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镇梁园的“红色印记”

[复制链接]

772

主题

973

帖子

33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柯武东塑像。

  
梁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里的纪念碑。

  一方红色沃土,孕育革命精神。肥东县梁园镇历史悠久,抗战时期面对日军的进犯,梁园军民团结一心,保卫家园,先后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抗日反击战。万众一心反抗侵略的爱国精神,依然在这里传承、延续。

  三次空袭,古镇变废墟
  肥东县梁园镇交通便利,是皖中地区的战略要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1938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合肥、店埠等地后,还未站稳脚跟,就把魔爪伸向梁园镇。当年10月14日,日寇从合肥出动轰炸机3架,眨眼工夫就侵入梁园上空。当时,梁园镇上的百姓大都没见过飞机,害怕不已,纷纷躲藏。随着一个个炸弹被丢下,不少百姓倒在血泊中。次年5月、12月,日军再度两次空袭梁园。三次轰炸,梁园人民惨罹横祸,目不忍睹。如今,每当梁园的老人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时,仍心怀义愤。

  1939年2月18日,日、伪军步骑200多人,由店埠向梁园进犯。新四军四支队七团参谋长林英坚率部100多人,埋伏在梁园南2公里处迎头痛击,打死日、伪军数人。日、伪军窜到镇上抢财抢物,遭到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团长周骏鸣率部夹击,便仓皇溃退。

  又过了一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军出动一个团兵力把梁园团团包围,首先向镇北门的北头岗发动猛攻。时驻守梁园的国民党守军有一个营,由副团长李丕成统帅,以北头岗碉堡险要地势,击溃敌人对北头岗碉堡发起的7次进攻。由于碉堡内有地道通向镇中心,因此,不断有镇上的百姓为守军送粮、送衣,并参与转移救治伤员。战士们深受鼓舞,士气高涨,一个个视死如归。敌人久攻不下,伤亡惨重,被迫调整战术,借助碉堡西边不远处的陆小庄民宅做掩护,在那里架设大炮,对碉堡发动猛烈进攻,最终,碉堡被毁,驻守的将士大都阵亡。

  北门失守后,部队进入街区防守,要与敌人进行巷战,但敌人却迟迟不敢进犯。这样僵持到当天晚上八九点时,守军残兵在镇上老百姓带路下撤离。随后,日军开始烧杀抢夺。中街、北街化为灰烬,千年古镇变成一片废墟。

  惨烈的“梁园保卫战”
  1941年,梁园镇防地由国民党一七一师五一一团副团长谢吉方负责的二营(赖营)和五一二团一营(李营)驻守,重新构筑工事,李营固守镇南;国民党肥东办事处主任胡载之部属的中队固守镇西;中街的桥头堡仍派机枪班16人镇守。这年腊月初一,日、军调集两个联队的日伪军约4000人,在6架敌机的掩护下分成4路进犯梁园。第二天凌晨,日军发起进攻。尽管明知敌众我寡,但因守土有责,守军决心殊死一战,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在梁园驻军和人民的抵抗下,日军两天时间仍没有攻下梁园。随着伤员逐渐增多,战斗力减弱,最终因敌众我寡,梁园镇完全被日军占领。

  在梁园镇邓岗村合蚌路东侧,有一块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地方,那里就是梁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走进巍峨庄严的大门,黑底白字的门牌上工整地书写着“梁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几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陵园外绿草如茵,走进陵园,一条笔直的青石路通向高高矗立的纪念碑,上书“梁园抗日阵亡将士爱国精神永存”,碑后的白墙上镌刻着碑文。在陵园内两侧的墙上,整齐地排列着一块块石碑,每块石碑高约半米,上面依稀可见阵亡烈士的英名。不少石碑久经风霜已经有些残缺,但仍可见清晰字迹。而一块块石碑也似钢铁战士,静静守卫着烈士的英魂。

  据陵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梁园保卫战是抗战时期发生在合肥地区规模较大、最为惨烈的一次战斗,也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共同抗击侵略、保卫家园的典型战例,“为纪念梁园抗日阵亡者,1943年秋国民党一七一师在梁园北头梅桥筑墓400余座,墓碑排列整齐肃穆,另建二丈多高的‘抗日忠烈纪念塔’。后该纪念碑园数次损毁,2000年肥东县委、县政府拨款重修了这座烈士陵园”。

  看着一块块烈士墓碑,不禁遥想当年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英雄们视死如归保卫家园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场景,他们用血肉写下了民族抗战史上气壮山河的诗篇。

  从梁园走出的红军将领
  柯氏旧居如今坐落于梁园镇柯岗村一条蜿蜒的村道边,当年,红军将领柯武东就是从这里启程,怀揣革命激情和梦想,走上血与火一路相伴的革命征途。

  走进柯氏旧居,迎面最醒目的便是青年柯武东的照片,头戴礼帽,身着风衣,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目光如炬。透过他的目光,时间回拨到那个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的烽火岁月。柯武东是井冈山革命时期,在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下的红军杰出将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第一个以人名替代地名以示纪念的革命英雄,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巩固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1905年10月,柯武东出生于肥东县梁园镇柯岗村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奔走于芜湖、合肥、凤阳等地,从事学生运动。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受党组织派遣,远赴湖南参加平江起义。1929年在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加红军,曾任红军独立二团团长、红六军军委委员、红六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第三支队支队长、红一军团第三军军委委员、第三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等职务。1930年8月20日,在进攻文家市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仅25岁。

  柯氏旧居原为柯氏宗祠,是一幢坐北朝南的青砖小瓦建筑。上世纪60年代,柯氏宗祠经简单翻修曾用于政府办学,90年代学校关闭后空置。之后,由于无人看管,年久失修,成为危房。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2020年8月,肥东县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原房屋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如今已成为肥东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阵地。感悟先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让梁园大地上的红色记忆,流传于世,永放光芒。

  □王晓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1 13:27 , Processed in 0.2225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