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是出塞二首其一!”她激动地拽着我的衣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她小声跟着背诵。 本以为她只会对精美的动画人物感兴趣,没想到片中的一首首古诗词,也让她惊喜万分。 有人说,读古诗词的孩子,会拥有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 在课本上,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不过是遥远的朝代名称,是冷冰冰的数字,是客观的总结陈述。 可是在诗词里,历史被着了色,有了声音,有了画面。 受了影片《长安三万里》的影响,我决定带孩子去找一找诗,于是,我们来到了天柱山…… 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绝,又名皖山、皖公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区内“峰雄、石奇、洞幽、水秀”,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 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秀。因此,也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诗句。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吟诵安徽的有近二百首,而直接或间接讴歌天柱山的就有十余首。此外,白居易的“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苏东坡的“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居为终老之计”;黄庭坚的“撑空云霞断,半岭阴晴隔”等,均流露出天柱山的迷人之处。 《江上望皖公山》 [ 唐 ] 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天宝七年(748),48岁的李白离开金陵,溯江而上,在江上,他观赏了天柱山,写下这首《江上望皖公山》。 《题天柱峰》 [ 唐 ] 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宫,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鬬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天柱山主峰,海拔1489.8米,绝顶有一石柱,擎天独立,巍峨壮观。诗人对天柱峰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云雾缭绕,可谓仙境也。 《题皖山石牛古洞》 [ 宋 ] 王安石 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 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诗人在天柱山下的坐石听泉经历,在他精彩的人生经历中应该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柱峰》 [ 宋 ] 朱熹 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 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 读诗,亦是读史。 读着这些诗词,欣赏着天柱山的自然风光,孩子与千百年前的诗人们就有了情感共振,遥远的历史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词人诗人们,对孩子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历史陈述者。 程菲菲 摄 这个暑期,潜山市文旅部门依托环天柱山风景道,推出了集秀色、美餐、惊险、度假为一体的“暑期天柱山幸福九连环”避暑旅游产品,其中“天柱山幸福第八环”就是让游客感受诗意潜山。在这一环,我们可以走进山谷流泉文化园的诗歌词赋中,与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席山石而坐,临山泉而围,得之为色,听之为声,清风明月不劳寻觅,尽在襟怀之间。 “语言的边界,就是你世界的边界,语言的质感,就是你世界的质感,而语言的贫乏则是终极贫乏。” 一个满嘴流行词、语言贫乏的孩子,描述不出眼前的景色。 而一个饱读诗书的孩子,早已从诗词歌赋中见识过万里山河。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他看过的书,读过的诗的外在表现。 和孩子一起,畅游在天柱山风景区,或登高望远、或平湖泛舟、或峡谷赏景,或民宿小住。于是,在山水之间享受自然,在农家田舍品味乡土,在天柱山的古诗词里,便拥有了一个辽阔的世界。(傅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