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5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棋对我的影响

[复制链接]

2464

主题

2606

帖子

875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3:4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三千越甲

我从6岁开始接触围棋,和围棋密切接触到十几岁,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围棋比赛。后来忙中考高考,就下得少了。大学的时候,我还参加了当时的应氏杯中国大学生围棋赛,拿了业余组第二名,并和队友一起帮学校夺得了团体冠军。
可以说,当我回忆起我的童年,一大半都是和围棋相关的经历。但是和走职业道路的很多小孩不同,围棋从来不是我唯一追求的东西。我也从来没有让围棋耽误过自己的学业和生活。
现在我已经23岁了。当我回忆起我与围棋的故事时,我发现围棋确实给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想谈谈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影响,希望可以对以后想让孩子学棋的家长,还有希望学棋的年轻人带来帮助。
- 思考
我觉得围棋给我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让我学会思考。在围棋里,每一步都要思考。除了思考下一步怎么走,还要思考敌方接下来的应对,以及我对敌方应对的应对。这种思考的能力是在日复一日的打谱、做题和下棋中慢慢提高的。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思考能力主要体现为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比如,喜欢下棋围棋的人比很多普通人更加理性,对数学学科的掌握也更强,因为数学的关键就是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从初中到现在,我的数学水平就一直还行,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下围棋。在生活中,我也比很多普通人更加爱思考,不管是什么事情,我都下意识去思考其背后的逻辑,“三思而后行”。

当然,过度思考不是一件好事。我有一个缺点就是“想太多”,还有 “过度谨慎”。这让我容易焦虑,也缺乏一些冒着风险行事的勇气。
- 胜负心
围棋的残酷在于不是输就是赢,没有中间地带。小的时候,我下围棋特别怕输,特别想赢。输棋了,我会难受好一阵子。这种不服输、想要赢的执念,同样也延伸到学业和生活中。
在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每一个阶段,我都下意识地想要去“上进”,想要在班级里有一个好的学习名次。这种想法很大意义上是我的胜负心在作祟:当我看到别人可以的时候,总会下意识想去比一比,所以自己也会努力。
当时的我还不理解人为什么要学习,但是“胜负心”却让我从来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从而一直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业水平。
但是,胜负心太重,也有负面影响。我容易使自己处于一个紧张和焦虑的状态,认为若是自己没有胜,便无价值不被爱,而这种心态是畸形的。
- 平常心
平常心和胜负心并不冲突。围棋里有句话叫“胜不骄,败不馁”,大抵阐述了平常心的含义。围棋下久了,输棋和失败就会变成常态。我下棋的时候,经历过很多次输个不停的时间段,让我的心态特别崩溃。

而平常心就在于面对这些失败时有一个好的心态,从容淡定,荣辱不惊,从而能在下一个机遇来临时卷土重来。尽管我还没有把“平常心”掌握得很好,但是我能够在遇到生活的失意时比较快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我相信这种能力也有围棋的帮助。
- 韧性
9岁的时候,我参加了全国少儿围棋比赛。我记得当时很多盘棋都开局不利,布局完就处于劣势。但是我凭借着“打不死的小强”一般的韧性慢慢蛰伏,在中后半盘发力,多次反败为胜,最后拿了第一名。

韧性,就是这样一种永不言败,顽强拼搏的精神。围棋给我带来的韧性,让我能够更好地抵抗生活的冲击,忍受人生中低谷的时刻,并且努力坚持。
思考,胜负心,平常心,韧性。围棋给我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比如逻辑思维能力,上进,顽强拼搏;也有稍微消极的一面,比如多虑、紧张、过度谨慎。
但是我从来不后悔自己学了围棋。围棋给我带来的影响或好或坏,而它们的综合作用使我变成了现在独一无二的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 13:00 , Processed in 0.2542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