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祖荫在朝中为官时,最要好的朋友应该就是翁同龢。我看到一篇文章,此文写得很有意思,就是将翁、潘两人做了很多的比较,这个视角很有趣。比如说,翁同龢跟潘祖荫的祖籍,一个是常熟,一个是吴县,但都属于苏州,同时这两个人又都出生于北京,两人都是官宦家庭,而两人又同时是一甲进士,两个人的官职均做到了一品大员,而两人在身体上更有极其相似的一面,那就是两人均为“天阉”。 《桥西杂记》滂喜斋书牌 光绪十六年10月30日,潘祖荫病重,翁同龢赶去探望,刚刚看完,潘祖荫就去世了。关于潘祖荫去世的细节在翁同龢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我把它抄录在这里: “李兰孙信来,云伯寅疾笃喘汗,急驰赴,则凌初平在彼开方,已云不治矣。余以参一枝入剂,入视,则伯寅执余手曰:‘痰涌,恐难治矣’,尚手执眼镜看凌方,汗汪然也。李若农至,曰:‘参、附断不可用,舌交阴烁,须梨汁或可治。’余曰:‘梨汁救命耶?’再入视,益汗。余往横街,甫入门而追者告绝矣,徒步往哭。” 苏州的潘氏是明清以来的望族,潘祖荫的祖父潘世恩就是乾隆癸丑科的状元,而潘祖荫本人也同样是位考试高手,他于咸丰二年,中了一甲第三名,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探花。潘祖荫中进士之后,最初所从事的工作也都跟文献有关,比如说他咸丰四年为国史馆协修,后来又任实录馆纂修。咸丰六年,他又当上了功臣馆纂修。咸丰八年,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之后渐渐成为了朝中的重臣。当年左宗棠被弹劾时,他曾给皇帝上奏折,密保左宗棠,才使得左没有受到处分,后来左跟着曾国藩南征北战,成了武将中的名臣,他应当感念当年救他的潘祖荫。之后,潘祖荫的官越当越大,分别当过工部、刑部、礼部和兵部的尚书,六部中他占了四部,同时还兼任着军机大臣,由此可见其在皇帝心目中的重要度。 门牌号数到了这里 潘祖荫喜好收藏,其实他的藏书水平挺高,但他却以收藏青铜器名于世,他当年收藏了各种钟鼎彝器达到500多件,成为那个时代收藏青铜器最大的一家。因为他藏青铜器出了名,宫里的太监们如果得到一个古玩,也要请潘祖荫辨别真伪,这方面的名声竟然传到了太后的耳朵里。孝钦皇后曾对他人说:“潘祖荫所鉴定者固无甚大谬也。”他所藏的青铜器中,名气最大的两件就是当今的国宝——大盂鼎和大克鼎。这两件宝物,前一件存在国家博物馆,而后一件藏在了今天的上海博物馆。这其中流传的故事曲折而生动,因为这些故事都已经是潘祖荫的身后事,我也就不在此啰嗦了。 关于潘祖荫藏青铜器,最有意思的一段故事就是关于一场考试。潘祖荫多次被任命为考官,某次他新得了一件青铜鼎,鼎上的铭文经过他的考证,上面的字迹是“鲁眉寿鼎”。在考试之前,潘祖荫搞了场同乡关场宴。在宴席上,潘祖荫把自己所写的关于“鲁眉寿鼎”的考证文字让大家看。等到应试的举子们参加第二场考试时,所考《诗经》中的题目就是“眉寿保鲁”,当时参加过关场宴的那些举子马上想起来了潘祖荫所写的《眉寿鼎图说》,于是这道题答起来倍感文思泉涌。等到考试完了之后,金榜列出来了八位录取人的名单,这其中的七位都是参加过关场宴的人。 这个院落不知哪天变成废墟 关于潘祖荫的藏书之事,他的弟子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中有这样的一段评价:“潘文勤师,图书金石之富,甲于吴下,其藏书印曰‘八求精舍’,曰‘龙威洞天’,曰‘分廛百宋,迻架千元’。癸未奉讳归吴,延昌炽馆于滂喜斋,尽窥帐秘。宋刻《金石录》十卷,即《敏求记》所称冯研祥家本,宋刻《白氏文集》残本、《后村先生集》残本、《葛归愚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皆士礼旧藏,北宋本《广韵》,则泽存张氏所刊祖本也。其它高编大册,断璧零缣,皆世间希有之秘,每睹一书,辄为解题,成《滂喜斋读书记》二卷,赏析之乐,宛如昨日。” 按照叶昌炽的说法,他的老师潘祖荫当年藏书的水准是苏州地区水平最高者。叶昌炽还列举出了老师的三方藏印,其中的第三方“分廛百宋,迻架千元”,我读到这个章文,至今仍感觉到潘祖荫当年的豪气。嘉庆年间,黄丕烈以收藏有一百部宋版书为号召,给自己的堂号起名“百宋一廛”,而黄丕烈的书友吴骞有点不服气,于是就效仿“百宋一廛”的起名方式,将自己的堂号改为“千元十驾”。那意思是说:你虽然有100部宋版,但我有1000部元版,足可以跟你匹敌了吧。这是当年藏书界很有意思的一段故事,而潘祖荫在这里将两家之书囊括而有之。这等豪迈之气,非寻常人敢抒发者。不过也可间接的知道,他的藏书质量确实很高。 《桥西杂记》潘祖荫序言 潘祖荫曾经写过一首《检书》诗:“佞宋真成癖,年来不可寻。偶然珍一帙,直欲抵兼金。角折芸香蔚,签残蠹物侵。海源今宛委,万轴自森森。”这首诗的第一句就说自己喜好宋版书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而黄丕烈曾经自号“佞宋主人”,由此可知潘祖荫的藏书路数跟黄丕烈很相似,也是追求宋元本。而他所藏过的宋版中,名气最大的一部就应当是《金石录》。 《金石录》一书应当算是赵明诚的代表作,全书为30卷,然而该书流传到明代时,全本皆以抄本形式流传,而在市面上能够见到的刻本仅剩余了其中的三分之一,清初冯研祥得到了这残存的10卷本《金石录》,他用此本跟抄本核对,发现抄本中有很多的错误,于是这部残本的《金石录》被认为是惊人秘籍,他就刻了一方“金石录十卷人家”的藏书印钤盖在这部书上。 灰尘显示着历史 之后,这部书又经过了很多大藏书家的递传。该书每到一家,新主人都会刻这么一方章钤盖在书上,以示郑重。咸丰九年,潘祖荫从韩泰华手中买到了这部10卷本的《金石录》,他又将这个故事得以延续。潘祖荫也同样刻了一方“金石录十卷人家”的印章,得到此书后让他也很高兴,他特地请人画了一幅《拜书图》,请朋友们来赏书、题诗,以此来庆祝。 这部宋刻本的10卷本《金石录》而今藏在了上海图书馆。前一段我到上图去拍照时,看到了该书的仿真本放在了古籍部的展厅内供人参观。虽然在解放之后,于南京的津逮楼发现了全本的宋刻《金石录》,当年也是很轰动的一件大事,但这并不影响上图所藏的这10卷残本,因为这部书所附加的人文信息远远超过了那全本的《金石录》。看来,上图的专家们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们才会把这部书以高仿真的形式制作出来,以此来展示给大家欣赏。 潘祖荫撰《秦輏日记》 前几年,我在杭州的西泠印社看到了潘祖荫的一幅对联,字体写得很有气势,再加上是旧装旧裱,远远望去,就有一种古意在,于是我把它征了回来,有一度挂在书房内欣赏,我从那看似飘逸的字体中,隐隐地感到了潘祖荫骨子里的硬朗。前几年,嘉德上拍了一批郑逸梅的旧藏,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是潘景郑先生赠给郑逸梅的一册裱本手札。此册裱本收了几十位清代学人的手札,而这些人大多是跟藏书有关者,这件拍品应当是郑逸梅的那批旧藏中最有价值者之一,所以拍卖行把这件拍品排在了该专场的第1 号,当时的起拍价定得很低,仅1万元。没想到看中这件拍品的人很多,现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称得上很热闹,我一直举到了底价的30余倍,才将其拿到手,后来才打听到,其中的竞价者也有上海图书馆,可见上图对潘景郑先生的旧藏之物颇为看重。 《攀古楼彝器款识》潘祖荫序言 得到这批手札之后,拿回来细看,其中一通是翁同龢写给潘祖荫者,这通手札仅廖廖数字:“拟于初九日未正,在敝寓商略定稿,关中二公及隔巷金吾皆集也。老前辈大人,侍名顿首。初八日。”这通手札读起来看不出什么信息,只是隐隐觉得翁同龢在信中说话欲言又止。对于这通信,潘景郑先生在信后做了一段小注,这段小注对解读这封手札很有帮助,我把它点校如下:“松禅老人与先祖谱琴公为清咸丰丙辰科同登甲第,又与先郑庵叔祖同庚,同官三十年,年久结昆弟谊,两家苔芩有所由来。鼎革以后,苏虞百里相望,音问久绝,不相往来已四五十年矣。比岁始识贤裔宗庆,重申故谊,深钦翁氏后继有人,遗泽方长。家藏松禅遗墨甚夥,惜更沧桑,零落殆尽。此短简一纸,虽未署名,而笔意可覩,所用蜩翼居红笺为其常用简纸,尤足为左证焉。上款称老前辈者盖先叔祖,登咸丰二年探花,前松禅两科,疑以此称谓。读札中有云商略定稿,是必有所机密,故不能直截署名焉。逸翁好蒐罗前人尺牍,因举以为赠,庶兹片羽攸归,并以结一段翰墨缘,何如?时己未孟冬四月,潘景郑识于沪滨西康路寓楼。” 拆迁现场 潘景郑在这段话中所说的“松禅老人”指的是翁同龢,而“谱琴公”指的是潘祖同,“郑庵”则是潘祖荫。潘景郑先生叙述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最有意思者,是潘景郑认为翁同龢的这通手札写的如此隐讳,是因为翁同龢邀请潘祖荫来他家要商量一件机密要事,所以不能在信中写出来,以防泄密,同时也不在这张便条上留下自己的姓名。翁、潘二人当年都是朝中要人,中国近代史的很多重要事件都跟这两人有关系,他们说话也极其谨慎,只是这样想来,历史上有太多的真实而随着重要人物的逝去而烟消云散了,我们还能从书中读到多少真实呢?好在我得到了这么一张小小的便条,从这张便条中可知,当年的两位重要人物在没有保密电话的情况下,只能尽自己能力,更少地留下一些证据来。 潘祖荫考试卷 按资料记载,潘祖荫的故居和祠堂在北京市东城区米市胡同115号,趁着某个晴朗的天,我开车到东城的那片老城区去寻找。来到这一些之后,我后悔自己来的晚了,因为眼前所见米市胡同这一带大多已经变成了废墟,远远望去,还有待拆未拆之处。沿着米市胡同的门牌一路往下数,数到了50号,就再没有站立起来的房屋了,看来潘祖荫的故居和祠堂已然变成了破碎的砖头瓦块。望着这些残垣断瓦,我呆立在那里,心中不悲也不喜,我也知道吐故纳新是历史的必然,徒劳地呐喊呼吁对于今天的商品社会,其实不会有一点儿的作用,唯一盼望者,就是希望在这些历史旧居成为废墟之前能够留下一点儿影像在。我总有一种隐隐地期盼,也许一百年后,人们会重新认识到人文的力量是不能由物质完全取代的,也许有人想恢复那处旧居也未可知,如果他从某个书上得到了我所拍的照片,这个想恢复的人一定有如获至宝之感。我知道自己在做梦,你不用提醒我,就让我做下去好了。 《滂喜堂斋丛书》潘祖荫序 而李慈铭的故居在米市胡同的北部与保安寺街交口一带,这一带而今大半已拆除,仅余一个院落,墙上写着数个比卡车轮子还大的“拆”字,按位置来说这里就应当是李慈铭的旧居。此处旧居从外观看在以前应当保护很完整,但现在仅余邻街的一溜房,余外的也已变成了废墟。进院内转一圈唯一保留完整的还是院门楼子,内门门楣上的精美雕饰含蓄地表达着它当年的壮丽。 因为李慈铭跟潘祖荫住得很近,他听说潘祖荫过世的消息,马上就赶了过去,等到他赶到之时,潘家的灵帐也已经搭了起来,此情此景让李慈铭悲伤不已,当晚他在自己的日记 中写道:“一更后闻潘伯寅尚书以酉刻卒,为之惊怛,走使问之,则凶仪已设矣。余与尚书交契三十余年,都门旧雨,无先之者。推襟送袌,冷热相关,比虽踪迹阔疏,至数年不相见,然彼此休戚,时通寤寐。尚书每见子培、弢夫,辄殷殷询余近状,乃里闬相望,邈若山河,至于病死,不相闻问,幽明遽隔,一见无期。不谓斯人,风流顿尽,追寻曩契,万绪纷然,孤灯熒熒,泫然欲绝。尚书生于道光庚寅十月,少余一岁。悲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虽然每个人早晚都会成为过去,但那些在历史上对文化,说文化可能有点儿大,那就说斯文吧,如果说对斯文有所影响的人,还是不要把他忘记了。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么可能呢,至少我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