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晋“新中式出片神器”,火到全国古镇街头人手一个

[复制链接]

884

主题

1053

帖子

374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2:1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小红书@H.z.z.z)
围观今年的热门旅游地,不得不感慨一句新中式真是近两年内唯一顶流风潮。
火了两年热度依然不减,如今已经延伸影响到了旅游领域。
热门旅游地如洛阳大同扬州景德镇,无一不是自带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与新中式旅游打卡需求相当匹配。
从前全国统一的景区特供三巨头是轰炸大鱿鱼地名文化衫长沙臭豆腐
如今的新景区打卡三巨头则变成了去年就火了的 非遗簪花中式手串
以及最近大范围蹿红的非遗漆扇


△(图/小红书@小红薯656C23A5)
每个古镇或国风景区的街头,都能看到游客们把颜色纹样各异的漆扇举起拍照。
商业街每隔几步路就能看到漆扇体验的小摊,摊边围着好奇的年轻人,正在挑选想要的扇型,紧急搜索什么配色好看。
一年前还没什么名气的漆扇,在今年俨然成为了新晋网红特产。


△上海豫园街头有外国游客体验漆扇 。(图/小红书@长物萬仟)


漆扇走红
“20元拿下的非遗同款”
簪花最早是去年泉州蟳蜅“簪花围”非遗习俗走红,出圈后火到其他地域。
许多城市开始有“簪花体验店”,大多与汉服体验馆、旗袍租赁店开在一块,前段时间洛阳进入牡丹季,还衍生出牡丹簪花。
手串则是最初北京雍和宫祈福手串爆火后,串珠这一原本被认为更多是父辈们喜欢的首饰翻红。
如今你能在国内绝大部分古镇景区、城市市集里看到卖手串的小摊,同样主打一个新中式风格。


△(图/小红书)
漆扇逐渐走红的路径与簪花、手串相似,起初只是小范围内的流行。
它指的是把非遗漆艺中的大漆原料滴入水中后,用扇子去拓印漆的水面纹路的体验。
先滴入调制过的大漆,可以随意组合颜色。


△ (图/小红书@努力画画的卡农岛 )
再用木棍搅散纹路,让颜料在水面上自然散开。


△ (图/小红书@努力画画的卡农岛 )
最后把扇子缓缓沉入水中,可以轻微旋转扇子让大漆留下水波纹路。
一柄自带高级感、美轮美奂的国风漆扇就大功告成。


△ (图/小红书@努力画画的卡农岛 )
严格意义上来说,漆扇本身并不是非遗,全国各地传承下来的大漆制作手工艺才是非遗。
譬如金漆镶嵌技术北京雕漆云南彝族髹漆等等。
漆扇更像是用非遗漆艺“边角料”做出的一点现代小玩意儿,但就这一点边角料就足够让普通人惊叹“好梦幻”。
年初时漆扇其实在一次大型网络狂欢中露过面,不过那时没有太多人留意。
春晚《上春山》节目开始前,主持人们手里拿了三把题字“上春山”的折扇,那是非遗传承人染画的漆扇。


△ (图/春晚 )
漆扇今年在网络上大规模走红,还得追溯到三月前后的扬州旅游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内为了宣传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在馆内设置了漆扇体验处,结果把来旅游体验的年轻人们美晕了。
一个又一个拜服于漆扇饱满大气的色泽,称呼其为“在大运河博物馆做出了人生漆扇”
漆扇的体验过程没有技术门槛,颜料一滴、一搅、扇子一捞就完事儿。
最后的成果取决于“一半天意、一半人为”,在滴入颜料后,一切都只能交给水流与运气。


△ (图/小红书@西红柿 )
网友们形容做漆扇“有一种亲手接生”的快乐。
把扇子缓慢沉入水中,看着漆料快速而顺畅地附着到扇面上留下痕迹,过程自带治愈感。
每一刻的水流方向都不可能相同,制作过程中扇子入水速度、角度、摇晃方式不一样,也会在扇面上留下与之对应的不同纹路。
因此每一把漆扇都注定是随机而唯一的图案。
这更让大家调侃称把漆扇捞出水里的那刻,就像接生了一个自己的娃。


△ (图/小红书@西红柿 )
扇面上飘逸而无规律的水流线条完全诠释了什么叫中式“写意美”
体验过的朋友说,漆扇出水那刻她差点脱口而出某二字国粹词语以表惊叹,但看着绝美漆扇下意识地忍住了,觉得太破坏意境。
并给予了漆扇最高赞誉:“美得不像是能从我这种土人手里做出来。”


△ (图/小红书@收七堆 )
大漆原材料不便宜,因此正宗的非遗漆器往往成本与文化价值都高、价格不菲。
但做漆扇使用的是稀释后的大漆,每次又用不了多少,因此价格不贵,大部分漆扇定价在二十元左右。
在旅游特产领域,这价格配上这颜值,谁看了不夸一声良心实惠。
因此在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漆扇体验走红后,这一项目逐渐在全国各地开花。


△ (图/小红书 )
尤其是名胜古迹资源丰富的城市,景点街道周边几乎必有漆扇。
做好后还能在上头盖章或题字,写上城市名的漆扇可以被称作今年最佳新中式旅游特产。


△ (左图/小红书@A阴天,右图/小红书@西红柿 )


“说好的漆扇谁都能做,
怎么偏偏是我翻车”
漆扇刚走红时,不少帖子都夸下海口赞美它“绝不翻车”。
毕竟制作过程简单,大漆的颜色又多为国风传统色系,典雅大方,没有什么一看就很难搭配的荧光绿荧光粉,很难想象出它能翻车成啥样。
不过这个疑惑很快便因为漆扇火出圈、越来越多人尝试而得到了解答——
漆扇也会翻车。
且一旦翻车往往会翻出石破天惊的超凡效果,仿佛被喜剧之神强行眷顾。
做漆扇把扇子放入水中时一般需要轻轻摇晃旋转,增加水流纹路,但有网友或许是摇晃频率太快,漆扇在水中来了一套“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 (图/小红书@腹肌哇 )
最后扇子上的纹路过于密集,敦煌配色秒变“随变雪糕”配色。
也可以说是中世纪野兽派画风,世界艺术果然彼此相通。
在一些幸运网友们的手中,漆扇已经进化到了next level,比如和现代超视觉艺术都搭上了边。
明明扇子是平面,却硬是被网友们做出了3D立体效果的视错觉。


△ (图/小红书@咕咕来了 )
大漆滴到水面上后如果用木棍多搅散几次,一些颜料会被分散成细碎密集的小圆形。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小圆形被拓印到扇面上后会形成类似水面波光粼粼的效果,就像下图这样。


△ (图/小红书@Nefelibata )
但在制作过程中,有点颜料可能是被搅得太碎。
当它们被拓印到扇面上,谁也无法硬着头皮夸好美,只想对天大喊这怎么像发了霉。


△ (左图/小红书@淮南的猫,右图/小红书@嗡嗡感同身受 )
要是遇上特殊的颜色,甚至能给扇子换了个物种。
谁能分清这是非遗漆扇,还是菜市场现切五花肉片,瘦肉还怪多的嘞。
在翻车的漆扇上,理科生们还有可能看到令人怀念的画面——
自从毕业工作后,再也没有机会在大学实验室显微镜下观察的组胚细胞。
四川人重庆人也可能会对一些漆扇的翻车结果感到熟悉,因为它像极了吃火锅把许多红油溅到白T恤上。


△ (图/小红书@凡哥中式养生局 )
据我观察,漆扇其实并非不容易翻车,只是普通的小翻车都还能挽救。
不过挽救手段并非是什么修改漆扇纹路、图案本身已经定型,而是对漆扇的写意美进行一番阅读理解。
世上没有绝对丑的漆扇,只是缺少解读美的视角。
比如有的漆扇乍一看花纹缭乱,似乎与常见的飘逸留白漆扇画风不一。


△ (图/小红书@半粥 )
可看到评论区的一句“像原野”,瞬间觉得每一道缭乱纹路都有其意义,或是像山峦、或是像草甸。
有网友发视频称觉得自己漆扇翻车了不太满意,颜色都聚在一块。


△ (图/小红书@Tongbb )
被评论区安慰说其实挺好看,一处蓝色印记像人型,配上地步的青绿纹路,“有种仙君踏浪过万山,来去无踪不留痕的感觉”。
大部分游客遇上漆扇翻车都不会多想或计较,毕竟知道漆扇的过程有一定随机性。
单纯以为自己运气不好、手法不对,再加上漆扇价格不贵,不至于因此太过生气。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市面上一些漆扇会翻车或许并非是因为游客们运气不好。
而是存在部分不良商家,在提供漆扇体验时偷工减料了。


新中式旅游热
成了被盯上的赚钱风口
正如前文所提及,漆艺本身是一门复杂而深入的非遗技术,漆扇所使用的是被稀释过的大漆。
稀释剂通常是橘子油薄荷油樟脑油之类,能帮助颜料浮于水面。
若非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很难把控好不同大漆颜料的稀释调节比例,容易出现稀释剂放太多、大漆无法散开的情况。
不论怎么搅,颜料都无法自然地化成流动波纹,只会被分散成一个个小圆点。
这样做出来的漆扇当然容易像“发霉”,图案无法飘逸生动。


△ (图/小红书@熙边的小星星 )
由于漆扇今年以来快速爆火,许多商家想要乘上这股新中式东风,网购大漆摸索如何摆摊。
大部分店家都会练习到不翻车的程度再出门摆摊,可也避免不了少数人只想赚一轮快钱。
或是为了节约大漆成本,或是单纯搞错稀释比例、油加太多,大漆无法散开。
不幸踩雷的游客们还以为是运气不好,其实纯被业余商家坑了一会。
稀释剂加太多导致效果不如人意,这种只关乎美观的问题还算好的。
更让人担心的是,市面上不少漆扇制作被怀疑偷梁换柱,商家并没有使用非遗漆艺中的大漆,而是具有一定毒性的腰果漆。
简单来说,大漆是从漆树中提取的纯天然产品,而腰果漆是添加苯酚、甲醇后的合成漆。
腰果漆颜色更为鲜艳、干得快、价格低,大漆的色彩要更沉稳、干得慢、价格相对更高。


△ (图/小红书@做一把漆扇 )
两者在生活中各有各的用途,没有什么绝对的优劣区别,但问题是腰果漆通常异味更大,含有苯类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友好。
出于健康安全考虑,腰果漆并不适合用于做漆扇。
然而却有不少游客的漆扇体验中,商家疑似使用的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腰果漆而非大漆。


△ (图/小红书 )
这有可能是因为不少商家并非专业人士,不清楚腰果漆与大漆的区别,买错材料。
也有可能是商家嫌大漆“麻烦”,需要花更多时间调制、晾干。
大漆没法像腰果漆那样出水后立刻凝固干燥,还会在凝固后短暂变色。
许多网友发现自己的漆扇在旅游结束拿回家后变色,颜色变灰变暗,以为遇上了骗子。
熟不知这才说明你遇上了真 · 大漆,天然大漆的特性决定了它会干燥后变色,但过一段时间后会重新“开色”,变回刚出水时的状态。


△ (图/小红书@momo )
虽说一把扇子所使用的漆量不大,倘若商家偷偷使用腰果漆,未必会立刻对人体造成什么可观测的严重危害。
但它一来到底包含有毒物质,许多旅游景点内家长会带着孩子体验漆扇,更值得警惕。
二来倘若使用腰果漆,漆扇原本传播的非遗大漆之美、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就原地消散。


△ (图/小红书@环球冒险者 )
不过随着五一期间漆扇愈发走红,我猜这一问题应该很快能得到关注、解决。
毕竟如今没有一家地方文旅,会想让新中式旅游热的招牌砸自己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5 02:02 , Processed in 0.5989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