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7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迎新春!蚌埠寻“龙”记!

[复制链接]

1486

主题

1655

帖子

60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11:2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年/大/吉 龙/行/龘/龘



寻龙记
天地风霜尽
乾坤气象和
甲辰龙年将至
在这辞旧迎新的除夕之夜
蚌埠日报小编祝您
龙腾虎跃、生龙活虎
始终保持龙马精神


▲央视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
龙的形象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
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
千百年来
贯穿文学、艺术、民俗、
建筑、服饰、绘画等各个领域
“龙”的形象寄托着
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


▲“中华第一龙”



淮畔明珠蚌埠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龙”元素俯拾皆是



风景区寻“龙”
龙子湖风景区



龙子湖风景区位于蚌埠市东部,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龙子湖风景区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环湖西路289号
景区由龙子湖水面、曹山、雪华山、西芦山及锥子山组成,大体呈“三山夹一湖”的独特地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



风景区历史悠久,明代天启年间的《凤阳新书》记载,它原来是一片洼地,淮水倒灌,直至徐家桥,一片汪洋,由此形成湖面。其水源同时也来自梅花山、东芦(鲁)山、西芦(鲁)山之间的许多涧湾,最早就被称为“九龙水汇注而成”的“龙子河”。下游每逢遇丰水季节,成为湖面,故称“龙子湖”。得名传说有三,皆与“龙”有关:一说湖边农民们为纪念“双龙行雨”解除旱灾,故称“龙子湖”;二说朱元璋少年在湖上划船,掉下撑竿,化龙升天,故名“龙子湖”。三说是民间传说“两条小白龙起雾行雨”,为沿湖百姓解除旱情而得名。



龙子湖是国内面积较大的城市内湖,呈南北走向,湖岸曲折多变,水面纵深开阔,从空中鸟瞰形似一条腾空巨龙。龙子湖的水域面积约等于1.4个杭州西湖,2个南京玄武湖。在中国十大城市内湖水域面积评比榜单中,龙子湖位列第六。



2023年国家幸福河湖建设试点,蚌埠市龙子湖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建设试点的河湖。
中国南北分界线寻“龙”
中国南北分界标志雕塑
“火凤凰 · 龙”



中国南北分界标志雕塑——“火凤凰 · 龙”,由韩美林大师创作,高达39.9米,重量为100吨。它伟岸挺拔,直指天际。中部八根钢管,蓝色四根指向北方,象征北方气候寒冷;红色四根指向南方,象征南方温暖;中间一颗青铜珍珠,表示蚌埠地处南北之间,集天南地北灵气于一体,同时也与蚌埠“珠城”的美称相互呼应。
雕塑的顶部腾龙与龙子湖的传说及由来契合,又恰巧与仙侠剧《长月烬明》中战神冥夜的真身东海蛟龙契合,一夜之间,蚌埠爆火,全国网友纷至沓来。



底部四个方位分别对应的是我国民族特有的四只神兽,东为青龙、西为白虎、南为朱雀、北为玄武,是古代神话中镇守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守护神。


▲雕塑底部的青龙



蚌埠美食寻”龙“
蚌埠小龙虾
是美食中的“顶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蚌埠因”小龙虾“而闻名遐迩。闲暇约上若干好友,吃着小龙虾,配上几瓶啤酒,开始一场美食盛宴,逍遥快活赛神仙。
扭开虾头虾身,嘬一口虾黄,捏住虾尾,扯出虾肉,往嘴里一丢,一气呵成,是蚌埠人闭着眼睛都会的操作,这门“绝学”蚌埠人已经练了四十多年。



蚌埠是公认的最早让小龙虾走上餐桌的地方,百米长的蚂虾街当年在全国引领了品味小龙虾的风潮,蚌埠成为当之无愧的小龙虾第一城。
博物馆寻“龙”
蚌埠市博物馆馆藏——
龙形陶塑



龙形陶塑出土于距今约4000年的禹会村遗址之中,也是该遗址中出土的唯一一件动物形陶塑。龙形陶塑为红褐色陶土制成,仅存上半身,附着在一器身残片之上,身体细长,头部略粗,吻部较尖,头上部两眼凸起,前两肢作爬行状,整体造型在贴塑后又用利器加工出肢体细部,古朴中透露出灵动。
龙,作为神话性的动物,并不存在于现实中,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数千年前的时光中去探寻关于它的蛛丝马迹。至少在距今7000-55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原始龙纹。原始龙纹的产生是先民以崇拜敬畏的动物形象基础上创造而来,它们均是现实生活中鱼、蛇、鳄等自然形象神格化的产物。



龙形陶塑所在的禹会村遗址,作为一处大型祭祀遗址,具有大禹会盟诸侯的特殊意义。禹会村遗址处于龙山文化向夏王朝过渡的重要节点,这一时期龙纹主要由“鳄鱼+蛇”的形象进行融合、改造而来,与今天的主角——龙形陶塑极为相似。



蚌埠地名寻“龙”
千年古镇龙亢镇



龙亢镇位于蚌埠市怀远县的西北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7年。龙亢从地形上看,形似一条完整的龙,头南尾北,横亘涡河,龙头在涡河南岸的土丘上,尾在涡北靠近淝河的一个黄土坡上,龙的脖子就在涡河的北岸,因脖子咽喉处为“亢” ,按照怀远县的方言读gāng,所以这个地方才得名龙亢。



在当地人心中,在龙的咽喉部位建城,龙踞虎盘,吉祥如意,所以两千多年来龙亢的称呼一直延续至今,没有更改。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蚌埠市博物馆顾问郭学东说,从西汉到明清近两千年里,龙亢都是郡县城池,是涡淮流域之间重要的行政、军事、交通、文化、商贸重镇。
龙亢历史上名人辈出,其中以桓荣为首的桓氏家族,祖孙三代教授了五位皇帝,显赫一时,龙亢作为桓氏家族发祥地,也被称为桓傅故里。



龙亢不仅是桓傅故里,还是红色胜地。抗战期间,彭雪枫将军率领部队三次进军淮上,并在此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淮上行署。



蚌埠路名寻“龙”
蚌埠市道路名称中含“龙”字的有:龙河路、龙江路、龙山路、龙锦路、龙秀路、龙新路、龙翔路、龙泽路,还有龙腾路、龙华路、龙兴路等。
根据蚌埠市城市道路地名规划(2021—2035年),蚌埠市今后还将以“龙”字命名的道路有:龙河北路、龙水路、龙马路、龙汇路、龙光路、龙健路、龙达路、龙工路、龙行路、龙淮南路、龙津路、龙鹏路、龙彩路、龙滨路、宝龙街、龙溪路、龙虎路、九龙路、龙淮北路……
非遗中寻“龙”
2010年7月,“舞龙”被蚌埠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蚌埠市固镇县,垓下舞龙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成为庙会大型民间文艺活动的首选,垓下舞龙被列入固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垓下舞龙
“舞龙”,民间又称为玩龙、耍龙或龙灯,舞龙是一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舞蹈,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播的表演艺术。




▲蚌埠的舞龙表演
舞龙,一般由十数人到数十人表演。在激昂铿锵的锣鼓声中,巨龙摇头摆尾,大气磅礴,呼啸而出。引龙者手持彩球,做出各种逗引动作,龙头则紧随其后,相应地表演各种高难动作,时而蛟龙出海,时而游龙潜渊,各种复杂套路令人目不暇接。




▲蚌埠的舞龙表演
蚌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蚌埠风景优美、美食众多
这里还有很多“龙”
等着网友们寻来晒一晒
你还知道哪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30 14:53 , Processed in 0.2561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