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时代风雨,记录历史脚步 蚌埠的旧街巷、老建筑 是承载这座城市 文化记忆的宝贵实物资料 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 散落在城区和乡间 让蚌埠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文化韵味
望淮塔 在蚌埠,有这样一处地方:它矗立山顶,俯瞰淮河,默默守护蚌埠人民。它就是位于禹会区张公山风景区境内的望淮塔。
望淮塔位于张公山山顶,形成于1987年,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塔高35.33米,七层,八角形,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登塔可鸟瞰珠城全貌,观淮河两岸风景,是蚌埠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碧水蜿蜒护城郭,金塔巍峨立天宇”,2006年9月,重修后的蚌埠望淮塔以崭新的姿态向市民游客开放。
泰山庙 传说在蚌埠有两处泰山奶奶庙,一处位于淮上区小蚌埠正街,一处位于张公山海天楼附近。海天楼附近的泰山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蚌埠建造最早的一座庙宇。
据传说,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在南京称帝,因思乡心切,一度想迁都凤阳。为使中都城不受淮河水患,征发数万民工沿淮河中段筑堤。时值春节,天寒地冻,民工饥寒交迫,一时引起群愤。当地官府尽以造反名义进行镇压,数百民工受到迫害。
万历年间,明神宗深感祖宗此事有悖常理,为安抚人心,巩固自己统治地位,降旨树碑铭刻筑堤时蒙难民工姓名,并建造泰山奶奶庙以收买人心。清末以来,由于战乱频繁,年久失修,庙内古物陆续遭损,奶奶庙只留下一段记忆。
周台侵华日军炮楼 周台侵华日军炮楼位于淮上区曹老集镇周台子村东南1000米,是一处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所建的炮楼。在蚌埠市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发现。 炮楼高9.88米,长8.4米 ,宽4.9米,共三层,全部用大青砖垒砌而成。现在二层东面护栏毁坏,结构稳定,大体保存原貌。
作为侵华日军遗迹,炮楼是揭露日军占领蚌埠地区的历史实物资料,对研究抗日时期的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宝兴面粉厂 蚌埠市宝兴机器面粉厂始建于1928年,位于蚌埠市朝阳路公路桥东侧淮河南堤边上。它是蚌埠最为有名的近代工业建筑之一,也是近代史上蚌埠第一家民族工业发展的典型代表。
据说,早在民国时期,宝兴面粉厂附近就有两家外国银行,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一直都是蚌埠的金融中心。1982年8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来蚌讲授“统筹法”和“优选法”时,专门察看了宝兴面粉厂。宝兴面粉厂的兴建、发展史,也是一部蚌埠近代工业的发展史。
沫河口关卡旧址 沫河口关卡位于五河县沫河口镇境内,北淝河入淮河交汇口处。始建于大清光绪五年秋,至今约有一百三十二年的历史。当时在正阳、泗洲、五河、临淮、怀远5处设立盐卡,是清朝为充税课而建。
当时,盐税是国家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而淮河又是盐商运输的重要通道。一些盐商为逃避繁重的课税,在经过沫河入淮口时,从沫河绕道而行。
旧址现存钦立石原碑一块,单层建筑一栋,重梁精柱结构,为标准清代的建筑风格,对研究古代建筑、古代文化及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7年被公布为五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1998年关卡两次进行了局部维修,2000、2003年关卡主体建筑维修完成,现保存完好。
禹王宫 禹王宫屹立于涂山之巅,据传最初为汉高祖刘邦途经涂山时,听闻大禹功绩而下令所建。《名胜志》唐袁思邈记载:“汉高祖过涂山,命立启王庙,以镇荆山;立禹王庙,以镇涂山”。唐代时,已有道士在此古庙居住。
禹王宫明代进行过两次大规模扩建,清乾隆年间又进行过两次大的维修。但受长年风雨剥蚀,至解放前夕,已残破不堪。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由政府拨款重修。
传说或许有夸张幻想的成分,而热情纯朴的淮河人民对大禹的感激和思念却始终未曾停歇。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涂山禹王庙会时,人们都会追忆大禹的恩情,学习传承中华民族坚韧、刻苦、谦虚、智慧和为大众献身的美德。
时间能改变很多,但也能留下很多。蚌埠的每一座老建筑都是历史风云的产物,承载着岁月沧桑的印记。它们以厚重从容的姿态,守望着新时代珠城的活力与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