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有“戏”,源远流长

[复制链接]

2522

主题

2705

帖子

90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0:3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六社迎接慈悲搬演目连神戏总账簿》

  

  《徽州民间戏曲工尺谱》

  

  《徽州民间剧团折戏竹牌》

  徽州,是一个历史文化气息浓郁的地方。徽文化,也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近期,随着千年“徽”煌——徽州历史档案联展在安徽省档案馆的开展,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让人神往。徽剧,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徽商的崛起与推广,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徽班进京”与京剧有着怎样的关系?你知道徽州的目连戏吗?

  徽商推动徽剧发展

  徽剧,根在安徽。明代中晚期至清初,徽剧在“徽州腔”基础上,经过吸收当时流行的多方优秀戏曲艺术,逐渐丰富发展,当地人称它是“老徽调”或“徽班戏”。

  徽剧的兴盛,自然离不开徽商的支持。明清时期,徽商的崛起对戏曲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商业作为纽带丰富了徽州文化,同样也创造和推动了徽剧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富有的徽商喜欢欣赏戏曲,于是出钱组建戏班,称为徽班。一直至清代中期,当时不少士大夫、徽商都蓄有家班,一时间徽州各地、徽商各家,无不效仿。每逢迎春、秋收、祭祀、庙会、寿庆等有关场合,都有戏班演出,著名戏曲艺人不断涌现,活动范围也从安徽南部延伸到安徽中、东部。徽商把戏曲作为一种公关活动和外交手段,在客观上促进了徽剧的发展,随着徽商足迹逐渐扩展,徽剧、徽班也迎来了繁荣。

  在徽剧的众多表演形式中,折子戏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著称。如今,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徽州民间剧团折戏竹牌》依然保存完好,通过这一整套的竹牌可以看出,徽剧是一个包罗万象、色彩斑斓的文化艺术宝库。这套竹牌正是一折一戏,从经典历史作品中选取多段精彩片段重点突出,以便于观众集中注意力,欣赏戏曲艺术的精华。

  折子戏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表演形式的简练,还在于其通过“唱、念、做、打”等表现手段,展现演员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艺术造诣。通过丰富多样的表演技巧,折子戏将观众带入一个个充满历史感、文化感的故事情境中,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共鸣。明清时期,折子戏作为徽剧的一种表演形式,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形态之一。

  京剧源于“徽班进京”

  徽剧剧目多、流传广,至今保存下来的超过千余部。很多人会好奇,古代的乐曲是以什么样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在简谱还没有普及时,我国便有了“工尺谱”这一传统记谱法。

  在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徽州民间戏曲工尺谱》中,可以看到在每个曲词的右侧,均标记有“尺、工、五、乙”等字样,那就是音阶符号,其实就对应着如今简谱的各个音符。工尺谱作为我国应用最广的唱名谱,由规范的汉字组成,有固定的调号,并且记写节奏的板(强拍)、眼(弱拍)符号发展完善。宋、元以后,我国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乐谱都是用工尺谱式记写的。特别是在明、清以后,随着工尺谱在戏曲领域的广泛应用,徽剧得以在民间流传,足以证明工尺谱的重要历史价值。

  徽剧最为辉煌的历史,就是“四大徽班”进京、孕育并由此诞生了京剧。乾隆皇帝喜欢戏剧,每次到江南巡视,都要让江南各地戏班到扬州演出。1790年,为了庆祝乾隆皇帝的八十寿辰,徽商江鹤亭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叫“三庆班”的徽班,进京参加乾隆的祝寿演出,并很快崭露头角。自“三庆班”之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陆续进京,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四大徽班”,占据京城舞台主导地位。

  “四大徽班”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满足了各阶层群众的需求,徽剧也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京城剧坛的主流。在这过程中加上戏曲艺术家程长庚等人的努力,徽剧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吸收京城各类优秀的戏曲艺术成分;同时,又受京腔、京韵的影响,特别是汉调入京,实现了徽调二簧腔与汉调西皮腔的合流,遂于道光至咸丰年间逐渐演变成京剧。京剧的诞生,标志着徽班达到了最辉煌的顶点。

  1926年前后,由于京、沪等地京剧的蓬勃兴起,徽剧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徽剧得以重获新生,1956年,安徽省成立“安徽省徽剧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徽剧逐渐步入“振兴期”,呈现出既出精品又出人才的喜人态势。2006年5月20日,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古老的徽剧文化能够经久不衰地流传至今,源自徽州人骨子里的热爱。不仅徽剧,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目连戏亦诞生于此。目连戏因搬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早在宋元时期就有杂剧演出,距今已近千年,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明代万历年间,徽州祁门人郑之珍“搜实迹,据陈篇,括成曲调入梨园”,编撰创作《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目连戏从此有了正式的“范本”,因一个剧本而诞生了一个剧种,这在戏曲史上实属罕见。由此,徽州便成为目连戏发展与传播的中心。

  通过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六社迎接慈悲搬演目连神戏总账簿》的记载可以看出,带有浓郁徽州文化色彩的目连戏深受百姓喜爱,在民间舞台经久不衰,尤其明清时期徽商崛起,更是给目连戏带来了空前繁荣。当时,在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等地的目连戏演出班社有数十家之多,村落之间,戏台广搭,弦歌四起,“处处皆闻目连声”。目连戏更是成为徽州民间的一种习俗,早已超出了戏曲本身供人娱乐的意义,更寄托着宗族振兴、村落发达和家运昌盛的美好愿景。同时,目连戏巧妙地吸收了弋阳腔中“杂用乡语”特点,渐渐演变为独特的“徽州腔”,而流传于池州的目连戏又形成了红极一时的“青阳腔”,它与“徽州腔”一并称为“徽池雅调”,为后来徽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6年,徽州目连戏同样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目连戏越来越受到戏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祁门、歙县在抢救、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了挖掘与传承,以使这一古老的戏剧种类得以保存下来。

  从乡间草台唱到江淮大地,在历史的积淀和时代的续写中,徽州戏曲文化必将焕发新的光彩。

  □梁燕 王晓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2 14:06 , Processed in 0.2265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