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赓续中华文脉 擦亮徽风皖韵“金名片”

[复制链接]

297

主题

378

帖子

15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01:0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硕果累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文艺精品创作有“亮点”有“看头”,“文化皖军”守正创新展现新形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入当代生活,黄梅戏等传统文化与年青一代“双向奔赴”;文旅抢抓融合“新风口”,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强音。
  一年来,安徽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游客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里了解楚文化。(李鹏飞、骆先洋 摄)
  守护好“中华文脉”
  擦亮徽风皖韵“金名片”
  4月1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首次发布武王墩一号墓阶段性发掘成果,确定武王墩墓是迄今为止经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墓,也是目前国内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是楚国最高等级的丧葬礼制。
  目前进入椁室内部发掘清理阶段,已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大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楚考烈王,发现的青铜圆鼎有望成为迄今出土的东周时期口径最大的青铜镬鼎。
  繁昌人字洞遗址出土的人工制品,堪称亚欧地区迄今最早的人类技术创造;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画符号,成为研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实物资料;皖南古铜矿及相关遗存的发现,凸显安徽在我国古代青铜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地位……
  据调查统计,目前安徽省拥有不可移动的国保单位文物17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世界文化遗产3个。
  “凌家滩被认定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标志性遗址。郎溪磨盘山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外,全省还拥有中国传统村落469个,数量位居全国第7,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周明洁表示,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复兴地,“肩负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将继续守护好‘中华文脉’,深入研究阐释安徽地域文化价值内涵,科学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推动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安徽文化的归属感和软实力。”
2023年12月10日,“新时代 新徽班 新气象”精品剧目展演活动重要剧目——经典黄梅戏《女驸马》与北京观众见面
  文艺精品借势出圈
  “文化皖军”守正创新展现新形象
  2023年11月29日,“新时代 新徽班 新气象”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启动,8家院团、12部剧目,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及省内部分城市的戏迷们送上了最具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文化盛宴。
  “安徽省精品剧目展演,不仅是安徽戏剧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而且是安徽戏剧发展的一个全新起点!”“230多年前,‘徽班进京’书写了中国艺术史上的华丽篇章;如今,‘新徽班’博采众长、敢闯敢试、常演常新的精神,为当代中国艺术精神提供了宝贵滋养,中国艺术方阵中安徽不可或缺。”多位专家在观看剧作后为安徽点赞。
  话剧《炉火照天地》入选全国“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歌剧《风雪大别山》获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电视剧《县委大院》获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原创)3项大奖;民族歌剧《风雪大别山》荣获第5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摄影家张崇岫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省黄梅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袁媛喜摘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青年歌唱家庄云龙获得第14届中国音乐金钟奖;22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创历史新高……新时代,“文化皖军”展现出强劲实力和崭新形象。
安徽池州《年戏池州傩》(魏宏祥摄)
  这些成绩,是安徽省扎实推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成果——按照动态管理、滚动开发、持续打造的思路,安徽重点推动文学、戏剧、影视、网络文艺等创作生产,建立重大项目调度、创作方案论证等制度,实施戏剧创作孵化、舞台艺术创作扶持等计划,加强全程跟踪指导,形成精品迭出的生动局面。
  “在文艺精品创作中,安徽文艺工作者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周明洁介绍,全省文艺工作者坚持艺术为人民,艺术惠人民,将文化大餐送给基层群众,“开展‘送戏’3700多场、举办‘村晚’1400余场,其中,黄山市南溪南村‘村晚’入选全国秋季‘村晚’主会场,六安市大湾村等地15场‘村晚’分别入选全国‘四季村晚’、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安徽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刘玉才摄)
  文旅深度融合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春节期间,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八里河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花鼓灯伴随着铿锵的节奏为各地观众送上新春的祝福。夜幕降临后,大型水舞情景光影秀《颍上行》精彩上演,伴随着声、光、电以及舞蹈的相互融合,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效果,展现出具有皖北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加快推进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安徽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着力做好“人气旺、市场热、消费火”文旅融合大文章。
  在创新产品业态方面,全省深入推进“旅游+”“+旅游”。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旅游风景道认定工作。持续开展“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创建工作,创新打造气象特色产品。组织开展乡村旅游“421”行动,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等,实施“双微”提升行动,创新开展民宿创意设计大赛,打造皖江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在创新互动方式上做文章,带来的是旅游业提质增效、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品牌形象和影响的不断提升。一季度,全省接待国内游客2.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19.8%,春节、清明假日接待游客居全国前列,“五一”假期接待游客49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8亿元、均创历史新高。1-4月,全省5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40万人次,同比增长9.4%。
  与此同时,凌家滩、明中都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对外开放,省美术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的建成,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业态的不断发展,掀起了博物馆热、非遗热、国潮热,都展示了安徽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层次,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4月26日,池州至黄山高速铁路(池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大黄山地区又迎来了一条交通动脉。图为池黄高铁首发列车行驶在涧河大桥上。(刘玉才摄)
  “不仅在提升旅游便捷度上下功夫,还要建立健全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全过程、全链条提高旅游服务品质,提升服务满意度。要让优质服务成为最好的旅游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头回客’变‘回头客’。”周明洁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实施高品质旅游强省“六大工程”,“做精产品、做足特色、做优服务、做好生态、做强产业,擦亮叫响‘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品牌,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加快推进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为建设旅游强国贡献安徽力量。”(记者 陈欣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26 21:47 , Processed in 1.0483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