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楼主: 文如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棋连载』《我的履历书》小林光一著

[复制链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14:31 | 只看该作者
(11)向师父的女儿求婚 因年龄差距太大被骂



  我的老师木谷实老师的父亲,也因为有很多孩子而出名。除了二女儿夭折,其他3男4女都顺利长大。并且大家都非常优秀,活跃于各个领域。3个儿子都是东京大学毕业,四女儿虽然毕业于庆应大学,但是却说:“就我一个人进了学费很高的私立大学,觉得很没面子”。
  三女儿礼子是7个孩子中的老四。7个孩子里面就她一个人和她父亲一样走上了围棋的道路,所以在木谷一家是特别的存在。当然礼子也是木谷的门下生,但是生于1939年,比道场老大哥大竹英雄老师还要稍微年长一些,所以对我来说,礼子可以说是“另一个世界”的人。
  我在1965年成为弟子,而礼子在当年已经是女子顶尖棋手,从1966年开始拿下了女流选手权战(现在的女流本因坊)的三连霸。还是NHK人气节目“联想游戏”的半常驻嘉宾,非常忙碌。有时候虽然会来到道场,参加梶原武雄老师的学习会,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俩几乎没有一起学棋的机会。
  几乎没有交集的两个人,是怎么开始相互在意起来的呢?这个故事是在礼子离世之前,稍微跟我透露了一些。
  有一天正好学到很晚,在道场的客厅里只剩下我们俩人,然后就围绕棋手这个职业开始聊了起来。“围棋的本质不就是调和吗?然后我们通过围棋,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这不是我们棋手的使命吗?”。我们聊得很投机的事情,至今还记忆犹新。从那天之后,每当我坐在道场的棋盘面前学棋时,礼子都会给我倒茶。但是避免暴露这种关系,她还给其他所有人倒茶……
  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1年,然后我做出了一个决断,那就是决定向礼子提出结婚。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18岁男子,一心为了能找到和我一同漫步围棋道路的人,决定自己先迈出了这一步。而我也确信,这样的想法并非我的一厢情愿。
  因为孝顺父母,不想遮遮掩掩的礼子,很快地就将这件事告诉给了自己的母亲——美春夫人。当然我那天不在现场,但是正好他们最小的孩子——木谷正道在现场,后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给了我。
  礼子刚开始说“我找到了想要结婚的人了”的时候,美春夫人非常高兴。因为美春夫人一直担心着,已经30多岁,并且接连拒绝相亲的礼子的终身大事。
  母亲问她“对方是谁”的时候,礼子始终不肯开口。美春夫人追问“是弟子中的一个?”的时候,礼子立马点点头,但是美春夫人接连说出了各种名字,礼子只是一个劲地摇头,直到最后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美春夫人说了一句“竟然是小光?”之后,迟迟说不出话来。
  或许13岁的年龄差也是一个原因。当美春夫人知道礼子想要结婚的人是我之后,被美春夫人说了很多严厉的话。“那个爆炸般的发火,这种愤恨的心情能体会到,她是想让我对你死心”。这是礼子在挨批不久后,给我写的信中的这么描述的。
  包括不住在道场内的弟子在内,美春夫人见证了50多个弟子长大,而她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写道:“比起自己的孩子,我更优先照顾住在我家里的,来自其他家庭的弟子们”。礼子的结婚,是不想影响我的正常学棋,这也是美春夫人的真实想法吧。
  过了几天,美春夫人悄悄地把我叫了过去。果然对我们的婚事坚决反对。一同被谈话的礼子也只好一个劲地哭。美春夫人的一句“你还是在学棋阶段啊”,狠狠地扎痛了我的心。但是我在当场还是说了一句:
  “母亲大人,我们会结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14:50 | 只看该作者
(12) 婚事遭反对终迎来大反转



  面对我有可能会被逐出师门的结婚意愿,美春夫人给我留下了一句“你至少给我等到20岁再说吧”。但是美春夫人无论怎么说我,我都只回答“我想让礼子幸福”这一句话。当然对美春夫人来说,不仅是因为木谷老师在住院,所以没法和他讨论这件事,另一方面也想给我一点冷静的时间,期待我在这段时间里能改变想法。
  但是,我们俩的想法一点也没有变化。恼羞成怒的美春夫人在1973年5月,将我的父亲从旭川市叫到了东京。我们四个人,为了放弃这段婚事而反复说教。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都是任性地长大的,所以即便结婚也很难顺利地走下去,这样的话反复跟我们说了很多次。虽然最终他们的努力都没有成效,但是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我们的“姐弟恋”实现起来其实非常困难。
  在说出结婚的意愿,到最终我们结婚,在此期间我们留下了很多信。因为父亲的说教自己也没有听进去,再加上自己也不太好意思住在道场,于是就搬到了东京·阿佐ケ谷,而那时候收到的信件,有很多都是没有贴邮票的。其实很多是礼子到我的公寓后,自己将信件投到我的信箱当中的。
  虽然我们之间还有过“请你把我之前写的信都还给我”的时候。但是被逼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本来就很纤瘦的礼子就显得更加憔悴。另一方面,礼子曾说过“我觉得自己的另一半,哪怕到了地球的另一面都找不到”,如果我断了这个婚事,那么礼子这辈子都只好单身了。
  说实话,其实说出结婚意愿的自己才是最不淡定的。我还考虑过“我这么一个毫无成就的人,和老师的女儿结婚真的可以吗?”、或者是“如果一切都不顺利,一句对不起是解决不了的”等事情。我也总算是明白了这件事真的是一件大事。
  但是,我们俩决定结婚的事情,从没动摇过。
  1973年7月,木谷老师第三次脑出血发作。然后在平塚市的医院里过着疗养生活。就在那个时候,已经想好了要结婚的礼子和木谷老师报告婚事的时候,据说木谷老师小声地说了一句“我推荐你们去T会馆办婚礼”。
  具体说出了办婚礼的场地,并让我们赶紧去办婚礼。此前因为经常生病,不知道老师是否想过我们俩的婚事,但是这样的举动让我们的视野一下开阔了起来。不经意间,大儿子木谷健一等人也站在了赞成婚事的一边,百般周折之下最终美春夫人也同意了我们的婚事。
  然后一切就变得非常顺利起来。最终在1974年3月22日,在大仓饭店举行了婚礼。婚礼最终没有选择在T会馆而在大仓饭店,主要原因是和日本棋院有这深厚的历史关系才决定的。介绍人是在道场中经常帮助我们的梶原武雄老师夫妻俩。当时礼子的段位也来到了六段,当时还半开玩笑地说:“棋上面或许礼子要比你强”。
  主持人是落语家三游亭円乐(5代目)。召集了230个客人的婚宴,就连木谷老师一生的对手——吴清源老师在内的围棋界大咖悉数到场,金融界也请来了三菱银行的会长田实涉。而酒店方的沟通以及酒席座位都由礼子来协商,而我其实什么都没干。
  令我高兴的是,住在医院的木谷老师也前来婚礼现场。准确来说,木谷老师没有参加结婚仪式,但是坐在轮椅上迎接客人们,并和客人们一一握手的场面,让我印象深刻。
  现在想想,虽说那时自己很年轻,但是连我自己都觉得,那时候的决定真的很大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16:37 | 只看该作者
(13)拿下头衔成为一流棋手



  在婚礼上还精神抖擞的木谷老师,此后身体却每况愈下,从1975年春天开始不得不开始过上半年多的入院生活。
  木谷实老师是在那年12月逝世的,在神奈川县平塚市的家中,7个孩子和弟子们目送了木谷老师的最后一程。恰好那天是星期五,弟子们都能聚集在一起。包括我在内,很多棋手在每周四对局日结束之后,第二天立马赶到了现场。虽然我那时候已经是女婿了,但是当天我作为一名弟子,目送木谷老师最后一程。
  那时候的我,作为棋手还没有很出彩的成绩。只是在1974年10月,拿下了首相杯这样一个年轻棋手的龙门那样的棋赛的冠军,虽然那是我结婚后拿下的首个冠军,不过和红红火火的棋手还有很大的距离。
  当然了,那时候我的收入也并不多,再加上礼子在结婚之后,渐渐地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面向女性的围棋教室,以及自己的很多陪练的地方都让给了自己的后辈们,出现在活动和电视荧屏的机会也渐渐变少。虽然没有问她什么原因,但是考虑到她30多岁的年龄,或许是开始为生孩子做准备吧。
  礼子虽然在1973年和1975年拿下了NTV杯女流名人战的冠军,但是其他时间她几乎都是家庭主妇。虽然都是职业棋手,但是在家里一同摆谱研究的时光,也就结婚后不久的事情,后来在家中开始照顾起了我的一切。
  每当我对局的那一天,给我做豪华而美味的便当,在家做的中餐也非常正规。我就没有想明白,一直在学棋的她,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东西的。
  有时候在日本棋院对局的时候,看到礼子的其他房间下棋的身影而感到非常吃惊。早上,什么都不说地就送我出门,然后自己再悄悄地到棋院下棋。或许是不要让我太操心她,自己才这么做的吧。
  虽然礼子在这些细节上都非常体贴,但是也有很马虎的时候,甚至还有过忘记锁门的情况。我们在刚开始新婚生活,从国分寺的小公寓搬到小金井的时候,有一次有小偷跑进了我们家。直到警察来询问我们:“抓住的小偷,他证明自己跑进了你们家里”。我和礼子才意识到家里进小偷了。
  或许是有这样一位姐姐照顾我,在1976年的秋天,第2期天元战本赛中迎来了良机。那时候的天元战还不是挑战制,是淘汰赛制度,决赛进行五番棋的规则。舆论都觉得这一次将是林海峰老师和坂田荣男老师之间的头衔战争夺。但是最终这样的预测并没能实现,在半决赛中击败了林海峰老师的自己,和在1/4决赛中击败了坂田荣男老师的杉内雅男老师在决赛中相逢。
  时年56岁的杉内老师在当时就被称为是“围棋之神”。虽然我并没有想要小看他的意思,但是在这样一个“梦想的舞台”上,不能否认的是心情上确实有些飘飘然了。但是在东京新闻中刊登的预测座谈会上,藤泽秀行老师的一句“看轻杉内的话,你将会很惨”让我绷紧了神经。最后虽然先丢一局,但是从第2局开始连赢3局,终于拿下了全棋手参与的首个头衔战冠军。
  拿到500万日元的奖金固然高兴,但是自从拿到头衔战冠军之后,以后的所有对局都给我安排了记谱员,能进入一流棋手的圈子里,我确实非常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17:40 | 只看该作者
(14) 新人王战全胜毕业



  1977年1月我拿到了天元头衔,那年我24岁。拿到头衔当然很高兴,但是自己也想着:“我要更加努力才行”。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在木谷道场时和我同住一个房间的赵治勋,已经有了非常出色的战绩。
  在前一年的1976年,赵治勋在20岁那年就收获了王座头衔,以及进入了名人战的循环圈。让我很震惊的是挤进循环圈这件事。当时,能挤进名人战的9人循环圈,以及本因坊的8人循环圈,价值都是一样的,都是证明自己是一流棋手的最好佐证。
  虽然被比我年轻4岁的赵治勋,比我早一步进入循环圈这件事虽然挺懊恼的,但是我和赵治勋的交手战绩,我反而是赢得很多的一方,所以自己就想着,总有一天自己也有机会。不过实际上,赵治勋的表现或多或少都对我有一些影响。
  随着大型棋战,棋圣战于1976年创办之后,围棋界变得更有活力起来。当时的棋圣战还采用各段位的冠军之间的擂台赛的制度,由此决出挑战者的赛制。而在第1期棋圣战中,我拿下了七段战的冠军,进入了最高棋士决定战。
  当然对我来说最得意的,还是从那一年开始举办的新人王战。新人王是年轻棋手限定的赛事,每年赢到最后的两位棋手将通过三番棋决出冠军。在第1期的时候,我从最下面一组开始过关斩将,最后在决赛三番棋中连胜中村秀仁六段拿到冠军。然后在第2期又挺进决赛,和赵治勋七段之间的三番棋中又收获了2连胜,连霸了新人王。
  然后我又在新人王和名人的纪念对局中,又连胜了大竹英雄名人,这样一来加上新人王战的胜利一共刷下了15连胜。不过我从第3期开始就没有了参赛资格,这样一来,我在新人王上面一局没输,就从这个赛事“毕业”了。能连赢这么盘的赛事,从古至今也就新人王战了。
  拿下第2期新人王是在1977年7月,在夺冠一个月前的6月20日,大女儿小林泉美来到了人世。在神奈川县平塚市的礼子老家中,多次看到了女儿的面庞,自己也逐渐有了当父亲的感受。而在2年后的1979年7月,大儿子小林太平也出生了。
  自己也逐渐有了一些成绩,或许在和顶尖棋手之间的较量中,实力也有所提升。而我在1977年9月,第一次进入了本因坊的循环圈。
  这一次循环圈里面有头衔持有者林海峰名人、岛村俊广天元之外,还有大竹英雄九段、石田芳夫九段、武宫正树九段等强手也在里面。但是我留下了5胜2负的好成绩,虽然没能成为挑战者,但是能留在循环圈里,增加了很多信心。
  即便如此,本因坊战8人里面,只有4人能留在下一期的循环圈,相较于9人留6人的名人战循环圈,本因坊战的循环圈竞争会更加激烈。
  再加上,大竹英雄和林海峰的竹林为中心,石田芳夫、加藤正夫和武宫正树的三羽乌开始崭露头角,再加上坂田荣男、藤泽秀行等老将们也还在努力的那个时代,能斩获那些前辈棋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过了一年,在第34期本因坊战循环圈中跌出了循环圈,虽然在第35期回到了循环圈的行列,但是也没能留下来。但是在另一边,1979年第5期名人战上,自己第一次进入了循环圈。虽然在当中输输赢赢,但是自己觉得,我已经是棋坛前十的存在了。
  不过在第5期名人战上,又发生了让我备受打击的事情。
  那就是赵治勋拿到了名人战的挑战权,并从大竹英雄手中拿下了名人头衔。赵治勋再一次比我先发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18:14 | 只看该作者
(15) 出大勺一场空差口气



  赵治勋在1980年拿到了名人头衔之后,1981年拿到了本因坊,成为史上第4个“名人本因坊”。然后又在1983年拿下棋圣头衔之后,独揽围棋界的三大冠。成为了史上第一个“大三冠”棋手。
  而我在这个时候,也占据了顶尖棋手的一个席位,虽然在各大棋战中都有机会去争夺挑战者,但是临门一脚总是如此遥远。
  1981年在棋圣战中拿下了全段争霸战的冠军,进入了挑战决定战三番棋争夺战,但是那一次我对林海峰九段连败两局。
  1982年虽然拿到了本因坊战的挑战权,但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的以2-4输给了赵治勋。即便自己到了顶峰的最后一步,但是总有一堵墙阻止了我再迈进一步。
  让我留下遗憾的是1983年争取连续挑战的本因坊战。踏入全胜模式的自己迎战淡路修三八段。擅长进攻的淡路修三有着“洛奇”的绰号,但是那盘棋我带着巨大优势来到了终局阶段。
  半夜12点的时候,自己的大脑快要神志不清之时,出事了。自己下的一手棋,总以为对手也会简单的赢一手。结果我没看到对手下的一手棋,我就下在了别的地方。而这手棋也成为了败招,吞下了一场大翻盘的败仗。长远的棋手生涯,这盘棋是我为数不多的犯浑的一盘棋。
  最终收获6胜1负之后拖入加赛阶段,然后对手又是林海峰九段。最后以最少劣势的半目败下阵来,错失了挑战权。
  1984年的名人战循环圈也差一点点。赢下这盘棋就能拿到挑战权的一役上,对手是小林觉七段。是木谷道场的师弟,那时候他已经是铁定跌出循环圈了,和我的一盘棋就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比赛。而我也想着“这总不可能输吧”的心情去面对时,反而用力过猛变成一场空,输得非常安乐。
  夜深了,局后复盘也开始了,因为太过于懊悔于输掉了这盘棋,所以复盘根本停不下来。刚开始还有10多个人来围观,然后走了一个,又走了一对,陪我们到最后的是林海峰老师。那一天林海峰老师输给了大竹英雄碁圣,也从挑战者争夺中败下阵来。同样也留下了苦涩的记忆。
  林海峰老师以喜欢复盘为名,有时候为了研究形势的好坏,会把一个局面摆到官子阶段算目,然后再摆回到原来的局面,会重复研究很多次。虽然我没到林海峰老师那种程度,不过有时候自己也会这么去做,所以复盘就会持续很长时间。最后这盘棋复到了早上9点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年刚过花甲之年的坂田荣男老师,竟然不回徒步只要5分钟的家,就在旁边睡着了。
  最后,我在和大竹英雄老师之间的加赛中输了下来,再一次把几乎拿到手的挑战权给搞没了。
  这种“只差一步”的事情还没有完,同一年棋圣战挑战者决定三番棋中,1-2输给了武宫正树九段。1985年本因坊战循环圈中加赛又输给了武宫正树九段。别提能争头衔了,就连争头衔的机会都触碰不到。当年对我的:“面对不了压力”的评价,其实一点没错。实际上那个时候,有过很多次睡不着觉的情况。
  结婚后不久,我就和礼子答应过“今后要拿名人”,但是那时候压根就不知道,站到顶峰其实是多么地艰难。虽然礼子对棋只字不提,但是有一天当我说:“我想参加初中时期的同窗会”之时,礼子喊了一句“你现在这情况还好意思去参加同窗会吗”让我停下了脚步。或许我内心的不成熟,稚嫩的一面,也就礼子才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18:58 | 只看该作者
(16) 夺得十段潸然泪下



  别说拿到头衔了,自己就连挑战权都拿不到。但在经过了长期的蛰伏期之后,1984年的十段战终于迎来了机会。在淘汰赛中脱颖而出之后,拿下了和加藤正夫十段的挑战机会。
  加藤正夫是和石田芳夫、武宫正树并称木谷门下的三羽乌,但是在这3人当中他是最晚成的,直到29岁才拿到首个头衔。但是此后就开始各种赢棋,在本因坊战和王座战上都有不错的成绩。
  包括我在定段前的院生时代,加藤正夫虽说是帮助我最多的前辈,但是我和加藤正夫的交手战绩很差,这也是我这么久以来没法从循环圈等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原因。而我丢掉了十段战五番棋的前两局,很快地就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但是,我反而有了“这算什么,我会这么没羞没臊地输下去?”的斗志心。或许,这也是因为在拿到这次挑战者之前,自己经历了很多艰难的事情。
  当年的十段战还采用败者复活的独特赛制,我从败者组过关斩将之后,在迎战关西棋院的东野弘昭九段的时候身体状态很差,去大阪的时候都需要礼子同行才行。在败者组决赛迎战赵治勋,以及在挑战者决定战中迎战坂田荣男老师的棋也是非常艰难。在经历了这么多苦难,就更不能在大舞台上输得这么干脆,于是自己也看开了。
  在赢下第3和第4局之后,自己也开启了逆转模式。或许在第4局结束之后,第5局之前连着输了两盘棋,反而让我更加放松。虽然第5局也非常复杂,但是最后还是赢了下来。
  这是我1977年1月拿下天元战冠军以来,时隔7年拿下的头衔战冠军。在对局结束后的冠军采访中,自己不知不觉地开始哭了起来。或许是回想起了那段时间的各种艰难的岁月吧。
  后来我听别人说,石田芳夫看到我哭了之后,对输棋的加藤正夫这样安慰道:“能让小光这么高兴的话……”。正是我的师兄们,才会有说出这样的词句吧。
  1984年对我来说是转折点,我在从这一年开始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也收获了好成绩。
  这个比赛是日本和中国的两国顶尖棋手们进行的擂台赛。第一届双方都各出了8个人。而这个比赛并非所有棋手在一个地方对局,会各派几个人到对方的国家进行对局。
  中日围棋擂台赛也成为了未来世界大赛的先驱,而在当时,日本围棋很多人都看低了中国围棋的水平。但是中国队派出的第二位棋手江铸久七段一下子赢了5个人,一下子给日本队的乐观心态敲响了警钟。
  我作为日本队的第6位棋手,击败了江铸久七段之后,一共赢下了6个人。赢到了中国队只剩下最后一人,这个时候日本队反而变得更加放心。
  此时我们来到了箱根参加藤泽秀行名誉棋圣的60岁生日,哪天大竹英雄老师说了一句挑衅的话。“现在我们这里有3个人,对面就剩1个。如果这样还输了,那么我们只能给自己剃光头了”。此时剩下来的是我,加藤正夫,以及那天的寿星藤泽秀行老师。不过让那天生日的氛围带到了高潮。
  本来大家都期待我能成为赛事的终结者,但是我输给了中国队的最后一名棋手聂卫平九段,并且日本队的最后两人也全军覆没,最后我们3人都剃了光头。
  然后聂卫平九段此后被誉为“铁大门”,中国围棋界为此沸腾起来,棋迷数量也开始突飞猛进地增多。虽然输棋很懊悔,但是就连我们也不禁说出了一句:“多亏我们输给他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20:44 | 只看该作者
(17)辛酸经历助我成为四冠王



  1985年最开始的头衔战是十段战卫冕战。五番棋是对手是大竹英雄碁圣。虽然有人说过卫冕比拿下头衔还要难,但是面对木谷道场的前辈,我以3连胜毫发无损地卫冕头衔。这让我增加了很多信心。
  然后在名人战循环圈也留下了好结果,虽然输给了加藤正夫王座,不过其他场次全部获胜,最终以7胜1负的战绩拿到了名人战的挑战权。
  这是本因坊战之后又在七番棋中迎战赵治勋,这是第二次。抱着“这次必须赢下来”的心情,我先以3胜1负将赵治勋逼到悬崖边,但是从这里才是最艰难的。被誉为“七番棋之魔”,曾经上演2次三连败后四连胜的赵治勋压根不在乎这些,而我也输掉了第5、6局之后,总比分也被扳平了。
  这样一来舆论就开始看好了赵治勋,很多人也开始谈起“这一次小林还是不行吧”之类的声音,但不可思议的是我却没有感受到任何压力。在决胜局之前,自己的心态也调整到了“不求结果,拼命面对”的状态。或许多次品尝到了“差一口气”的经验,才让我放开了很多。
  11月20日在神奈川县汤河原町进行的第7局,在21日傍晚,111手的时候赵治勋示意认输。局中,自己也下出了让我大吃一惊的“会心的一手”,用拳击场的话来说就是KO对方的招法。33岁如愿拿到了名人头衔。整个人就像升天了一样,品尝到了在自己定段以来久违的兴奋心情。
  过了一夜,我和名人战的主办方朝日新闻社的工作人员一同下了东京站之后,周刊杂志都早已临阵以待,相机记录下了我和迎接我的礼子。自己也再一次感受到了,这场比赛确实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从此我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第7局开始之前的天元战五番棋上,挑战当时的石田芳夫天元,一举拿下3连胜再一次拿到了头衔。
  然后又在同年12月拿到了棋圣战的挑战权。和赵治勋棋圣的七番棋原定在1986年的1月16日拉开帷幕。
  但是,在棋圣战开始之前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新闻。赵治勋在1月初,被摩托车碾压之后身受重伤。当我去医院看他的时候,腿已骨折,虽然可以说话但是表情很狰狞。赵治勋虽然想在康复之后比赛,但是头衔战有一旦决定赛程就不能改期的规定。说实话,我对此也很动摇。
  最终比赛也没有延期,赵治勋在医生的陪同下来到了第1局对局地富山市,赵治勋坐着棋圣战的主办方——读卖新闻持有的小型直升机飞往对局地。而这盘棋,采用了头衔战里难得一见的椅子对局。赵治勋绷着绷带,在轮椅上进行对局。面对前所未有的对局场面,记得那时吸引了大量的媒体前来报道。
  第1局有赵治勋身体状态还没有完全恢复的原因,所以自己也好不容易赢了下来。第2局移师松江市的那盘棋,内容可以说是赵治勋的名局,自己也就此收获了一场完败。因为坐在椅子上对局,整个人感觉没什么气势,所以在岩手县平泉町进行的第3局之前,我任性地向他们提出要求,并且他们也紧急地帮我准备了榻榻米能让我坐着下棋,但是那盘棋我也没有可圈可点之处的输了下来。
  这一次本身对方就处于受伤状态,所以整个舆论都带着同情的心情去看待这次棋圣战,而我也担心这个七番棋自己就这么输下去,所以我就重新开始调整状态。我在拿下第4局之后,赵治勋的伤势恢复到可以坐在榻榻米上进行对局,而我从第5局开始心无旁骛地开始下棋后,收获了连胜,最终4胜2负拿到了棋圣头衔。
  短短5个月先后拿到了名人、天元和棋圣。再加上之前的十段成为了四冠王。在七大头衔战中拿到了其中一大半的头衔,而自己也一下子就站在了围棋界的最顶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21:10 | 只看该作者
(18)克服苦手重回正轨



  1986年4月,自己拿到了十段战三连霸。从1985年输掉的王座战开始,在这8个月当中还进行了名人战、天元战和棋圣战共5个头衔战赛事。精神和体力都已经透支,也就在那个时候,有了一股连棋盘都不想看的念头。于是在经过我的妻子——礼子的同意下,独自一人在夏威夷玩了10天。碰巧在那边遇到了熟人,虽然只是和他一起喝喝酒,但是身心得到了转换。
  虽然我趁势拿到了四冠,不过我的实力还没有达到那种高度,此后自己的头衔数量也开始渐渐变少。
  1986年秋天,在名人战上连输4盘加藤正夫后夺走了名人头衔,又在1987年4月的十段战上又被加藤正夫夺走了十段,12月还被赵治勋拿走了天元。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棋圣头衔。1988年年初,成为我的挑战者,竟然又是加藤正夫。
  4年前虽然在十段战上击败了加藤正夫,但是他在我心中已然是“第二个老师”那样,从他身上得到了很多帮助,而他的人格魅力也很值得尊敬,但是加藤正夫也是一位境地,在此之前我的战绩是19胜35负大比分落后。而赛前的评价也是压倒性地看好加藤正夫,以至于连赵治勋都说:“(小林)顶不住吧”。
  加藤正夫也是气势正盛,因为此时的加藤正夫,距离拿到所有头衔的大满贯,就剩下棋圣这一个头衔了。
  木谷门下三羽乌中,有以计算力准确被誉为“电子计算机”的石田芳夫,在中腹形成大模样,以“宇宙流”吸引人气的武宫正树,而加藤正夫被誉为“刽子手”,战斗力足以吃掉对手所有棋子的力量而著名,但是在他交手的时候,其实在官子收束的能力也非常强。胜负在1目以内的胜负,也就是在半目胜负中,加藤正夫的胜率一直很高。
  比如在头衔战的最后一局,或者是在一场重要比赛,双方都输不起的比赛上,可能双方都意识到比赛的重要性,棋局都会很莫名其妙地进入半目胜负。而加藤正夫往往在这样细微的局面下,多次赢下比赛。这或许就是收官阶段的计算支撑他能这么做。
  不过自己也没太在意“无冠危机”,就觉得既然都到这一步了,那就所幸放手一搏。或许是这种心态,让我最终以4胜1负卫冕成功。而棋局的内容也是让我很满意,那种苦手意识也稍微有所改观。
  那年夏天的碁圣战五番棋,这一次我们攻守转换之后,轮到我去挑战加藤正夫。那一次我也是直落三局拿下了头衔。然后这一次碁圣战的挑战,让我达成了所有头衔战都有对局记录的棋手。这个达成记录仅次于赵治勋和加藤正夫。
  收获信心的我,在秋天进行的名人战循环圈上,经过加赛最终拿下了对加藤正夫名人的挑战权。朝日新闻的观战记当中写道:“加藤名人的疲劳显露无疑”,而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最后我4胜1负,时隔3期拿到了名人头衔,就此回到了三冠。
  说起自己的棋风,其实也没有像三羽乌那样有着明显的特点,我只是把很多朴素的手段累积起来罢了。我的师兄石田芳夫这么评价过我们:“小林光一通过形势判断赢棋,赵治勋靠锐度赢棋”。
  我下棋不太在意棋型怎么样,有时候就下得很有实战性,所以会有人说我像“地铁一样的棋”。也就是“用最短的距离朝向胜利,但是看不到美景很没意思”。我们先不说这句话说得对不对,但是对棋手来说,只要坐在棋盘面前就没有人会来帮你,你是孤独的。所以这时候就要把最值得自己信任的那条路,坚定地走下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22:45 | 只看该作者
(19)中日名人战,保住日本围棋颜面


      重夺名人的1988年,那年中日名人战也开始进行了。那年中国也开始举办了“名人战”,于是就安排了中日两国的名人进行对抗赛的赛事。两国的名人战主办方分别是人民日报社和朝日新闻社,而我面对这样的比赛,感受到的是非常大的压力。在我看来这种比赛是我不能输掉的比赛。
      之前我也提到过,在1984年开始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我们输掉擂台赛然后剃光头的事情。然后在中国国内开启了一股围棋热,一股“打倒日本”的态势也就此油然而生。在中国,围棋被看作是体育项目被看待。那个时候很多体育项目都渐渐地可以战胜日本,而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正好就是围棋。
      同样在1988年,日本的富士通杯世界选手权和台湾的应氏杯世界围棋选手权都拉开帷幕。随着世界大赛急速发展,很多中国棋手也就此开始通过击败日本棋手的方式,让自己出名。
      但是,那时候日本围棋没有什么危机感。即便是中日擂台赛,我们也觉得只是偶尔输掉了一场罢了,实力上还是觉得日本更胜一筹。起源于中国的围棋,传到日本是在7世纪左右。此后德川家康将围棋和将棋都引入了家族制度,实际上这也让围棋变得职业化,使得实力也得到了提升。日本将围棋文化推向世界也是一大事实,所以当时我们还是很有尊严的。
      所以身为“日本的名人”,站在顶端就更不能输掉比赛。我从第二届中日擂台赛开始,因为“自己是头衔持有者,所以不能轻松迎战”的理由拒绝参加,但是中日名人战却没有这样的选择。只有“参加比赛然后赢棋”这一条路。
此前我和中国棋手的交手战绩是19胜1负。赢了很多很多,不过实力上其实没有想象中拉开了很大差距,毕竟大家学棋热情都很高。说实话自己更清楚,面对这样的对手绝对不会轻轻松松就能拿下来的。
      第一届在东京进行。前夜祭上以喜欢围棋著称的将棋棋手升田幸三老师也前来捧场,我也和他说了几句话。也感受到了升田幸三老师对我抱有很大期望。最终三番棋我以2-0战胜了中国的刘小光名人。
      第二届在中国进行,此后两地交替举办比赛,但是唯独不变的是交战的对手。因为从第二届开始,对手都是马晓春名人。
      马晓春名人比我年轻12岁,是一位天才型棋手,不过从第二届到第四届,我都以2-0解决战斗。那个时候中国的报纸都用“小林鬼”来形容。据说在中国棋手用“鬼”字来形容几乎不输棋的自己。我觉得这是在胜负场上最大的夸奖了吧。
      过了没多久,我在中国和马晓春有过聊天的机会。“输给小林光一之后,自己也老实一点了”。在中国不知输棋滋味的天才棋手马晓春,据说也不再得意洋洋起来。当然了,不仅是马晓春,很多中国棋手对胜负非常执着,经常会下出日本棋手都不敢去触碰的棋型。而我和中国棋手之间的对局,也让我收获很多东西。
      1992年因为忙碌于头衔战,在第5次揭幕战中第一次败下阵来,此后三番棋也以1-2输了下来。第六届虽然是2胜1负,但是第七届以1胜2负告终。
      我的名人连霸是到1994年的7期。正好中日名人战也在办了7届,这只能说不可思议还是一种偶然。最后总比分是日本的5胜2负告终。想到最后一届自己已经40岁,体能也跟不上了,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可以接受了。身为日本的名人,至少还算是保住了一丝颜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20#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1:23:28 | 只看该作者
(20) 本因坊与赵治勋的七番棋



  我拿到棋圣、名人和碁圣三冠是在1988年,1989年我卫冕了所有头衔之后,突然意识到“如果拿到本因坊的话,我就是大三冠了”。
  在七大棋战当中,棋圣、名人和本因坊的价值不一般,被称作是三大头衔,如果全部拿下的话就会是“大三冠”。1983年赵治勋第一次拿到“大三冠”。
  1990年的本因坊循环圈,我在和大竹英雄的加赛中获胜后,成为了挑战者。等着我的是赵治勋。去年,从四连霸的武宫正树手中夺回了本因坊头衔。
  我的第一次本因坊战之旅是在8年前,当年的对手也是赵治勋,最终2胜4负,被简单地收拾了下来。这一次不仅是想报一箭之仇,也要为我的老师,同时也是我的岳父木谷实九段,完成他没有实现的梦想。
  木谷实老师的年代头衔战还很少,除了生病休养时期,木谷实老师一直留在本因坊循环圈,可以说是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记录。但是在头衔战上只挑战过3次,并且最终也没能拿到头衔。
  1990年5月开始的七番棋,虽然丢掉了第1局,但是从第2局开始收获3连胜,一举拿到了赛点。特别是在第4局,赵治勋看错了一个地方,使得这盘棋在第二天中午过后就决出胜负。这是我和赵治勋交手以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赢得也很没有意思。
  之前多次在七番棋中遭到了赵治勋的逆转剧情,虽然知道赵治勋的可怕程度,但是自己在棋圣和名人战上都成功连霸让我增加了信心。“如果拿下下一盘棋,我就是大三冠了”,但是这种想法让我的内心产生了动摇。从第5局开始一落千丈连输3盘。
  但是,我也没有因此甘败下风。1991年再一次成为了本因坊战的挑战者。然后拿下了第1和第2局,开了一个好头。
  不过那年6月3日,我的岳母,同时支撑起木谷道场的美春夫人逝世。慌慌张张地参加了葬礼之后,来到了第3局的对局地长崎。
  虽然不能说是因为美春夫人的离世对我产生了影响,不过系列赛的走势就此发生了变化。我从第3局开始连输了4盘。
  然后在1992年的循环圈上,自己再一次努力地登上了头衔战的舞台。3年都是同一对手,并且是两位头衔持有者的强强相遇。
  从技术上来说,我和赵治勋的对局,最头疼的是布局。如果遇到其他对手的话,即便优势很小,我总能在布局阶段收获优势,但是在赵治勋面前却不管用。赵治勋在布局阶段毫不吝啬地用时间,也是为了能在布局阶段花下大功夫。很多人说赵治勋的厉害之处就是,读秒阶段的收束非常顽强,但是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第3次,我从第1局开始连胜3盘,本以为这一次总能拿到头衔了吧,但是第4场胜利总是非常遥远。最终第4局开始连输4盘,再一次与头衔无缘。1990年到1992年,有过“只要再赢一盘就能拿到大三冠”的机会,而机会一共有7次,但是最终自己都没能笑到最后。
  此后赵治勋拿下了本因坊战的10连霸。作为围棋界同一头衔战的最多连霸记录,如今这个记录依旧闪闪发光。我和赵治勋的生涯战绩为63胜67负,从2000年之后,我赢的更多一些,但是冠军总数赵治勋75个,而我60个。我没拿过的本因坊战,赵治勋却拿下了12次,差距就这么拉开了。
  为什么自己赢不下本因坊战。或许是因为本因坊战关键时期的梅雨时期,对生于北海道的我来说很不适应,我和赵治勋差4岁或许也是一个原因,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己太散漫而懊悔。“平成的名胜负”对我来说就是噩梦的七番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 15:16 , Processed in 0.6553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