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望“皖美”文旅的成长足迹

[复制链接]

2742

主题

631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2: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世纪80年代的黄山风景。(资料图片)
  1979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资料图片)
  馆藏档案《关于发展我省旅游事业的请示报告》(部分)。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日前,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合肥拉开帷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商、投资商等参会,共同见证安徽文旅发展成果,共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安徽旅游从有到优,从弱到强,“皖美”呈现。让我们通过安徽省档案馆的珍贵档案,回望岁月沧桑,感受江淮大地文旅魅力。
  “黄山谈话”开序幕
  回眸75年来安徽文旅发展所走过的征程,就是一部激荡人心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时旅游还没有形成产业概念,发展也几乎为零。真正意义上的安徽现代旅游业起步,还要从1978年开始说起。
  1978年4月,安徽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出台了《关于发展安徽省旅游事业的初步意见》,并成立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可以说,这次会议奠定了安徽现代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1978年《关于发展我省旅游事业的请示报告》中,对此次会议内容有着详细的记载。
  “会议认为,我省具有发展旅游事业的良好条件和广阔前景,有黄山、九华山、长江、巢湖等名山大川,有太白楼、醉翁亭等文化古迹和泾县云岭等革命旧址,有宣纸、徽墨、歙砚、铁画、名茶等工艺品和土特产品……因此,发展我省旅游事业大有可为。”此外,档案中还提到,随着合肥、芜湖、马鞍山、黄山等越来越多城市获批开放旅游城市,安徽旅游业发展迎来更大生机,“根据我省开放城市、开放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拟建立黄山旅游中心;黄山、九华山、陈村水库旅游区和合肥、巢湖、半汤旅游区;合肥-芜湖-泾县-黄山旅游专线。到一九八五年,全省拟开辟二十三条旅游线路”。
  这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旅游业作为启动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开始肩负起向经济产业的转变。但当时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旅游”还只是一个生僻词。直到1979年7月15日,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集中对旅游业发展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还特别指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这些被称为“中国旅游改革开放宣言”的“黄山谈话”,不仅为安徽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正式拉开了安徽乃至全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序幕。
  “两山一湖”探新路
  在安徽现代旅游业发展上,黄山具有特殊的标志性意义。据《黄山志》记载,黄山于1955年建黄山宾馆,开始对外接待旅游业务,至1978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较1949年前有较大发展。然而黄山交通闭塞、旅游设施简陋,亟待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在邓小平“黄山谈话”精神的指引下,黄山旅游终于实现了质的腾飞。1982年,黄山风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的黄山,是全国首个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世界级桂冠的风景名胜区。
  “安徽黄山是我国重点旅游风景区之一,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目录。近年来,来黄山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多,旅游热潮正在兴起……我们组织各方面的专家,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反复修改,编制了《黄山旅游区规划》……”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1991年《安徽省政府关于请求批准〈黄山旅游区规划〉的报告》,详细记录了黄山第一份旅游规划的起草过程。据档案记载,这个“规划”是我省保护、建设和开放黄山旅游区的重要依据,“以黄山为中心发展旅游事业,必将带动皖南地区经济和其他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对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依托黄山优质的旅游资源,安徽省率先提出对“两山一湖”旅游经济的统筹规划和大力发展,据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2000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记载,“‘两山一湖’地区(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重点,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全部区域和宣城市部分区域)是我省高品位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集中力量加快‘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加速形成以‘两山一湖’带动全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格局,对于推进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了全省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据《安徽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仅一年后的2001年十一黄金周,“两山一湖”地区就接待中外游客6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5.06%和60.05%。使得旅游业成为我省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成长性产业之一,更为今日“大黄山”旅游品牌迈向新高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皖中明珠”耀江淮
  说到安徽旅游,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是又一“密码”。从空中俯瞰,巢湖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江淮大地上。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当时的巢县(今巢湖市)列为“皖中旅游区”范围,并着手投资开发,“皖中明珠”初现雏形。
  1995年起,巢湖地区就把发展巢湖大旅游列入全区四大重点工程之一,“巢湖地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坚持四大战略:一是创出名牌产品,打响‘巢湖牌’;二是推出特色游览,在湖水、江水、温泉水上下功夫;三是重点开发以姥山岛为龙头的中庙——半汤——太湖山的山水度假游览线,以大蜀山为骨干的大蜀山——包公祠——四顶山、中庙的水上休闲游览线,以天门山为中心的霸王祠、陋室、采石矶、西梁山的沿江人文揽胜线,并逐步与黄山、九华山实现‘山水合璧’……”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1997年《关于巢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情况的报告》这样描述到当时巢湖旅游发展状况,并特别提出要依托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南京五大城市,建立起完善的周边市场。最终形成八大风景区、14条游览线和50个有巢湖特色的游览项目,使巢湖风景区真正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
  巢湖与合肥,也在这时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在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1997年《关于合肥巢湖大旅游总体开发的工作汇报》中亦有提及,“合肥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必须拥有与之相匹配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业。在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中,也离不开相应发达的旅游产业作支撑。合肥近海沿江傍湖,位皖之中,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历史人文景观荟萃,特别是烟波浩淼、风光旖旎的巢湖,更为省会城市平添了风采。充分发挥合肥自身优势,做好山水文章,搞好巢湖大旅游经济的开发开放,把合肥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与区域性旅游中心,是合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举措”。
  2011年,安徽省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合肥“拥湖入怀”,成为全国唯一独拥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从此开始了一段关于“城湖共生”的动人故事。
  文旅发展,追寻的是诗与远方。今天的合肥乃至安徽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探寻文旅发展“皖美”密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让诗与远方真正达成“双向奔赴”。
  安征 王晓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2 00:02 , Processed in 0.2149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