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围棋大会,有两项比赛采用了麦克马洪编排,一项是9路棋王赛(237人参加,每方10分钟包干),一项是大会正赛(268人参加,每方40分钟基本用时+5次30秒读秒)。
这是中国围棋协会官方首次在国内大型业余赛事中采用这一在西方业余围棋界普遍采用的编排方法。作为这次大会这两项赛事的主要策划和赛事主管。笔者根据本次大会的实际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在本次中国围棋大会之前,笔者曾多次在国内业余赛事中采用这一编排。典型赛事包括:
1. 弈客围棋上海公开赛(即弈客围棋大会正赛)从第一届到第五届,每一届参赛人数从近二十人到近两百人不等。
2. “假日杯”弈客围棋全等级全网公开赛。第一届参赛人数近1000,共赛了9轮。第二届参赛人数近1200人,预计20轮,目前进行到第14轮。
3. 贝弈(BestGo)儿童围棋交流赛进行了十几届,都是用的麦克马洪编排方式,累计参赛人次数上千人。
除此之外,国内业余赛事应该是几乎没有用麦克马洪编排的(至少我几乎没有听说过)。
因此,这次中国围棋大会,作为中国围棋协会主办的大型围棋活动,首次采用麦克马洪编排,绝大多数选手都是第一次接触麦克马洪编排,现场也遇到了很多充满困惑的问题。很多问题,笔者已经在现场大致和选手们讲了一下。大家的反馈也都比较积极,甚至有部分选手事后来问我他们回去也想采用这一编排方式,具体该怎么操作。
综合来看,现场问题无外乎两类: 一类是站在传统的积分编排的角度来看的问题。 另一类是关于报名段位高低的问题。
第一类问题,如果从传统积分编排(若非特别说明,文中所指积分编排均专指瑞士制积分编排,而非麦克马洪积分编排。)的角度来看麦克马洪编排,会有诸如如何上调,如何下调,小分,第二小分如何计算,是否有小分套圈之类的问题。 (说到小分套圈,有比赛因为小分套圈的原因,全胜亚军,一败反而是冠军,个人认为这是积分编排的一个奇葩)。
如果从麦克马洪编排的角度来看,上下调,黑白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小分和第二小分一般都是用对手分和对手的对手分来作为破同分的第一小分和第二小分。而不是用直胜或者累进分等。
因此,笔者建议大家可以从一个全新事物的角度来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第二类问题,本不应该成为问题。麦克马洪编排的一个前提就是在比赛开始前,所有选手有不同的报名级别,并且大差不差(比如报高了一个级别或者报低了一个级别),然后比赛按照报名级别来进行编排。至于网络7D故意报1D,5K故意报3D之类的,如果排除了对于比赛报名段位的要求的不理解的因素之外,就只剩下对于麦克马洪编排的不理解,或者就是故意高报或恶意低报了。
而从大会两项赛事的结果来看,麦克马洪编排都帮助这两项赛事顺利完成了既定目标。
废话少说,我们还是来看一下本次中国围棋大会正赛的基本情况:
正赛最终报名人员268人(也就是大家在最终大排名表上看到的)。
其中: 7D:2人 6D:13人 5D:90人 4D:38人 3D:28人 2D:19人 1D:7人 段位人数合计197人
1K:5人 2K:1人 3K:2人 4K:2人 5K:8人 6K:1人 7K:7人 8K:1人 10K:8人 11K:1人 12K:2人 13K:1人 15K:6人 16K:3人 18K:4人 20K:19人 级位人数合计71人
正赛一共进行9轮的麦克马洪编排。268位参赛选手,如果采用传统的积分编排,9轮可能只是刚刚打穿(即可能是正好决出一位全胜选手)
采用麦克马洪编排,5D为Top Bar 即所有的5D,6D及7D选手的麦克马洪起始分为14分,共有105人。 4D起始分为13分,有38人 3D的起始分为12分,有28人 2D的起始分为11分,有19人 1D的起始分为10分,有7人 。。。。。。 以此类推,至10K,以及比10K更低的报名级别的选手,起始分为0分,有44人。
之后,每赢一盘棋,麦克马洪分加一分。输棋加零分。弃权算输,弃赛每轮加0.5的编排分,但是不计入最重名次分。
顺便这里讲一下弃权和弃赛:
弃权:本轮比赛编排后而未现身的选手,则为弃权判负,对手获胜。 弃赛:本轮比赛编排前告知裁判组,不加入编排(包括后续轮次加入比赛的选手,则在其加入比赛前的轮次则视作弃赛)。
业余比赛中,允许按轮次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段,但是不能参加的轮次,请务必提前告知裁判组。 弃权,某种程度是对比赛和对手的不尊重。
弃赛,是每一个选手的自由的选择,提前告知弃赛轮次,是每一位选手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比赛和其他选手的尊重。
Top Bar的确定,原则上是把有一定可能夺得最后锦标总冠军的那一群选手放在里面。而这次比赛,由于加入了前32人有奖金,前8位(可顺延至第16位)可以获业6,前2位(可顺延至前6位)可获业7等不同的区分目的。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进行实力排名这么简单了。而实际上一个安排较好的9轮的麦克马洪编排的比赛,Top Bar(也就是起始分最高的那一组选手)人数不应该有这么多,几乎接近全部选手的50%了,但是考虑到这次报名的实际情况,也只能如此了。
之后,开始第一轮比赛,有243人参加了第一轮的编排,按照麦克马洪编排规则,赢一盘加1分。输一盘加0分(即分数不变)
7轮过后,全场5D以上组,出现了唯一的一个全胜选手:马天放7D(而另一个全胜选手,是10K选手苏伟),另有6名一败选手紧随其后:程时骄6D,杨宗煜6D,王异新7D,陈俊宇5D,李铭宇6D,陶汉文6D。
第8轮, 7胜的马天放7D下调,对上6胜的王异新7D,马天放同学获胜,8战全胜积22分。 程时骄6D在1败的选手中小分最高,下调对2败的5D选手平宇硕,并意外落败。两位选手同积20分 杨宗煜6D对陶汉文6D,杨宗煜6D获胜,8战7胜积21分,陶汉文6D积20分。 陈俊宇5D对李铭宇6D,陈俊宇6D获胜,8战7胜积21分,李铭宇6D积20分。 至此,第8轮结束时,马天放同学以8战全胜22分排第一,陈俊宇5D和杨宗煜6D以7胜1败21分排第二第三(陈俊宇5D小分略高排第2)其余12个6胜2败选手依小分而排。
第9轮。
8胜的马天放7D继续下调,对上6胜的胡陆6D,马天放同学获胜,9战全胜积23分,冠军当之无愧。 两位同积21分的选手陈俊宇5D和杨宗煜6D为争夺第二名而战。最后陈俊宇5D获胜,9战8胜积22分,获得亚军。输给了第一,赢了第三,第六。并按赛事章程,被授予业余7段,而第三名的杨宗煜6D,凭借小分优势,在所有的9战7胜选手中排第一位,也顺利获得了业余7段称号。
9轮过后,共有70名5D,6D,7D完成全部轮次的比赛,没有弃赛。最低胜局数3局(大分为:14+3=17分),最高胜局数9局(全胜,大分为:14+9=23分)。排名最高第一名,排名最低第86名。 其中第1名马天放同学全胜,其中包括对第2,第3,第4名的三胜。
由于有麦克马洪编排的保证,马天放7D本次正赛从第一轮开始,基本大多数时候都是守在第一台。颇有一种迎接各路英豪轮流挑战的感觉。
4D最高排名第47名,6胜,输给了第10名,第32名,第51名。如果这位同学报名段位是5D的话,估计排名也差不多,不过胜局数应该不会有6胜了。可能是5胜或者4胜。
排在第70位和第74位的,是一位8胜的1D选手。很明显,这位两位选手的报名级别略低了。第70位的1D选手,到第8轮才首尝败绩。而第74位的选手,除了在第4轮输给了同为黑马的第70位选手外,未尝败绩。从接过来看,这两位1D选手,应该至少有4D实力。却是报低了。
同时,在第71,72位,也出现了排名最高的2D(7胜)和3D(6胜)。
全部完成9轮比赛的5D中,最低排位出现在第86位。大概相当于3D。
由此,大致可以判断,在91位5D选手中,大概有一半是5D,另有近一半报4D更合适。还有一小部分可以报3D。
其余级别分布数据大致可以用类似的思路查看。
详细的最终前100位的排名如下图(表中每一轮的成绩记录中“+”,“-”表示胜负,数字表示对手编号):
而如此数量(268人)的比赛,如果用积分循环,需要打11轮(9轮打穿后再打两轮)才能有类似的排名效果初现。而且,小分的偶然性因素,比实际采用麦克马洪编排的偶然性,会更大。
至此可见,麦克马洪编排在业余比赛中,在相似的时间资源框架下,可以更快更有效的获得名次效果。而于此同时,避免水平悬殊过大的对局体验,也会大大好过积分编排。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参赛人员的水平可以通过报名级别进行大致的区分,如果本次正赛的报名级别,尤其是5D的报名级别可以通过网络等级(比如弈客等级分)进行略微区分,则在前32名,或者至少是前16名(业6名额!!)的区分度会更好一点,相当于又多下了一轮比赛。
做这个分析,是借助这次首届中国围棋大会正赛的实际数据,给大家展示一下麦克马洪编排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场合: 在有限资源(时间/预算)的情况下,对水平分布区间较大的选手群进行快速有效的水平高低排列。(这里,水平高低由报名级别和比赛表现综合而得)。而与分组瑞士制不同的是,麦克马洪编排具有更高的自适应性,即:级别报的略高或者略低,系统也都可以自我调整。
而水平级别波动大区间大,预算时间都有限,这正是典型的业余围棋赛事的特点。
不同的比赛编排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传统的(瑞士制)积分编排不是万能的,麦克马洪编排也不是万能的,两者同属积分编排,有各自适用的场景。另外还有单循环双循环编排,单败淘汰双败淘汰等各种比赛编排方式,也都有各自适用的场合。
希望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际数据解析,让大家可以更好的理解一个新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