边区刚刚组建党、政、军人才奇缺,一些不愿意当亡国奴的知识分子纷纷参加抗日民主政府,仅38年就吸收了原有教师的80%参加抗日武装、抗日政权和其它群众团体。(4)在冀西的曲阳、阜平等县,小学教师离开原岗位竞占到4/5。 晋察冀边区教育发展初期 1938年毛泽东指出:“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后代”。这为边区小学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1938年1月边区大会后出台《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决议案—文化教育决议案》,对于小学教育规定:“恢复乡(村)镇的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一律于春季开学,学生男女兼收。并于可能范围,设立幼稚园”;“将小学课本重新编订,主要的使内容适合于抗战”;“重行检定小学教师,其认识不足程度过低者,加强训练”。教育经费:“一,乡(村)镇小学经费,重新进行整理。二,旧有义田及祭田等类似收入,可提做学款。三,旧无款的,由乡村摊起者,由乡村合理负担摊起。四,新创学校经费另筹。小学完全免费。五,教育待遇,由各县政府就各县生活情形,斟酌规定。” 教学内容“一,改变旧有形式主义的编制,采取军事化。二,添授新文字。三,组织儿童团,歌咏队等,做实际工作。四,采取小先生制。”⑸ 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小学上课 边区小学教育原则 边区所有教育的内容都是根据决议案的方针进行的,针对小学教育指出“儿童是民族的希望,是革命工作的接班人,任何民族不重视对它的新后代培养与教育,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边区行政委员会下设教育处。教育处设秘书科、教育科、编审科、社教科等,县设教育科、村设教育委员会,形成了从教育处到村教育委员会的三级教育管理机构。 边区针对小学教育号召:“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完全平等的免费的义务教育,不分贫富贵贱,吸收各阶层人士的子弟入学,不留一个儿童在校门之外。” 制定免费教育政策,实行免费入学制度,规定当时在校的小学生只需要“自己准备伙食费、课本费等,一律免收学杂费”。1939年9月《边委会令发抗属及贫苦子弟等入学优待暂行办法》,“经本村村长、教育委员会及群众团体证明的初小学生,家境确系赤贫者、抗属子弟无力购买书籍者由村中供给书籍费。” 1939年11月《边委会关于小学增设儿童义务随习班的办法》规定:“各小学均应设置随习班,设法鼓励在校儿童,各率邻近已届学龄而失学的儿童至少一人,在每星期指定的时间,到校入班受课。”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校学习,同时又能参加家庭劳动,提高了儿童的入学率。降低入学儿童年龄的限制“小学修业年限定为6年,初级4年,高级2年。学龄由7岁至12周岁”。 高级小学,各地区设有一定公费生名额,由政府供给伙食,甚至被褥服装,以解决优秀贫苦儿童入学问题。对沦陷区来边区就学的学生,政府也有优待办法,一切由政府帮助解决。在冀中区“课本也由公家发给”。 一面与日寇死磕,一面修复被日军破坏的小学,建立新的小学,改造教会学校和私立小学。架子搭起来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缺乏老师,如前文所述,同时由于减租、减息的进行,合作社的开展,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民迫切的希望改变孩子睁眼瞎的宿命。冀中区一位女童的父亲就说:“口袋里有钱谁还不让孩子识几个字呢?” 师资力量的解决办法 边区提出:“大批吸收与(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录用优秀高小毕业生,从农村党员、干部及抗日积极分子中抽调一些略有文化的人去从事教学工作,充实教师队伍。”,“边区中学是统一战线的学校,一切积极抗日的进步的青年无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都有权进入边区中学学习。”自己的子弟也有机会读书,这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有用,打消了一些心存疑虑的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心结;还招收国民党教育工作者参加边区的学校教育;吸收开明士绅参加边区的教育工作,灵寿县著名士绅赵鸿钧曾经任中学教员和教育局长,对教育是内行,在县议会上,他对教育提出了批评与建议,在他的帮助下,教育有很多改进。 开明士绅还利用士绅座谈会,对根据地政府的教育工作提出许多建议,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解决教员不足的问题八爷想到一切可能的办法,如迁西县韩庄抗日小学有一个教师叫隋文清,他是俘虏来的日本翻译,有文化,政府派他到韩庄抗日小学当教师。隋文清当小学老师不仅仅是为了活命,那是准备去牺牲的。如:滦县冯庄乡王官营村教师孙风翥,刚直不阿,凛然大义的民族气节深得当地群众的爱戴和尊重,1940年旧历9月被日伪逮捕,不被敌人威逼利诱所动,最后被敌人杀害。 提高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破除“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封建思想,指出:“轻视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反动资产阶级与今日顽固派的罪恶思想。”41年边区借助国民党设立的“六六”教师节对教师进行鼓励,发动村长、农会、妇女组织等慰问老师,并使之经常性,召开教育座谈会等形式,提高老师政治、社会地位,提高小学老师的生活待遇。边区政府对教师的生活费用曾做过多次规定:“教师的生活费标准一般都相当于或稍高于政府工作人员待遇,不低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校长8元,教员6元,所吃粮食、柴菜金、服装,实行供给制,与政府工作人员同。” 小学老师的待遇相当于八路营长,校长与聂司令差不多。这是抗战初期边区条件还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教师待遇降低,没棉衣穿、没盐吃是常事,但也比农民吃了上顿没下顿强很多。评选优秀老师并给予物质奖励。 边区抗联妇女部长李宝光(右)与阜平县朱家营小学模范女教师李翠珍(左)交谈 1940年-1942年冀中区统计12个县的244名小学教员,初小的11人、高小的48人、中学毕业的43人、简师毕业41(八路办的短期类师范学校)、中学以上的11人;其中共产党员83人、国民党员41人,这还是边区成立两年后的统计,边区刚成立那会更低。(6)晋北应县的小学教师起初由村干部和群众推选能识字者担任;有的教师给学生讲历史课的时候,居然说“辛亥革命就是大革命,大革命就是辛亥革命”。别人说他讲错了,他还不服气。尤其是国民党政府规定无论中小学,教师必须是国民党党员,接受的教育都是“共产共妻”等反动内容。综上所述非常有必要对教师加以培训。 1938年6月边委会制定了《小学教师短期训练办法》,该办法规定:“凡各区小学教师程度不齐或不敷分配时,得依照本办法举办小学教师短期训练班,招收热心救亡并对教育有兴趣者训练补充之,并对现任教师加以培训。”并且说明不是非得全体教师参加,而是主要的是程度差的教师参加,以及即将补充的新教师参加训练班。受训时间定为两星期至四星期,但是具体什么时间开始各县自定。还规定各县利用麦假、秋假或寒暑假来举办。 各区都设有教师联合会,每周六开漫谈会,由教师轮流做主席,研究如何坚持敌后教学,为抗日斗争出谋献力。1938年6月17日,边委会颁布《自由报考师资训练班招生简章及各县报送人员选拔办法由》,决定在民族革命中学先成立师资训练班,通过人民政府及群众团体的动员,招收一切尚未参加工作的在乡的各种知识分子包括大学生、师范生、中学生以及旧教师、塾师,予以训练。训练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到两个月,有的延长到三个月或半年。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原则,如讲完时事政治课,就组织学员到附近村上对农民进行宣传动员,讲到游击战的常识,晚上就演习紧急集合和夜间行军。经过训练之后,训练期满经严格考核,精神、学习均及格者发给证书,充任小学教师。如冀中区,仅1938年内,就训练出6354个小学教师。(7) 对边区各种知识分子改造,使其成为边区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施教者。但是还不足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如在抗日战争进入高潮,八路急需军政人员之际,丰润县杨官林小学有数名教师和55名学生投笔从戎。 面对困难边区发明“学习教师”的方法来解决小学师资不足。大量吸收高小学生和初小程度精通文字的青年,有计划的分配他们和程度较高的正式教师一起工作,使他们一面给低年级学生授课,一面向正式教师学学习。因为学过之后马上要用,他们学习异常认真,进步也很快,一般经过一两年,使可提升为小学教师。如晋察冀边区平定县神灵台村的王执玉,原是一个一字不识的青年长工,就是因为在县里受训时识了一些字,后来又被分配为学习教师,逐渐成了正式教师,后来被选为全专区的模范教师。你八路说“免费小学教育”,甚至连课本费都不要,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能像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钱从哪来? 办学经费 抗战初期,边区初级小学教育经费由各村按地亩数统筹,县内集中掌握使用,县政府拨给有学校村庄的教育费,都超出本村缴纳的教育费,这就促进了各村办学积极性。初级小学经费原则上由村自筹,其已由县统筹统支,由县供给,由村自筹的,“旧有义田及祭田等收入的可提作学款”,高、初小学合办者,高小班由县拨给,初小班由村自筹。至于贫苦村庄,可以由县给与补贴。新建学校无旧款的,由县统筹统支。1940年开始,有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由地方征收公粮中解决。 不因设立小学、送子弟上学而增加本村人民的负担。1940年边区政府颁布《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村概算的规定》(晋察冀边区的概预算再中国财政史是一个划时代的决定,有机会慢慢道来),村教育经费除教师每日吃小米一斤二两,每月零用费由四元到十元,不另发柴菜金及服装费外,学校里必要的开支由各村自行规定。 边区成立之初贪污现象严重,为节约教育经费规定“凡一切浪费和不正当的开支以贪污论”,“村概算以外,未经村民代表大会或区公所核准的花费,一律不准开支,开支了以浪费论,村民代表大会得以检举之”。 村小学教育经费须按边委会规定村代表会批准开支。为了厉行节约,边区政府对小学教育经费开支情况做了详细规定,1941年晋察冀边区规定县高小经费开支的标准是:(一)开办费,每校为边币120元—150元。(二)教员每人每月零用费,校长8元,教员6元,厨夫3元,所吃粮食、柴菜金、服装,实行供给制,与政府工作人员同。(三)公杂费为每成立一班每月18元;两班者第二班为15元;三班者,第三班为10元,以后每增一班增加公杂费10元。(四)每区可设公费生3名,以优待优秀贫苦子弟入学,所需书籍、粮食,由县统一开支。 教育经费的使用上主要集中在教师工资和教材,教室多利用当地的庙宇、祠堂、或开明地主的捐赠等等。如在冀中小学需要添设必要的设备,边区政府提出这样的几点意见:“在分房子分浮财时,要说服群众尽可能留出办学校的房子来。学校必需的家具最好也能分得一部分。 校舍需要修补的就要修补最低限度,要做到学校有校舍教室里有黑板、有教桌、有门窗、有扫地的笤帚,院子里要有学生玩耍的地方,有男女生厕所。要给自己生火做饭的教师厨房用具,教师用的教科书和笔砚要由村里解决。领导上提倡各村在不铺张,不浪费的现有条件下逐渐添设学校设备,过去借用学校的桌凳很快归还。以后任何机关不得借用学校的东西。” 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不少地方,领导学生从事生产、挖圈、修活厕所,以粪便养猪,开辟菜园、种菜卖菜、喂鹅、养羊生产所得,得以添购游戏器具与图书。”课本由边区印刷厂印制,边区委员会发出了保存图书的指示:“学生领到课本,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每一课本讲完,再发新课本时或中途退学者,应将旧课本交回,由教育委员会保管,以便另发新生使用。” 并规定学生爱护课本、不得涂抹,妥善保管,遗失赔偿等。即便这样教材问题也还是要靠老师和高年级学生抄写。 1940年1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制定《统一累进税暂行税则》,最早开征,以后推广到整个华北根据地(“统一累进税”是中国税收史上的创举,“以有余奉不足”完全可以再写一篇论文)。税率按等累进,共分12等。征收办法是采用民主评议,每年逐户核定分数,确定负担数额,“县内集中掌管使用”。初小教育经费一直在向统筹统支的方向努力,高级小学教育经费由边区政府拨款,列入县经费预算,由县政府统领统发;不足部分由学校勤工俭学补充解决。 除了税收外,也用少量学田和公产的收入来支撑小学教育,还有生活富裕的开明士绅响应边区号召办学。应县小石口村(晋北)有八位青年志士于1937年10月联合创办了“八德义务学校”,这八位青年是曹百让、曹公士、姚旭、姚责、田华、韩培烈、于壁、王才。他们把村里的奶奶庙作为校舍。 开头一年,只向学生摊点烧的柴,后来一年向每个学生收费一元,作为办公费,他们都是义务教学,每年年终余下一、二十块都周济给家庭困难的教师王才,做生活补助费,其他人毫无代价。 1940年“4、4儿童节”冀中区政委程子华同志与儿童劳动英雄牛国才(左一)、张玉芬、温三郁合影 教育内容 晋察冀边委会还明确规定了小学各个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初级小学:国语30%,常识(政治社会自然)25%,算术20%,工艺10%唱歌5%,游戏10%。(春耕麦收秋收等活动,学校另行处理,不在工艺之内)”;“高级小学:国语25%,政治常识15%,社会(史地)10%,自然7%,算术15%,劳作5%,美术5%,军事10%,音乐5%。”小学教师必须是“全面多能”。 他除了教好学生的语文、算术等课外,还必须会教学生(有的还包括群众)唱抗日歌曲;还必须向学生和群众宣传抗日道理和科学知识;还必须会教学生和群众的日常家庭应用,如写对联、写信、记账、打算盘等等。只有这样的小学教师,才能胜任,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尊敬。(当时师范学校开设的课程不是十分一致,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是:社会发展简史、唯物辩证法、乡村句韵、新文学、教学法、语文、算术等。) 反扫荡中边区儿童与父辈门一起为鬼子预备了滚木礌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