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05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连载』阴法唐: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复制链接]

874

主题

1178

帖子

3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1:4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阴法唐

树欲静,风不止。世界上只要帝国主义和国际反动派存在,就要有战争准备。

印度独立后,印度尼赫鲁政府全面继承英帝国主义的衣钵,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开始就阻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中国在西藏平息叛乱后,印度又利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中印边界问题不断制造纠纷,甚至以武装蚕食、入侵手段改变边界现状。中国政府本着友好协商精神数次提出和平谈判,解决边界争论建议,遭到印度政府断然拒绝,边界局势愈演愈烈。在领土主权一再受到威胁和人员等各方面都受到很大损失的情况下,中国边防部队不得不于1962年10月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辉煌胜利。此后,中印边境地区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

一、受领任务

1962年6月1日下午,我正像平常一样,在江孜分工委忙着其他工作,接到中共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的电令,要我于6月3日到拉萨接受新任务。这太突然了,想都无法想,但又不能不考虑,一是感到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联合行文,一定是有什么大事,而且是军事上的事;二是感到可能是中印边境上的事。那时,中印边境上印度正闹事,西线闹腾得更厉害,是否要我去参加谈判。因我们18军52师在西藏和平解放进驻江孜后,与印度兵营和平共处三四年,多有来往。为清除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我也同外交官员打过不少交道。既然拿不准,当然不知准备什么,交待什么,只与分工委其他几位领导碰碰头,就仓促去拉萨了。

到拉萨的第二天,即6月4日,参加西藏军区党委扩大会。参加会议的还有山南军分区柴洪泉司令员、曹宗奎参谋长、江孜军分区姜松副司令员,好像还有山南分工委书记宋开元和副书记张增文,已记不很清。会上,在拉萨的军区领导谭冠三政委,邓少东副司令、王亢参谋长、吕义山主任、白健副主任和西藏工委副书记周仁山等都讲了话。

中印两国的边界线从来没有正式划定。但是,两国政府和人民按照双方的行政管辖范围,在长期和平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该线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从中国、缅甸、印度三国交界处起到中国、不丹、印度三国交界处止,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从中国、尼泊尔、印度三国交界处至西段的东南端,沿着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指中国的新疆、西藏同印占克什米尔的拉达克沿喀喇昆仑山脉的接壤边界。

东段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向北到喜马拉雅山脊,是历来属于中国西藏地方管辖的门隅、珞渝、下察隅三个地区,居民分别为门巴族、珞巴族、澄人和藏族。1914年3月,英国驻印总督派人到上述地区踏勘和调查后,另行标画出一条基本上沿喜马拉雅山脊,从中国、缅甸接壤处到中国、不丹接壤处的“中印边界线”,提交给正在举行西姆拉会议的英方代表麦克马洪,炮制了所谓的“印藏边境”的“麦克马洪线”,硬将该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英占印度版图。1950年中国和平解放西藏时,当时印度政府曾竭力阻挠。在这一企图未能得逞的情况下,就向中印边界东段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到1959年,完全占领了“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中印边界西段的传统习惯线以东地区,历来都在中国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西段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的防务。1956年3月至1957年10月,中国边防军民建成纵贯阿克赛钦地区长达1200公里的新藏公路这一新疆、西藏间的交通命脉。在中印边界中段,印度除了已继承了英帝国主义对于桑、葱莎的占领外,又在1954年以后侵占了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区、波林三多、香扎、拉不底、乌热等地。在中印边界西段,1956年以后,印度侵占了巴里加斯。与此同时,印度在1954年出版的官方地图上单方修改中印之间的传统习惯线,把英帝国主义阴谋制造的中印边界线全盘托出,作为中印间的已定界强迫中国接受。中国政府当然不承认印度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友好解决边界问题。在解决以前,维持边境现状。

但是,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于1959年3月10日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十多天后,即3月22日,印度政府就又向中国提出了领土要求,不但要把中印边境东段9万平方公里、中段2000平方公里历来属于中国的领土划入印度,而且要求把西段一向在中国政府有效管辖下的3.3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也划归印度。这些地方的总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印度政府还先后令印度军队在东段沙则、朗久和塔马墩三地越过“麦克马洪线”。此后,又企图将错那县的拉则拉山以南克节朗河两岸大片中国领土划入“麦克马洪线”以南,纳入印度版图。

印度不仅向中国提出了领土要求,而且还通过使用武力片面改变业已形成的边界现状。1959年8月25日,印度武装部队在侵占朗久的过程中,挑起了第一次边境流血冲突。10月21日,又在西段越过传统习惯边界,在空喀山口挑起了更大的流血冲突。

从1962年初开始,印度在西段不断蚕食中国领土,先后设立入侵据点共达43个。在东段,印度在“麦克马洪线”以北扩大侵占范围。在印军加紧对中国领土入侵的同时,印度飞机也加紧侵入中国领空,频繁地进行侦察,并空投成批军事人员和大量军事物资给印方设在中国境内的侵略据点。

印军的蚕食活动,破坏了边界现状,严重威胁中国边防哨所的安全。尼赫鲁政府无视中国政府的严重警告和抗议,并在报刊上发表:“我们现在必须做的事情,就是保卫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任何一个据点。”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对印军不断扩大对中国领土的入侵蚕食极为重视。中央及时提出了对中印边境入侵印军的斗争方针和应对措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在1962年5月29日《关于中印边境斗争》的指示指出:中印边境西段是重点,东段地区(麦线)主要是做好反侵略的准备,以便必要时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配合西段地区的斗争,准备对印军的蚕食和进攻进行反击。7月11日,毛泽东主席指出:“印度在我境内设点,我们完全有理由打,但是现在还要克制,不能急于打。一要进一步揭露尼赫鲁的真面目;二是要争取国际上正确认识中印边境斗争的是非问题。”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了“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反对印军蚕食的斗争方针。新疆军区边防部队遵照这一方针,采取了各种措施,经过艰苦、激烈、复杂的反蚕食斗争,在中印边境西段遏制了印军的渗透与推进,顶住了印军的蚕食,粉碎了印军侵占中国阿克赛钦地区,控制新藏公路的战略企图,取得了主动权,有效地配合了政治、外交斗争。


原18军154团领导合影。前排左起:管学思、宋次中、阴法唐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为在必要时配合西段反蚕食、反入侵的斗争,西藏军区决定于6月11日组建“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代号为藏字419部队。部队有154团、155团,以后又增加了157团,山南分区也归指挥部,反击作战打起来后,炮308团也归指挥部指挥。指挥部司令员柴洪泉、政治委员阴法唐、副司令员姜松、参谋长曹宗奎、政治部主任魏克,山南分工委书记宋开元、副书记张增文也参加指挥部工作(后勤部10月才成立,部长为陈银锁)。党委书记阴法唐,其他指挥部领导都为委员。

谭冠三政委讲话指出:这次的任务不同于一般任务,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同帝、修、反(反动民族主义)斗争。现在美帝国主义、苏联修正主义和印度反动派形成三尼(肯尼迪、尼基塔·赫鲁晓夫、尼赫鲁)反华。是军事、政治、外交性质的军事斗争。要摸清情况,搞清敌人,打狠打好,取得全胜。这次作战是自卫性质,是正义的。接着还讲了些打法、准备工作和有利条件、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办法等。

6月15日,419指挥部召开第一次党委会(扩大)。指挥部党委委员和各团参加会议的同志,对军委、总参和军区党委的指示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柴洪泉特别强调转好弯子和新区工作及进攻中间问题,魏克谈得更多更细,姜、曹都从不同侧面讲了话。我总结发言说:这次任务这么重要,军委、总参这么重视,军区抓得这么紧,我们的队伍又这么强,仗打好打坏,在国际、国内、西藏影响都很大,一定要打好。我们就是要先摸清情况,进行好政治动员,学习贯彻好政策(对群众、对敌军),搞好组织工作和物资准备,抓好训练,要开得动,联得上,打得准,攻坚、防御、追击、迂回、包围、夜战、近战都要练,还要保障人马健康。先传达、交代、一般动员,再逐步展开。问题那么多,有的要交插进行,要先抓好机关和干部,对战士主要是技术训练。以后还要联系敌情和我们的实际进行更深入的政治教育和不间断的政治动员。并提出打响前要保密,工作要积极主动,有些向前提。

指挥部党委会后,我在军区党委会(扩大)上代表指挥部党委在会上汇报表态:第一,军区党委和首长交代清楚,我们坚决执行,总参根据中央军委意图提出的措施完全正确,军区部署恰当。工委、军区、山南分工委关怀支持,我们很感动。指挥部刚成立,希望军区还要多管,当然我们也要发挥各团的主动性。第二,深感这次任务重、意义大,我们坚决搞好,我们也知道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光荣性,这次是军事、政治、外交总体战(周仁山书记插话说还有经济战)。要有全局观点,军事服从政治,集中点是打胜仗,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要在节制原则下多占地方,要巩固阵地,占一点巩固一点。第三,必须完成任务,要有克服各种困难消灭敌人的决心信心,模范地遵守政策纪律,并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第四,做好各种准备,把问题排排队,分步骤完成,要争取时间,做扎实细致。

我发言后,各位首长和军区机关同志都很满意,并非常称赞。

谭政委最后说:“这个表态确实好。”接着他又讲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政策纪律问题。他说要有明确的政策纪律观念,到一地就要团结群众(包括上层和一般群众)。并宣布了十条新区政策:1.不搞改革;2.不收民间枪支;3.保护喇嘛寺庙;4.保护历史文物和遗迹;5.尊重人民风俗习惯;6.不急于建立人民组织;7.原头人照常供职;8.切实优待俘虏,不搜腰包,吃好;9.不准购买外货;10.群众需要的要供应。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争取群众。还说政策和工作,可参考工委和军区关于进军墨脱地区工作指示,对不丹要出安民告示,对群众要宣传“卡门”地区(即门隅地区)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麦线”是怎么回事,社会制度原封不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还要加强民族团结,做好统战工作,开展影响群众工作,治病,办好事,帮助劳动等。另外还讲了思想工作和军事问题等。

这些问题定了,并作了工作安排后,我就去工委报告周、郭二位书记,并请他们做指示。到组织部、商业厅,顺便买适合行军作战行动的鞋、毛裤和手表等,到军区拜见谭政委,还到政治部、其他军区领导和机关去请示,各方面都联系好后,才去军区总医院看正在住院的爱人李国柱。



1962年6月阴法唐政委临战前与妻子李国柱的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主题

1178

帖子

3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1:52:38 | 只看该作者
二、积极备战

我从江孜来拉萨,连续参加西藏军区党委扩大会,真是马不停蹄,没有喘息的时间。此前,国柱早已患病来拉萨住院。之前难得相见,这次是个机会。当我到她面前时,她感到惊讶和意外。过去都很少有此情况,这次怎么从江孜来看她,又是十多年来不多见的穿着军衣。我见此情,就开门见山地(没说地名、方向和时间等)很快告诉她工委和军区要我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情况。她听后又是一惊,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个人事小,国家、人民利益事大,应服从大局,支持我,但又考虑如果出什么意外,就永远见不到了。所以她只能提出照张相。这张相片因我未出意外。就成了出征前的纪念物了。之后我去前线时因无法联系,她只能从报纸和广播中获取相关消息了。

军区党委扩大会后,军区首长还不断发出指示。邓少东副司令讲得更多,要求很严很具体。我们指挥部的领导班子,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是从军区机关和两个分区凑集起来的。部队中154团和155团原是老52师的。师部撤销后,有的直归军区,有的调四川,以后有的编入过53师。157团是老53师的。这是原18军的几个主力团。几个团距拉萨指挥部驻地都较远,有的二三百公里,有的几乎近千公里,最近的也有五六十公里,作为一个体系,通信联络非常困难。我们的任务,当时是反挑衅、反蚕食、反回窜(以后不提反回窜了)。6月底完成准备工作。本来就是新问题,又是这么急。我们只能先安排指挥机关,收拢部队,进行调整和整编。从准备训练到开始训练。

为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指挥部连续开过几次会(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各团团长会、政委会、政治工作会)等。这样才算理出一个初步头绪。6月19日,指挥部召开党委会。议程是制定作战预案。党委建设和工作打算。作战预案按作战部门和柴洪泉司令员、姜松副司令员、曹宗奎参谋长意见定下后,继续讨论党委建设等问题。

魏克来自军区机关,经历的多,又肯用脑子,所以几次会议都是他先发言。这次他作为中心发言后。大家原则上都同意他的意见。并初步议定了几条意见:首先是大抓思想工作。转好弯子,克服和平思想,树立战斗现念。第二是进行整军备战训练。练为战,带着敌情练。着眼难与严,讲实效,急用先学,学以致用。开进、进攻、攻坚、防御、追击、迂回、包围、夜战、近战都要练。干部练战术,懂技术,基层干部还要练技术,战士主要练技术。第三是加强政策纪律教育和学习,恢复群众工作组。第四是组织调整,营连配备有战斗经验的干部,恢复战斗小组,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战斗小组有团员。第五是发扬与培植快、严、顽强、吃苦。第六是搞好物资准备。第七是改善物质文化生活。第八是合理安排工作。第九是保密工作。第十是改进方法、作风。

对魏克提的党委吸不吸收下面同志参加,设不设常委和监委,山南分工委书记宋开元、副书记张增文怎样参加会议,还有地方工作等。我发言表示,指挥部党委承上启下,主要保障作战,不管干部等组织问题,也不管后勤,但也必须抓,从长期来说逐渐管多,山南军分区的事只管边防斗争,因为要统一行动。这方面可进行一次学习,并报告军区。我们指挥部隶属军区,对团领导,对分区指导。下面同志和分区参加会议可视情处理。柴洪泉、阴法唐抓总。大家另议定,实行党委制,民主集中,团结统一,大权独揽,小权分散,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等问题。会议还讨论了当前工作。6月底时间很紧,已过去一周多,根据情况需增加一周训练,行动前还要用5至7天搞政治动员和政策纪律教育,时间不够就在前进道路上进行。还明确6月底如不行动,继续进一步准备,特别是保持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战备训练。

6月18日,解放军总政治部下发《关于反对印度反动派军事挑衅的政治工作指示》,419部队根据军区安排,普遍开展了以揭露尼赫鲁反华真面目为中心的控诉活动,使广大指战员了解中印边境问题的起因和实质,认清尼赫鲁政府联合帝国主义进行反华的真面目及其本质,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政治责任感。



此后,部队即紧张有序地开展起各种准备工作,我们指挥部的同志和机关同志就分工分批下部队检查指导工作,实施面对面领导,多解决实际问题。

我先于6月24日带工作组去155团,7月4日去157团,后去154团。我在155团和157团营以上干部会上都讲了话。在155团的开场白是,我们这次是走马观花、通气、认人。在157团的开头语是,我们这次来是认人,通气,看一看。在157团讲到,看到的总情况是各级党委、支部、广大干部、党团员和战斗员基本上都动起来了,弯子(由和平状态转为战备状态,由生产营建转为战备训练,由打叛乱武装转为打印军,由打小仗转为打大仗)基本上转过来了,任务来了基本上可以拉得出,初步形成了战备训练高潮,情绪高,进步快,信心逐渐提高,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任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应看到,思想基础和各项工作离执行此次任务的要求还有一个距离,特别在攻坚(即坚固防御之敌的进攻),坚守(依靠阵地坚守),打大仗、硬仗、苦仗,连续作战,长期作战这些方面的准备还不够,这里面有一系列的问题,还应该大力解决,以保证出色地完成即将到来的任务。在155团还特别指出整编波动大,有的还闹复员,有的干部不用脑子考虑问题,对部队情况摸不清,老战士不在乎,新战士怕,有的离开部队搞生产现又补入部队的怕苦、紧张。

接着在157团谈了对此次任务的认识。这次我们的作战对象是印度反动派领导的印军。为什么要同他们作战?是因为他们对我国的领土进行入侵、蚕食,而且现在仍步步向我进逼,同时还准备对我国发动局部性的军事进犯。印度反动派为什么这么做?说起来由来已久。它继承了英国特权,1950年我们被迫以战促和解放昌都时,它就说我们“侵略”,它还阻挠西藏地方政府派人到北京谈判,并入侵和蚕食我“麦线”以南等地区,1959年前后更变本加厉,现在已快到登峰造极了。这是它的本质决定的,是反动性加强,也是它内政外交的需要。我们必须粉碎其阴谋,不能使其野心实现。

我在155团,首先谈到对此次任务的认识和我们的决心。此次任务是反挑衅、反蚕食、反回窜,但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反挑衅和反蚕食。谁蚕食、挑衅呢?当然是印度反动派,近来印军步步进逼,占地设卡,侦察巡逻,飞机侵犯我领空,同时在靠近边境地区积极修建公路、机场,不断增调军队,加紧军事部署,囤积物资,准备向我国发动局部性军事进犯。印度反动派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其扩张领土的野心,妄图抵制我国革命影响,缓和其国内矛盾,打击进步势力,乞求美援,挽救其经济危机;另一方面也是美帝和国际反动派反华运动的一部分。现在美帝加紧干涉老挝,把南越作为特殊试验场,最近又指使蒋军(蒋介石的军队)反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妄图利用我暂时的经济困难,向我突然袭击,在我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一块反革命根据地,阴谋实行复辟,进行垂死挣扎,并配合美帝对老挝和南越的武装干涉及印度反动派对中印边境的军事挑衅与蚕食。我们必须彻底粉碎印度反动派的阴谋,对其蚕食和挑衅行为,针锋相对,有理有利有节地坚决予以回击。锻炼部队,鼓舞军心民心,保卫西藏人民斗争(平叛改革)的胜利果实,孤立印度反动派,支持印度进步势力,直接配合东南沿海粉碎蒋军的进犯,进一步团结东南亚民族主义国家,有力地打击美帝的气焰和国际反动派的反华运动。

此次任务,有利条件很多,困难也很多,只要相信党和上级领导指挥,执行政策纪律,团结互助,克服困难,加强准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发扬光荣传统和作风,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有利条件,我们反击是正义的,有党中央和毛主席英明领导和上级正确指挥,有人民支援特别是西藏人民刚取得平叛改革胜利的支持,支前热情会很高,在军事上我们占优势,部队有战斗经验和经过锻炼,这一时期的训练又得到进步提高。困难是对象不同,敌情、地形不熟,印军比不得叛乱武装,还是有战斗力的,战区群众基础差等。

在两个团还都谈了准备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三个方面(准备、行军、作战),两套准备,即早行动和晚行动,长计划短安排,以便随时拉得出。还有关于政治工作、军事训练、思想作风、作战问题等。

军区党委会(扩大)后,指挥部机关、部队就开始准备,实际上是紧张有序地进行。几个团都以当面敌情为背景,选择与反击作战地区类似地形,进行山林地攻防战斗的组织指挥,近迫作业、火力组织、打反冲击和带战术背景的山林地射击、投弹、对地堡和障碍物的爆破等内容的训练,依照敌人的工事兵力,火器配置、组织实施了“步兵连(营)攻坚战斗”的实兵实弹战术演练。团以上干部、机关进行了本职业务的训练,并培养了大批爆破手(每班2至3名),提高了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和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为使干部战士树立吃大苦、耐大劳的思想和高山缺氧条件下体力方面的准备,针对中印边境东段的地形特点,部队认真进行了适应性负重行军和攀登训练,要求既要做到像“马”一样的快速,又要做到像“牛”一样的耐力。为了对付印军的地堡群,夺取或摧毁印军据点,部队准备了发射筒(淮海战役发挥过大的作用,我向军区提出,邓少东副司令很重视,立即令有关部门与部队一起准备)、炸药包、爆破筒、40火箭筒和手榴弹等各种短兵作战武器,要求“多手准备,一举成功”。

根据中央和总政关于“备战整军”的指示和军区关于“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的要求,我们419部队对团、营、连主官、领导核心、战斗骨干的搭配等作了研究和调整,3个步兵团的9个步兵营,有8个营有了较强的核心,营级干部都参加过解放战争和平叛作战,各团还作了干部的储备和预提工作。为了解和掌握当面的印军情况和战区地形,我419部队团以上干部,还随军区赵文进副司令,于10月上旬赴拉则山口,对克节朗河谷印军的部署和战区地形进行了勘察。

我们指挥部的领导和机关同志,在6月下旬以后,多是下部队检查指导工作和看军事演习,并摸索演习中和真打起来的工作问题,我8月4日随军区王亢参谋长到155团,15日看演习。8月17日和曹宗奎参谋长一起到154团,25日看演习。

9月,印军将蚕食的重点转到了东段。鉴于印军入侵挑衅日益猖狂,西藏边防部队奉命于9月初恢复边境巡逻。9月17日至18日印军挑起择绕桥事件,打死我连长一名,打伤战士一名,我择绕桥边防分队忍无可忍,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根据这一情况的变化及军委和军区指示,我们419部队从9月21日开始转场,首先调整部署,个别分队先前进,开往克节朗河北岸,有些分队稍稍前靠,司令员柴洪泉也前去组织指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主题

1178

帖子

3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1:54:31 | 只看该作者
三、参加克节朗战役

1962年10月5日,印度在“东方军区”下成立一个专门对付中国的新军团第四军,考尔中将为军长。12日,尼赫鲁宣布,他已下令把中国军队“消除掉”。14日,印度国防部长梅农宣称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18日,印度国防部宣称,已经把中国人“赶回两英里”。

10月8日,我们指挥部接到前进的命令,当晚出发,9日到达麻麻,就积极作战斗准备。也就是这一天,印军1000余人越过克节朗河向我157团2连发起进攻,2连进行自卫还击,将敌击退。

10月17日,毛主席主持中央军委会议,列席会议的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和罗瑞卿总参谋长。会议定下了进行中印边境反击印军的作战决心。后来毛主席回顾说:“说不得了,欺负我们厉害呀,我说就让他欺负,无论如何不要打。后来怎么搞的,我也看到不打不行了,打就打嘛。你整了我们三年嘛。你看嘛,从1959年开始,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四个年头了,我们才还手嘛。”17日当天,中央军委发出《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令》。

为举行克节朗战役,张国华司令员听取军区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分析、特别是又听419部队领导柴洪泉、阴法唐的意见后,果断地建议将克节朗地区印军一个旅全吃掉。此前,为贯彻“慎重初战”“初战必胜”的原则,总参给的任务是先吃掉印军一个营。张国华将建议报上去后,总参开始不同意,认为张国华司令员的口太大了。报给毛主席后,毛主席指示:“要他们打、打不好重来。”这样,军委、总参就同意了张国华“消灭一个旅”的建议。西藏军区前指即以419部队全部、11师32团2营和山南分区一部及炮兵、工兵各一部执行克节朗地区反击作战的任务。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张司令员对419部队提出了特殊要求,还指名要阴法唐统一指挥。

419部队于1962年10月12日至15日先后从林芝、巴河桥、拉萨、曲水等地出发进入错那、麻麻、勒一线待机(157团1营于9月底先期进至麻麻,后进至克节朗北岸之扯冬)。18日,155团、157团进至绒不丢、汪登、扯冬以西地区;154团进至得芒地区,隐蔽集结。山南分区2团1连、3连位于白采、择绕、几儿等一线,与敌隔河(克节朗河)对峙。32团2营位于白采以北、汪登以南地域。炮兵群进至拉则山口南侧塔拉一线展开。419部队指挥机关位于绒不丢进行战斗指挥。先组织团以上干部及部分营、连干部看了地形,并发扬军事民主,完善作战方案。指挥部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和军区前指的决心,我419部队的具体部署是:155团从敌左侧翼对枪等、卡龙实施主要突击。(原来军委和军区定的要155团只攻取敌一个据点卡龙。155团看地形后,团长刘广桐和政委乔学亭等都认为枪等距卡龙很近,先打卡龙容易腹背受敌等原因,认为不如枪等、卡龙两点一起打。将此意见反映给柴司令员和军区石副参谋长后,柴、石没同意,以后我赶到了,刘、乔又向我提,我认为他们的意见有道理、并相信他们有此能量一起将敌两据点攻克,回指挥部后向柴、石提出。柴同意了,他就向石说“阴政委也同意155团意见,你看怎么办?军区石伴樵副参谋长不好说了,但也未表态。这样我就要参谋向军区前指报告。军区前指接此报告后,张国华司令员亲自找我接电话,问两点一起打,有无把握?”我非常干脆地说:“有把握”,并将理由包括155团的能量作了陈述,张司令员立即答复说:“好,就这样报告军委、总参。”后来才改为卡龙、枪等两点一起打。)首先攻歼枪等、卡龙之敌,尔后向扯东、绒不丢、色兄朗沟扩大战果;154团主力首先攻歼敌之右翼沙则、仲昆桥之敌,并以一部兵力相机攻克宁乃桥,尔后以一部兵力控制仲昆桥,主力向邦岗丁、哈东拉进击,控制哈东拉山口;157团1营(附8连)向敌左侧后迂回,攻占章多,断敌后路,占领空投场和桑采拉山口,团主力为预备队,控制在枪等北侧,依战况发展,相机投入战斗;炮兵308团两个120迫击炮连和两个82迫击炮连配置于拉则、塔拉地区,支援步兵战斗。这就是正面牵制、左右两翼开刀、向后迂回的战法。

克节朗地区作战方案经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批准,张国华司令员率西藏军区前指位麻麻指挥作战。

我们419指挥部的指挥位置在绒不丢。10月19日夜,即克节朗战役总攻前,我约司令员柴洪泉去155团,实际是看准备情况和予以鼓励。路程虽然不远,月黑头加阴天,还有蒙蒙细雨,又没找到正道,完全是在稀稀拉拉的大石堆中爬行,结果我们到155团指挥所后,团长刘广桐、政委乔学亭已经休息,我们知道他们时间的宝贵,简单交谈几句很快就离开了。这是临战前,指挥员对主攻部队尽可能做到的有特殊意义的工作。

克节朗战役原定3至5天完成,实际上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10月20日7时30分(事先有人提议,为了准备得更好,推迟总攻时间,我考虑不能推迟,这么多人在阵地隐蔽,很易暴露,建议不要推迟,军区前指同意我的意见,仍下令按原定时间发起总攻),在炮兵群炮火支援下,我419部队向入侵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发起了强有力的自卫反击。各部队迅速突入印军阵地,英勇作战,奋勇杀敌。

(一)攻克枪等、卡龙、扯冬、绒不丢等据点

主要突击方向上的155团,根据上级部署和敌情、地形情况,团决心以2营并指挥8连首先攻歼枪等印军,尔后向扯冬、绒不丢发展进攻:以1营首先攻歼卡龙印军,尔后向扯冬、绒不丢发展进攻,在2营协同下,歼灭扯东、绒不丢之敌。3营(欠8连)为团预备队,实时跟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枪等是入侵克节朗地区印军左翼的一个重要据点。驻守该地之敌为印军拉加普特联队第2营第3连和旁遮普联队第9营第4连,总兵力约270人。分东西两个据点,相距500米,第二据点以西约1500米处,设有警戒阵地,由阿萨姆步兵第5营一个加强排驻守。两个据点修有地堡104个,各地堡之间以浅窄堑壕及交通壕相连接。工亊前设有鹿砦等障碍物,并有拉发地雷场。155团2营拟集中主要兵力、火力,采取四面包围,多路攻击,穿插分割,逐步歼灭的战法,全歼枪等印军。并拟乘夜幕迂回印军阵地东南入正南之侧背,向西北方向突击,连续歼灭第一、第二两据点之敌。这样,避敌正面,攻其侧面,地形又是居高临下,利于全歼。

该营在枪等攻坚战开始后,敌人凭地堡顽抗,有的利用地堡群(11个地堡)猛烈齐射,阻我前进;有的将我投入地堡的手榴弹反投出来,有的出堡利用出口处的交通壕顽抗,我则隐蔽接敌,抵近投弹、射击,特别是后期利用喷火器、40火箭筒发挥了作用,不少敌军被烧死在地堡中,跑出来的也被追堵消灭。机智灵活,猛巧结合,激战3小时,以伤亡55人(亡21、伤34)的代价,全歼入侵印军两个加强连共270余人(毙228、俘42),攻克地堡112个(敌警戒阵地8个),可谓快速、全歼、干净、利索之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主题

1178

帖子

3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1:56:13 | 只看该作者
四、拿下卡龙、扯冬、绒不丢等据点

卡龙位于克节朗河南岸,东南约1000米为绒不丢,东约800米为扯冬,构成一个前三角形的三块林间牧场,与河北岸几儿等我边防点隔河相望。背山面水,南高北低,地形起伏,周围为松杉密林,并杂以灌木草丛,有一条东至扯冬、西至枪等的小路。卡龙是整个克节朗地区印军的一个重要侵略据地,驻有拉加普特联队第2营营部及第4连(加强81迫击炮4门,重机枪2挺),共140余人,该据点下面宽250米,纵深约150米。筑有土木质地堡64个,大部地堡以浅窄堑壕、交通壕相连接。机枪大部分配置在前沿,迫击炮配置在纵深的山坡上,前沿设有竹签、鹿砦等障碍物。扯冬有拉加普特联队第2营第2连防守,另有阿萨姆步兵第5营1个排配置在东北侧的河边,总兵力为130余人,共筑有土木石结构地堡50余个,地堡之间以交通壕相连接,机枪大部分配置在前沿,81、51迫击炮和连指挥所配置在阵地中央。绒不丢为第9廓尔喀联队第1营的1个加强连,共140余人,构有土木质地堡100个,阵地前设有鹿砦等障碍物,卡龙、扯冬、绒布丢三阵地,可以相互策应。155团1营的任务是,首先歼灭卡龙之敌,尔后向扯冬、绒不丢发展进攻。该营2连主攻,3连迂回侧背攻击,1连为预备队,采取两面夹攻,穿插分割,短兵近战,歼灭卡龙之敌。

20日7点30分,在炮火急袭的同时,155团1营2连、3连迅速涉过克节朗河,副营长陈云祥率2连直扑卡龙。副教导员李廷山率3连向东南迂回攻击卡龙时,由于穿插动作猛,插得快,加上草深林密,地形复杂,视线不良,不便判定方位,卡龙与扯冬相距又近,以致于7时30分插到扯冬,随即投入战斗。此时,扯冬以南200米的绒不丢据点之敌,又居高临下向3连射击,该营指挥员为保障3连歼灭扯冬之敌,遂令营预备队1连阻止绒不丢之敌。当1连插到绒不丢西侧,被敌发现打响,连长曹庆祥、指导员耿忠当即决定向绒不丢之敌发起攻击。结果,攻歼卡龙之敌的主攻任务由2连(欠7、8班)单独执行,形成一个连打印军一个连支撑点的局面。

各地在攻击中均遭敌顽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1营全体指战员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独立作战,孤胆作战的优良作风,积极主动,敢打敢拼。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打,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冲。7时42分,2连穿插至卡龙西南侧,按原定部署向卡龙之敌发起攻击。2排排长帅全兴率5班、6班,由敌人西南侧攻击,在连的火力掩护下猛打猛冲,仅3分钟就突破了敌人阵地,并迅速向纵深发展。5班在右,6班在左,互相掩护,并肩向东北方向直插敌地堡群,与敌展开激战。

6班长阳廷安(党员)以“为国争光”“立功的时候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等口号,鼓动全班勇猛冲击。敌人见其侧后阵地被突破,即集中火力猛烈封锁2排的前进道路。2连连长高友贵立即组织火力压制敌人,并令5班从敌人翼侧攻击,以策应6班。6班在各种火器的有效支援及5班的有力策应下,班长阳廷安率1组、3组在左,该班第二班长颜瑞成(党员)率第2组在右,从西面向敌地堡冲击。5班、6班密切协同,经过30分钟战斗,连续夺取敌人地堡18个,无一伤亡。连长高友贵、指导员孙光明根据战斗发展顺利态势,指挥各排向纵深猛插,乘胜歼敌。在冲击中,6班长阳廷安和战士徐瑞清中弹牺牲,副班长曾祥智立即指挥本班1组、3组继续战斗,又连续攻夺了7个地堡,逼近到敌营指挥所的西北侧。敌人依托营指挥所的3个大地堡及其附近的小地堡以轻重机枪的密集火力向2排射击。2排长立即组织火力掩护,以40火箭筒、轻型喷火器将敌营指挥所东西两侧的两个大地堡及附近的小地堡摧毁,全排相聚占领了敌营指挥所东北侧一线。6班副班长曾祥智头部负重伤,已不能说话,仍用手势继续指挥全班继续攻击前进,直到英勇牺牲。

在此紧要时刻,6班老战士杨秀洲挺身而出,他指挥战士李世明、刘汉斌压满子弹,准备好手榴弹,即以火力掩护,令李世明沿交通壕向敌营指挥所最后的一个大地堡接近,当李世民进到大地堡附近时,中弹牺牲。怒火在杨秀洲心中强烈燃烧,当连长正组织火力时,他猛然跃起,冲向敌人大地堡,又中弹牺牲。接着第二班长颜瑞成率战士何德中,在连、排火力掩护下,从右翼插向敌人的大地堡。他们在冲击中先后负重伤,仍爬着前进,并以火力封锁敌人大地堡的左侧。后又再次中弹,都牺牲在敌人大地堡的左侧。6班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最后只剩下新战士刘汉斌1人,仍毫不畏惧地主动加入5班继续战斗。6班在5班配合下,攻克地堡27个,歼灭印军55人,缴获火炮2门、轻重机枪4挺、90火箭筒2具、各种枪55支。战后,被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的光荣称号。

5班班长大腿被打穿,忍着剧痛,一声不吭,坚持指挥战斗。2排排长负伤后仍坚持指挥,全排(欠4班)经1小时30分钟激战,攻克印军地堡32个,为全歼卡龙之敌奠定了基础。此时,全排只剩5人,编为1个战斗小组,仍继续控制着敌营指挥所东北侧大地堡一线,将敌指挥所孤立起来。4班从南侧突破敌阵地后,即向东北发展,加入1排战斗。

1排在副连长率领下由卡龙南侧向北攻击,在冲击中,3班发现有敌人沿路东逃,立即猛追,追至扯冬,自动参加了3连战斗行列。3排7班、8班也插到扯冬,并参加了3连战斗。9班在1排、2排中间加入战斗后,班长谢道银持手榴弹向大地堡接近,在担任班代机枪手的机枪发生故障时,拾起前面牺牲的副班长曾文富爆破未成的炸药包,绕到敌地堡背后,爆破成功,但身负重伤。西藏军区给谢道银记一等功。该班战士刘士元主动率全班战士冲进地堡,俘敌中校营长瑞克以下军官5人。并令其军官喊话,招降了残敌。战斗于10时30分结束。歼敌143人(毙92人、俘51人),攻克地堡64个,该连牺牲21人,负伤29人,独立地完成了原定全营的战斗任务。战后,该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3连向扯冬,一连攻击绒不丢之敌,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里不再详述。只举个别事例:3连7班在追击敌人中首先与敌接触,班长粟时均端着冲锋枪边打边前进,在接近敌人之际,弹夹中的子弹打光了,一印度兵端着英式步枪迅猛向他刺来,粟时均眼疾手快,用冲锋枪一挡,左手顺势抓住印度兵的枪口和刺刀接合部,强忍着左手虎口负伤的剧痛,用力一拉,右脚朝印度兵肚子上使劲一踢,将敌踢倒,把敌人步枪夺过来,将刺刀刺入敌胸膛,结束了印度兵的生命。3连11时战斗结束。在扯冬攻坚战斗中,共歼印军133人,攻克地堡60余个,对全歼克节朗之敌起了重要作用(牺牲20人、伤30人,战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连11时40分结束战斗。全歼敌1个加强连,共112人(毙80人、俘32人),缴获81迫击炮4门,51迫击炮2门,轻机枪9挺,步枪、冲锋枪和手枪72支,90火箭筒2具,电台5部。

155团1营原来预计3天的作战任务,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歼敌3个连和1个营部及1个中队,共388人,俘虏第2拉加普特营营长瑞克中校和第4师通信团长泰瓦利中校,为全歼克节朗地区印军作出了重要贡献。战斗中1营积极主动,英勇顽强,一个连打敌一个支撑点,在易守难攻的复杂地形下,能够以少胜多,其主要因素:一是战斗骨干多(班长以上和三分之一的战士都参加过3年平叛作战);二是打出国威、军威和保卫祖国的意志高昂;三是有几个月的战备训练基础。然而由于印军入侵克节朗地区已有了一段时间,入侵印军,阵地配系依山势、林木、石崖设置,据点隐蔽而且坚固,地堡群连环配套,火力配系严密,堡与堡之间便于形成交叉火力,相互支援。加之,该敌是印度王牌军之一,各种防御设施比较齐全。所以,1营只能逐堡强攻,打得十分艰苦,全营伤亡142人(亡63人、伤79人)。敌我比例接近三比一。对印军也是击毙的多,俘虏的少,这也足见该战斗的残酷。

张国华司令员对中印边境反击战决心特别大,他在10月17日克节朗战役前的作战会议上说:第一仗很重要,先吃掉敌人一个营或大部,打击敌气焰,鼓舞我士气,并取得经验。还指名阴法唐统一抓,柴洪泉到157团。需要牺牲,不在乎,干部伤了不要下来,连长可当排长、班长,下来再编。争取3天解决,顶多5天。我们419党委会于10月18日布置战斗,张国华司令员要我抓总,我不好意思抓总,就要姜松去157团,我与柴洪泉共同抓总。20日155团已基本攻克敌据点时,我即到前面去了。一直跟前面部队到达旺,原来我和参谋长曹宗奎在一起,后来他先到,我后到,指挥所任务实际落在柴洪泉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主题

1178

帖子

3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9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1:58:05 | 只看该作者
(一)、攻歼敌之右翼沙则(兼则麻尼)

向克节朗地区印军右翼进攻的154团,根据战役部署,团长周仲三、政委王心前决定3营主攻,2营协同。歼灭沙则、仲昆桥之敌,1营负责歼灭克宁乃桥之敌。

沙则位于“麦线”以北,克节朗河谷南端,在得芒(我设有边卡)以南约1000米处,东临娘姆江曲(不能徒涉),沙则以南的仲昆桥是沙则印军通向其后方的咽喉。娘姆江曲西岸有一条四季可以通行的乡村路,向南可到达旺,达赖集团外逃时,就从此路经门隅逐步到印度的。沙则是克节朗地区右翼的重要据点,1959年印军就侵占了该地,设立据点,苦心经营多年,工事比较完备坚固,筑有大小地堡150多个,分四个地堡群,由印军一个加强连和一个加强排据守。阵地火力配系指向我得芒边卡和沿江道路,企图凭坚据守。我和我们指挥部的领导,只到得芒看过,以后也无派人去,除用电报联系外,基本上由团里指挥。该团3营在得芒边防队部分兵力配合下,分两个梯队,从沙则西北角实施主要突击,结合穿插迂回,分割围歼印军。

9连主攻,7连迂回,8连为二梯队,9连视情加入战斗。团令2营5连、6连各一部占领尺登、娘巴和仲昆桥。团组织全团21门迫击炮,3门95无后坐力炮和11师支援的120迫击炮组成团炮兵群,支援3营战斗。同时,也在20日7时30分,3营向印军发起进攻。9连3排从沙则西北侧首先夺取第一地堡群西部地堡。指导员黄宗礼亲率尖刀排指挥战斗。一班副班长唐焕章和2班副班长张映鑫各率1个突击组,在班排火力掩护下,互相配合,猛打猛冲,迅速接近了敌两个小高地,连续攻克3个地堡。在攻第4座地堡时,被敌火力压制,指导员高呼:“同志们,为祖国立功的时候到了!”张映鑫猛插到地堡右侧,迅即向堡内投入一颗手榴弹,又用冲锋枪打了一个点射,见无动静,以为地堡内的敌人被消灭了,即带突击组迅速向第5座地堡冲去。

突然,第4地堡第二层的机枪又响了,并扔出一颗手榴弹,在张映鑫附近炸了。张映鑫停止前冲,立即退回向堡内又投入一颗手榴弹,但被印军甩了出来,印军的机枪仍在扫射。这时1排20多个同志正好冲了上来,情况非常紧急。在此关键时刻,张映鑫为了战友的安全,保证战斗的胜利,把最后一颗手榴弹塞进敌地堡后,挺身扑在地堡上,用双腿堵住枪眼。手榴弹在地堡里爆炸后,张映鑫又忍着剧痛,坐起来用冲锋枪伸进枪眼扫射,消灭了堡内的敌人,为歼灭沙则印军作出了重要贡献。1班副班长唐焕章冲上去把张映鑫抱进堑壕,要为他包扎时,张映鑫推开战友的手说:“不要管我,我的伤不要紧,你赶快上去消灭敌人!”抬担架的炊事班上来要背他下去时,他再三对副教导员说:“我不能下去,我要抓俘虏。”张映鑫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牺牲。战后被追记一等功,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战士钟尉平,三次负伤仍坚持,第4次负重伤后不能用枪消灭敌人,便高呼口号唱军歌鼓动战友奋勇杀敌,临牺牲前还唱着“为领土完整,为保卫和平…...的军歌,表现了人民战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战后被追记一等功。全连在张映鑫、钟尉平英雄气概鼓舞下,前仆后继,勇猛冲杀,一排仅用了3分钟就攻占了4个大地堡,迅速突破了敌前沿阵地。唐焕章8处负伤,一直坚持到最后胜利。

9连基本上歼灭前沿阵地之敌,向纵深发展并抗击敌反冲击时伤亡较大,营及时使用了二梯队,令8连加入战斗。担任穿插任务的7连,由副连长率3排炸桥(仲昆桥),8班奋勇当先,前仆后继,七炸仲昆桥,直到把桥炸断,切断了敌之退路,对全歼沙则之敌起到重要作用。战后,该班荣立一等功。桥被炸后周围地堡内的印军纷纷逃窜,7连趁势将敌分割围歼,消灭了第4地堡群的敌人,俘敌阿萨姆步兵营营长拉顿·辛格中校。11时40分沙则战斗结束。全歼守敌近卫联队第4营1个加强连、阿萨姆步兵第5营营部及1个中队共162人(毙109人,俘中校营长以下53人,缴获轻机枪14挺、长短枪94支、迫击炮4门、火箭筒3具、电台3部、步话机3部及其他军用物资1部)。我伤亡干战140人(亡29人、伤111人)。

但在攻歼沙则、仲昆桥之敌的同时,该营指挥员顾虑太多,动作迟缓,等待团指从沙则方面调炮火支援,未迅速展开攻击,直至20时印军已逃窜才占领仲昆桥,失去了在该地歼灭印军的机会。侥幸逃窜的敌人,以后在我追击过程中大部被我歼灭。

(二)、 迂回章多,断敌退路

章多位于“麦线”以北,向北距克节朗河约6公里,是群山环抱中的一个盆型台地,海拔4800米,比高1800米,坡度70度左右,南高北低,地形险要。有一条小路向南通桑采拉和吉山口,翻吉山口有小路通不丹,向东北通绒不丢和勒龙,道路陡险而泥泞。山顶为风化石,常年积雪,山腰为稠密的杜鹃林,山脚为松杉林并杂以木草丛,通行极为困难。

章多是印军在克节朗地区的指挥、补给中心。该地驻有廓尔喀联队第1营的两个连及炮4旅的3连、4连,共约600人。旅部和劳动勤务分队驻章多,旅长率少数印军驻勒龙南侧,各战斗连队配置在章多周围山头及垭口上。章多南侧200米处配有75山炮4门,北侧配有106.7迫击炮4门,并建有一个空投场。章多西侧之4300米高地为该地区左侧后的重要屏障,由廓尔喀联队1营1个加强连驻守。我迂回攻占章多,不仅可动摇印军防御,而且可切断其南逃退路,还可阻击由龙布方向来援之敌。

根据上级作战部署,157团团长李德荣、政委李洪亮决定以1营(附8连)迂回章多。1营根据敌情、地形,决心从敌左侧穿越森林向章多迂回,首先攻占4300米高地,切断印军逃路。尔后再居高临下,猛攻章多,歼灭章多印军后乘胜封闭桑采拉山口,围歼南逃北援之敌。

1营在副团长、副政委率领下涉过克节朗河,沿中不边境以东的山腰,步入松杉林,林密无路,坡陡路滑,前进十分困难,3连在前面开路,1小时仅走了200米,根据这种情况,该营立即以4路纵队并进,用强爬、硬钻及跳、翻、滚等办法,通过原始松杉林后,又进入密集的杜鹃林。干部战士时而四肢爬行,时而攀枝翻越,以相互搀扶、搭人梯、绳索吊、滚、爬、钻等各种办法,战士们风趣地说:“双杠、单杠、木马、独木桥等都用上了”,衣服都被树枝挂得稀烂,有的裤子变成了“裤衩”,上衣变成了背心,有些人的鞋、帽被挂掉,多数人的手、脚、脸挂出血。这时,营党委和党支部适时发出号召,要求以团结友爱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争取胜利。通过杜鹃林,又通过山顶部乱石和雪地,翻过了章多西北大山,经过近12小时的艰苦攀登,终于按时到达了指定位置。

1营进至4300米高地附近后,经现场勘察,即以3连由右侧迂回4300米高地西南垭口,堵敌南逃;1连由左翼攻夺4300米高地东侧通往章多的山垭口,断敌东逃;2连从下面(西侧)攻夺4300米高地;8连为预备队。炮兵连在4300米高地西北侧500米处占领阵地,支援步兵战斗。

2连运动在距敌300米处被敌发觉,即向该连猛烈射击。营长梁登举一面令炮兵压制敌人,一面令2连连长率1排由右翼迂回,指导员率2排从左翼攻击,由副营长指挥3排及火力排从下面进攻。2连在炮火支援和1连、3连配合下,以勇猛动作从三面向4300米高地之敌发起进攻。印军依托工事负隅顽抗。2连1排、2排猛打猛冲,迅速从两翼楔入敌人阵地,将敌分割成数块,以刺刀、手榴弹与敌展开激战。3排也趁势冲入敌人阵地,敌人惊慌失措,有的坚守工事、石隙顽抗,有的乱躲乱窜,连长即令各排勇猛冲击,消灭敌人。当残敌向西南逃窜,2连乘胜追击时,藏族战士格马朗当从石崖上跳入敌群,与敌搏斗,接连刺死五名敌人。后续分队赶到,迅速将逃敌消灭。战斗至12时30分,全歼4300米高地之敌一个加强连,与此同时,1连、3连在两翼各消灭残敌一部。至比,1营控制了章多周围的有利地形,构成了围攻章多之有利态势。

章多印军在4300米高地及其附近有利地形丢失后,开始动摇,有逃跑迹象。1营即调整部署,几个连和8连多路发起总攻。印军溃不成军,分散逃窜。8连用60炮1发炮弹毙伤敌人7人,其余敌40余人经喊话全部投降。2连发现企图逃跑的50余人,让俘虏的廓尔喀联队第1营营长阿鲁瓦里亚中校喊话,敌人便放下了武器。这在克节朗地区战斗中是少有的现象。战斗中,敌人一架飞机正在上空盘旋,被我击伤后迫降,另一架被我击伤逃掉。

战斗至19时30分胜利结束。共歼廓尔喀联队第1营营部及两个连和第7旅后方机关及炮兵、勤务分队各一部,击毙第4师通信团副团长拉姆·辛格以下68人,俘营长阿鲁瓦里亚中校以下492人(喊话争取90多人),缴获各种火炮14门、火箭筒4具,轻重机枪19挺、长短枪180支,电台14部,美贝尔直升机1架和其他军用物资一部。我伤亡9人(亡2、伤7),为克节朗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后,英国考察团对战场考察后说:连山羊都无法通过的地方,中国军队都能通过,真是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主题

1178

帖子

3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9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1:59:42 | 只看该作者
(四)、预备队加入战斗,扩大战果

155团根据卡龙等战况,决定将预备队3营(欠8连)使用到1营方向上去。

在枪等、卡龙、扯冬、绒不丢战斗基本结束时,为迅速歼灭克节朗地区之敌,防敌南逃,419部队指挥部即令拟使用迂回方向上的157团主力,疾速向章多前进,攻占章多,并封堵各通外山口。该团到章多后搜歼残敌并以一部兵力攻占桑采拉山口。

山南军分区2团1连、3连,在择绕桥、几儿等、白采一线,以火力配合我主攻部队作战,并于20日下午渡过克节朗河,协同32团2营向扯果布、邦岗丁方向攻击, 歼敌一部。32团2营于20日上午进至扯冬东侧,在山南军分区择绕分队协同下,向扯果布印军展开攻击。

21日上午,155团、157团和32团2营,分别对克节朗河以南山林、色兄朗沟和章多周围进行清剿,并控制了桑采拉、嘎波拉和吉山口。

至此,克节朗地区反击作战遂告结束,歼灭了印军第7旅旅部(旅长达尔维逃跑后被俘),第2拉加普特营和第9廊尔喀联队第1营全部,旁遮普联队第9营大部、阿萨姆步兵第5营和近卫联队第4营及炮兵第4旅各一部。击毙第4师通信团副团长拉姆·辛格中校、第2拉加普特营营长瑞克中校、第9廓尔喀联队第1营营长阿鲁瓦利亚中校、阿萨姆步兵第5营营长拉顿·辛格中校以下970余人。

克节朗战役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攻坚战。对入侵印军的据点,都是逐堡攻克、逐点攻歼的。每攻克一个据点,都要攻克数十甚至上百座地堡。我全体指战员高度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积极主动、英勇顽强、孤胆作战的战斗作风,全歼印军“王牌军”第7旅,取得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初战的伟大胜利,把入侵印军赶出了“麦线”以南,狠狠地打击了印度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政治、外交斗争,为下一步的反击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中央军委在嘉奖令中指出:“这次对印度侵略军的反击作战,我参战部队的全体指战员,在高原严寒的困难条件下,斗志昂扬,艰苦卓绝,英勇善战,干脆地歼灭了敌人,取得了初战的伟大胜利。捷报频传,中央军委极为高兴。”

(五)、乘胜追击,越过“麦线”,占领达旺

克节朗反击战胜利后,党中央决定迅速向“麦线”以南进行追击,给印军以更大的打击。10月20日21时,中央军委命令西藏军区部队“要乘胜发展,越过`麦线’,夺占龙布、丘散谋、吉米塘、加林定等地,为下一步夺取达旺创造有利条件”。据此,西藏军区前指于21日16时55分命令我419部队和32团2营向丘散谋、吉米塘永邦桥地区实施战役追击,扩大战果。

154团于20日20时进至克宁乃桥,该地印军已溃逃,随即向哈东拉追击前进,在易守难攻、艰难攀登情况下与凭险坚守之敌展开激战。红1连勇猛顽强,猛打猛冲,指导员和3个排长负伤,副连长黄国清1只眼晴被打瞎,仍坚持指挥战斗,不到半小时占领了哈东拉山口,歼灭印军近卫联队第4营一部。21日10时,155团3营9连也占领了桑采拉山口,歼灭了企图南逃之敌60余人,7连追至嘎波拉山口,歼灭廓尔喀联队1个连。

我419部队,在接到军区前指21日14时55分的命令后,各团即分别于21日18时、22日凌晨、22日上午分别前进,157团从桑采拉方向,419指挥部率155团主力尾随154团跟进。

印军第4师战术司令部于21日下令烧毁文件,向达旺撤逃。154团缴获苏制米-4直升机1架,还俘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22日9时许,154团82迫击炮连在团的战斗编成内,进至龙布普附近,副连长彭君先发现离道路不远的森林里有印军,便迅速组织全连携带手榴弹、步枪、冲锋枪的10多名干部战士将其包围,迫使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率塔尔维上尉等12人投降。缴获机枪1挺、步枪8支。达尔维被俘后叹服地说:“你们在24小时内消灭1个旅,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达旺是门隅地区的政治、宗教中心,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出生地。印军入侵门隅地区后,将达旺建成重要的侵略据点。达旺地区地形总趋势是北高南低,平均海拔2900米。达旺向东南经西山口、申隔宗、德让宗、邦迪拉有公路通往印度的提斯浦尔,达旺以北有高地便于防守,白南河谷处居高临下,战役战术地位十分重要,向西北可支援克节朗地区印军的作战行动,印军第4师师长尼·普拉沙德称其是“4师生死攸关的阵地”。印军在达旺经营十几年,各种军事设施比较完备,并建有小型军用机场、直升机停机坪,成为门隅地区印军的指挥中心和补给基地。但当克节朗、龙布等地印军被歼,棒山口被山南军分区部队攻克后,达旺印军即如惊弓之鸟,恐慌万状。

印军部署在达旺地区的兵力为第4师炮兵旅旅部和两个直属步兵营,1个炮兵团及工兵勤务分队等。锡克联队第1营位于棒山口至拉古拉道路两侧地区。

为乘胜攻占达旺,给印度反动派以更大的打击,总参于10月22日23时下达了“相机占领达旺”的指示。据此,军区前指于10月23日10时下达了“攻歼达旺地区印军”的作战命令,决心集中419部队、11师前指部队、山南军分区4个连共5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乘胜追击,直取达旺。具体部署是:419部队由龙布、永邦桥、下地经龙拉、岗地绒向达旺实施主要突击,在11师部队配合下,歼灭达旺之敌,占领达旺;11师33团由邦炯山口经格金山口直插劳地区,切断达旺敌之退路,以1个营在东新桥东西之线,沿达旺河北侧组织防御,阻击可能由德让宗方向来援之敌,保障主力安全。团主力由西攻击,配合419部队攻歼达旺之敌;11师32团和山南军分区部队一部由东门拉经米拉、拉左拉攻击前进,配合东西两线部队攻歼达旺之敌;31团第1营并指挥1团1连由打章寺以西经岗山口向达旺追击前进,配合主力歼灭达旺之敌。据此,我419部队立即展开追击,向达旺前进。

这时我即同前面部队同行,随后,我419部队参谋长曹宗奎也跟来。23日拂晓,154团粉碎了永邦桥附近之敌的阻击,占领了永邦桥(该桥遭敌破坏),为保证人马通行,419指挥所当即指示该团组织两个营的兵力架桥。部队临时伐木备料,仅用4个多小时就在湍急的河流上架起了一座便桥,保证了后续部队顺利通过。在部队架桥中,我也只好借机休息,曹宗奎就跑到前面去了,所以他比我到达旺要早,并在达旺出现两个弟兄参谋长基本同时到达达旺的佳话(曹宗奎是419部队参谋长,哥哥曹宗堃是山南军分区参谋长)。154团沿下地、龙拉、沙泽向达旺急进。在部队追击的同时,接到军区转来的中央军委和全国人大对作战部队的慰问嘉奖电,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战斗热情。在我多路逼近的情况下,达旺地区的印军畏于被歼,于23日、24日大部逃往达旺河以南、西山口一线。我419部队在龙拉、达旺西侧歼敌一部,于25日11时进占达旺。

克节朗战役是我自卫反击作战的首次战役,历时两天,加上追击时间共计5天半。歼灭印军1897人(毙832人,俘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以下1065人),缴获各种炮75门、轻重机枪122挺、各种枪1104支、直升机2架、电台74部。我伤亡388人(亡132、伤256)。克节朗战役是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消灭了克节朗地区之敌,收复了“麦线”南大片领土,取得了初战的伟大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政治、外交斗争,并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为配合我国政府的声明,我军奉命集结在达旺河以北地区,休整待命。至此,中印边境东段第一阶段反击作战胜利结束。

克节朗战役,是以一个多师的兵力,两天时间干脆利落的全歼印度王牌军第七旅,而取得伟大胜利的典型战例,所以得到中央的高度评价和奖励,并引起中外人士的特别关注。

西藏军区张国华司令员,在战前的麻麻作战会议上,对我们419部队全体指战员提出要求和期盼:“要拿出解放战争时期打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1师和消灭181旅的劲头来。要准备打大仗、硬仗、恶仗,还要准备打第二仗、第三仗,要团结一致,发扬传统,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争取全胜。”(张司令员说的这两股故人,都是国民党部队最能打的一部分,也是老52师的死对头,最后还是把他啃掉了,是我和老52师都参加了的,我和以后任西藏军区司令员的郄晋武都是在消灭181旅时受的伤,1个团在一次战斗中两个团领导负伤是少有的。所以以打这两股敌人来激励我们,提高我们的韧劲、硬劲、狠劲是很有针对性的。)

1963年2月,张国华司令员在京向军委总参谋长罗瑞卿汇报中印边境反击作战胜利的经验时,汇报了两条经验,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罗总长特别欣赏,他说这是我们部队很普通的两句话,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了这两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以后他转报毛主席,并由张国华直接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向毛主席和会议汇报,又汇报到这两条时,毛主席讲了很长一段话,以岳飞为例,金兀术就怕岳家军,金说他就怕岳家军,并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我们说“撼山易,撼解放军更难”。这就是传开的“撼山易,撼解放军难”的来源。这时,我正在北京参加全军政工会议,不仅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接见全军政工会议人员,还专门接见了我们参加中印边境反击战的几个单位的五位同志。此后,罗总长和总政肖华主任等领导还要我向驻京机关、部队团以上干部做报告,我在报告中也讲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主题

1178

帖子

3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9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2:02:34 | 只看该作者
参加“西山口—邦迪拉”战役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在第一个战役即克节朗战役后(因以后又有第二个战役,所以才有第一、第二个战役的称谓),我们开始认为,印军1个旅被消灭,达旺也被我们重新占领,中国政府并于1962年10月24日发表了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的声明,印度政府总会有一点改变态度的可能。没有想到,它断然拒绝,还宣布全国处于“紧张状态”,组织“战时内阁”,进行战争动员,不择手段地破坏两国关系。印度政府为了扩张领土的需求,抛弃了不结盟的外交,公开向美、英、西德、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乞求军援。印度政府在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军事援助下,向中印边境增派军队,赶运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决意要同中国军队再进行军事较量,妄图以武力实现其领土要求。印军开始不断向我边防部队进行炮击,后又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要缓和边境紧张局势,用和平方式解决已不可能,必须给印度反动派以更沉重的打击。为此,中央军委决定,继续实行反击。

印军第4师4个旅共约1.2万人,沿西山口至邦迪拉公路及其两侧成线式纵深梯次配置,形似长蛇阵,重点在西山口。其部署特点,刘伯承元帅概括为:“铜头、锡尾、背紧、腹松”。

印军企图凭借西山口地区的有利地形,阻止中国军队继续南进,并伺机向达旺、克节朗地区反扑,进而实现领土的扩张。

西藏军区前指奉中央军委的命令,拟以419部队、11师(率32团、33团)、兰州军区的55师、山南军分区4个连、炮兵306团、308团、540团、工兵136团5个连及其他兵种、勤务部(分)队各一部,共约3个师的兵力对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区之敌实施反击。根据敌人部署特点和刘伯承元帅指示,采取“打头、切尾、斩腰、剖腹”,大纵深迂回包围,多路穿插分割,各个歼灭的战法,攻歼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区之敌。第一个阶段,以419部队指挥机关为主与55师师部组成联合指挥所(简称联指),由419部队柴洪泉司令员和我、55师王玉昆师长、徐肇基政委,统一指挥154、155、157、163、165团,山南军分区郭志显副司令员率领的4个连,炮兵906、308、540团及工兵136团5个连等部(分)队,攻击西山口、申隔宗、略马东地区之敌,即担负对敌“打头、击背、剖腹”之主要任务。

当西山口、申隔宗、略马东之敌基本被歼后,以1至2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迅速向德让宗方向发展进攻,配合11师部队歼灭德让宗地区之敌。第二阶段,向邦迪拉方向发展进攻,协同11师部队歼灭该方向之敌。164团位于邦顶北侧,为战役预备队。

根据军区前指的决心和部署,联指在达旺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的作战会议。此前,到军前指受领任务的是柴洪泉司令员,张国华司令员当时明确55师归419指挥。柴洪泉传达此意图后,我感到,为照顾兄弟部队,不如419指挥机关与55师师部联合指挥。报经军区前指张国华司令员,同意了我们的意见。团以上干部的作战会议,是利用印军在达旺来不及破坏留下的沙盘进行具体部署和组织协调。

部队在接敌运动和向敌进击时,虽然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段和不同地形、不同道路上行进,但都遇到想象不到的大小不同的困难。柴司令员、王师长、徐政委和我率联指在前进中,王玉昆师长身材魁梧,但不适应高原,又因刚到高原,行动很吃力,开始骑马,以后拉马尾巴,马不能走了,战士几人前拉后推。我见此情况,就说:“王师长,您不要随我们走了,留后方好了”,他不好意思,我说:“后方那一摊子不小,需要有人统一指挥”,他才肯留后。这样,所谓“联指”,实际上是由419柴司令、55师徐政委和我负责了。

419副司令姜松和157团团长李德荣、政委李洪亮率157团经莫多东南山沟沿中不边境向敌左侧穿插;155团团长刘广桐率3营随157团开进;154团在团长周仲三、政委王心前率领下,进至协里藏布湖西侧;联指指挥机关随154团开进。155团(欠3营)在政委乔学亭、副团长张君福率领下,随联指跟进。157团和155团3营在向略马东、申隔宗方向穿插中,左侧通道被西山口守敌控制,右侧是中不边界,为避免被敌发现,双方不致引起涉外事件,部队只能在高山密林中按方位角沿山腰运动,在猴子都难行走的地形上行进,有的地段要靠手攀脚登绳吊才能通过。又为隐蔽,不动烟火,吃炒面,喝冷水,就这样还遭敌机扫射和炮击,157团被阻于略马东西南的大山上,155团3营被阻于申隔宗以西的大山上。

163、165团先后与敌警戒、侦察分队接触。11师先头攻占登班,歼敌一部,击溃其1个营,切断了德让宗、邦迪拉之间的公路。山南军分区郭志显副司令员率4个连插至略马东以东地区。我军多路逼近,敌已逐步发觉,动摇了防御决心,18日2时决定撤逃。但为时已晚,我军战役合围已经形成,印军已难逃被歼的厄运。

11月18日7时30分,我军对西山口地区之敌开始炮火袭击,9时左右,163、165团攻占西山口。敌62旅千余人及其车队于18日上午南逃至略马东地区时,遭我郭指部队拦阻,敌人、车队拥挤,建制大乱,分股或零散钻隙南逃,或在当地利用地形固守。18日7时30分,我154团对邦嘎江寺东侧之敌发起攻击,攻占邦嘎江寺东西梁后继续向东发展。

9时12分,发现印军正在烧毁物资,守敌已大部撤逃。团长周仲三和政委王心前判断敌可能全线溃逃,当机立断,改变原向西山口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的方案,决定除1营2个连按计划经西山口南下外,其余团主力向申隔宗、略马东方向疾进、155团主力在总攻开始后,即向申隔宗方向疾进,因无路只能在高山密林中靠指北针按方位角行进,被阻滞于悬崖峭壁之间。我157团和155团3营因被悬崖阻止大山上,未能按时进到指定位置。我开始也在联指指挥部和柴、徐共同指挥部队,以后发现地形地貌等情况,就与55师郭参谋长带指挥所一部分人随157团和155团3营行进,以便抵近掌握情况、指挥部队。

我们在下高山时,也走到与155团3营基本相同的路线上。走到一悬崖峭壁时,发现无道路可走,就用绳子吊和手脚爬而下,幸亏下的地段中间有几处类似台阶一样的坎坎可作缓冲地,这样每一段可用手抓住树枝或其他地物,脚吃力地登着和用绳子吊着下滑,速度极为缓慢。我们100余人,整整下了8个小时。联指机关在向前转移中也被阻于悬崖密林之中,因受地形限制,电台无法开设联络,各团只能与军区前指联络,一段时间,实际上由军区前指直接越级指挥。原来我和郭参谋长等一行是早于联指机关出动的,结果我们落在后面。

19日17时,联指机关进至略马东后,我们才汇合。此时,419部队就与55师分开了。154团、155团主力,根据军区前指的命令向德让宗方向追击,155团在“追上敌人就是胜利”的口号鼓舞下,沿公路以每小时9公里的速度,与154团并肩猛追,4小时行进35公里,于20日进抵米龙岗、新德让地区。追击中,干部战士的棉衣被汗水湿透,帽檐滴水,忍饥挨饿,有的战士脚腕扭伤,仍斗志昂扬,无一人掉队,表现了吃大苦、耐大劳和连续作战的硬骨头精神和作风。曼大拉之敌向南逃窜。

11师之32团占领老德让,33团已向邦迪拉攻击前进。此时,西山口撤退之敌,经我前后和侧翼连续打击,大多数分散分股或分散逃匿公路两侧山林。419指挥机关听取汇报,查实分析后,令157、155团就地张网,展开搜剿;令154团迅速翻越曼大拉,向普冬、打陇方向追歼,并迅速封闭吉莫山口,展开搜剿。22日抵达打陇宗、普冬地区,展开搜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主题

1178

帖子

3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9
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2:03:36 | 只看该作者
进行全面搜剿印军

我419部队在接到总参22日停止战役追击和军区前指部署后,即对三个团划分区域进行全面搜剿。几个团都有战果,154团位置靠前,战斗频繁,仗打得干净利落,代价小,战果大,歼敌1000余人,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准将豪尔辛格,他们进行了几个特别有意义的战斗。

1.夜战普尔桥西侧山沟,三进三出救群众

普尔桥西有一条山沟,沟深林密,沟东有两座牛棚,印军南逃经过此地区时,普冬村的群众170余人在此沟内躲藏。

由米龙岗遗散南逃的残敌一股30余人,窜入该地抢劫群众衣服财物,准备继续南逃。

154团1营进驻普冬地区搜剿。当地群众将以上情况报告2连后,2连当即决定前往围歼,并强调不准误伤群众,绝对保证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被围之敌距群众很近,有的混在一起。该连决定先救群众,再攻歼印军。为此,以正面用火力吸引敌人,令藏族战士呷朗利用夜暗到群众中去喊话,动员群众离开印军。呷朗在火力掩护下,冲到印军和群众混在一起的人群中,经过喊话和动员,带出30余名群众;第二次又带出几十名群众;第三次进入人群中将群众都带出。2连即缩小包围圈,向敌发起攻击,将敌全部消灭(毙26、俘8),缴获步枪、冲锋枪17支,90火箭筒1具。救出群众170余人。2连和群众均无伤亡,取得了军政双胜,在群众中取得了良好的影响。战斗结束的第二天,当地群众自发地去该连献哈达,送礼物,表示感谢。尔后,群众主动为部队送情报5次,该连又歼敌50余人。部队撤离普冬地区后,群众还派出7名代表,到德让宗慰问致谢。在这次战斗中藏族战士呷朗表现突出,“三进三出救群众”的事迹在军内外流传,战后呷朗荣立一等功。

2.普冬西山搜剿战,击毙印军62旅旅长豪尔·辛格准将

印军62旅一部逃至普冬以西地区,企图沿小路经打陇宗越吉莫口逃跑。

154团1营副营长、2连连长率2排及勤务人员28人,在普冬西南高地搜剿。进至山腰牛棚时,发现人行小道有人走过的痕迹,并有皮鞋印和印军丢弃的香烟空盒。他们判定可能有印军经过,于是就沿小道向北搜索前进。尖兵班在一拐弯处与敌(相距10米处)遭遇,尖兵班一面迅速展开,一面喊话争取,敌人却架设机枪向我射击。这时,2排长迅速指挥尖兵与机枪组先敌开火,毙敌4人(战后查明4人中有62旅旅长豪尔·辛格准将),其余敌人恐慌混乱,掉头逃跑。排长率4班、6班各1组及机枪1挺立即追击,其余由副营长、连长率领随后跟进并肃清歼敌,在边打边追中又歼敌一部。此时,有6名敌人离开道路向左侧林内逃去,排长率2个战斗小组和机枪1挺尾追至林内将敌消灭。另有30余名敌人,过河后即占领桥西北侧的乱石地及崖洞顽抗,当我沿河南搜索并以1个组过桥时,敌人向我猛烈射击。连长即组织火力压制敌人,令2排长率部分人员从翼侧过河,在机枪掩护下,向乱石地发起攻击。当接近乱石地附近时,机枪副射手曹一攀发现,乱石地后面有敌人在架设机枪,仅距曹三四米,曹急中生智,一个箭步上去赤手空拳夺取了敌人的机枪,掉转枪口向敌人开火,当即毙敌3人,排长率其他人员趁势向敌猛扑,将乱石地附近的敌人全部消灭,并迅速逼近崖洞,在我喊话争取下,印军全部向我投降。至此,战斗胜利结束。战后,据印俘反映,战斗中第62旅旅长豪尔·辛格准将被击毙,经查无误后,即埋葬。

击毙印军62旅旅长豪尔·辛格可说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第二次战役胜利标志之一,也是154团战功之一。

154团在追击搜剿阶段共作战30余次,歼敌1052人(毙62旅旅长辛格以下434人、俘618人),该团伤亡47人(亡12人、伤35人)。

从419部队来说,在这次战役中共进行大小战斗50余次,歼敌2173人(不含配属我指挥部队的战果),其中毙敌62旅旅长豪尔·辛格准将以下896人,俘敌1277人,缴获各种炮28门、90火箭筒9具、轻重机枪87挺、长短枪1209支以及各种车辆等大量物资,我伤亡93人(亡23人、伤70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主题

1178

帖子

3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9
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2:05:44 | 只看该作者
胜利者主动后撤(1)

1962年11月21日,在中印边境东段的达旺方向,我军正乘胜追击南逃的印军,11师部队已追敌至鹰窠山口,我419部队154团已追敌至打陇宗的吉莫山口,都已离传统习惯线国界半天多路程,而且热情愈来愈高,劲头越来越大。正在这时,我国政府发布了《我国政府决定边防部队全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的声明,声明宣告:“从本声明发布之日次日,即1962年11月22日零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从1962年12月1日,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年11月7日存在于中印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毛主席还亲自决定:在我后撤时应有计划地将战缴的武器、弹药、物资留一部分给印方。就近释放印军伤病俘虏。

这是在中印边境反击作战我军彻底粉碎印军的进攻,取得了反击作战的重大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的形势下,中央做出的新决定。开始中央这个决定,虽然英明、正确,但部队很多人不理解,有的说“这是我们的领土,为何要走”,有的说“来了又走不如不来”,一位副连长说“前进十里可行,后退一步困难”,有的感到“麦线”以南是好地方,“留恋,感到走了可惜”,有的原则拥护,具体不通。总之,弯子很大。后经教育、学习,才慢慢转过来,转过来后,又把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国际舆论也普遍认为中国必将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想象不到会有这样奇妙的决定。这是我国政府从争取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一贯立场出发的,是诚恳的,以致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赞誉。部队弯子转过来后,克服粮食补给困难,把自己的干粮送给战俘,从高山上把受伤、冻伤、饥饿的印俘抬下山,背至驻地,给伤俘治疗、照顾,按照印度风俗掩埋印军尸体。在上交战缴物资中,不打埋伏,不贪便宜,不因小失大,不怕苦,不怕脏,不怕麻烦,做好各种武器、弹药、车辆和各类物资的搜集、清点、整理、擦拭、看管工作。

12月11日,我419部队司令员柴洪泉以边防部队指挥官身份,代表中国政府在德让宗将缴获印军的大部分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交还给印方。柴司令员为了穿戴整齐,竟在419指挥机关找不到一双像样的皮鞋,没有办法,只能将我保存的1957年来北京参观时在前门大街购买的一双新布鞋拿出应付。我们部队接到指示后特别认真,把武器、装备擦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集中在一个广场上,非常壮观。印方代表前来接收时,开始疑虑很多,这时不仅一再表示感谢,还感慨地说:“这些武器、弹药和物资,都整理得这么整齐,擦得这么干净,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

另遵照总部指示,我419部队政治部主任魏克以中国红十字会代表的身份,于1962年12月连续3天,1963年4月10日,分别在德让宗、江、棒山口等地向印度红十字会移交被俘人员2900余人。根据优待俘虏政策和总政规定,我军从革命的人道主义出发,对被俘印军人员给予了各方面的照顾。除组织印军军官到内地参观,而后从云南礼送出境外,在释放和遣返被俘印军人员前,各俘虏的收容所,都分别举行了会餐、欢送会、联欢会。许多被俘印军人员,敲打着乐器,到他们曾看过病的医院和医疗所与中国医生、护士话别,有的拿出照片送给中国医生留念,有的含泪收下中国工作人员赠给的纪念品,有的还同中国工作人员互相签名题字留念。我军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舍已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给全体被俘人员和参加接收的印度红十字会人员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不论是战场上就地释放的战俘,还是由俘虏收容所释放的战俘,都赞扬中国军队是“最勇敢、最人道、最伟大的军队”,同中国军队相处,第一次体会到人和人之间的平等”。释放时,印俘高呼“印地,奉尼巴依、巴依(友好)”,与我俘管人员流泪拥抱辞别。

这次战役,是在“麦克马洪线”以南进行的,这个地区历来属于我国领土,当地群众有朴素的祖国观念。但印军入侵该地区十余年,对原基层政权逐步控制,利用当地群众笃信宗教等特点,发放布施,开办学校、医院、贸易机构,施以小恩小惠,进行反华宣传,有的头人还到新德里被印度总统接见过,加之西藏逃亡分子的造谣诬蔑,在我军到达之前,不少村庄的群众纷纷躲藏起来。党中央、毛主席指示“到达`麦线’以南地区后,除消灭武装抵抗的印军和收缴印军的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外,对当地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政权机构和民间武器等应予维持现状,原封不动。”部队在搜剿溃散印军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一面搜剿溃散印军,一面宣传发动群众。团营领导登门拜访,深入深山老林,广泛接触群众;宣传我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西藏工委、西藏军区规定的十条,宣传中印边境冲突的事实真相和我国政府对中印边界问题的一贯主张、宣传我军的性质和宗旨,解除群众的疑虑。部队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群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住民房,不踏青苗,广泛开展为群众做好事活动。建房、修桥、抢险救灾、医治伤病、助民生产、编织筐篮送给群众等。对当地的僧侣头人,通过走访、谈话、召开座谈会,为他们演戏、放电影等形式,积极团结争取,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西藏工委派的工作队和我们一起开展工作,419部队团以上领导基本都行动起来。我和魏克同志更是直接参加。上面说的见过印度总统的德让宗大头人桑杰次仁一家和我成了好朋友。当地群众热情称赞我军是“我们的亲人”“消灾降福的救星”“门巴的好兄弟”。不少群众主动向我们报告敌情,充当向导,协助我们捕捉印军,并将拾到印军遗弃的机枪及其他枪支交给我们。当我军后撤时,许多头人和群众虽不愿我们离开,但知军令不违,就留恋地流着眼泪向我们表示:“你们走了,我们的心是不会变的”,“我们决不做不利于祖国的事。”

我带的419指挥机关百余人,于11月20日拂晓顺公路向略马东行进,9时与柴司令员419指挥机关会合,位置在略马东附近公路旁。21日接通知22日零时我军主动停火。8时50分中央广播三项建议和措施:1.主动停火;2.主动后撤,撤到麦线北20公里;3.设检查站。但我军保持自卫反击的权利。

11月25日,419指挥部为了贯彻执行后撤的命令,召开党委扩大会进行部署,我在会上先谈了几点。

(1)这次西山口至邦迪拉战役(中印边境第二次反击战战役)的伟大意义。

这次战役(尚未结束前)大约已歼敌4000余人,敌62旅、炮4旅、65旅都基本歼灭,48旅也被歼一部,中央军委号召歼敌2至3个旅,已基本实现。我军进驻了打陇宗、吉莫山口、鹰窠山口、比里山口、茶库等地。这次胜利大,消灭敌人多、占地多、缴获多,沉重地打击了印度反动派和美英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打破了他们的计划,戳穿了尼赫鲁的真面目,孤立了印度反动派,支持了印度革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树立了国威军威,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政治、外交斗争,锻炼了我们的部队,摸索出了和印军作战的经验。

(2)我军主动停火、主动后撤的政治意义。

这一决策正确、英明、适时,出人意料,进一步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巩固扩大了我国已取得的成果,便于我们进一步开展政治攻势,并将受到世界人民的赞扬和拥护。

(3)据此情况,我们更忠诚地拥护中央这一“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和声明,维护中印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刻正确地理解,坚决贯彻执行,保证后撤好。

下面我又谈了后撤前后的工作,并讨论决定:

(1)后撤前,继续搜剿残敌。要鼓一把劲,争取最后胜利,不歼敌不止战,不消灭干净不收兵,多捉活的,少杀伤,发动群众和政治争取相结合,注意研究敌情特点,讲究对策,甚至昼伏夜出。

(2)部队经过这么长的行军作战,比较乱,应进行一次整顿,包括着装、军容风纪、战场纪律等。

(3)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阐明反击战伟大意义,解释停火、后撤原因,使大家愉快地接受中央的新决策。

(4)进行战斗总结和评功及五评(指挥、动作、纪律、作风、技术),团统一思想、搞文字总结、统计,大型会如庆功和祝捷等回去搞,机关和营以下可在此搞。

(5)搜集运送战缴物资,缴获归公,防止打理伏。

(6)群众工作的宣传,统战、做好事,进一步争取人心向我。

(7)调查社会情况等,搜集历史资料。

后撒中:

(1)不要放松警惕、警戒、侦察、发现情况的处置方案都要有。

(2)防止发生事故,加强行军组织纪律,严格部队管理,防止掉队,特别防止外逃,保证不丢一份文件、一件东西。

(3)行军中的政治工作。

(4)沿途群众工作,到驻地与群众见好面。

另外还要克服补给困难,团结互助,遵守纪律,注意兄弟部队工作,伤病员随设营的前面走,山南建有烈士陵园,路过泽当时部队要扫墓,处理好伤俘,埋葬好击毙人员等。

(5)怎样撤法。

12月1日,154团撤离吉莫山口、打陇宗,到德让宗、曼大拉山口一线,157团1个营先至西山口、申隔宗。12月24日154团撤,26日指挥部机关,27日155团,29日157团,明(1963)年1月初撤离达旺,预计1963年1月10日前撤到原防区,指挥部驻林芝的尼西。

我们指挥部研究了在此情况下的部署后,我就与姜松副司令员、军区政治部芦华部长到邦迪拉(11师占领的地方)去看。邦迪拉是印军占领卡门地区后,就把他们成立的边区首府设在这里,印军的指挥官住在这里,附近有一展览馆,都是手工艺品、木制品、毛织品、铁器等,还有一个小型工厂,可能是和展览馆结合的。联系到达旺地区的情况,说明印度已摸到一些统治当地人民的小办法,像达旺一样,印军营房和机关驻地宗教气氛很浓。也看到印军来不及搬走的武器装备等,包括美国等国家刚刚运来还没有开箱的新武器。其他方面还有一些狼狈不堪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主题

1178

帖子

3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9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2:06:45 | 只看该作者
十、胜利者主动后撤(2)

12月1日,总参命令撤出吉莫山口、打陇宗、鹰窠山口、比里山口。12月9日我11师撤离邦迪拉。

12月20日,我和419部队政治部群工科有计划地进行撤离米龙岗时的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我多做统战工作,对头人等上层人物谈话、走访、开座谈会等,对比较开明的头人,向他交底,我们走后如何联系,怎样应付印度,怎样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作贡献,家庭问题等。见过印度总统的桑杰次仁,听说我军撤走,开始不相信,接着很紧张,汗都出来了。怕什么?怕整,应付吧!开始怕我们,后来怕群众,怕说他是两面派。以后通了,这是整体利益,“麦线”是非法的,要通过谈判解决。最后从不通到通,希望谈好。告他应付中要心中有数,提高警惕,平安无事或有困难来信,给错那县张副书记或给西藏军区政治部群工部。从整体上说,我们下了大力,给枪,送礼,走访,谈话,演节目,演电影,开座谈会、告别会。

12月21日,我们419指挥机关,整装惜别离开米龙岗,我和魏克主任走在一队人员的前面。想不到欢送的人群已在村头路边排队等待,当我们路过他们时,他们热烈地献哈达、撒鲜花、放礼炮等,头人给我们握手话别,非常感人,在战区能有这种场面,实在难得,至今仍记忆犹新。



走在前面的是419部队阴法唐政委,第一排右一是419部队政治部主任魏克。

12月21日从米龙岗出发,当天回到达旺。第二天,即12月22日,在达旺召开419党委会讨论在达旺和离达旺前的工作。中心是后撤准备工作,重点是群众工作,据反映,只要准信教,不送小孩出去,尊重风俗习惯,不打狗和吃狗肉就好。普遍对西藏地方政府印象不好,感觉解放军好,希望国家对西藏地方政府改造好。宣传解放军后撤后,愿仍归西藏,西藏地方政府虽负担重,但还是国家的,如把西藏地方政府改造好,就更好了。喇嘛缺袈裟,有个寺庙70人只20人有袈裟。解放军有的打狗打鱼不好,还有的乱打枪。从部队本身说,松散严重,管理不当。我们必须整顿纪律,为民做好事,从各方面维护我军的形象,扩大政治影响。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和影响群众工作,一定要争取人心向我。

第二是维护公共设施,这方面,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2月20日有专门的指示,我们要坚决执行。要在部队中进行这方面教育,对当地群众有用的设施,设法恢复补救,保持好的面貌。

第三是在“麦线”南的战区过好元旦。

第四是恢复体力,保持人马健康,使人感到胜利之师不因长期作战而不像样子。

第五是总结工作。吃一堑,长一智,把血汗创造的财富利用好,丰富领导,教育干部,发扬成绩,接受教训。

1963年元旦在达旺过,歌舞表演、放电影等还算热闹,战士的小演唱很有意思。有的还利用敌人的散乱物品自制乐器。

1963年1月5日,召开达旺附近的头人、土米(头人)会,进行告别,并根据现有的条件进行招待。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一直称赞。可以看到,他们非常诚恳和实在,真像在自己家一样,一点都不客气,他们用不惯筷子,还是用手抓,不仅吃得干干净净,盆子里剩下的都拿走,一再称赞祖国的盐巴和茶叶等如何好。我为了把问题讲清楚,并使他们对我们的行动进一步树立祖国观念,给他们以良好的印象和不易忘却的记忆,连讲带回答问题,整整用了3个小时。



达旺寺

第二天,即1月6日,我约柴司令员、魏主任和西藏工委统战部杨廷智到达旺寺去走访,该寺很重视,格隆桑·罗布等主事人,拿出该寺珍贵的金字经书给我们看,还拿出六世达赖喇嘛的遗物(鞋、叉子、木碗等)。枪苏本来已经出去,听说我们去,又回来了。

当天下午,我们又去白嘎。白嘎是六世达赖喇嘛出生地,在江嘎东南,参观和送礼。益西群丕是六世达赖喇嘛亲属的后代,家有11口人,有差地,西藏地方政府对其优惠,因而他们不上税。我们去时,益西群丕已经跑了,留一亲戚,只得找土米(头人)等共同代收我们的礼品。

1月7日,达旺寺来送礼,其中有喝酥油茶的杯子。另外,当地一老人也来献哈达、送酒,一再表示留恋之情。

1月8日,我们在群众热烈欢送下离开达旺,亦即从“麦线”南撤回至“麦线”北,第一站是住肖。离开达旺时,僧俗群众约200人欢送,献哈达、献花,还敬酒,献花环,唱歌、跳舞、招手、呼叫,气氛极为热烈。我们已行至北山坡,群众仍不散去,并摆手致意,情意很深。

1月10日到达山南地区,中共西藏工委山南分工委和山南专署及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所在地——泽当。11日向山南分工委汇报门隅地区情况和我们的工作及对该地今后的工作意见。

1月12日,从泽当乘车到拉萨



1962年12月13日,在拉萨,参战部队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胜利归来(摄影|蓝志贵 )

13日,接受拉萨市各界欢迎。人们从罗布林卡至西藏军区的马路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可说是西藏最高规格的盛会。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张经武出席,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和西藏工委各位书记,西藏军区首长都到场,非常隆重热烈,真是感人泪下。

15日参加西藏军区党委扩大会,未等会开完,我就回江孜交接工作。从进藏初期,就在高原海拔较高、战略地位较重要、困难较大、又是多事的江孜任分工委(地委)书记10年多,和分工委其余领导、分工委机关、军分区同志、爱国朋友及各界人土相处都很好,突然要离开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留恋之情难以言表。本应好好总结,好好交待,尽可能地和大家见见面,但因时间太紧,还要向分工委机关、军分区同志做反击战的报告,难再抽出时间,结果如同1962年6月接到通知去拉萨接受任务时一样仓促,这次也是匆匆离开了江孜。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西藏人民的支前工作。

9月,毛主席在北京召见西藏军区张国华司令员时,对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方针原则作了重要指示,总参首长与张国华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作了统筹安排。张司令员于10月12日返回拉萨,第二天,即13日上午召开军区党委和西藏工委联席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张国华司令员强调现在一切都要围绕打仗。对此次反击战,西藏工委极为重视,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对反击战的指示,西藏工委向全区人民进行了总动员,把支援前线作战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各级成立了支前机构,派遣大批干部、群众和车辆,组成庞大的支援队伍参加修路、运输,担任向导、翻译,救护伤员,押解俘虏。经过平叛改革获得翻身解放的西藏百万农奴,怀着“驱逐印度侵略军,保卫幸福生活”的心愿,以极大的爱国热情,踊跃地投入支前行列。许多地方出现了许多母送子,妻送夫,子送父,兄弟姊妹争上前线的动人事迹。农牧区积极分子90%以上报名参加支前。山南地区隆子县的翻身贫苦农奴南杰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都送上前线支前。全区共出动支前民工3.2万余人(占西藏全区总劳动力的6.01%)、民畜1万余头(匹),支援糌粑112万公斤、酥油3万公斤、牛羊肉16万公斤、柴火150万公斤、马料48万公斤、蔬菜15万公斤。

在支前工作中,部队打到哪里,群众就支援到哪里,保证了作战物资的供给。广大民工为捍卫土改的胜利果实和祖国领土主权的尊严,忍饥耐寒,不畏艰险,积极配合部队作战,有的不顾枪林弹雨为部队带路,在火线上奋不顾身掩护、抢救伤员;有的宁愿自己挨饿,把仅有的糌粑、干粮,仅剩的一口水让给伤员;有的夜以继日地抢修通往战区的公路,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事迹。山南乃东县卡多乡民工降巴次勒与另一民工布琼争着到沙则的战斗前线抬伤员。降巴次勒对布琼说:“你家里负担重,万一牺牲了,家里怎么办?我家没负担,还是我去。”降巴次勒抢到任务后,一次次地把伤员从前沿阵地背下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最后在前线不幸中弹牺牲。贫苦农奴出身的民工罗桑,担任担架队长,冒着印军的炮火连续十几天日夜奔跑在前沿阵地上,多次用身体掩护伤员,他的脚趾甲冻掉了,忍痛坚持抢救伤员,荣获“支前模范”称号。山南一个民工细心护理23个伤员,三天三夜没睡觉。有几个藏族女民工在抬担架时,以自己的乳汁喂担架上的重伤员,出现了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红嫂”式的人物。

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前,对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战后,张国华司令员在进行作战总结时说,如果没有支前民工,要定下战役的决心,保证战役全胜,将是困难的。正像淮海战役后,陈毅元帅说的,淮海战役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所以,我在1963年全军政工会议上发言时说:“内地人民能办到的,西藏人民也能办到,内地人民办不到的,西藏也能办到。”那是指的什么呢?主要指的是西藏妇女的支前行动,那真是感人之极啊!

(全文完)

注:

1、本文摘自中国藏学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的《从泰山到珠峰——阴法唐回忆录》
2、阴法唐将军自传《从泰山到珠峰——阴法唐回忆录》一书可在《中国藏学出版社》的微店或淘宝网上购买。

作者简介:
 
阴法唐:1922年7月生,汉族,山东省肥城人。1938年5月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政委。1963年任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1980年起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等职。中将军衔。1998年10月离休。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6 12:25 , Processed in 0.2251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