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战役的大戏由陆战一师开局并出演了高潮,而落幕则是由陆军完成的。1942年12月,在经历了四个多月的苦战后,形容枯槁、精疲力竭的陆战队员们终于撤离了这座绿色地狱,由陆军第23、25步兵师和陆战二师接防。另一方面,补给被切断的日军陷入断粮缺药的困境,饱受病饿折磨,瓜岛正变成日军官兵眼中的“饥饿之岛”。尽管如此,日军狂热依旧,盘踞于瓜岛西南部的丛林山地中,频频袭扰美军。为了肃清日军阵地,美军必须进行更为艰难的山地作战。笔者依据当年美军进攻的路线,徒步探访了瓜岛的山地战场,亲身体验了昔日美军作战的困苦。 55号高地 在屡次攻击机场未果,蒙受惨重伤亡后,瓜岛日军无力组织大规模进攻,到1942年底仅能勉强固守马坦尼考河两岸的山地和沿海地区,但仍不时派出小股部队渗透美军防线,袭击机场。已经接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担任瓜岛美军总指挥的亚历山大·帕奇少将认为这是不能容忍的,于1942年12月中旬组织部队向机场西南方向的山地发起肃清行动。然而,要将日军逐出这片区域绝非易事,这不仅是美军作战记录的总结,也是我本人徒步穿越瓜岛战场的深刻体会。
■ 1942年12月18日至27日美军对奥斯丁山及岐阜阵地的进攻。 日军在瓜岛西南部固守的山地阵地大致由三条山脉构成,在美军资料中分别被称为奥斯丁山(Mount Austen)、海马岭(Sea Horse)和奔马岭(Galloping Horse),每个阵地都由数个由数字命名的山头组成,其中日军主阵地位于奥斯丁山和海马岭之间,被称为“岐阜阵地”(Gifu),有众多精心构筑且十分隐蔽的火力点,易守难攻。美军在1942年12月经过激战拔除了奥斯丁山附近的日军外围据点,但受阻于“岐阜阵地”的炽烈火力。在得到增援后,美军决定先行攻击日军主阵地西侧的奔马岭和海马岭,迂回日军侧后。笔者此次瓜岛山地战场探寻之旅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奔马岭上的55号高地。
■ 从奔马岭的55号高地观察海马岭和岐阜阵地。(作者提供)
■ 1943年1月12日至13日美军对奔马岭日军阵地的进攻。奔马岭形似奔腾的骏马,故名,图上55、54号高地为马尾和后腿,52号高地为马的心脏部位,53号高地为马头。 美军的进攻于1943年1月10日发动。对照地图,笔者此行的出发点就在地图的最右上角。按照计划,我在马坦尼考河东岸与当地向导会合,而奔马岭在河流西岸。出发伊始我就遭遇了下马威:向导站在河对岸招呼我过去找他,于是我只好脱下厚重的登山靴,赤脚从坚硬的河床上淌水过河。我还以为这是当天最大的障碍了,事实证明我太过天真了。过河后,不待略作喘息,向导就引领我们来到山脚下,指了指坡度接近70度的山坡,随后开始向55号高地攀爬。
■ 从山下河谷中远眺55号高地,从这个角度可以观察到山坡的陡峭。(作者提供)
■ 在攀爬到半山腰时拍摄的55号高地,当年这座高地是美军指挥部所在地。(作者提供) 背着沉重的背包,顶着赤道阳光下将近40度的高温,经过将近半小时的爬行,我们终于到达了55号高地顶端,当年这里是美军第25步兵师的指挥部和进攻出发点。在高地上,向导带我们来到一个大坑旁,然后从土中扒出一个金属物体。我们凑近一看,居然是一枚未爆的炮弹,急忙表示不要再挖掘了。这是当年日本军舰从瓜岛北面海域发射的一枚哑弹。我心中暗想,既然它在76年前都没有爆炸,应该不会正好在我脚下炸响吧?
■ 从55号高地顶部俯瞰山下,隐约可见的河流就是刚才赤脚涉水的马坦尼考河。(作者提供)
■ 在55号高地上向导从土坑里挖出的日军哑弹。(作者提供) 奔马岭血路 从1943年美军发起攻击的位置出发,我们追随着当年美国大兵们的足迹向奔马岭的心脏和马头部位前进,那里也就是战斗最激烈的52号、53号高地。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52号高地,它正处在一片开阔山谷的正前方,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时日军在这处高地上修建了六个机枪阵地,密集的火力将山谷内的美军打得抬不起头来,不断有美军士兵中弹倒地,躺在原地悲声哀嚎。由于日军的火力压制,医护兵根本不可能靠近施救。最终,美军还是依靠优势的火力扭转了局面,从亨德森机场起飞的轰炸机和部署在后方的火炮将暴露的日军火力点一一摧毁,确保美军攻克了52号高地。
■ 从山下拍摄的52号高地,这个角度也是当年美军仰攻高地的视角。(作者提供)
■ 当年日军机枪碉堡的残迹,掩盖在杂草下的机枪火力点从远处很难被发现。(作者提供) 我们抵达52号高地顶部没有多久,向导就催促我们动身,前往昔日战斗更为血腥的“马脖子”山头(Horse-neck Knoll)。如今这座小山岭看起来和1943年1月11日清晨时分一样平静。然而,当美军士兵推进到山头前方的开阔地时,这座小山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喷射出炙热的机枪子弹和迫击炮弹,进退不得的美军只能四处寻找隐蔽,稍有动静就会招致一阵钢雨。在日军的猛烈阻击下,美军被钉死在山谷里整整两天两夜。
■ 从52号高地上观察“马脖子”山头,这里是当年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作者提供) 除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人外,美军士兵还要面对另一个敌人:脱水,这一点我们自己也深有感触。在我们出发时准备了两大瓶矿泉水,可是在高温酷暑下我们早就汗流浃背,大量失水,尽管如此,也只能强忍干渴,小口小口地饮用,补充水分,生怕一饮而尽,以至随后的行程中无水可喝。然而,在1943年1月,美军士兵在持续两天的战斗中唯一能够解渴的只有水壶中的那点水,纷纷出现脱水昏迷,以至于一个排里只有10个人还保持清醒。
■ “马脖子”山头的正前方,当年美军士兵就是这个位置受到火力压制,进退不得。(作者提供)
■ 从当年日军机枪阵地所在位置向山下拍摄的照片,可见射界开阔。(作者提供) 危急时刻往往就是英雄闪亮登场的时候,就在美军部队进退维谷之际,第27步兵团第2营执行官查尔斯·戴维斯上尉(Charles Davis)自愿带领四名士兵从右侧的丛林中潜行迂回,在1月13日清晨摸上山头,从背后袭击了日军。面对出乎意料的威胁,日军调转枪口,发疯般地向戴维斯所在的方向狂射,并投掷手榴弹,却被美军士兵抓起丢了回来。戴维斯勇猛异常,一面用手枪射击,一面招呼战友发起进攻,消灭了一个个火力点。
■ 在奔马岭战斗中戴维斯上尉带领的小分队就是从眼前的这片丛林中迂回日军阵地,这段山路非常崎岖难行,迂回行动非常需要勇气。(作者提供) 戴维斯犹如天神下凡一般,打乱了日军的阵脚,同时也鼓舞了被阻滞在山头正面的美军部队,他们纷纷爬起来向山头发起冲锋。老天爷也来相助,一阵雷阵雨缓解了美军的干渴,令其精神振奋。在美军的前后夹击下,日军在马脖子的阵地被一举攻克,而戴维斯上尉因为自己的英勇表现而赢得了荣誉勋章。
■ 在原来的日军迫击炮阵地上还遗留着已经生锈的炮弹。(作者提供) 说来也巧,我们在攀登53号高地时也遇到了一阵小雨,只可惜我们在雨中丝毫没有美军那般的勇猛,反而在泥泞的山路和湿滑的山石间狼狈不堪,一次又一次跌倒在泥水中,与地面“亲密接触”。相信当年的美军英雄们也会有类似的尴尬,但终归是乘胜追击,夺取了被日军作为野战医院的53号高地,肃清了整个奔马岭阵地,总共击毙了超过400名日军。
■ 从“马脖子”阵地平视53号高地,那里是日军在奔马岭地区最后的据点。 伤兵苦旅 我们用了两个半小时征服了奔马岭,而当年美军走完这段路程整整用了三天时间,并付出了100多条生命的代价,接下来的行程是从奔马岭下到马塔尼考河河谷。正如俗语所云: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段被茂密植被覆盖的山坡本来就十分陡峭,在一场阵雨后更加湿滑难行,我几乎是在不停地试探和滑行间完成了这段下山之旅,当我们抵达山脚时,满手都是泥浆,已经看不到一寸肌肤。在1943年1月时,在战斗中负伤的美军士兵也沿着同样的路线撤退到山谷中,然而他们不仅要小心脚下,更要时刻提防突然从树丛中杀出来的日本兵。
■ 今日从奔马岭前往山下河谷的山路(上图,作者提供)和当年美军伤兵走过的同一条山路(下图),虽然同样难走,但至少我们不用担心日军的伏击。 在大概第五次滑倒后,我一路滑入一片草丛中,突然感到腿上有轻微的刺痛。低头一看,发现小腿处的裤管居然被一段二战美军布设的带刺铁丝网挂住了!幸好裤子够结实,而且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铁丝网的刺头早已不再尖锐,因此没有伤到皮肉。我从铁丝网上轻松挣脱出来,继续前行。这个小插曲是本人笨拙所致,但深感自豪,恐怕被二战时期的铁丝网绊住也算是作为军事历史迷的独特经历吧,而且这种机缘真是可遇不可求啊,毕竟没人愿意主动去和铁丝网接触吧。
■ 山下的小路在河谷两侧蜿蜒而行,迫使我们多次涉水,这是我们的渡河点之一。(作者提供) 进入河谷之中,我们在一段被向导称为“short cut”的沿河小路上陷入了蜗行。河谷两侧都是陡峭的高山,受地形影响,小路交替出现在河流两岸,在并不长的路程中我们居然反复十次涉水过河,循路而行。每次都要脱下鞋袜,呲牙咧嘴地踩着凹凸不平的河床走到对岸。相比之下,当地的向导全程都是赤脚,哪怕是踩在粗糙硌脚的石头上也毫不在意,简直是天生的铁脚板,令我颇感汗颜。在瓜岛战役期间,从山顶撤下来的美军伤兵将在河谷搭乘LVT两栖装甲车,沿着河道向下游撤退,在途中时常遭遇日军的伏击,两岸的丛林和洞穴都可能潜伏着日本兵,令美军防不胜防。
■ 据向导介绍,河流左岸密林中的山洞里当年埋伏着日军的机枪火力点,袭击运送美军伤员的两栖装甲车。(作者提供) 仰望海马岭 在进攻奔马岭的同时,美军也向其南侧的海马岭推进。海马岭西靠马坦尼考河,东侧是日军的岐阜阵地,其位置相当于整个日军布防的阵眼,一旦美军夺取了海马岭,就相当于切断了岐阜阵地的退路。海马岭是一个由43号和44号高地构成的狭长阵地,呈南北走向,而日军的防御重点置于北面的44号高地上。然而,美军巧妙地避开了日军防御的强点,派遣部队绕过岐阜阵地,在密林的掩护下迂回到海马岭南侧,向日军阵地发动了奇袭。
■ 1943年1月8日至11日美军对海马岭的进攻,可见美军绕过岐阜阵地,从南面突袭了日军43号高地。 1943年1月10日清晨,美军第35步兵团第3营在丛林中跋涉了6.4公里后,突然向43号高地发起进攻。日军显然没有预料到美军会大胆穿插到自己的背后,陷入了混乱,未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美军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后,连续攻占了43号和44号高地,接着又肃清了海马岭周边的日军据点,消灭了近600名日军,从而彻底切断了岐阜阵地的补给线。
■ 从奔马岭上远眺海马岭,凸起的山头就是44号高地,从这一角度与更远方的43号高地有些重合。(作者提供)
■ 从更近的距离观察海马岭,照片中央的山岭就是海马岭。(作者提供) 海马岭战斗的胜利不仅归功于美军士兵的顽强,更得益于美军强大的后勤支援能力和当地岛民的协助。在战斗过程中,美军曾一度动用B-17重型轰炸机为深入雨林的美军空投补给,而大部分伤员和物资还需要由当地人帮助进行转移和运输。正如我们眼下,如果没有本地向导,恐怕我们很难走出这片深山老林。
■ 当年战斗中,受伤的美军士兵准备用担架撤到后方。由于山路难行,转运困难,有些伤员因未能及时救治而牺牲。 岐阜阵地玉碎记 随着奔马岭、海马岭的相继易手,固守在岐阜阵地上的日军已成瓮中之鳖,仍作困兽之斗。岐阜阵地位于奥斯丁山南麓的山谷之中,北面是31号高地,南面是27号高地,日军在此构筑了最为坚固的防御工事,由50个机枪堡垒构成刺猬型环形阵地,每座堡垒都进行了特别加固,由多层叠加的树木作为顶盖,覆以泥土,再铺上草皮作为伪装,足以抵御一般的炮火攻击,而且十分隐蔽,难以发现。
■ 从奔马岭观察远处的27号高地,那是日军岐阜阵地的南侧屏障。(作者提供)
■ 当年在战地现场拍摄的岐阜阵地上的日军机枪工事,隐藏在杂草丛中,很难发现。 由于日军在岐阜阵地上做全方位防御,美军无法像攻击海马岭那样运用迂回战术实施背后奇袭,只能正面强攻。崎岖的山路更增加了进攻的难度,时至今日,我在探访岐阜阵地旧址时,也很难进入山谷深处,因为那里根本无路可走。美军在1942年12月24日就尝试攻击岐阜阵地,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对参与进攻的美军来说,1942年的圣诞节注定毫无愉悦可言。经过六天苦战,不仅毫无进展,反而遭受重大伤亡,至少有53人阵亡。
■ 在岐阜阵地附近的村庄里发现的日军迫击炮弹。当时日军在阵地上部署了不少迫击炮,跟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作者提供) 1943年1月2日,一支从侧后方突袭的美军才占领了岐阜阵地南侧的制高点27号高地,并缴获了一门日军匆忙丢弃的75毫米山炮。这支部队立即陷入围困,疯狂的日军在一夜之间连续发动六次反击,试图夺回失地,均被美军击退,直到次日美军增援部队赶到,才最终巩固了阵地,牢牢控制了能够俯瞰山谷的27号高地。然而,美军首次进攻岐阜阵地的战果也仅限于此,此后的攻击均无功而返,让美军付出了上百人阵亡的代价。其实,岐阜阵地上的日军已经深陷绝境,耗尽了全部口粮,进入了长达22天的断粮战斗!
■ 1943年1月2日,美军对岐阜阵地的进攻,并占领了27号高地。
■ 岐阜阵地旧址附近的村庄里露天陈列着一门日军75毫米山炮的残骸,已经满是锈迹,爬满绿苔。(作者提供)
■ 从27号高地边缘俯瞰岐阜阵地,山谷中的密林就是当年日军的主阵地所在位置。(作者提供)
■ 战后,日美双方都在27号高地上竖立了纪念碑,上图是日方的慰灵碑,下图是美方的纪念碑。(作者提供) 美军于1月8日继续催动对岐阜阵地的攻势,尽管以猛烈的炮火反复覆盖日军阵地,但只要美军步兵靠近前沿,那些本已沉寂的日军火力点又会复活,激战两周依然进展甚微。战斗的转机出现在1月22日,这一天美军将一辆M3轻型坦克成功地搬上了山。虽然山地不适合坦克作战,但是正因为如此,美军坦克的出现大大出乎日军的意料。在18名步兵的掩护下,这辆坦克从东北方冲入日军阵地,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日军对此毫无办法,只能仍由其横冲直撞,连续摧毁了8个火力点,为美军主力部队打开了突破的通道。
■ 这幅绘画表现了1943年1月22日,美军1辆M3轻型坦克孤军冲入岐阜阵地,摧毁日军火力点的场面。
■ 1943年1月22日至23日,美军对岐阜阵地的进攻,美军坦克从日军阵地的东北角达成了突破。
■ 昔日战场上随处可见生锈的钢盔和武器残骸,有日军的,也有美军的。(作者提供) 到当天晚间,剩下的日军见败局已定,拼尽全力发起自杀式冲锋,几乎全部被击毙。战后美军查看散落在战场上的日军尸体,个个骨瘦如柴、形同骷髅,而在阵地上没有发现一粒粮食,日军士兵的顽强意志力让美军深为惊愕!随着岐阜阵地上800余名守军被全歼,瓜岛西南部山地的战事也宣布终结。
■ 战斗结束后,美军从被摧毁的工事中将日军的尸首拖出来。
■ 这座雕像是从日本不远万里运到瓜岛的,据说他的作者当年就死在奥斯丁山上。(作者提供) K号作战 岐阜阵地的失守意味着瓜岛上的日军已经时日无多。实际上,早在1943年1月4日,日军大本营就下达了从瓜岛撤军的命令。在此后近一个月时间里,日军组织实施了战争中最成功的战役欺骗行动,以各种佯动让美军误以为日军将继续增兵,发起进攻,从而掩盖了撤退的真实意图。
■ 这幅绘画描绘了瓜岛战役后期,病俄交加的日军部队穿过丛林向撤退集结点行军的场面。 为了掩护撤退,日军从后方抽调兵力,组成一支700人的矢野部队,于1月14日运送上岛。该部在马坦尼考河以西地区进行了顽强的后卫战斗,阻止美军部队沿海岸推进,为日军主力收缩防线,集结撤退争取时间,其中以伯尼基河河口的战斗最为关键。日军后卫部队在此阻挡了美军部队三天之久,战斗的激烈程度不亚于瓜岛战役高潮阶段的血腥搏斗。正是依靠后卫部队的舍命硬拼,日军第2师团残部才得以收拢部队,向瓜岛西北端的埃斯佩兰斯角撤退。
■ 上三图是当年被日军击毁的美军“谢尔曼”坦克的残骸,炮塔上的累累弹痕就是日军后卫部队顽强抵抗的见证,有一枚未爆炮弹嵌入了装甲内。(作者提供)
■ 当年日军后卫部队与美军激烈战斗的小山,其惨烈程度不亚于之前日军对机场的进攻。(作者提供)
■ 日军后卫部队顽强抵抗了三天的伯尼基河河口。(作者提供) 1943年2月1日,代号为K号作战的撤退行动启动,日本海军集结了超过20艘驱逐舰,从2月1日至2月7日连续三次开赴瓜岛撤运部队,先后撤出13000名日军,其间有1艘驱逐舰被击沉,另有多艘受伤,但总体而言仍非常成功。直到日军撤退两天后,美军才意识到情况不对,开始向瓜岛西部加速推进,迎接他们的只有被遗弃的阵地、各种物资和奇形怪状、形容骇人的尸体,那些无力撤退的日军重伤病员大多被发给手榴弹自杀了事。K号作战的成功丝毫不能掩盖日军在瓜岛的惨败,大约36000名日军登岛,其中超过21000人因为战斗、饥饿和疾病而丧命,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结结实实地吃了败仗。
■ 这片海滩就是当年日军登船撤退的地点之一,登岛的36000名日军中仅有13000人活着离开了这座地狱。(作者提供)
■ 瓜岛西部的科库姆博纳村,当年这里是日军第2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当1943年2月初美军到达时,这里已经是人去屋空了。(作者提供) 后记:地狱战场 从早上进山,在经历了近五个小时的跋山涉水后,我们终于走出了河谷,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这段战场探访之旅的苦楚和艰辛令我格外难忘,也深刻体会到那些亲历瓜岛战役的美军老兵们在回忆录里描述的感受,比如缺水,尽管腹中饥饿,但对于干燥的能量饼干毫无食欲,还有就是在太阳下汗透衣衫,可是进入密林之中,湿透的衣服就会紧贴皮肤,十分难受。
■ 直到今日,瓜岛上仍随处可见昔日日美两军遗留的物品,比如炊事锅,左侧这座圆底的应该是日军使用的,右侧的平底锅是美军的使用的,不过战役后期日军已是无米下锅了。(作者提供) 无论如何,我们的这点小小磨难与当年在此作战的美军士兵相比实在不值一提,我们至少不用面对突如其来的子弹和锋锐的刺刀,不必在四处坠落的炮弹下缩在散兵坑里暗自祈祷。我们不过是忍受了几个小时的口干舌燥,美军士兵却要经历长达数日的断水断粮。我们身上的背包和相机都好似千钧重负,而美军士兵要背着沉重数倍的步枪、弹药、给养、工兵铲等各种装备,头上还要顶着厚重的钢盔。
■ 瓜岛上的村庄就像是一座露天博物馆,摆放着日军遗弃的各式火炮,包括重型加农炮、榴弹炮和九二式步兵炮,虽然毫无保养可言,却真实记录了日军败退的惨况。(作者提供) 两相对比,我对于每一位战斗在瓜岛上的美国军人充满钦佩,也让我反思这个“转折点”浓缩了多少苦难、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这个转折点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和陆军士兵以血肉之躯拼命得来的,他们将日军的精锐部队打得七零八落,遏制了日本帝国的扩张势头。为此,美军士兵们,尤其是战死在异国他乡的丛林里、山丘上、河流中的战士们,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瓜岛战役期间在丛林中作战的美军部队,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 能够得到充分物资保障和火力支援的美军尚且苦不堪言,而与之对抗的日军的遭遇只能用地狱来形容。他们疯狂地冲向美军阵地,却被铁丝网绊倒,被子弹打倒,被炮弹炸得粉碎,甚至被火焰喷射器烤焦。然而,那些在战场上毙命的日本兵其实是幸运的,更可怕的是在经历数星期断水断粮的煎熬后,在无药治疗伤口而感染化脓的折磨后,悲惨地咽下最后一口气。后人在回顾瓜岛战役的历史时会给出各种评价,但真正参与其中的老兵们只会在脑海深处铭记战场的可怕。对他们而言,瓜岛是不是战争转折点无关紧要,那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饥饿之岛”,一场永远无法摆脱的噩梦!
■ 战后日本人在奥斯丁山上修建的纪念碑。(作者提供)
■ 1998年版《细细的红线》海报,这是极少数以瓜岛战役为背景的战争影片之一。
■ 《细细的红线》剧照,美军士兵隐蔽下山脚下,准备向日军阵地发起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