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 呼马呼牛任自哗 父亲是个有趣的“老夫子”。 吴汝纶父亲吴元甲,虽然科举功名止步于秀才,但其实是个颇为清高的“老夫子”。 吴汝纶能够“一试辄中”,得益于他父亲吴元甲的教授,“但禀庭训,并无他师”。(23)吴汝纶十二岁就踏上写作“制义”文之途。咸丰元年(1851年),能“为论说之文”,其父教以制义之文。“自记制义文后云:某生二十有二年矣,自束发受书,家君教以制义之文,学之今十年,未工也。”(24)战乱、贫苦的生活中,在父亲的教导下,直到结束战乱,科举开考,整整磨砺了十二年。 吴元甲,岁贡生(25),乡村塾师,一介寒儒,生性恬淡耿介、清高而乐观。 少有才气,诗文的功底颇为扎实,或许是运气差了那么一点点,科举功名止步于“秀才”。“九岁能操笔为古文作《中正论》三篇,长老惊叹,既长为六皖名诸生。”也曾“少游京师”以求仕进,但未取得功名。“咸丰初元(1851年),应孝廉方正制科,未廷试而乱作。或劝入京师,不应。” (26)因而只能客馆授徒,成一介寒士。 又是一年的年关将近,吴元甲客馆归来。水路走了换陆路,翻过几座山,又走了一天山路,终于望见家乡的炊烟。满身疲惫,解下风餐露宿的行囊,客馆微薄的收入,对于众多家口,杯水车薪。在四壁萧然的屋内,面对妻子儿女期待的目光,虽然是心怀愧疚又满是惊喜,小子们又长高了不少,一家人终于可以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吃个团圆饭了。 过年的时候,喝了一点小酒,他在微醺之中,儿女们簇拥着,作了一首《岁尽》。诗里咏叹道:“解馆归来又一年,妻孥相对却欣然。断炊只是寻常事,赚得团圞(luán,团聚)也值钱。”其家生活窘迫,也可见其生性达观。 咸丰三年(1853年)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桐城的东乡、南乡基本为太平军所控制,湘军与太平军多次在桐城境内交战。咸丰三年(1853年),“桐城为贼所陷,育泉公避乱山中,公随侍读书,时官军自桐城溃,育泉公以从军之后,馆于枞阳,主人惧祸,为变姓名”。(27)有了帮助官军的“从军”经历之后,设馆的主家怕受牵连,不敢用他的真名字示人,可见当时的“从军”还是担有一定风险的。 咸丰十年(1860年),湘军认识到桐城东乡、南乡在争夺安庆之战中的重要性,因此,自当年下半年,湘军与太平军在桐城东乡、南乡展开激战。至次年初,战事基本稳定。“庚申(1860年)、辛酉(1861年)两年,桐城被寇最甚。” 吴汝纶与兄弟“奉母避乱东乡,家贫,撷野茹为食,拾薪煮药奉亲”。此间,吴元甲随军,负责“督运糗粮”,“为乡里办贼,以军事留西乡,数月不相闻问”。(28)国难当前,家事弃后。此所谓“舍小家保大家”。 一天,听说吴元甲要从家门口经过,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家人就站在他经过的道路旁,告诉他家里的困难境况,可是他竟然不发一言,顾自而去。此时,他手里筹集有几千两银子,是给军队办粮草的经费。从军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天天匆忙赶路,行无定所,晚上只能席地而卧,吃的也是粗粝的干粮,乡人抗贼而筹集的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不虚糜一个小钱。(29) “老夫子”也要懂兵法,为乡人御寇,亲手编辑一本《守望要略》。“咸丰初,皖城被寇,辑《守望要略》。及县东南乡起义勇御贼,多本其法。” (30)这本《守望要略》,就是当时御寇的行动指南,桐城县的东乡、南乡为家乡而起事的义勇们,凭借这部兵法,取得了非常好的御寇效果。 吴元甲生性恬淡。“平居好静坐,竟月不闻疾言,口不谈人过失。”在乡村一隅安静的课生授徒,养家糊口,虽然清苦,然亦颇自得其乐。 积极用世且甘于淡泊。交往的人有当地的乡贤,和南乡的破罡胡东潭先生最为友善,胡氏家族有名扬乡里的大孝子胡其爱,还有明末守城有功的胡文燦。不喜欢与官人往来。“是时家君教授乡里,未尝一造县庭。”“家居不好诣城市,有问者,曰:“吾不惯与官人往来。” (31) 吴元甲经常训导吴汝纶:“士人当使实出名上,无使名出实上。”告诫儿子要务真求实,不要蹈求虚名。所作诗文,随写随丢,名利心淡薄,性格颇为散淡。“每为诗文,知言者皆心服。顾不自收拾,脱稿即分散。汝纶少长,始稍搜辑箧藏之。” (32) 马其昶在回忆吴元甲的时候,曾有这样的记载:“育泉征君,先君所严事,其昶犹及见之。《诗》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乃今不可复睹矣。”(33) 小时候,马其昶看见父亲师事吴元甲的情形,犹在眼前,如今一切皆不可睹见。借用《诗经》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慨,虽然身边没有年高德劭之人可以效法了,但还有成法可以依傍。这显然是对吴元甲极高的评价。 当时,很多桐城士绅都经历了这场战乱。将吴汝纶举荐给曾国藩的桐城派后期名家方宗诚亦是举家避乱桐城鲁谼山中,后出入清军大营。方宗诚此间著《俟命录》,为对付太平天国出谋划策,经时任山东布政使、安徽老乡吴廷栋举荐,为曾国藩、倭仁所知,从而进入曾国藩幕府,后出幕入仕任直隶枣强知县。二人命运的不同,除机遇因素外,与吴元甲的性格、人生追求也有很大关系。 从军而不要事功。清军占领桐城后,“及事平,有欲白家君于大吏者,谢不受。” (34) 为家乡人,辛劳可以有,叙功可以无。张裕钊《吴征君墓志铭》载:“当事叙筹饷之劳,君谢曰:吾邑人朘膏血剥肌髓以急国难,而吾乃以为利耶。”这里就说得更为明白,为“急国难”,邑人牺牲更多,我不能从这件事中取利。淡泊名利,耿介如此。 吴元甲自小聪慧,诗文俱佳,除了在乡里教授里党生徒,因为名声传扬,还在外客馆。 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吴元甲远应江西武宁知县翁延绪之招,教授其子翁立德,一直到农历年底才回来。翁立德受教后,考取了进士。(35) “曾文正公尝嘉其文学,客而馆之。”(36)曾国藩是因为赏识吴汝纶的文才,又得知只是受教于父亲吴元甲,因而邀为塾师,教授二儿子纪鸿和陈姓女婿。生性恬淡清高的吴元甲“不乐久处,未几遂辞去”。 吴元甲“孝悌至性”。既是个大孝子,又是个好兄弟。中了秀才后,在乡里私塾教书几十年,“脩脯入门,辄应手散尽”,教馆所得,均随手分给兄弟姊妹。兄弟们都成家立业了,要分家,吴元甲悲伤不已,卧床几天不起,到分家时,家庭全部田宅推与兄弟,自己分文不取。分家后,兄弟田宅丧失,用钱赎再买回来给兄弟。后来田宅丧尽,他再无能力赎回,就让兄弟们一起同锅吃饭。 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吃口众多,都靠吴元甲教私塾微薄的收入来维持,显然是力不从心。有时冬日,一天只吃一顿饭,大多数时候是杂粮充饥。虽然自己贫苦,但兄弟去世,侄子们都在他家养育长大成人。 有这样的父亲,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伟大而坚韧的母亲。 吴汝纶的母亲是个大家闺秀,外祖父马鲁迂,“以名进士官蜀中”,家庭条件很好,马先生很喜欢这个乖巧能干的女儿,吴母嫁过来时,嫁妆自是丰厚。“吾母之来归,资送千金。自吾父推田宅与诸父,皆吾母私钱所购买也。” (37)吴元甲“游京师”,家里每每困顿,都是母亲悄悄拿出私房钱,度过难关。钱用完了,就拿自己服饰去典当。“财罄,则脱服佩出质,典衣之券盈箧。” (38)祖父喜欢喝点酒,母亲则千方百计弄点酒给祖父喝,后来实在没有东西了,只好让小叔子把自己一个心爱的小铜炉拿去给祖父换酒。祖父一次生病后,喜欢吃鳝鱼,卖鳝鱼的人天天到他家门口来,祖父去世后,母亲只要听到卖鳝鱼的叫卖声,就放声痛哭,从此,卖鳝者为之绝迹。 桐城被占期间,吴汝纶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成长为二十二岁的青年,耳濡目染父亲的所作所为,并为《育泉诗集》作注。父亲对吴汝纶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全方位的,不仅教授他作“制义之文”,更多的是在人格上的熏染。父亲不顾及利害、功名,一心做事,在吴汝纶的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清苦的乡村生活,吴元甲不怨天尤人,心平气和。曾有诗句:“平生笑我非张禄,呼马呼牛任自哗。”(39)这是一张恬淡清高而乐观的乡村绅士的自画像。 0 8 桐城吴氏承继桐城派渊源有自 吴汝纶的先辈源于江西婺源。“明洪武初,吴氏自婺源一迁鄱阳,一迁桐城。迁桐城者,居峡山之高甸,有二子分其枝系,长曰荣华,次曰保庆。”(40) 吴荣华就是吴汝纶在桐城的最早祖辈。 吴氏在桐城祖辈中一个叫吴直的是桐城派大师刘大櫆的老师,跟方苞是中表亲戚。吴直与吴汝纶那一分支的祖辈吴大升是堂兄弟。 吴直,字生甫,乾隆丙辰年(1736年)举人,覃思读书,废寝忘食,“为文希微要眇,感喟悲凉”(41),桐城派的奠基人方苞读了老表的文章,感叹佩服不已,认为自己作文的水平达不到表哥文章的精妙。“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不仅得吴直的耳提面命,还精心研读老师的《井迁文集》,集中的文章,每篇都有刘大櫆读后的批语。 吴氏与桐城派古文早就结下解不开的渊源关系。 吴汝纶的兄弟们,自小就浸淫在这样的家族和社会关系的氛围中,桐城派的文章对于他们就如家乡的黄梅戏一样耳熟能详,开口就能吟唱,浸染其中,是身边最亲近的物事。他们兄弟,本就友睦和谐,且都颇有才名,切磋文章,彼此提点。 咸丰十年(1860年),吴汝纶二十一岁。 2月16日(正月二十五日),各路湘军联合发动反攻,太平军大战失利。3月26日,湘军大将李续宜至宿松会见曾国藩,议定曾国荃进攻安庆,多隆阿围攻桐城,李续宜驻兵青草塥策应。 这年春天,桐城南乡的战事稍微平息了一点,吴汝纶跟大哥吴汝经带着两个幼小的弟弟,步行二十里地,兄弟四人同游浮山。是年吴汝绳(字诒甫)十二岁,吴汝纯(字熙甫)八岁。 爬上浮山的妙高峰,峰下大华严寺,香客信徒,摩肩接踵。登上峰顶的“望江亭”,四山飘渺,长江如带,九华、天柱俱在望中,远观云蒸雾绕,石峰隐现,目下绝壁悬崖,如斧劈刀削。 爬上浮山的最高峰,满目苍翠,心情格外舒畅,吴汝纶看着两个弟弟,开玩笑的说:“今天春游浮山,都要赋诗一首。”话音刚落,八岁的汝纯,竟然率先“高唱一绝”,吴汝纶和大哥都惊异不已。过了好久,十二岁的汝绳也作成了一首五言短古诗,且“颇得佳趣,朋辈皆激赏焉”。(42) 吴汝纶兄弟四人。 大哥吴汝经,字肫甫,少与吴汝纶共学齐名。 大弟吴汝绳,五岁能为诗,才致俊逸,吴汝纶有天下文名,别人称许他,每自谢不如,曾官山东汶上县知县,多疾,早逝。吴汝纶儿子吴闿生编撰的《晚清四十家诗钞》有其诗作。 小弟吴汝纯,字熙甫,号敛菴,自号玉屏山人,官光禄寺署正。师事其兄汝纶。私淑方苞、姚鼐,能得其大旨。与贺涛、范当世等友善,以文字相切劘。浏览载籍,颇多颖悟。笃好方苞、姚鼐之说,以古作者自期。撰《玉屏山人诗稿》、《敛菴文集》。可惜,也是英年早逝。(43) 除了同胞兄弟外,还有堂兄吴康之。 吴康之是吴汝纶大伯父的儿子,因大伯早逝,吴康之就一直跟随吴元甲生活,兄弟友睦。这也是吴家的一个才子,生活道路坎坷而艰辛。为人机灵智巧,与人交往态度谦和慷慨大方,喜欢开玩笑而不与人结仇。擅长书法,喜欢作诗。没有科举功名却官至知县,在封建社会确实是个例外。女儿吴芝瑛成为大书法家,渊源自乃父,这是后话。 咸丰八年(1858年)随大哥吴汝经徒步入京就试,吴汝经没有考中,替堂弟谋了一份抄书的差事。因为书法漂亮,诗也写得好,深得大学士宝鋆的赏识,应顺天乡试,不中。后来,做了山东巡抚谭端恪的幕客。不久,改做山东盐大使,由大使升为知县。在山东二十年,曾官宁阳、禹城、蒲台、武城、章丘、郓城知县,“所至皆有政绩,为县人称说”。(44)(待续) 注释: (23)郭立志编撰《桐城吴先生年谱》,雍睦堂丛书,卷一,第5页。 (24)郭立志编撰《桐城吴先生年谱》,雍睦堂丛书,卷一,第2页。 (25) 岁贡生:贡生,俗称“明经”,也有称“诸生”。明清两朝秀才(又称生员)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每年或二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入国子监就读,成为岁贡。 (26)吴汝纶《家严慈六十双寿征言略》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一)黄山书社2002年版 第258页。孝廉方正:清朝特设的制科之一,每逢皇帝即位即荐举一次,赐六品服备用。 (27)郭立志编撰《桐城吴先生年谱》,雍睦堂丛书,卷一,第2页。 (28)郭立志编撰《桐城吴先生年谱》,雍睦堂丛书,卷一,第3页。 (29)张裕钊《吴征君墓志铭》:君家故贫窭也,以勤力所得市米,觳尽散之乡人,而妻子至采菜茹拾樗(臭椿)橡为食。又尝敛数千金馈军,家人乏食遮道告之不顾,又益纠合义勇以与贼抗,所捍百数十里,其在军席地而寝,市饼为食,不虚糜乡里一钱,不顾问家事。 (30)(清)马其昶撰 彭君华校点《桐城耆旧传》黄山书社2013年7月第348页。 (31)吴汝纶《家严慈六十双寿征言略》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一)黄山书社2002年版 第257-258页。 (32)同(31) (33)(清)马其昶撰 彭君华校点《桐城耆旧传》黄山书社2013年7月第348页。 (34)吴汝纶《家严慈六十双寿征言略》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一)黄山书社2002年版 第258页。 (35)吴汝纶《祭翁大家文》:“大家之兄,昔官西江,宾延我君,以其子从。” 郭立志编撰《桐城吴先生年谱》,雍睦堂丛书,卷一,第3页。 (36)张裕钊《吴征君墓志铭》 (37)张裕钊《吴母马太淑人祔葬志》(清)王文濡《明清八大家文钞》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12月 第360页。 (38)吴汝纶《家严慈六十双寿征言略》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一)黄山书社2002年版 第258-259页。 (39)郭立志编撰《桐城吴先生年谱》,雍睦堂丛书,卷一,第2页。 (40)李景濂《吴挚甫先生传》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四)黄山书社2002年版 第1126-1127页。) (41)同上。 (42)郭立志编撰《桐城吴先生年谱》,雍睦堂丛书,卷一,第3页。 (43)刘声木撰 徐天祥校点《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黄山书社2012年11月 第106页。 (44)吴汝纶《从兄郓城知县吴君墓表》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一)黄山书社2002年版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