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笔画是铁与艺术融合的化身。在安徽省,一种以“铁”为笔,以“火”为墨,在木板、宣纸、绫缎等不同材料上作画的民间艺术产品——安徽火笔画,承载着书法、绘画艺术,在2006年12月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火笔画以其作画工具的革新、作画新材料的使用以及本土题材内容的创新而出名,成为江淮地区独具特色、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一个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原合肥市文化馆馆长,省非遗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浩介绍说: 火笔画最早是以铁针为工具,在油灯上炙烤后烙绘,主要用作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的装饰,后来民间美术大师刘祝华研制出了一种新的作画工具——电烙笔。这种小型轻便、以电为火的“电烙笔”的使用,让火笔画创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火笔画也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发展。在使用材料方面,也从过去单一的木制品发展到现在的木板、竹簧、宣纸、绫绸、皮革、象牙、织毡等不同材料。火笔画的烙绘技法也由过去单一的手法发展到今天的润色、烫刻、细描和烘熨、渲染等。 安徽火笔画传承了国画中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形成深浅、浓淡、虚实的变化,甚至可以达到泼墨山水画的晕染效果,层次丰富,画面立体。国画用墨,有浓有淡,而火笔画通过控制火笔的温度和绘画速度,也可以达到晕染的效果,即不用任何颜料,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和控速,使作品的色泽呈现深、浅不同的色泽。其表现手法独具新安画派焦墨山水的风格特征,特别适合表现黄山松、石、云海之变幻和深远的意境。刘浩介绍说: 安徽火笔画在安徽境内流传久远,但曾一度式微。安徽火笔画在历史上主要以家族传承、个体经营、民间作坊的形态存在。解放前夕,全省仅存4家,其中以合肥刘运堂、刘祝华这一谱系影响最大。解放后,火笔画工艺美术收归国有,以工厂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不断改革创新,在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上形成了独自的流派。 安徽火笔画在大量生产产品的同时,也探索出一套完整的火笔画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美术制作流程。 以木板火笔画生产工艺流程为例,主要分为木工工艺、画工工艺、油漆工艺和包装工艺四大工艺制作程序。木工工艺尤其讲究选材和打磨抛光,画工工艺强调画工的手工技能和运用“火笔”的熟练程度,油漆工艺强调拼色补灰、砂蜡和亚光技艺,包装工艺则强调师傅的细心程度,特别是小件饰品盒,一般内衬丝绒,外填海绵以及泡沫塑料包装。 安徽火笔画的工艺美术制作流程分为“全火”和“线描淡彩”两类,其作品有4块胶合板合拼而成的巨幅画作,称为“四条屏”,也有小至4—6英寸的画片小品,一般是绘于案头文具、化妆用品之类的盒子上。安徽火笔画作品一般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清晰秀丽,其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变化别具一格,具有浮雕效果。特别是经过渲染、着色处理后,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安徽火笔画,这种传承百年的民间技艺,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手艺,更是一个赓续传承的历史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刘浩说: 火笔画制品价值与经济价值成正比关系。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美术工艺,不仅一直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更是受到国外市场的青睐。曾经在数十年间生产出20余万件火笔画制品出口,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如今,以刘祝华、刘凯及其弟子为纵向的火笔画制作技艺传承有据可查的已历经四代人,通过口传身授、师徒教学方式传授技艺。刘浩介绍说: 40年间,刘祝华积极传授“火笔画”技艺,先后带出200多名徒弟。刘祝华及其弟子等人的多幅作品曾12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展,名扬海内外,并5次获得国家级大奖。1979年,其作品《黄山北海》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送到国外巡展;1982年,其宣纸、绫绸火笔画以及火笔书画挂屏被选送日本福冈参加“国际博览会”展出。“火笔画”作为省、市对外馈赠的礼品,也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