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8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棋贴先简史-平衡贴先问题

[复制链接]

2692

主题

3069

帖子

991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12:2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不会功夫的潘达

贴先通称贴目或贴子,即结算胜负时先行方须扣除一定分数,以平衡先手优势。贴先制是围棋特色的规则,与象棋、连珠等游戏的平衡规则大不相同。自贴先制问世以来,各国规则规定的贴先数均经过若干次调整,至今尚未统一。同时,关于贴先公平性的争议在棋界和民间也未曾平息。什么是公平的贴先值?如何确定最优贴先值?本文将详述关于贴先的若干问题。

(本文部分内容是对之前文章的整理,熟悉的读者可以略读。本文暂时谢绝一切转载。)
贴先简史

十七世纪,时任名人棋所本因坊道策确立手合(段位)制,是为近现代职业围棋的基石。手合制规定棋手最高为九段,其下依次为八段、七段、六段以至初段(一段)。当时尚未有贴目制,因此同段位棋手间棋份为互先,即两盘棋中一盘执黑、一盘执白。相差一段的棋份为先相先,即三盘棋中段位低的一方有两盘执黑、一盘执白。相差两段的棋份为定先,即段位低的一方全部执黑。相差三段即以上的情况则还需引入让子。到十九世纪为止,日本职业棋手之间棋力差距较大,此种手合制度适应环境,因而促进了日本围棋在近代的发展壮大。

图注:漫画《棋魂》。佐为(图中左一)来到现代才得知有贴目规则。进藤光问佐为:“你就没想过黑棋有优势吗?”佐为回答:“我下黑棋的时候就没输过。”(在《棋魂》的剧情中,佐为曾在江户时期附体于本因坊秀策)
十九世纪中期,天才棋手本因坊秀策横空出世。他以稳重坚实的“秀策流”在十余年间取得了号称“黑先不败”的战绩。秀策流的着法貌似平平无奇,甚至略微亏损,但秀策总能以三目左右的优势取胜。秀策的战绩证实了黑方先手优势的显著。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日本围棋界整体实力提升显著,同时棋手之间实力差距缩小。在手合制不变的情况下,高段位者在执白的棋局中获胜的难度愈来愈大。另一方面,末代名人本因坊秀哉掌握棋界最高权力而打压异己,一些实力强大的棋手无法以正常的棋份与秀哉对局。手合制的弊端凸显之时,正是改革的契机。1922年,雁金准一、高部道平、铃木为次郎、濑越宪作等四名大将创立裨圣会,采用总互先制和贴目制。总互先制即各棋手间不再有棋份差别,无论段位高低统一为互先。贴目制统一为黑出4目半。此为围棋贴目制的滥觞。

裨圣会仅维持两年即并入日本棋院。不过,由于各棋战中黑棋胜率日益上升,再加上末代名人本因坊秀哉引退,全面采用贴目制的时机已成熟。1939年,首届本因坊战采用黑贴4目半的规则。之后,采用贴目制的棋战比例逐年上升。同一时期,吴清源与其它高手的十番棋擂争仍维持旧手合规则不贴目。吴清源善战不败,时人称“十番棋之王”,乃是不贴目时代最后的王者。各大新闻棋战次第建立之后,不贴目的围棋在职业棋战中基本消失。

1974年,日本围棋规则修订,将贴目升为5目半。贴目数的变迁不独日本一家。中国规则在1957年的初版是黑贴2又1/2子。黑贴2子半相当于盘面4目和5目都是和棋,类似于日本规则的4目半,但允许和棋。贴先二子半导致和棋比例较大,不适用于淘汰赛。中国棋手也和日本棋手一样认识到贴目偏少,于是中国规则的贴先也升为2又3/4子。1988年,首届应氏杯采用应昌期制定的应氏规则。应氏规则大胆采用“黑贴8点,平点黑胜”的条例,相当于中国规则黑贴3又3/4子。当年的棋手多认为此贴目过多,几乎都更愿意拿白棋。数届应氏杯之后,棋手们发现即使是大贴目先手方也不吃亏。同时,在其它贴先5目半(2又3/4子)的比赛中,黑棋胜率显著偏高。在棋界的共识之下,各国棋战逐个上调贴目值。首先是韩国举办的三星、LG两大杯赛采用黑贴6目半,随后中国、日本在2002年跟进。中国规则贴3又3/4子,日本规则贴6目半,维持至今日。
归本法、出入法

上一段文字中反复提到3/4子这个尾数,看上去复杂得没有必要。日本规则贴目规定为X目半是为了避免和棋,那中国规则贴子定为X又3/4子又是什么道理呢?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现代中国规则的数子法仿效明清围棋规则,只查一方棋子,然后与归本数180.5(即361个交叉点的一半)比较,超过即获胜。此种比较的方法称为归本法。相应地,日本规则分别查黑白两方目数,以双方目数相减得到差距,即出入法。中国规则使用归本法只是传统,没有特殊意义。同样是“子空皆地”的应氏规则、美国规则等均采用出入法。

举例说明,柯洁对AlphaGo第一局。终局,以中国规则的归本法计,黑棋盘面184子,扣除贴3.75子,余180.25子。再减去归本数180.5子,黑负1/4子。令观众费解的“1/4子”就是这么来的。若以出入法(美国规则)计,黑棋盘面184子,白棋盘面177子。相减后余7子,再扣除贴先7.5子,黑负1/2子。若以数目法计算,黑棋空加上俘虏共71目,白空加俘虏65目,相减得盘面6目。若扣除中国规则对应的7.5目贴目,黑负1.5目。注意到,1/4子和1.5目并符合“一子=两目”的流行说法。事实上,“一子等于两目”是错的。正确的说法是“归本法的结果恰好是出入法的一半”,与数目还是数子无关。

图注:柯洁与AlphaGo对战第一局终局谱面。


表注: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
归本法曾因数棋较快速而在中国得到应用。如今科技发展,拍照数子技术已接近成熟,计算胜负的速度应不再是评价的标准。出入法须复查双方得分,比归本法更可靠,也更本质。同时,统一采用归本法不会出现“1/4子”这样让观众迷惑的表述,“一子等于两目”这样甚至让内行迷惑的表述也不会存在。若中国规则再有修订,或可考虑采用出入法计算胜负。

下文提到中国规则时,仍会用归本法(如黑贴3又3/4子)表述,请读者注意分辨。
平衡贴先问题

21世纪初至今,各国棋战维持日韩规则贴6目半、中国系规则(中国、应氏、美国、欧洲、新西兰)贴3又3/4子(或7.5点)并行的格局。一目(点)之差,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芈昱廷九段曾在弈城解说,棋到中盘时判断形势说,“这棋如果贴6目半挺细的,7目半黑棋不太好”。这虽然有些夸张,足以体现顶尖棋手对一目棋差距的重视。在大贴目推出的前几年,棋手尚可利用新研发的布局套路发挥黑棋的先手优势,维持胜率均衡。但套路来得快、被拆得也快。在中国流等快速布局被一一破解之后,棋手们愈加觉得黑棋难下。

布局虽难下,大部分棋局终究在后半盘分胜负,于是黑棋的胜率不至于差太多。据统计(来源:知乎@湿猫 ),中国规则2003年来的对局,各年黑棋胜率在47%上下窄幅波动,其中仅有2009年超过50%。相比之下,日、韩贴6.5目的规则胜率较平衡。以go4go网站数据统计2003年至2016年的职业棋战对局,贴6目半的棋黑胜率50.6%,而贴3又3/4子的棋黑胜率47.6%。

贴先不公平的问题在AlphaGo出现以后被进一步炒热。AlphaGo Master自战对局,白棋50战38胜,胜率76%。AlphaGo教学工具认为黑棋开局的胜率是47.0%。在棋手和棋迷心中,AlphaGo俨然全知全能的棋神,因此AlphaGo认为不公平的贴目也必须得到改变。更有部分经过深入思考的棋迷认为,棋神左右手互搏得到的结果对应着最公平的贴目。李喆六段也持此观点,并认为中国规则下的最优贴先是3又1/2子。

笔者对此有不同意见。

正义的规则未必公平。换句话说,对棋神公平的规则不一定对人类棋手公平。倘若围棋之神下凡说,围棋的最优贴目是1子半。但在人类比赛中,贴1子半,黑棋的胜率可达70%。这样的贴目并不公平。最优贴目追求的是“正义”,即围棋的“道”。但对于竞技围棋,“公平”比“正义”更重要。统计上胜率最接近50%,才是最好的贴目值。

在实践中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即不宜允许和棋。现代围棋比赛的赛制多为淘汰赛。中国规则有贴先2又1/2子的时期为前车之鉴。如果规定贴先三子半,大约会有5%-10%的棋局变为和棋。两位棋手辛辛苦苦比赛一天,和棋。淘汰哪一位?象棋比赛,和棋加赛快棋,再和再加赛超快棋,加赛到分出胜负为止。这一套制度可能不适合围棋。毕竟一盘围棋用时更长,消耗体力更多,万一连续两盘平局,棋手体力吃不消。
细化贴先

3又3/4子不行,3又1/2子也不行。大概有读者已经急不可耐了,“为什么不效仿胜率平衡的日韩规则,贴3又1/4子呢?” 答案也很简单:现行中国规则,贴3又1/4子约等于贴2又3/4子,相当于日本规则贴5目半,而不是6目半。

在正常情况(95%以上的棋局)下,黑棋盘面6目的棋,总是黑棋收后,最后数子结果是黑184子。如果规定贴3又1/4子,相减后余下180又3/4子,多余归本数180.5,获胜的一方仍然是黑棋。而盘面7目的棋,总是白棋收后,最后数子结果仍然是黑184子,白177子。也就是说,中国规则无法区分盘面6目和盘面7目的局面。换句话说,中国规则的贴先调整只能以两目为一个单位,不能进一步细化。

日本规则相对于中国规则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此。当人们认为3又3/4子的贴先比较公平的时候,不能细化贴先不是问题。但现在,我们发现6.5目比3又3/4子公平,细化贴先就成了大问题。我们在前文介绍过,中国规则相比于日本规则逻辑更严谨,有诸多优势。但是,这些优势至多体现在5%的棋局中。而贴先的问题,一目之差,对于每一局棋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解决细化贴先的问题,中国规则在实践上甚至还不如日本规则。

好在,解决的办法早已被写好。
智运规则

08版智运围棋规则,为2008年首届智力运动会围棋赛事制定,由大师级票友陈祖源修订。
智运规则在中国规则基础上额外引入“收后还子”。该条规则的具体表述是“对局结束时首先提出弃着的对方为收后方。如黑方收后,则黑方收后之1点的价值应视为黑先白后平分,简称黑收后减1点”。描述略显冗长,实质是强调着手平衡。黑白双方轮流着手,有时候黑棋会收到最后一个单官,这样黑棋就比白棋多走了一手。中国规则认为这一手棋有价值,算黑棋的一子;日本规则不承认。智运规则用“还子”的办法,扣除了黑棋额外一子的价值。在特殊情况下,智运规则也不会造成日本规则的逻辑困境。
智运规则推出时,曾被部分棋迷批评为“向日韩棋手妥协”、“为了统一规则而统一规则”。这是当年大家还不觉得有细化贴先的必要。今日,中国规则不能细化贴先的问题凸显,智运规则的设计显得高瞻远瞩、熠熠生辉。智运规则尚有进一步改进描述的空间,但以其博采众长,乃是笔者心目中最优秀的规则体系,也是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统一围棋规则。

其他解决方案

贴先问题也有非主流的解决方案,笔者在此作简短讨论。

竞叫贴目:对局双方在赛前各写一个贴目值,再同时亮出。所写贴目值较高的一方执黑棋。若所写贴目值相等,则继续猜先。

这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无可置疑的公平。不过,除非某方执黑或执白的欲望特别强烈,竞叫可能流于形式,最后会回到猜先。另外,在中国规则下,竞叫仍不能解决细化贴先的问题。

一手交换:取消贴先。先手方落下一枚黑子后,后手方有权选择执黑棋或白棋。

此方案效仿五子棋的一手交换规则。一手交换同样保证了公平,却会彻底改变围棋的下法。先手方的最优解很可能会落在二路。这样的棋和现在棋手们习惯的会有很大差别,大概难以推广。

另外,部分古棋爱好者认为古中国规则的座子和还棋头保证棋局的公平,不需要贴先。这是错误的。对角星座子限制了先手方的选择,且确定了碎片化的格局,略微削弱了先手优势,但并不能消除先手优势。还棋头则和先手优势没什么大关系。古棋规则无贴先在明清流行的子彩(按照胜负子数的差距赌钱)前提下成立。若须保证竞技上的公平,仍需引入贴先。
本文讲的贴先主要围绕竞技围棋的公平性展开。使得围棋上帝左右手互搏打成平手的贴目,则是另一个重要话题。研究最优贴目,就是研究围棋的终极真理。在探索终极真理的过程中,研究者又引入了什么有趣的工具呢?敬请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17 03:16 , Processed in 0.2270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