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
众所周知,这届年轻人的逛街原则早就变成了“只逛不买”。对他们来说,逛商场更像是在进行某种市场调研: “这件毛绒外套正适合冬天逛迪士尼,那件辣妹上衣适合去蹦迪……” 他们连怎么搭配、能穿去什么场合都讨论好了,但却总是干脆利落地转头走人——在这场逛街游戏中,最令人兴奋的早已不是试穿,而是和朋友玩猜价格的游戏。 当逛街的本质似乎回归到了20年前,即便这届年轻人自嘲钱包瘪瘪,并且被花样百出的时尚潮流冲击到审美疲劳之时,唯独在一家叫做三福的百货商店里,他们进去了就出不来。迷失得久久不能自拔,甚至大买特买。 年轻人们还自发地在网上呼吁:“三福再多开点,开到我的城市来。” 其实年纪更大一些的人都知道,在某创优品等生活零售小店开遍全国之前,三福百货才是国内快时尚杂货铺的鼻祖。 那时,三福还未开进一线城市,它是成长于二三线城市的少女们在学生时代的共同记忆。但对于从未见过三福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这几年也没少见证它将年轻消费者一步步招入麾下的征途。 一种发型凌乱、长着香肠嘴的三福“丑娃娃”率先火遍全网。它不仅被做成了玩偶和挂饰,还出现在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发夹和帽子。 图源@睡不着 评论区当中,一半是在质疑“谁会把这玩意戴在头上”,而另一半则是 “他们的设计师审美路子好野。虽然丑,但我好爱。” 01 快时尚版的年轻人赶大集 三福给人的印象,首先是大。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逛三福,至少是2小时起步的。” 这家店看似只是个向年轻人兜售杂货的小铺子,门口不过是摆满了帽子、文具、小贴画等小商品。实际上,开在商场里的三福,占地面积动辄上千平,深入走进你就会发现,里面还别有洞天。 这里的官方定义是百货商店,你也确实能在里面买到满足衣食住行的各种物品。 只不过,它们看似是日常所需,实则也可能毫无用处。 而在掉入三福宇宙的黑洞之前,新手都是从一顶帽子开始的。 “这里很少出现所谓的百搭基础款,每一顶都有强烈的设计感。但要么过丑,要么美得过于突出,比如最近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的Kitty帽。” 图源@Lily 你根本来不及思索,戴着它是否能自如地行走在现实世界。“当你目之所及都是毛绒、水钻、扎眼的荧光色……此情此景之下,穿什么都能找到与之匹配的帽子,毫无违和感。” 于是,你以为北上广都做不到完全的穿衣自由,出身于二线城市福州的三福却做到了。 “三福的设计师有一种不管你死活的审美。” 除了饰品之外,荧光色的运用还大片地延续到了服装上,虽然辣妹装尺码齐全,不只“白瘦幼”才能穿,但设计风格让人误以为来到了亚文化发源地涩谷,“精致土比单纯的土,还要土。” 别家没有的穿搭风格,三福为你填补空白;别家有的流行趋势,三福也必须安排。比如今年的靴子,精准拿捏y2k复古风,不管什么鞋型、什么材质,都得给它加上一副不知道是叫袜套、还是裤腿的东西。 抓夹、发箍、小发卡像大集上的葱姜蒜一样,在柜台上被胡乱地堆成一座座小山,无论是当季的还是过季的时尚元素,三福只想一股脑地全都堆在你身上,这注定了没人能从三福里空着手走出来。 02 但消费的瘾,谁都逃不过 比起那些扎堆在繁华商区的快时尚品牌,三福的选址总是相对偏远,似乎地理位置就注定了它的价格阈值。以帝都为例,三福进驻将近1年,已至少有4家门店,但最靠近城市中心的居然是在四环的五棵松,最远的甚至在五环开外的房山良乡。 因为它实在遥远,以至于三福在网上火了这么久,北京年轻人还不知道,它已经开进了帝都。 即便需要驱车苦苦寻觅才能抵达,但便宜的价格,让年轻人们依旧趋之若鹜。“说某衣库已经够便宜的人,那应该是还没体验过三福的性价比。” 即便你初来乍到,没有任何优惠券和会员折扣,三福的每一个货架,本身也都在打折。 图源@健康快乐 9.9两件、19.9三件已然不值一提,在三福里,就连买包都可以是买一送一的。虽然有人在吐槽着“便宜没好货”,但更多人还是抱着一股坚定的信念感: “都这么便宜了,但凡淘到点能用的东西都算我赚。” 当价格达到了一种极致,消费者对商品的评判机制便消失了,反而是主动的自我教育起来。 于是,每每遇见三福的首饰被一些网友吐槽成“废铜烂铁”,三福信徒不气不急,而是耐心地在评论区劝你: “铜镀银的,开水加盐烫一烫就能变亮”; “925银发黑了,用指甲锉磨一磨就行”。 当你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买到最炸裂的审美,小某书上的流行趋势也就一律消失。在自成一派的三福宇宙里,“没有任何时尚压力,只选自己喜欢的就行。” 03 小时候买不起的“时尚” 长大后我报复性消费 当其他年轻人去逛一次会员仓储超市之前,还需要在二手平台上“求爷爷告奶奶”地有偿借卡时——和别人拼卡、借卡,则是三福信徒们的常规操作,而且是完全免费的。 这是一种不存在任何鄙视链的消费场景,“遇见有人po出‘无偿借’‘免费用’的字眼,你唯一需要遵循的规则就是保持礼貌,且不随便使用他的满减优惠券就行。” 80后北漂川川成为三福信徒十几年了,她说,刚毕业那年,三福算得上自己在三线城市的老家唯一买得起、逛得起的店铺了 。 她买过12块的沐浴露,买过59块的打折小皮包,在三福的世界里,时尚是快的,就连打折速度也像是被摁下了加速键。 你也许见到过某衣库的吊牌被红色的打折标签贴得又厚又高,已经看不清它到底是多少季前的旧款,更拿捏不清他们打折的套路和频次。 但是在三福,“上周还标价229元的连衣裙,这周可能就变成39了。” 图源 @瘦肉 北京女孩Lydia第一次逛三福,是在滨海城市泉州旅行的时候。她将这次体验形容成“是一种迷失” 。 因为不了解当地天气,没带够合适的衣服,Lydia决定找一家快时尚服装店,买些打折的基础款凑合凑合。“当时大夏天的,我先被三福门口的毛线帽子吸引住了,又沿着文具贴纸的货架一路迷失,完全忘了来商场的正经事是买一身凉快、舒服、实用的衣服。” 旅行途中惜时如金的Lydia,也一不小心在三福里逛了将近两个小时。最后,她用300多块钱,买齐了一整身衣服,甚至包括了一个手镯、一双袜子,和一只包包。 “其实三福的价格未必比网络上的某多多更加便宜,甚至称不上旗鼓相当。但是网购毕竟看不见摸不着,线下购物又让人囊中羞涩 ——年轻人只敢迷失在三福里,并且报复性地消费了一波。” Ending: 小时候每天驻足在杂货铺,好不容易攒下十块钱才能买得起那条塑料手链,如今年轻人也在三福里买到“杀红了眼”。 川川说,自己本来戒了三福的瘾,“30+的年纪,也不太适合再穿三福了。”但当她看到三福的一款高领打底衫,叠加了会员折扣和某音的优惠券,居然才39元一件,就又没忍住剁手了。 看似迷失之下,三福信徒们也有属于他们的消费理论: “你曾怀疑以低廉的价格,入手这些转瞬即逝的潮流,到底是一种省钱,还是一种浪费。但是快乐的感受货真价实,这好像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