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访包公墓,还原一个真实的包青天

[复制链接]

2480

主题

2622

帖子

88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4 00:0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xiaoyao游天下/文)提起包公的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这不得不归功于文学作品以及戏剧和影视剧的影响,让包公走进了千家万户,尤其是90年代的电视剧《包青天》的热播,很多人对包公的印象几乎就定格在了影视演员金超群黑脸白月牙的形象上,事实上,这和真实的包公形象有很大差别。










包公墓园导游图



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又是怎样的形象?安徽合肥的包公园似乎能带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包公。为什么是安徽合肥而不是河南开封?包公一生大部分的时光的确是在开封度过的,但合肥是他出生的地方,并且也是他百年之后长眠的地方,所以和古都开封相比,合肥之于包公应该是最亲近的地方,了解包公也要从包公出生的地方开始。




包公墓园子母双石阙



包公墓园神门



包公墓园神道



神道碑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包公出生于肥东县解集乡的小包村,名包拯,字希仁,天圣五年(1027年),26岁的包公进士及第,累迁监察御史,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后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佑六年(1061年),包公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有包待制、包龙图之称。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包公逝世,享年六十四岁,死后葬于合肥公城乡公城里,即现在的合肥大兴集镇。

神道石刻群



神道两旁的华表















神道两旁的石刻群



1973年,因为要在大兴集兴建石灰窑,包公家族墓被迫迁移,因为距离包公逝世时间太久,包公墓的具体位置已不可知,后来发掘组在偏离包公家族墓群的偏僻地方找到了真正的包公墓,当时的包公墓非常简陋,令所有的人感到意外。文革结束后,当地政府把重修包公墓提上了日程,1985年在包河开始重建包公墓,三年后竣工,重修后的包公墓完全按照宋代的《营造法式》而建造,墓葬规格也是严格参照北宋时期官员墓葬规格。

包公墓园享堂



包公墓园享堂






包公主墓



包公墓碑



现在的包公墓和包公祠、清风阁以及清风阁共同构成了包公园景区,也是合肥最知名的一处人文历史景区。包公墓景区门票35元每人,里面包含清风阁景区,如果买包公园联票的话,每人50元,包括包公墓、清风阁、包公祠和浮庄四个景点。

包公附墓区



包公家训



包公夫人董氏墓



包公长子包繶及夫人崔氏墓



包公次子包绶及夫人文氏墓


包公墓园由西向东主要由照壁、子母双石阙、神道碑、神门、石刻群、享堂、包公主墓、侧神门、附墓区、地下墓室和包公家族墓群发掘资料展览馆几部分组成。包公墓虽然是现代重修的,但整个墓园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堂、亭、室、阙等都是以北宋时期二品官葬制设计的,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参考宋代的建筑质地和规格要求,力求最大限度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



包公墓室入口



包公墓室中的墓道



墓道两壁的石刻



包公墓室



在包公墓园的附墓区有包公夫人董氏、包公长子包繶及其夫人崔氏、包公次子包绶及其夫人文氏、包公长孙包永年以及包公近裔的合葬墓。附墓区还有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的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公墓室



包公墓志铭



包公遗骨照片



包公金丝楠木棺



包公的地下墓区包括墓道和墓室两部分,墓道两侧的石壁上刻有《二十四孝图》和《接引图》,墓室中有盛放包公遗骨的金丝楠木棺,金丝楠木棺前有包公的墓志铭以及夫人董氏的墓志铭,是研究包公生平历史的重要资料。

包公家族墓群发掘资料展






包公画像



包公墓位置示意图



包公墓志铭拓片



包公夫人董氏墓志铭拓片



包公墓志铭解读












包公家族墓发掘出土的部分文物






九百多年前的包公一生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正因为他不附权贵,铁面无私,敢于替老百姓伸冤抱不平,所以得到老百姓的爱戴,被尊称为包青天。影视剧中的包青天形象也许有演绎和戏说的成分,但是走进合肥包公园,走进包公墓,走进真实的包公,你或许更能深刻的感触到包青天这一美誉的确是实至名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8 15:10 , Processed in 0.2145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