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位于全椒县西北马厂乡铜井行政村境内之铜井山东坳,距城约25公里。相传其为明代开采铜矿所遗矿井,迄今附近仍留有当年冶炼矿石之矿渣多处。正因早年铜井中曾源源不断开出铜矿石,故始有“铜井流金”之美称。 铜井井口直径约200米,深约百米,从井沿至井底逐渐缩小,井中水深而呈暗绿色,长年不涸。铜井水面约有六亩,有说“井底通泉,泉通长江”,水深源远,当地尽人皆知。 1941年天旱,曾有近百辆水车,戽水几昼夜,也未能戽干井水。解放后,1963年为抗旱救苗,当地社队曾动用多台抽水机,顺坡围圈挖沟,连续数日方抽干井水,得见井底。人们于井底东北角,发现一挖矿之小坑道口遗迹,并挖出一根长丈余,粗如面盆之木桩。取出后,木工无法锯动,以斧砍之也极费力,木质坚硬,色如炭,纹理似栗树,有人谓之“河树”。 《全椒县志》载井中有巨鱼时间是如此描述:1953年夏,一场暴雨,井水陡涨,溢出湫口。当时铜井初级社主任在田间放水,发现来自铜井湫口之巨鱼一条堵在田间水沟内。他喊来众人动手,方将此重约六十余斤大鱼捉住,劈开分给大家拿回,因腥味难闻,皆说不能吃。尔后一次在铜井抽水,最后也逮住重约七十斤大鱼一条及若干粗如杯口大小之白鳝,人们皆因腥味特异而不敢品尝。 解放后,当地社、队利用铜井不竭之水源,于铜井山南侧,由北而南与玉屏山北端之大山边相连,拦一大坝建成铜井水库,拦蓄溢自铜井涵洞以及其他山涧流下之水。水库放水,足可灌溉千亩良田。 如今铜井山,林木繁茂,山上广植侧柏、杉木,山坡往下遍栽柳杉、水杉;沿树隙间小道可攀登到山顶。登高四望,南有玉屏山;东北不远有四座山峰,顺东西向形如燕头、燕身、燕羽,其后逶迤两座山峦,形似燕尾,合称“燕山”(即马厂乡叶洼对面的山)。 铜井山北、东、南三面环山,连绵起伏,重峦叠嶂;山上林木葱葱郁郁,山间小涧,流水潺潺。高大的三叉树宛如饱经风霜而又焕发青春的三位老人,挺立山巅,尽情观赏此间山山水水,旧貌变新颜。 来源:全椒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