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9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端午节的那些诗句,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复制链接]

2142

主题

2547

帖子

81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1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7 00:5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端午节亦称端午,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端午”也就称“初五”。
端午节的起源,影响最大的传说是纪念屈原。在民俗文化领域,民众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正直、爱国,却遭到小人的诟病,被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和《九歌》等不朽诗篇,这些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以诗句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吧。


01—— 悲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南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也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02 ——欢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757年五月,杜甫官拜左拾遗,这首诗应该是那时候写的。


03 ——离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宋)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梁间的燕子带着它的雏鸟全都离开了,面对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让人黯然销魂,只能徒劳的向梁间寻觅燕子往日栖息的痕迹,怀念一下往日热闹欢欣的时光。
旅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一样,有了喜悦的事情也没有人共饮一杯。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遗憾,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所以才殷勤的鸣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时光中在梦中、枕上听到的一样。
04——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05——酸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唐)殷尧藩 《同州端午》
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我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端午节)了。
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06——甜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07——苦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 (lěi)《和端午》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08——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7 20:02 , Processed in 1.9391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