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瑰宝,是传统文化百花园中扎根民间土壤最深、绽放最瑰丽的那一朵。作为戏剧资源大省的安徽,始终坚守传统戏剧阵地,做好传统戏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弘扬工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安徽泗州戏,感受这优美动听的皖北戏剧,见证非遗的魅力。 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陆为为向我们介绍道: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是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的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形成于安徽省宿州市的泗县,发展以宿州、蚌埠两个地区为中心,两百多年来始终扎根在皖北这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之中。 皖北的宿州、蚌埠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南有陈胜、吴广“盟誓诛暴”所筑的涉故台,北有刘邦避秦兵之地的皇藏峪,东有垓下古战场遗址、虞姬墓、霸王城,西有李白饮酒赋诗的宴嬉台,中有位居孔子高足七十二贤之首的闵子骞之遗迹“闵祠”和龙子湖等。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厚的民间文化,为泗州戏的生长、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拉魂腔”逐渐分化为南、北、东三路,南路为泗州戏,北路为柳琴戏,东路为淮海戏。南北路总体风格接近。南路因艺人多为泗县藉。泗县古称泗州,又因唱腔有“泗州调”的叫法,所以于1952年定名为泗州戏。安徽省泗州戏省级传承人李芳芳告诉我们: 泗州戏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传说它的发源地在苏北的海州,所唱的腔调是丘、葛、张三位民间音乐爱好者根据“太平调”加以整理丰富,形成了原始的“拉魂腔”。后来,丘姓艺人到了安徽皖北泗州一带,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造和演唱,最终才形成了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为皖北人民所喜爱的“泗州戏”。 早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便有了简单的泗州戏班子,并有乐器伴奏,到了清末,出现了半职业和专业性的泗州戏艺人。这时的泗州戏板腔体系基本形成,有了行头和乐队,逐步从农村走向城市。 △ 陆为为--《走娘家》饰演张三 1949年以前,淮河两岸和皖北地区有许多泗州戏班社。这些班社多以家庭为单位,艺人有时也交叉搭班演出,形成了以蚌埠、宿县为中心向四周扩张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以这些泗州戏班社为基础,成立了蚌埠专区泗州戏剧团,不久又升格为蚌埠泗州戏剧院;皖北地区的灵璧、泗县、濉溪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县级剧团;农村业余剧团则遍及广大的淮北地区。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陆为为说: 一直以来,泗州戏演出剧目以现代戏为主,尤其是生活小戏,剧目内容多来源于现实,有些根据真人真事创作。比如《打灵壁》是在当地抗日政府领导下宣传抗日的;《这里也风流》反映了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民是怎样走上富裕之路的;《借娘记》是反映如何赡养老人的;《爱心如虹》则是根据上海下岗女工查文虹来砀山义务助教的先进事迹而创作的。 △ 李芳芳--《樊梨花诉堂》饰演薛金莲 演出照片 泗州戏的曲调柔和,婉转华丽、优美动听,男腔豪放朴实、节奏复杂,女腔丰富、多装饰音,结尾处多为翻高八度拉腔,明快野艳,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且它的唱腔艺术和表演艺术不受任何条框约束,可以根据自身嗓音条件,随意发挥。省级传承人李芳芳解释道: 老艺术家们以“怡心调”的方式来演绎泗州戏,可以做到“张口就唱、随意就来,似唱非唱,似说非说”,表演热烈明快而又朴实无华,道白唱词直白诙谐,语言以皖北方言为主。这些特点都与皖北人民的习俗风尚以及流行在这一地区的花鼓灯舞蹈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压花场”“燕子出水”“凤凰三点头”等。 在经年累月的传承发展中,泗州戏承载了显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戏剧种类,记录了当地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发展,是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习俗在戏剧艺术上的反映。泗州戏紧傍生活,生活化、情趣化、舞蹈化的艺术表演风格拓宽了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有一种自由开放、悠扬华丽之美。观看泗州戏,可以领略皖北人文气息和民俗风貌。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陆为为表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掘、抢救、保护、传承泗州戏,对丰富皖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