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景新生:徽州古村“盘”活盆景变前景

[复制链接]

1269

主题

1409

帖子

529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社合肥6月9日电(记者张紫赟、贾稀荃)找到枝梢分叉的起点,一只手将金属丝与树枝压牢,另一只手顺着枝条延伸的方向,将金属丝与枝条缠绕绑扎,然后调整走势、压弯造型……“这就是盆景蟠扎的大致过程。”徽派盆景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洪定勇双手翻动配合,一盆罗汉松被“盘”得枝叶错落,颇有气势。
  洪定勇的家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因村庄俯瞰如鱼形,当地人又以培育花木盆景为生,因此得名卖花渔村。这里制作盆景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徽派盆景发源地。2008年,徽派盆景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梅花龙桩盆景和罗汉松盆景是徽派盆景的代表。
  图为摆满盆景的卖花渔村村民家庭院。新华社记者 贾稀荃 摄
  现在全村236户人家,几乎家家都从事徽派盆景制作。走进村中,村民们的庭院里摆满了各式盆景,有的盘根错节、势若蟠龙,有的悬空倒挂、如龙探海,有的亭亭玉立、姿态挺拔……
  卖花渔村拥有盆景基地1500多亩,村民一年到头都在为盆景忙碌。若是赶上雨天,大家就修整打理院子里的盆景;若是天空放晴,大家就会赶到山上基地施肥除虫、疏枝整形,准备移栽,抽空还要忙着联络生意,装车发货。村口不时有车辆往来,将盆景运往全国各地。
  洪定勇在自家院子里修整盆景造型。新华社记者 贾稀荃 摄
  在村民们看来,青山就是“绿色银行”,盆景就是“绿色存折”。卖花渔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徐玉龙介绍,每年全村能够产出盆景近6万盆,销售额超2500万元。
  盆景制作要靠时间磨砺。“炼苗、修剪、弯干、屈枝、提根、点石、铺苔、松绑……每一步都要沥尽心血。”洪定勇抚摸着盆景说,栽培一棵盆景初坯就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要想让盆景产业持续发展,就要在树坯挖走后及时补种,绝不能坐吃山空。
  同样不能“空”的是村里传承技艺的新力量。与一些村庄人口外流导致“空心化”不同,卖花渔村的年轻人选择像鱼一样“洄游”故土。据徐玉龙介绍,卖花渔村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人口数不足10%,35岁以下的徽派盆景制作从业人员有60余人。
  “90后”姑娘洪瑜便是其中之一,她看到家乡盆景产业发展红火,又考虑到技艺需要传承,于是选择回家系统学习徽派盆景制作。
  洪瑜不仅懂技艺,还了解市场。2022年2月起,她开始通过直播展示徽派盆景制作过程并带货。这期间,她接触到各类消费者,发现盆景市场不断细分。“传统大、中型徽派盆景适合摆在院子里,受众有限。”洪瑜说,她制作了一批“掌上盆景”“指尖盆景”等微型盆景,专门面向生活在都市的年轻群体。
  洪瑜通过直播向观众展示徽派盆景。新华社记者 贾稀荃 摄
  不久前,洪瑜接到了100件微型盆景订单,要求今年年底发货。“这不仅开辟了新市场,还让更多人能接触到非遗技艺。”她说。有了洪瑜作“范本”,更多当地年轻人对投身家中的盆景事业充满信心。
  图为洪瑜制作的微型盆景。新华社记者 贾稀荃 摄
  看到直播能够打开销路,宣传当地文化,2023年10月,卖花渔村借助外来力量打造了专业直播团队,近10位来自各地的年轻人来到卖花渔村与村民一同生活。
  卖花渔村直播项目负责人张念从深入了解徽派盆景技艺入手,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后,她意识到常规的电商方式“以量取胜”,需要很强的货品供应链,而盆景制作需要时间。因此她改变思路,靠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徽派盆景的文化底蕴与制作过程,来提升卖花渔村徽派盆景的品牌价值。
  通过张念团队的镜头,当地青年人回乡创业故事、非遗传承人探访实录,以及卖花渔村乡村生活展现在更多人眼前。张念说:“未来,我们团队会进一步打造卖花渔村徽派盆景IP,让徽派盆景深入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8 22:03 , Processed in 0.2162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