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6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暑: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复制链接]

2382

主题

2577

帖子

88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23:5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暑(7月22日16时37分)
22日,大暑至,又到蝉声满树、大汗淋漓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这是夏天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炎热已达顶点,雷阵雨最多,气象灾害频繁,更是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
大暑
太阳黄经120°
大暑始,赤日炎炎与大雨时行并存,溽暑难耐,保持心神清爽显得格外重要。
此时瓜果盈市,补水最佳。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或学习,从冰箱里捧出半个冰镇西瓜,挖出中间最甜的那一块,许是一天里最幸福的时刻。
溽蒸沸暑虽难挨,却是夏天最后的盛放。请珍惜每一天的美好生活,愿你的热诚如阳光一般滚烫,理想在汗水中闪闪发光。
在大暑时节,元气满满,乘风破浪!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丨 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静夜里穿梭时,秋已经不远了。
二候,土润溽暑丨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三候,大雨时行丨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大暑·诗词|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唐]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
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
但能心静即身凉。

[宋]佚名 莲舟仙渡图页(局部)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
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诗写于上元元年(760)夏,杜甫终于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草堂,过上了短暂的安定生活。心情转为轻松,看堂前燕子和水中鸥鸟,也都格外怜爱。第二年他还专门为这些小燕子写了一首诗:“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简直像淘气的孩子。
第七句一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供”又作“分”。
[明]沈周《柳塘独钓》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
山童隔竹敲茶臼。
南州就是永州(今湖南永州)。这首小诗是作者贬谪永州期间写的。大意是:永州湿热的夏天,老是让人像喝了酒一样昏昏欲睡。我打开北窗放进凉风,靠着小几,又睡了一觉。正是中午时分,一觉醒来,没有其他动静,只有隔着竹林传来的,山里小孩子敲击茶臼的声音。——这是以动写静的又一个好例子。

[明]唐寅 烹茶图扇页

夏夜
[唐]韩偓
猛风飘电黑云生,
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
断云流月却斜明。
夏日雷雨的真实写照。
古人有很多写雨的好句子, 比如“ 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浙东飞雨过江来”“雷填填兮雨冥冥”“雨脚如麻未断绝”“风又飘飘,雨又潇潇”“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不知为什么,古人的文字里,每场雨都像饱含寓意。

[元]高克恭 夏山过雨图页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唐]韦应物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
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
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此诗作于诗人闲居同德寺期间。同德寺:在洛阳东郊。岧峣青莲界:指同德寺。严城自有限:指洛阳城有宵禁。一水:指伊水。曙河:拂晓的银河。超忽:指神思高远。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恰好十个字都遇上,不太容易。
[清]恽寿平 山水册·夜雨初霁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承德山庄有一处康熙题额“风泉满清听”,用的就是孟浩然的句子。据说当年此处有瀑。用前人诗句题额的好处是,看见下句,就会想起上句“松月生夜凉”,尽在不言中。另,这首诗是仄韵,韵脚的“听”字,以前念仄声。
[明]佚名 岩壑清晖册(八)
简寂观
[唐]灵澈
古松古柏岩壁间,
猿攀鹤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
时见山翁来取雪。
灵澈:中唐诗僧,俗姓汤,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诗名甚盛。与皎然、刘长卿、权德舆、柳宗元、刘禹锡、吕温等都有交往。刘长卿有首《送灵澈上人》写得也很好:“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和这首一样,都无一毫人间烟火气。

[宋]刘松年 罗汉图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溽暑,闷热潮湿的暑气。周邦彦的词以典雅精工著称, 这首小令却清新自然,别有风味。本是湿热的暑日,却因为词人安排的景物与思致,展现出圆融清幽的境界。“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二句,极能摹写荷之风神。
词的下片漫起乡关之思,记忆中的家乡风物也是与荷相关的,与时下节令十分贴合。全词恬淡俊雅,风致绝佳。

[宋]赵伯驹 莲舟新月图(局部)

如梦令
[宋]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枝花影。
绿阴千顷,黄鹂巧啭,是“鸟鸣山更幽”的静谧气氛。午睡醒来,闲庭信步,“不胜情”将前后景物包裹在一股寂寥怅惘的情绪之中。“风动一枝花影”从“人静”二字而来,盖此等景物非静观不可得见。风动花影,触动的亦或许是某种心怀,结以此句言近而旨远。
[明]项圣谟 花卉十开(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此词写乡村夏夜风光。上片有鹊声、蝉声、蛙声,活泼热闹。词人闻到稻花香气,丰收的喜悦油然而生。过片处似粗枝大叶,却别具风流。夏雨时至,便去寻找避雨之所,不经意间一家小店在前路出现,悠然可喜。

[清]王时敏 仿赵令穰江乡清夏图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风过池塘,荷香满院,冰水中浸着各式瓜果,盛夏里如此风物分外令人向往。词中的主人公当是一位贵族女性,她懒拿针线,在竹床上午梦正酣。全词轻倩飘逸,给人以闲适惬意之感。

现代 于非闇 荷塘蜻蜓翠鸟图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此词写欧阳修在颍州西湖泛舟之乐。上片从大处着眼,写西湖的整体环境。下片从小处着眼,描写无风时平静的水面,“不觉船移”形容尤妙。小舟在琉璃般的湖面上漾出一片涟漪,惊动两岸栖宿的禽鸟扑棱棱飞起,画面静美而有生气。

[明]仇英(传) 游船图页

永遇乐
[宋]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紞如,击鼓声。紞,音胆。
此词因梦关盼盼而作。上片写景物,月色明朗,好景如画,梦中事既不可寻,遂清夜独行。下片写情理。过片处写个人宦游生涯的疲倦孤寂。“燕子楼空”三句写尽唐时关盼盼故事,更从中悟出人生空幻。“古今如梦”三句将此空幻之感推而广之,儿女痴怨、宦海沉浮,无人不在大梦之中。苏轼此词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原为咏旧事而作,到最后,感叹又落回了自身。

[宋]佚名 云山楼阁图页

*选自《唐诗之美日历》(2019)、《宋词之美日历》(2019)
大暑习俗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食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喝暑羊
入伏之时,麦收结束,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于是,当地人在这一天,会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营养学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除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汉族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汉族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养生
大暑,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所以这个节气养生强调要注意补充体力,避热解暑。
大暑节气养生首要是补水,此时喝粥能补气清暑,健脾养胃,最好以粳米、绿豆、薏仁、赤小豆等谷物为主料熬制。
饮食上应多咸少甜,不宜进补。由于大暑天气炎热,饮食应清淡营养,可多喝绿豆汤、温开水、酸梅汤;水果则以西瓜为好。少吃辛辣油腻的辣椒、牛羊狗肉等。可多吃“三薯”:吃马铃薯预防情绪中暑;吃紫薯护血管抗过敏;吃薯蓣(山药)保湿皮肤健脾胃。
此时人体正处于脾脏的旺盛期,应多些体育运动。锻炼时注意穿着棉质服装、避免阳光直射、及时适量补水、控制运动强度。
天气热容易中暑,若发生中暑情况,要尽快离开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并适量饮用含盐分的饮料。若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7 10:31 , Processed in 0.2270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