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9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四十六:滁州市全椒袁家湾老街

[复制链接]

2263

主题

2379

帖子

80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00:5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航拍袁家湾,洲上左侧区域为老街


  袁家湾老街位于滁州市全椒县城北侧,四面环水,这里曾是一代文豪吴敬梓儿时玩耍和读书的地方,也是皖东地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街道。袁家湾老街全长1500米,自积玉桥起经仙鹤楼至红栏桥止,其中积玉桥至仙鹤楼一段,又称“半边河街”。老街古朴静谧,一座座典型的明清建筑相连,市肆依旧。漫步老街,吆喝声、打铁声、弹棉花的弓弦声不绝于耳,恍若步入明清时代的江南小镇。目前,全椒县已签约太平古城文旅项目建设,袁家湾老街也在项目建设范围之内。
  拍摄手记:
  袁家湾老街,我来了,我终于来了。你用我喜欢的颜色和质感吸引我,迎接我。
  片片金黄的树叶摇曳着夜的深沉,月亮低俯中的相思落在马头墙长长的仰望里。逆光,轻易映照了积玉桥的前世今生,它斑驳又玲珑,它欲贴近苍穹最终匍匐大地依恋人间。
  顾不上舟车劳顿,我就直接去看老街。夜色灯光迷离,人也跟着恍惚起来。橘黄的灯光勾勒出老街婀娜的身影,一弯新月沐浴着此刻的宁静,你散发出的芬芳把我风尘仆仆的疲惫消融殆尽。即便这扑面而来的寒意如箭般飞刺,可快门声一旦响起,我即刻为你着迷。我踏破铁鞋后的惊喜消解姗姗来迟的遗憾。这一刻万簌寂静,一切似乎都屏住呼吸关注这一场相遇。
  时间越千年,等我把袁家湾眷念。
  有人说,袁家湾被几座桥隔出一个世界。其实我以为,袁家湾紧紧连通世界,它属于这个繁华的世界,又独具气质自成一格。全椒县文史研究者江文林先生说,整个袁家湾从高空看好似一个乌龟,四座桥犹如它的四肢。透过朦朦雾色,即便没有关关雎鸠烘托洲的宁静,那厚重深沉的老街让我寤寐求之。这夜晚的初遇,这夜色里的袁家湾老街,想来让人悠哉悠哉,寤寐思服,几近辗转反侧。
  袁家湾老街美,而让它更迷人的是夜晚忙碌的老街人。
  老街上的店铺,从早忙到晚,好像不知疲惫似的。夜已深,70岁的史光霞还在户外挑灯夜战做面饼。街灯下,锅灶里柴禾燃烧的火焰尽情跳跃,饼上的热气也欢呼雀跃。她说自家从事这门老手艺的祖辈人都这般勤劳。73岁的裁缝师傅金向芝还在踩踏板,她讲话时脸上总浮现微笑,店里挂着她做好的几套宝宝棉衣。再往里走,温州来全椒的弹花艺人周李爱还在整理棉絮。我问他如何从温州到了全椒,他不假思索地说,哪里可以赚钱就往哪?温州人家天下的情怀在这个传统艺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背着弹花设备,手握“手榴弹”,咣咣咣,每发射一次“子弹”,棉絮便炸开了花。没有可考史料记载这个设备是由谁设计,又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的?想想,我们的民间手艺人还确实很有智慧,他们服务生活,又从生活中吸取营养。
  我走过的安徽老街,袁家湾街头手艺人的智慧、乐观、善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上,太阳还没睁开眼,桥头磨刀师傅董大鑫就开始干活了。他说,这磨刀也有学问,“第一整理,二打磨,三粗磨,四细磨,步步有讲究”。他自言自语:“老不讲少年英勇,穷不讲当年富贵。”又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行没学到。”他讲得头头是道,我频频点头,并将他口中的金句记了下来。
  老街几家铁铺叮叮当当从早到晚一直没歇过。铁匠们热情,不会板着面孔回答你的任何提问。65岁的铁匠万长友还会设计木马和木牛,这灵感来源于他茶余饭后的一次尝试。万长友将自己设计的木制手工作品无意放在门口摆放,谁料,路人的夸赞和青睐,让他手中的斧子日以继夜、不知疲惫。这灵感一触即发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木牛、木猴、木驴,他把脑海中的形象统统用木料呈现。他骄傲地说,没有他做不出来的东西。万长友干活戴礼帽,对生活很讲究,他不仅是个好铁匠,还是个好木匠,更准确地说,他还是个有创造性的手工艺术家。
  从高空航拍,一个玲珑的小洲镶嵌于大地,老街就是那洲上的一道光亮。当一些老街被拆除、被荒芜,有的甚至空心化,但全椒袁家湾老街,它留存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特别是手艺人以及朴实的百姓,铸造了老街的灵魂。
  作家史铁生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我到过袁家湾,好似又经历了一段童年,更像回到了千里外的故乡,这奇特的感受,让心里顿感踏实。这样想来,袁家湾老街确实值得再去几次。(镜映像工作室记者 陈群/图文)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积玉桥



夜色老街



省级文物国光楼



千年拖板桥



老街几乎汇集了该县所有的传统手艺



勤劳的手艺人



祖传三代手工糕点



74岁的金向芝14岁开始从事缝纫



53岁沈天庆做了20年豆制品



44岁的王飞是家族第二代铁匠



64岁的董大鑫专门磨剪子



百年老店沈中和,王永兰在老井里打水



65岁的万长友18岁打铁,如今又开创了第二产业



六旬温州人周李爱在袁家湾经营弹花店近40年



毗邻老街的吴敬梓故居。袁家湾曾是一代文豪吴敬梓儿时玩耍和读书的地方



幸福老街,和谐袁家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27 09:44 , Processed in 0.3488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