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热度不断的《歌手2024》让“叶赫那拉英子”也变成了一个网络热梗,那英随后在节目中作出回应,说自己可能和叶赫那拉氏没有什么关系。那么问题来了,叶赫那拉氏变成了现在的什么姓?那姓和叶赫那拉氏到底有没有关系?要想了解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我们先要看一看满族的姓氏体系有哪些特别之处。 “叶赫那拉”从哪来?到哪去? 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满族的姓氏有很多都是从满族先世的旧姓继承下来的。如《皇朝通志》记载说,满族可见于文献记载的姓氏中,与辽金先祖的姓氏相同的就占了30%。比如,完颜氏在辽金时期就称作完颜氏,富察氏就是辽金时期的蒲察氏。 进一步追踪满族姓氏的来源,会发现其实十分质朴有趣。 满族姓氏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满族人自己居住地的名称。比如,清初杰出的满族学者、满文的创制者达海,有人说他祖先曾居住在名为觉尔察的地方,因此达海就姓觉尔察。 满族人不仅可以用地名作为姓氏,部落名也是他们姓氏的来源。比如,赫赫有名的清朝开国功臣费英东,姓瓜尔佳,瓜尔佳就是他先世所属部落的名称,此外,尼玛察氏、乌苏氏温都氏、那拉氏、辉发氏等都属于以所属部落为姓。 还有些满族姓氏是由部落的图腾而来的。比如,散处长白山、英额、珲春等地的钮祜禄氏,“钮祜禄”在满语中的意思是“狼(ninhe)”,狼就是这个原始部落的图腾,该部落的后人取其同音“郎”字为氏。还有世居那木都鲁、哈达、赫图阿拉、宁古塔等地的萨克达氏,满语“萨克达”的意思是“母野猪(sakda)”,他们就以野猪为图腾,进而演变为该部人的姓氏。类似的还有世居辽阳的尼玛哈氏,其意为鱼(nimaha);世居黑龙江的绰罗氏,其意为桃子(toro)…… 满族人称姓氏为“哈拉(hala)”,女真人形成父系血缘组织,每个血缘组成一个大的哈拉,在哈拉内部,又会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划分成多个小的内部血缘集团,称为“穆昆(mukun/mukvn)”。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时,曾遭到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四部的联合抵抗,这四个部落都姓纳喇(又译那拉、纳兰,原来是蒙古语,表示“太阳”的意思),即同属于纳喇这一个哈拉中的四个穆昆。纳喇就是这四部共同的“姓”,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分别为四部的“族”。《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有记载,说明纳喇(又译那拉、纳兰)是满洲大姓,其氏族散处于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虽然都同姓纳喇,但是各自为族。 这下,我们终于搞清楚了“叶赫那拉”中的“叶赫”是地名,也是部族名,而“那拉”则是共同的姓。其中,“叶赫”,满文作yehe,指盔顶上的托子、梅针箭铁挺、练麻,也作部落名、河名或城名。 不过也有人说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四部并不是出自同一个血缘氏族,辉发与叶赫两部中的那拉氏,与哈达、乌拉两部中的那拉氏先世,不属于同一个宗族血缘关系。那拉氏在姓氏演变过程中,先后分别冠以叶、那、南、白、姚、张等汉姓,是冠用汉字姓较多的一个满族氏族。那拉氏后人的分布以辽宁省居多,北京次之,其余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数量就少了些。根据史料记载和调查统计,沈阳那拉氏部分改汉姓为那、南、姚;本溪那拉氏取首音“那”为姓;新宾那拉氏大多改汉姓为叶、那、南、杨;伊通那拉氏改汉姓为那、南、叶、白;青州北城那拉氏改汉姓为那、郭、南、叶等;呼和浩特的那拉氏部分改汉姓为南、赫、叶等;广州一带的那拉氏一部分人原来姓“那拉”,后来干脆用“那”为姓,后来又改汉姓为罗、何、张、黄、陈。 所以,那英姓“那”虽然可能与“那拉”有关系,但就真不一定属于“叶赫那拉”这一部族了。 满族姓氏演变知多少 你熟悉的那些满族姓氏,它们现在都变成什么姓了呢?来个小测试,看看你能答对吗? 爱新觉罗氏——清代宗室爱新觉罗氏是一个著名的满族姓氏,但是在当代满族人中,我们已经很少听到有姓爱新觉罗的了,因为它已经演变成了汉字姓。爱新觉罗氏中,居于北京等地者,改以“金”“罗”为姓;居于辽宁新宾者,改以“肇”“罗”“依”为姓;居于辽阳者大多姓“海”;居于沈阳、抚顺者,改为“肇”“德”“洪”等汉字姓。 瓜尔佳氏——满语“瓜尔佳”意思为“馆”“阁”,可以翻译为“住所”。瓜尔佳氏是清初辽东地区人口众多,历史地位十分显赫的一个氏族,也是以地域而命名的姓氏。清代中期以后,瓜尔佳氏改用汉字姓关姓,一直沿用至今。 富察氏——满语“富察”意思是“具有雄心壮志和才华横溢的人”。清代道光末年,满族富察氏仿效汉族文化习俗,取其满族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个音节“富/傅”冠用为汉字姓。现如今,辽东地区满族中的富氏与傅氏,就大多是同一原始满族姓氏中富察氏的后裔。 钮祜禄氏——据钮祜禄氏族谱记载,清代乾隆年间,钮祜禄氏开始冠用汉字“郎”为姓氏。钮祜禄氏居住在长白山、英额等地方,他们的原始居住地在黑龙江、松花江中下游,曾历经三次大规模的迁徙而到达佛阿拉地区,其中长白山地区仅是他们氏族在南迁中的一处中间居住地。 佟佳氏——以地名佟佳为姓氏。近代和现代地名佟佳江,佟佳、佟甲、佟家等诸多村堡名,都是他们生活过的地方。如今佟姓或童姓、仝姓,都是源自佟佳。 马佳氏——满族马姓在辽东地区分为汉军旗人和满洲旗人两个不同的血缘集团。由于两个不同的血缘集团冠汉字姓相同,又同居住生活在辽东地区,所以很容易产生源流上的混淆。汉军旗人马姓,是指清代中前期投归、降俘或因其他原因加入满族民族共同体的原汉族马姓氏族。他们在编入汉军八旗后,也和满洲八旗各氏族一样,撰修族谱,并在族谱撰修过程中,将其马氏姓氏之中加一“佳”字,形成马佳氏,使世人难以区别谁是女真人后裔,谁是中原汉族人的后裔。 综上,我们可以简单总结概括一下满族姓氏演变汉化的规律。第一,随名姓。所谓“随名姓”,即以祖父或父亲名字之一作为本支子孙的姓氏。通常取其名字的第一个音节字为汉字。这种命名方式使得后代在继承姓氏的同时,也保留了对原始满族姓氏的记忆和认同。现在满族中的图、万、荣、德、英、成、海、恒、文等姓氏就是由此规律而来。 第二,新姓代替老姓。一种方式是“音转”,即按照原有满族姓氏的多音节姓,取其首音或近似的音,转变为相应汉字作为它的姓,这样的话,同一满姓往往有不同的汉字姓(同音不同字,如上文提到的富/傅等);一种方式是“意转”,即根据原来的多音节满族姓的含义译成汉语意思,而后转变为相应的汉字为姓。还有一种转化方式,兼有“音转”和“意转”两个规律。比如如今改姓宁、刘的宁古塔氏,改姓为“宁”,是音转;改“刘”姓则来自它的意义,宁公、宁古在满语中是数量词“六”,特、台、塔是“个”,宁古塔就是“六个”的意思,由此改成了“刘”姓。 第三,复用原汉姓。满族入关后,成为统治阶级,满族文化也随之占据主流,一些归附于满洲的汉人,多仿效满族的多音节姓氏,在原姓后加“佳”或“尔佳”等字以求攀附。后来没有了继续追崇满语姓氏的必要,便又纷纷恢复其原有姓氏。 从满族姓氏演变看满汉文化融合 随着满族社会的不断发展,从明朝末年统一女真各部到成功入主中原,再到建立起全国范围的统治,满族的姓氏和名字逐渐与汉族的姓氏和名字产生了交流与融合,这背后其实是满族与汉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满族的姓氏和名字不仅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吸收了汉族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现象。 在满族崛起与发展的过程中,满族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发生了改变,成为统治阶层。以前被纳入旗中的部分汉军,为迎合当时统治者的心理和社会潮流进行了改姓。比如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本为汉军正蓝旗,原姓佟,经过两次抬旗升为满洲镶黄旗,改为佟佳氏。同时,满人也在改用汉姓。这种情况大抵在乾隆时期逐渐兴起,因为在中原地区生活的时间过久,许多年龄较大的满族人逐渐去世,而在关内新成长起来的满族子弟,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忘记了满族有“称名不称姓”的旧俗。或者因为姓氏一直不被提起,就渐渐忘却了自己家族的姓。比如,一些宗室子弟就用“赵”“黄”作为自己的姓,原因是“赵”在百家姓中排在首位,“黄”是贵族颜色的代表等;甚至有的宗室子弟直接将自己名字的第一个字作为姓来使用,而不再使用繁琐的满文。 满族入关以后,满族文化不断受到中原文化的冲击,虽然在这期间有过不少汉军旗人从姓氏方面向满族靠拢的现象,但这终归不是主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文化最终和中原汉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不少满洲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一直存在着却未被我们思考的姓氏渊源问题,背后牵引着的是真实的历史与有趣的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泉根:《“爱新觉罗”哪里去了 ——满族姓氏的历史演变》,《文史杂志》1988第2期。 2. 薛柏成著:《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 3. 赵维和、赵荣利:《满族姓氏发展演变释例》,《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2期。 4. 闻家祯:《满族姓氏研究》,《满族研究》2014第2期。 5. 王敌非:《〈叶赫那拉氏宗谱序〉初探》,《黑河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6. 李佳旺:《满族姓名演变中的满汉融合》,《炎黄地理》2023年第12期。 (作者:鹿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