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北部,江淮丘陵北缘,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中原官话。 称谓曾祖父、曾祖母:称太太。 祖父:称爹爹。 父亲:县北称大、县南称大(dǎ)或伯伯,也有称爸爸的。 母亲:县北称娘,县南称妈姨,也有称妈妈的。 伯父:县南称伯,县北称大爷,均冠以数词。
伯母:县南称大,县北称大妈,并冠以与伯父相对应的数词。 叔父:县南称爷,县北称叔(shǔ),均冠以数词。 女儿:称丫头,最后生的女儿,县北人称之为“老丫头”,县南人称之为“老巴子”。 丈夫:与别人交谈时称“当家的”、“劳动力”、“男人”、“前头人”、“孩子爸”、“爱人”等,见面时直呼其名。
妻子:与别人交谈时称“老婆”、“家属”、“后头人”、“老妈子”、“烧锅的”、“爱人”等,见面时直呼其名。 外祖父:县南人称“外爹爹”,县北称“老爷”。 外祖母:县南称“外奶奶”,县北称“姥姥”。 姑母:县南称“姥”,县北称“姑”,均冠以数词。 姑父:县南称“姑爷”,县北称“姑父”,均冠以与姑母相对应的数词。 人品能过:聪明。有时也作贬义词用,含投机取巧之意。 日白:指说谎话或事情没有办成。(县北) 枉弄:一般指老年人由于记忆不清,说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县南) 不弄:指人没有主见,说过的话、办过的事又常常反悔。(县南) 懂纳:呆板、不灵活、不干练的意思。(县南) 麻丝、麻丝缠:指人说话办事不明事理,胡搅蛮缠。 皮条:办事拖拉,不太讲信用。 韶道:指过分打扮或炫耀自己。 顺蛋、呵、呵卵泡:捧场拍马,阿谀奉承。 不着伍:不安心于某种工作。 不成器:不学无术,不走正道。 山经:自傲、摆架子,不通融。 烧包:自我吹嘘、炫耀。 现世、现世包:丢人。 肉头:不爱说话,不善交往。 痞脸:小孩顽皮。 逞脸、赛脸、日逞:炫耀、卖弄、任性。 糙蛋:捣乱。(县南) 屁磨、屁:说谎话,也指闲扯。 停当:能干。(县南) 拿搪、拿乔:摆架子,装腔作势。 生方:设法。(县南) 辣躁(cào):厉害,敢作敢为。 想尽神方:绞尽脑汁。(县南) 干赖:耍赖。 不顶农:无用。(县南) 经味:苛求,脾气怪。 得僵:脾气坏,也指事情办得不顺利。 生产歇作:歇手。(县南) 一石种:十亩地。 一斗种:一亩地。 一升种:一分地。 使牛:驾牛耕作。 汪牛:把牛赶到水中降温。 卸牛:牛停止耕作。 上架:牛开始耕作。 一架牛:从上架到卸牛称为一架牛。 时间街个:今天。(县南) 麻个:明天。(县南) 货个(天):后天。(县南) 挨下晚(县北)、晚白西(县南):傍晚。 一刹功:一会儿。 对午时:一昼夜。 自然热头:太阳。 盐豆子:雪霰。 映:日、月晕。 绛:虹。 器物白刀:菜刀。 锅屋(县北)、锅间(县南):厨房。 撑杆子:雨伞。 耳丝:耳环。 枕头皮子:枕巾。 扁子:簸箕。 对窝子:舂米(面)的石器。 嗤花:礼花。 交往难为你: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 吵嘴、吵(cha`o)话:相互争吵、对骂。 找邪茬、找话吵(cha`o):找岔子和别人争吵。 抬杠:各执已见,相持不下。 抬石头(县北)、打平伙(县南):众人凑钱聚餐。 打气:鼓励,休息。 丫叉:县南指对某件事情进行争议,县北指事情没有办成。 啦啦、呱呱:叙家常或闲聊。 逗猴:开玩笑,县南也指做了冒险事。 唠门子:串门子。 则声:作声、吱声。(县南) 待次:原谅。(县南) 生活拎小锅:分家。 扛皮:没有饭吃。 包汤:饺子。(县北) 打肉(县北)、称肉(县南):买肉。 打布(县北)、扯布(县南):买布。 盈汤:煮沸的米汤。
鲊肉:米粉肉。 疙巴:碎布糊成的硬布板。 郎:涮。 撇:从汪出的液体上轻轻地舀。 瓦:舀。 池:将封闭的东西剪开。 打浪:清洗。 阙气:碰巧、奇怪。 抹脸(县南)、揩脸(县北):洗脸。 抹澡(县南):洗澡。 捂、捂得(县南):干、做。 日摆:弄,有时作贬意词用。 捣钱:赚钱。 身体黄痨病:黄疸性肝炎。 水鼓胀:肝、脾、肾等器官病变引起的腹腔积水。 子:常指患有气管炎病的人。 康结(县南)、扎杠、硬扎:健康、硬郎、结实。
哈:虚弱。例:身体哈得很。 动植物粘虫、脓鼻虫:蜗牛幼虫。 老鸹:乌鸦。 麻啾:麻雀。 黄猫、黄狼(làng):黄鼠狼。 草羊:母羊。 豚猪:骟过的母猪。 牯牛:公牛。 沙牛(县北)、水牛(县南):母牛。 漂沙:不育的母牛。 行为、神请、态度耍括、麻利(溜):办事利索。 没头鸡:心神不宁,思想不集中。 叽咕:小声说话,也指在背后议论别人。 不适闲:勤快,忙个不停。也指小孩玩个没完。 望呆、卖呆:干事时精力不集中。 格厌、日厌:令人讨厌。 味道:神情、态度。 乖乖:表示惊讶的感叹词。 晃趟子:散步、闲逛。 老么:经常、屡次。(县南) 喊(县南)、疼嘴:亲吻。 倒熟:说了一遍又一遍。(县南) 上马桩:出事几,也指打别人的“小报告”。 宣番:县南指撒娇,县北指称量谷物时,秤高一点或量得满一些。 发问语哈个?即问:哪个?(县南) 什(shèng)黄子?即问:什么东西?(县中) 岗(gàng)子(zài)?即问:干什么?(县北) 到那块(kuǎi)去?即问:到哪儿去? 搞哄(hèng)咯?即问:干什么?(县南) 什(shèng)咯?即问:什么? 讲搞的?即问:怎么搞的?(县南) 怎搞搞?即问:怎么搞(办)?(县北) 好展子?即问:“什么时间”或“几点钟”。 可(kè)的吧?即问:“对不对”或“是不是这样”。 其它
不过意:对别人给自己的关心照顾表示过意不去。 咬耳道边子:说悄悄话。 磨牙(县北)、戳搅(县南):小孩吵架。 惯宝宝:家长过分宠爱的小孩。 龙蛋:指独生子或家中唯一的男孩。 有门道、过劲:有能耐,会办事。 该应、活该:自作自受。 淘气:小孩不听话,令大人生气。 窝囊:受了委屈,也指不整洁。 羊熊、羊脏、马卵:相当于“非常”、“很”等副词。 戳包:做错了事或做了冒险事。 砸蛋:出了纸漏。 高低:无论如何。(县南)
一毫(hǎo)毫(县南)、丁勾勾(县北):一点点。 腰腰、荷包:腰包。 缺紧:稀罕,多用于贬意。 高头:上面或上级。 超头:走在前面。 出样子、迭相:丢人。 亏得:幸亏。(县南) 唾(1uò):嗦、麻烦。 罢罢、罢意:故意、存心。 泼皮(pǐ):生命力强,经得住折磨。也指人敢于冒风险。 抽(chǒn县南)、嚼(县北):骂。 索:抽打(南县)。 硬量:使劲。(县南) 寒味、寒碜:可怜。 搞脏(zǎng):指小孩跟大人哭闹。 老家:有时指故乡。 逮:传染。 撂:扔。 失弄、失失弄弄:肮脏、不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