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革命风云录」新四军挺进安徽战场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4:3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安徽初期抗日正面战场中,中国军队英勇战斗,顽强迎敌,血撒疆场,体现了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爱国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逐渐成长壮大为华中敌后抗战的主力军。

国民党军队在安徽正面战场的抗战

广德保卫战:1937年11月23日,日军牛岛师团(第十八师团)由太湖窜抵宜兴、长兴一带,犯泗安、攻广德,旨在进取芜湖,威胁南京。蒋介石令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刘湘派下辖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率集团军阻截。唐委派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饶国华率部镇守广德。饶国华在广德战场上与日寇浴血奋战三天三夜后于1937年12月1日凌晨以身殉国,时年43岁。日军占领广德。

饶国华(1894-1937)四川资阳人

津浦路南段阻击战:1937年12月下旬,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率部打响津浦路南段阻击战,战线绵延滁州、明光、定远、凤阳、蚌埠、和县、含山、巢县、合肥等地,历时4个月,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并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李宗仁(1891-1969) 广西临桂人

淮河阻击战:1938年2月1日,李宗仁着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于学忠南调第五十一军,于蚌埠、五河间淮河北岸备防固守,阻击北进渡河日军。4月下旬,合肥失守,使中国军队失去了从淮南侧击津浦路的有利条件。5月上旬,蚌埠南岸附近的敌军抢渡淮河,向北急进,至此,于学忠的五十一军和冯治安的七十七军遭受敌军优势兵力压迫,被迫向皖苏边境撤退。

于学忠(1899~1964),山东蓬莱人

蒙城阻击战:固守蒙城的部队是由桂军第一七三师副师长周元率领的第一〇三三团。1938年5月7日,日军步骑兵3000余人,战车30余辆攻击包围蒙城,8日拂晓,日军向蒙城北门发动总攻,9日,周元壮烈牺牲,周元部除一〇三三团团长凌云上率21人突围外,其余官兵2000人全部壮烈殉国。

周元(1895-1938),广西宁明县人

新四军的成立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从1937年2月到9月,国共两党代表在西安、杭州、庐山、南京等地,就两党关系、工农红军、游击队的改编等问题先后进行了6次谈判。9月28日,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通报:"任命叶挺为新编第四军军长"。此后,金国国共两党3个月的反复磋商,将原来活动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变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下辖4个支队。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迁至南昌,叶挺人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

叶挺(1896-1946) 广东惠阳人

新四军军部成立时,叶挺、项英等同志合影

新四军挺进敌后

第一支队挺进苏南:1938年5月中旬,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率第一支队由由岩寺地区出动,下旬抵达南陵。6月1日,第一支队离开南陵,于3日夜通过芜湖宣城铁道,踏入苏境,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

陈毅(1901-1972)四川省乐至县人

第二支队挺进皖南:1938年7月,第二支队除第四团第一营留军部改编为警卫营外,其余部队由支队司令员张鼎丞率领进驻小丹阳为中心的芜(湖)当(涂)宣(城)以东地区。后分兵两路,分别开辟了江(宁)当(涂)溧(水)和芜当宣两块抗日游击根据地。

张鼎丞(1898-1981) 福建永定人

第三支队挺进皖南:1938年5月26日,第三支队到达南陵县土塘,不久随军部转至泾县。7月下旬又进驻南陵格林乡六甲张村,展开于南(陵)芜(湖)宣(城)地区。1939年,第三支队在司令员谭震林的指挥和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先后取得了5次繁昌保卫战的胜利。

谭震林(1902-1983) 湖南攸县人。

第四支队挺进皖中、皖东:1938年3月,高敬亭任司令员之第四支队所属4个团,在安徽立煌县(今金寨县)会师后,随即向皖中挺进,先后在舒城、庐江、巢县、无为、桐城地区展开抗战。5月12日,第九团第二营一部在巢县东南蒋家河口伏击日军,缴枪11枝,这是新四军建军后的首战。6月至10月,先后取得大小关、范家岗、椿树岗、棋盘岭、铁树岭、三十里岗等战斗的胜利。第四支队先后扩建成东北抗日挺进纵队、淮南抗日游击纵队和游击第二纵队。

高敬亭(1901-1939) 湖北省新县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3 08:32 , Processed in 7.6217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