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文化与徽州文化、皖江文化,是安徽三大地域文化。其中淮河文化所处地域,位于中原腹地及其周边地带,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域之一。蚌埠双墩遗址,距今约7300年;蒙城尉迟寺遗址,距今4800年至4300年。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便活跃于淮河流域,淮河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淮河文化,能够提高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8月5日,第九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在亳州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上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淮河文化传统与文化自信”这一主题,就淮河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等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研究淮河文化,了解历史上淮河流域的兴衰得失,能够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借鉴。 ”安徽省淮河文化研究会会长陆勤毅说,研究淮河文化,能明确对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状况的认识,进一步理清淮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作用,理清淮河文化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的关系,进而发现早期南北文化交流对推动中华文明产生、交流、发展的意义。 淮河流域,覆盖了河南、江苏、安徽三省的近半面积,以及鄂东北的小部分和鲁南的大部分地区,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相比75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流域和18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面积集中,环境差异小,易于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内,古国林立,文化繁荣,管子、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等一大批影响中外的思想家,大多也生长于、活动于、成就于淮河流域。安徽省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立柱认为,先秦思想家们对淮河流域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二是本性自然的生活造成“性情中人”的特质;三是不屈强御、勇敢反抗的精神与墨家“巨子”结社的风气。概括来说,这一区域既能诞生出道家的清静无为,也能造就曹操这样的“枭雄”,出世与入世,看似矛盾的两种世界观,如阴阳两极般共生于淮河流域。 近代,受“黄河夺淮”等自然环境变迁及战争影响,淮河流域洪涝频发,对本地区以农耕为主的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余年来的不断治理,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逐渐减少,现在除淮河主干道偶有洪峰险情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基本排除,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通过古今对比,这里的人们越发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正确认识灾害,重视自然界的本体价值,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朱正业说,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必须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保证环境自身的发展需要。只有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指导实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推动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深化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淮河流域如何立足自身实际,抓住国家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从而迎头赶上,成为新的课题。陈立柱建议,淮河流域的工业建设,应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的工业化生产,“这样做符合淮河流域的历史人文精神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实际,也与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 ”陈立柱说。 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支撑。亳州孕育了影响深远的道家文化、建安文化、中医药文化等,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亳州市在地方优秀文化的发掘与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亳州二夹弦、五禽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清音、淮北大鼓、古井贡酒酿造工艺等,被省政府公布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好人、亳州道德模范评选,在每个乡村、街道、学校、企业开办道德讲堂如期进行,用身边人的真实事迹,去打动人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亳州还将市区划为五大文化片区,规划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剧场,在中心城区共设置3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同时加大乡镇文化建设力度,建有8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乡镇图书馆分馆67个。为加强群众文艺创作,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亳州市以公共文化活动为平台,推动群众文艺创作,组织开展了亳州市“群星奖”评选活动,创作出广场舞《对花》《苔乡美苔乡情》,歌曲《九九醉金秋》等一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为推进安徽‘文化强省’建设作出贡献,大力汲取淮河文化的精华,推出一批淮河文化精品力作,着力在打响皖字品牌上下功夫,把淮河文化研究打造成全国优秀的文化品牌。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雷在研讨会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