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9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年蝗虫会来中国么?几乎不可能

[复制链接]

2647

主题

3022

帖子

973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01:5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乃一姆
制图:孙绿 / 校稿:酸奶 / 编辑:养乐多

近期,与印度鏖战长达半年之久的南亚沙漠蝗灾刚刚结束。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非洲多国在年初爆发的蝗灾,还是有可能再次进入印度。

同样的套路,每年来一次真是受不了...
其实年初东非蝗灾的源头还是阿拉伯半岛▼



对于印度来说,且不说第二轮蝗灾来袭时的杀伤力,单说第一轮蝗灾留下的后遗症(虫卵等),若未及时清理,几个月之后还是有复发风险。再加上隔壁的巴基斯坦蝗虫已经进入交配繁殖阶段,情形似乎不太乐观。

印巴与中国相邻,如果蝗灾再一次发生,会进入中国吗?

高山阻隔

印度位于中国西南方,喜马拉雅山脉与喀喇昆仑山脉等阻隔了其与中国西部地区的来往。高海拔的寒冷山地与热带、亚热带的环境气候迥异,完全达不到沙漠蝗以及蝗蝻和成虫迁移活动所需的相对湿度60~70%、气温18~45℃的生存条件,表面上看沙漠蝗虫很难逾越这道天然的屏障。

这蝗虫似乎没有理由上高原,来吃土?
(图片来自:NASA)▼



然而,这只是宽泛地理条件下的大致假想,具体到实际中,有时国界线并不会以山脉主山脊进行划界。如喜马拉雅山脉虽然平均海拔达到了6000米,但是在这一系列山脉之中,仍有许多垭口以及各种谷地的海拔在2000米左右,这些地区又正是热带以及亚热带气候,年中之时已处于雨季,再配合上季风,沙漠蝗有较小几率会过境印度到达中国境内。

喜马拉雅山脉并不与国界完全重合
一方面是中印之间还有尼泊尔、不丹等国
一方面我国藏南有一部分在山脉主山脊以南▼



在中国与印度交界处就有这样的地方,它位于西藏山南与林芝两市的南部地区,属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在路边上处可见芭蕉林的墨脱尤其如此,充足的水源、适宜的气候、年中的暑期,加上若是印度阿萨姆邦等地发生沙漠蝗事件,则极有可能威胁到这朵“隐秘的莲花”。

雅鲁藏布江在这里拐了个大弯然后一路向南
气候逐渐温暖湿润,森林也越发茂密起来
(图片来自:NASA)▼



若来到中国境内的蝗虫没有得到及时遏制,这些蝗虫则可能会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继续移动(其实西藏也有所谓西藏飞蝗),但由于海拔的限制,沙漠蝗深入雅鲁藏布江核心地带的几率已经微乎其微。

其实西藏也是有沙漠的,而且也有所谓“西藏飞蝗”
(图片来自:Format945 / 图虫创意)▼



雅鲁藏布江方向只是印度与中国交界东段地区的情况,在中印东西两段交界地带之间,还有中尼和中不边境地区。这两段边境线以及中间夹杂的一小段中印边境(原中锡边境)呈不规则摆布的形式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主山脊两侧。

除了东段和西段之外,中间还有一小段
(曾经的锡金现在是印度的锡金邦)▼



这些地区的情况同中国的山南-林芝南部类似,只是河谷更短小。如果印度的阿萨姆邦-比哈尔邦-北方邦被蝗虫侵入,尼泊尔、不丹、锡金邦三地也难以幸免,进而影响到中国边境。而边境线附近的中国一侧,也有不少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山区的密林谷地中,同样不是想象中的寒冷高原的形象。

这里只有很低概率会成为飞蝗走廊,但也并非不可能▼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G318国道的终点,聂拉木的中尼边境樟木口岸,这里曾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过沙漠蝗,但当时并未产生实际的灾害影响。

不过,这一线对中国可能有的影响远不如中印东部边界,该线所能影响到的地区仅仅局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山区,继续向北的群山对蝗虫来说还是太难了。

蝗虫能飞到这山脚下,已经非常努力了
(图片来自:google map)▼



从普兰县的中印尼三国交界点一直到空喀山口的中印边境,该线中国一侧基本全部处于高原山地环境,其纵深的城镇、水源、耕地稀少,各种状态并不利于沙漠蝗的生存。假使乌塔兰恰尔邦-喜马偕尔邦-克什米尔(印控)被蝗虫所侵袭,它也无法飞到常年高寒、太阳暴晒的阿里高原之上。

普兰县至空喀山口的一段▼



从空喀山口开始就进入了新疆境内,一直到中巴阿三国交界的塔什库尔干河、瓦罕河、罕萨河三水系之间分水岭相交处的边境线,该段线的中国一侧正好处于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的山区腹地,同阿里高原一样,沙漠蝗虫很难影响至此。

除非蝗虫有西天取经一般的意志
经过周密安排和准备,不然过不了这一关
(从新疆通向巴基斯坦的红其拉甫通道)
(底图来自:NASA)▼



绕路而行

可以看出,若要防范印巴蝗灾侵袭中国,即把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山区的边境线地带保护好即可。而目前的情况也是,印巴蝗灾去年所发生的范围仍远离中国边境线。

表担心,离得挺远▼



但是,假若年中蝗灾成群泛滥达到一种不可控的状态,就有可能侵袭到边境线附近,即使中印和中巴边境线一带的蝗灾不足为虑,其继续迁移的路径仍可能造成少量沙漠蝗进入中国,出于风向、风速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原因,这个路径只有可能向东。

北路不现实,蝗虫还是给沿着自己熟悉的纬度走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com)▼



沙漠蝗真的能继续向东挺进,将会有很小概率波及到印度北部诸个邦,进而影响到中国西藏。若它们继续东行,则孟加拉国以及印度东部几个邦也会成为受灾区,继续前进则可能来到缅甸北部。

能成功穿越印度的概率还是很低的,但也有先例▼



虽然此时蝗灾数量由于山地的阻隔已有部分衰减,且缅甸北部与中国云南间又有横断山脉(高黎贡山等)相阻隔,但其环境相比南疆-西藏边境的恶劣条件还是要友善很多。这片处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山地物种资源极其充足,在年中时来临的季风也可能会助沙漠蝗一臂之力,致使少部分蝗虫来到云南。

虽然这环境和沙漠蝗的老家相去甚远
但饿的时候也不挑食
(缅甸北部克钦邦野生动物保护区)
(图片来自:imageBROKER.com / shutterstock.com)▼



若蝗灾侵袭云南,首当其冲的就是怒江州-保山(腾冲)-德宏州-临沧-西双版纳州一线,也就是澜沧江西部地区将会的农业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云南方面可能受影响的主要区域-澜沧江以西▼



必要的防范

既然沙漠蝗灾有一定可能性来华,那么我国对此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就在2月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就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沙漠蝗相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除了要求相关省份要高度关注、密切监测沙漠蝗的变化动态,以及在可能迁飞路径上布置监测点外,同时还要加强协调沟通,开展省际间的协作。

而在大前天,国家更是再一次紧急“吹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三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主要策略就是“御蝗于境外、备战于境内”,并具体明确了一部分重点防控地区,这条防线基本就是今天新G219国道(中国西部沿边公路)的伊尔克什坦-磨憨段一线附近。

预案原则上涉及的范围很大
伊尔克什坦-磨憨,也就是从新疆西部到云南南部▼



一些省份已经在行动当中。

新疆海关部门已加强对中巴唯一的陆路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开展沙漠蝗监测管控防控工作,将对口岸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沙漠蝗疫情进行监测和信息报送,并对入境车辆、货物进行检疫或消毒处理,主要检查车辆及人员有无夹带或携带沙漠蝗成虫、若虫,有无夹带或携带含有虫卵的土壤及植物。

云南昆明也在上个月18日发布《昆明市植保植检站关于加强沙漠蝗等蝗虫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虫灾防控。而云南全省也在本月4日发布了《云南省沙漠蝗防控技术方案》和《云南省沙漠蝗监测预警方案》,共涉及9个州市,将布设110~120个监测点。

就连非边疆省份的四川都行动了起来,这是因为如果沙漠蝗来到了西藏和云南,四川也难全身而退。而一旦蝗虫进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四川,后果便是不堪设想。

虽然沙漠蝗入侵四川概率非常小,但不能完全排除极端条件下的局部迁入危害,如果它们侵入,将主要分布在四川与云南、西藏接壤的安宁河、金沙江和雅砻江流域局部地区,预计最大影响面积为20万亩。

为了扩大虫情调查范围,四川针对相关地区设立蝗情田间监测点100个;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沿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及早发现蝗灾隐患。

为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与蝗虫防控药剂生产企业对接,签订绿僵菌、印楝素、短稳杆菌等高效生物农药供货协议,提早储备20万亩高密度蝗虫应急防控药剂;做好高效药械准备;同时还在攀枝花、凉山、甘孜等市州,调集20支专业化防治队伍,增配植保无人机40架、高效植保机械500台,组织开展通用航空航化作业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

当然,灭蝗最靠谱的手段还是在源头或者是境外直接掐断。正如林草局在《紧急通知》中所描述的那样,“据FAO判断,此次始于非洲的沙漠蝗灾,因初期控制不力,可能会延续到2020年6月,届时蝗群规模可能增长至当前的500倍”,从源头消灭才是正确手段。

阿拉伯海西岸的非洲人民正在努力
东岸的印度大兄弟也要做好准备▼



但目前的局势发展让从源头消灭已经不大可能,靠谱手段只能是在印巴境内想办法彻底消灭沙漠蝗,切断中途传播的源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蝗灾防治工作组已经来到巴基斯坦,在旁遮普省巴克卡的蝗灾区考察灾情、协助灭蝗,提供急需物资装备,而且后续还将持续为巴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帮帮邻居,也正是救自己。

坏消息是,研究者们表示:“这次蝗灾比预想得要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7 19:27 , Processed in 0.2384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