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8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人过冬靠暖气,古代人靠的是它!

[复制链接]

2700

主题

2850

帖子

961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0 01: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燕山雪花大如席”,身穿羽绒很放心。
“罗衾不耐五更寒”,今朝我有电热毯。
“瀚海阑干百丈冰”,家有空调心不惊。
眼下,持续低温冻得人们瑟瑟发抖,羽绒服、电热毯、空调成为人们过冬必备神器。在没有这些神器的古代,人们是如何过冬的?
聪明的古人发明了一种取暖神器——汤婆子。


汤婆子是一种扁扁的圆壶,上面有一带螺帽的进水口。材质有铜质、锡质、陶瓷等。汤婆子有壶状、罐状、球形、扁形,还有憨态可掬的南瓜形状,大都樱桃“小嘴”,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
有关汤婆子的形状,南宋林景熙《汤婆传》:“形矮腹魁,端重淳涵”;元代陈基《汤婆传》:“婆银色而铅质,皤腹缩项,体肥白如瓠”;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金农,曾绘有一幅题为“汤婆子图”的画,画中的汤婆子与上述两篇传奇文中的描述相吻合。


金农 汤婆子图
灌满水的“汤婆子”旋好螺帽,外面套上做工精致的装饰袋,放进被窝,脚底立马像踩着温暖的“小太阳”,让人一觉睡到大天亮。汤婆子的“汤”是指热水,古代常见的汤婆子是锡制的,所以称“锡夫人”。古人将器物拟人化,“婆子”“夫人”“媪”,有着同床而眠又能送来丝丝暖意的寓意,仿佛身边躺个老婆、夫人似的,于是就有了这些戏谑的名字。足见古人对汤婆子的青睐,同时也反映祖先们“物我相融”的淳朴人生情趣。
《清稗类钞》记述:“铜锡之扁瓶盛沸水,置衾中以暖脚,宋已有之。”苏轼写给友人杨君素的信中就有“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的文字。黄庭坚的“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脚婆原不食,缠裹一衲足。天日更倾泻,颒面有余燠”诙谐幽默,意是小妾暖脚睡觉,不免卿卿我我,心生情欲,而用汤婆子暖被窝,心无杂念,一觉睡到天明。且使用简便,早上还能用里面的温水洗脸,一举两得。当然它的价格不菲,不是穷人能用得起的。


清·陈枚 《月曼清游图》局部
南宋范成大的《戏赠脚婆》诗:“日满东窗照被堆,宿窗犹自暖如煨;尺三汗脚君休笑,曾踏靴霜待漏来。”调侃他过去冬天睡觉,仿佛两脚踏霜,冷得整夜难眠。而有了汤婆子陪伴,脚暖得都出汗了,早晨,日上三竿还赖床不起,不想离开暖暖的被窝世界。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可以想见,汤婆子在千年光阴里,曾给多少人带来温暖和慰藉。


南宋黄庚的“独寝书窗下,其如寒夜何。头边枕黄妳,脚底踏汤婆。纸帐梅花暖,布衾春意多。道人无妄想,梦不到南柯”,意为睡在书窗下,这寒冷的夜晚,读书人抗冻不能全靠抖啊,脚踩暖融融的汤婆,那梅花帐子,因汤婆子存在,被窝里立马春意荡漾。他就坐在床上读书,内心温暖平淡,没有做升官发财中进士的美梦,梦和现实都是如此安然。
南宋,释文珦的“野翁有汤婆,爱逾美淑姬。视之若彭亨,虚中而无为。冬日则饮汤,身唯一衲随。曾不涴脂粉,简洁良易资。终宵暖吾足,贞静无邪思。德音之所同,可作偕老期。誓不中道绝,若彼氓蚩蚩。作诗以遗婆,婆听当勿疑。”此诗更是趣味十足,令人捧腹,说他有个汤婆,喜欢其胜过一切美女。汤婆虚怀若谷,冬天只“喝”水,成本小,带在布袋子里随其浪迹天涯。它也不要涂脂抹粉,每天给它暖脚,而且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和非分之想。他决定将汤婆当成老伴,携手偕老,绝不半途抛弃她。并作诗赠汤婆,表达对它忠贞不渝。
元朝的佚名著有《东南纪闻》卷三:“锡夫人者,俚谓之汤婆。鞲锡为器,贮汤其间,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暖足,因目为汤婆。竹谷、罗学温文之曰锡夫人。”


明人杨巍的《存家诗稿》中用略带感激的口吻对汤婆子说道:“衰年冬月更愁人,不怨天寒怨此身。惟尔与予堪共老,脚头布被暖如春。”“暖如春”在关于汤婆子的诗文中频繁出现,这是古人能够在寒冬中安稳入梦的前提条件。
在《金瓶梅》《醒世恒言》等明清小说中,也能够看到汤婆子的倩影。史诗巨著《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袭人因母亲病故回家,晴雯、麝月服侍宝玉。“因是冬日,晴雯慵懒,本欲坐着取暖,忽又想到汤婆子未拿,就笑道:‘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麝月道:‘这难为你想着!他素日又不要汤壶,咱们那熏笼上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以不用。’”
清朝曹庭栋著有《老老恒言》卷四:“有制大锡罐,热水注满,紧覆其口,彻夜纳入被中,可以代炉,俗呼‘汤婆子’。然终有湿气透露,及于被褥,则必及于体,暂用较胜于炉。”


汤婆子在影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出尽了风头,狠狠地潮了一把。卫小娘因为没有屋炭,所以用汤婆子将就着过冬。那也就是说,一般大户人家的取暖方式主要还是用炭,汤婆子成本低,多见于寒微之家。《甄嬛传》中的甄嬛、安陵容等手中取暖之物,也是汤婆子。
民国时,汤婆子还很受宠爱。徐克《清桂钞》中记载:“铜锡扁瓶盛开水,放在锅里暖脚,宋代已有。”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大半夜了,愫妹妹还下厨房拿水,给爹灌汤婆子呢。”
古人对于汤婆子的暧昧情愫,源自汤婆子与妻子间的隐喻关系。《清稗类钞》记载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乾隆下江南行至毗陵游览天宁寺时,听闻寺中主持有不轨之名,遂询问该寺主持有几房妻室?主持则答道两妻,夏拥竹夫人,冬怀汤婆子。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汤婆子和妻子间的隐喻关系常常会令人联想到风花雪月之事。这种因隐喻而生的暧昧情愫在前引诗文中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兹再举清人陈作霖的《戏咏汤婆子》,诗人对汤婆子的暧昧情愫跃然纸上:“腹如瓠大如口瓶,终夜依人梦不成。堪笑称名同妾妇,如何也抱热中情。”


从陈作霖的诗中不难读出夜夜相拥汤婆子时的心猿意马,正是因为汤婆子与妻子之间的隐喻关系,每当春暖花开,气温回升之日,汤婆子就会失去宠爱,古人转而相拥竹夫人,这在文人眼中无疑是一种变心行为。宋人顾逢就在《汤婆子》中谴责道:“最恨无情处,春来便别离。”从这个角度而言,竹夫人与汤婆子似乎是竞争关系,冯梦龙曾于苏州一带收录了不少民歌,编撰成名为《山歌》的民歌集,其中就有一首“汤婆子竹夫人相骂”,甚是有趣。在歌谣中,汤婆子与竹夫人完全被拟人化,先是汤婆子抱怨道:“啰得知立子春来看看捉我冷疏。丢我踏板上理也弗理,睃也不睃。”随后汤婆子就将遭冷落的原因归咎于竹夫人,二者争风吃醋,各就其优缺点展开斗骂,最后双双被主母罚跪至深夜,最后竹夫人也幽怨地说道:“悔初心,只为趋炎附势,如今落得冷清清。”这里的汤婆子与竹夫人犹同小妾,共同服侍着老爷,但各自都会在特定时间遭到冷落,歌谣的背后隐含着对负心薄情之人的批评。
从文献资料来看,享用汤婆子的主要是知识分子阶层人士和达官贵人,且老人居多,而普通百姓只能望“婆”兴叹了。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汤婆子是由价值连城的锡、铜等金属铸造而成。黄庭坚、林景熙诗句“千金买脚婆”“自是身价喧涌,人争取之,捐千金铸其模”中可窥一斑。
汤婆子的铸造和使用,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祖先的智慧无穷匮也,因汤婆子制作材料锡、铜等昂贵,二十世纪,人们又陆续发明搪瓷、白铁、陶瓷品“汤婆子”。我们小时候,曾用医用盐水瓶灌满热水,放进被窝中御寒。再后来,形式多样的塑料热水袋、电热水袋等取暖玩意,层出不穷,暖脚、暖手、暖胸等随心所欲。关键还价廉物美,不需“千金买脚婆”,贫民阶层也享用得起,俨然“旧时王谢汤婆子,飞入寻常百姓家”。已然退出“焐热”舞台,“祖母辈”才有的汤婆子,传统文化得以进一步弘扬的新世纪,怀古附雅之风风起云涌,汤婆子作为实用工艺品得到文化人和年轻时尚人士的热烈追捧。


温润如玉,色黄饱满,寓意吉祥的汤婆子,又成为婚庆市场、淘宝、拼多多等的“小网红”。“迷你版”汤婆子,金光灿灿给新婚燕尔“添金”,让年轻小夫妻心动不已。


泰戈尔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的时代土壤里播种。”人们将汤婆子等“非遗”文化引入烟火生活,就是要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播下那颗古老的种子。岁月静好的烟火生活就是汤婆子文化最合适的生长土壤,当它落入其中,不久它一定会在这片土壤里再次繁盛。
经过“旧瓶装新酒”改良的汤婆子,“看到”不拘一格的“子子孙孙”,定会喜得“合不拢嘴”,自鸣得意地感觉自己已经“瓜瓞绵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5 13:06 , Processed in 0.5514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