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边两张图来自一位在修械所工作的朋友,当然这里只是部分展示,他们所里收罗了从清末至现代的各类轻武器,而且绝大多数武器都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这哥们在修理整备武器的时候经常陷入这是啥枪,这枪用的啥弹,到底少了啥零件的灵魂三问中。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年我军工业水平的落后,制式装备的混乱。
以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胶东军区军工部的修械统计表为例,详细列出的机枪就有16种,口径虽然主要以七九和六五为主,但也有英式.303,日本7.7mm等口径
而如此繁多的轻武器种类不单单是影响后勤弹药补给,零件不通用,坏了没处修,不会修,不同武器之间的操作差异和性能差异同样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到1949年8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兵工生产工作的决定,其中包括开办兵工研究所,从各地兵工、修械所收罗各类武器,每式三份送至军委研究。各地的兵工学校研究资料和人员统统送去沈阳兵工总厂培训研究。与此同时,沈阳的五一厂则开始仿制波波沙43冲锋枪以及美军的M1卡宾枪。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咱们还没有完整的军工体系,到49年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才开始在废墟和瓦砾中开始摸索现代军工的发展。但还没摸到头绪,朝鲜战争就开打了。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打响,7月7日,中央政府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并立即抽调38/39/40三个军前往东北与42军组成东北边防军,但这会边防军的武器装备还是万国造,只能在营连级上尽可能的采用相同制式装备。 1950年10月19日起,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但当时的准备依旧是非常不充分,以匆匆从湖北赶来的第50军为例,当时全军3.3万官兵,装备的轻武器有 日本三八大盖:1565支、七九步枪(中正):6111支、英国恩菲尔德:458支、捷克Zb26轻机枪:821挺、布伦机枪:120挺(这里的布伦是指英式.303那种,子弹很匮乏,还有一批79口径的加造勃然机枪或许是归入在捷克机枪序列中)、马克沁水冷重机枪:125挺、日本三式重机枪:3挺,美国M1卡宾枪:716支,美式冲锋枪:1575支(既有M1汤姆逊,也有M3,也包括解放战争中缴获国军的三六式,就是9mm版的M3冲锋枪)。 相比之下,准备充足的39军轻武器相比50师是要好不少,尤其是自动火力高出一大截。其中有:日本三八大盖:7320支,七九步枪:1512支,美国M1903春田步枪:2408支,美国勃朗宁BAR自动步枪:168支,英国布伦机枪:117挺,捷克Zb26轻机枪:790挺,美国勃朗宁M1917水冷重机枪:155挺,日本92式重机枪:7挺,美式冲锋枪:3058支。咋一看轻武器是不缺,至少均下来每个班都起码能有一挺轻机枪。 但种类口径太繁复了,有德式7.92mm,9mm、日式6.5mm/7.7mm,美式.30-06,.45,.30卡宾,英国.303,但这已经是竭尽所能了。从8月初到入朝作战这个准备阶段,东北军区、中央军委、中南军区已经尽可能抽调手头上能用的武器装备拨给东北边防军,但这些武器装备还是显得太过陈旧,东北兵工厂也在这两个月没日没夜的抢修各类武器装备。同时,他们也对各军团的武器进行了调整,比方我们从50军和39军可以看出,50军装备更偏德式口径,如七九步枪、捷克机枪、马克沁重机枪等。而39军偏日/美口径,如三八大盖,春田步枪,BAR自动步枪,勃朗宁M1917重机枪等。到师、团一级的口径则更为统一。 上图是美军1948年时的陆军步兵师编制,重武器这块差的太远了,比如他们一个师就有72门105/155mm级别的榴弹炮,而志愿军第50军全军只有12门75mm山炮。重机枪他们一个师有394挺12.7mm M2勃朗宁重机枪,志愿军全军才百余挺,而且还是7-8mm中口径那种,完全没得比。轻机枪方面差距到不算太大,每个步兵班都有一挺。而且美军当时的勃朗宁BAR作为轻机枪而言并不优秀,但他们步枪手都是半自动的M1加兰德或者M1/M2卡宾(M2可以全自动),能弥补班排一级的轻武器火力。
上图是美军的典型9人制步兵班,除了BAR为自动武器外,其余皆为M1加兰德,但其中有一支是M1C狙击型,另外有三人携M7枪榴弹发射器。而志愿军当时步兵班为12人,其中四人组成一轻机枪队,其余8人持步枪或者冲锋枪,通常来说会有1-3支冲锋枪,视任务而定。所以就班排级火力来看,志愿军并不落后。 不过这只是纯粹的火力对比,美军的重火力、空海、补给优势太大了,这将志愿军当时面临的弹药短缺,补给不足,武器损耗后的补充等问题更是无限放大。好比说在五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平均每月损耗12%的步枪、21%的冲锋枪、24%的轻机枪、17%的重机枪等,这除了志愿军战士的作战减员导致的武器损耗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这些老式武器本身保养情况糟糕,凌乱的型号让某一零件破损后难以找到合适的零件替换等问题。 当然,在志愿军踏过鸭绿江之前,军委就意识到武器装备方面的问题。在1950年10月8日,周总理前往苏联克里米亚与正在此地休养的斯大林会谈,主要便是商讨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军需物资援助问题,但因为需要苏联空军掩护的问题上没有谈拢,因此物资方面的问题也暂时搁置。但等到第一次战役结束之后,武器弹药的短缺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11月7日,教员同志给斯大林拍了一份电报,表明现在志愿军的轻武器以缴获为主,而种类繁多的战利品给后方弹药生产带来了麻烦。现在参与直接作战的36个师中轻武器弹药奇缺,步枪和轻机枪只剩下了6个基数的弹药储备
当时各类武器的弹药基数附表:来自于《海陆空天 惯性世界》杂志2010年3月刊登的《尊严的基石》一文 而如果按照现在国内的工业规模,想要提供足量武器弹药得等到51年下半年,因此希望苏联在51年1-2月份期间能予以武器弹药支援以解36个师的燃眉之急,具体数目如下: 苏式步枪14万支,步枪子弹5800万发; 苏式自动枪26000支,自动枪子弹8000万发; 苏式轻机枪7000挺,轻机枪子弹3700万发; 苏式重机枪2000挺,重机枪子弹2000万发; 飞行员用手枪1000支,飞行员用手枪子弹10万发; 梯恩梯炸药1000吨。 斯大林在11月9日的回电中表示没问题,届时如数运抵,武器具体类型如下 莫辛纳甘91/30型标准步枪; 莫辛纳甘44型卡宾枪; DP27轻机枪; DPM轻机枪(DP27的改进版,早先DP27的复进簧在导气活塞筒里,容易过热,DPM在机匣尾部设计了个能容纳复进簧的管子,解决了复进簧过热导致的故障) 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 PPSh-41冲锋枪; PPS-43冲锋枪; 托卡列夫手枪。 不难看出其实苏联是把二战那票垃圾丢过来了,当时苏军步兵班已经换装了SKS半自动步枪、AK47突击步枪以及RPD轻机枪,连属机枪是基于DP27改的弹链式RP46,郭留诺夫也有改进型的SGM,所以苏援的这批轻武器在质量上也有问题,一方面是老,二方面缺保养,三方面是有些零部件缺失,比如击针断的,通条遗失的等等...不过这批苏援武器缺失是起到了很大作用是真的。 随着第四次战役的的推进,第二番部队27个师开始陆续入朝,武器装备又开始告急。到51年5月,毛主席派总参谋长徐向前率团前往莫斯科谈判新增60个师的武器装备购置事宜,但谈妥已经是十月份了,不过这60个师的装备在51年只能追加4个师,剩下的在后两年中慢慢补齐。 不过我想说的是,苏系装备的补充并不是让志愿军战士在纸面数据上提高了一个层次,打个比方说,在入朝之前,志愿军每个连都能有9挺轻机枪(班均一把),3门60mm迫击炮。但到51年全面换装苏制装备时期,每个连只有6挺轻机枪、2门60mm迫击炮,其中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老装备损耗太大,战士在四次战役期间折损过多,二方面是换装苏械的补充抵不上损耗。 武器缺乏的状态在五次战役结束之后乃至52年9月之前一直存在,咱们看上图框处的部分。到1952年9月24日,总参才开始增发装备。此时连排级的火力才堪抵得上入朝时的编制,不过重武器比早先是好太多了,且弹药通用方面和修理也不像之前那么乱七八糟。
另一方面,就52年9月仍需调拨79轻机枪(捷克式或者加造勃然式)而言,当时志愿军任然没有彻底的苏械化,要满足编制需求,还是得靠老式装备的补给。咱们还能看到上图的第四条,由东北拨调五〇式冲锋枪一万三千六百六十支。这值得我们新开一个话题——仿制 在文章开头,狗子就谈到了49年8月,我军就要求东北兵工厂开始仿制波波沙和M1卡宾枪。而当时只是简单的测绘仿造,在1951年7月的会议期间,志愿军普遍表示出对波波沙冲锋枪的好评。因此在徐向前总参访苏期间,谈到了波波沙生产资料转让的问题。苏联寻思波波沙就一自由枪机式的冲锋枪,没啥好藏着掖着。因此到1951年9月,也将波波沙41型冲锋枪的全套生产图纸给了咱们。自此以后,五〇式冲锋枪的生产才开始走入正轨。同时期,我们也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依托卡列夫TT30/33手枪仿制了五一式手枪,也是咱们后来熟知的五四大黑星的前身。 另一方面,咱们也认识到在入朝初期的运动战期间,志愿军没有专门的装备部门,而且本身装备混乱,口径繁杂,这一方面导致了弹药供给后勤方面的混乱,二方面对于损坏武器的修复利用效率也很低。因此在51年7月,成立了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从组织人才到弹药装备的维修分配都得到了保障。再一方面,51年6月的第五次战役结束之后,抗美援朝从运动战转到阵地战,这一时期各类火炮的消耗量激增,但轻武器弹药消耗不大,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志愿军的装备开始制式化,子弹匮乏的也不如早先那么窘迫。 上边2图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抗美援朝篇》,可以发现在运动战期间,我军缴获的各类枪炮较多,转入阵地战之后,击毁击伤较多,缴获数明显下降。
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无论是早先的万国造还是换装苏制装备后,与美军的轻武器相比有差距,但并没有拉开代差。 以苏系装备为例,当时志愿军战士手中的步枪主要是莫辛纳甘M1891/30型和M44型,前者是苏军二战时的主力武器,枪长1232mm,重4公斤。后者则是91/30的卡宾型,枪长1013mm,重4.1公斤(主要是自带折叠刺刀增了重)。91/30有更长的枪管,自然也有更高的膛口初速和射程。不过在二战时期,几乎各国都认识到枪管那么长没必要,一方面是很少拼刺,二方面是长枪管带来的额外射程几乎是在可视范围以外的,没意义。因此到二战结束后,各国步枪几乎都是1米左右乃至更短。
莫辛纳甘91/30与M44↑ 莫辛纳甘的精度没问题,弹道也较为低伸,咱们也知道冷枪冷炮运动中神枪手张桃芳就过M44,在53年我们也基于M44仿制了53式步骑枪,不过等正式装备已经是1954年,抗美援朝已经结束。 莫辛纳甘普遍会提到的问题是开栓生涩,尤其在冬天时枪栓甚至会冻在机匣上,有时候得用脚踹开栓。如果不谈冻结的话,我觉得莫辛纳甘开栓生涩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点 1、 它是一杆Cock on open的大栓,换句话说就是它在开枪机时挂起击针,这增大了开栓阻力。像恩菲尔德这种拉栓非常流畅的大栓采用的是Cock on Close,也就是在闭栓时挂起击针,这就容易多了。 2、 毛瑟同样是Cock on open,但毛瑟的预抽壳斜面与拉机柄在一条线上,比较好施力(因为子弹在膛内贴膛膨胀,所以需要转栓时用一个斜面将枪机稍微抽出来一点,完成预抽壳,方便后续动作) 毛瑟的预抽壳斜面↑ 但莫辛纳甘的预抽壳斜面在枪机前方,这样一来枪机旋转的力就不够直接,导致开栓生涩。另一方面,莫辛纳甘的拉机柄也短,等于说是杠杆力臂短,这样一来也就更费劲。 莫辛纳甘的预抽壳斜面↑ 美军当时主要步枪是M1加兰德,同样是二战时的武器。志愿军将这种半自动武器成为大八粒或八粒快,加兰德作为半自动精度也不差,和纳甘M44半斤八两。不过普遍反映4.31公斤的空枪质量有些偏重,而且枪身显得也较为肥硕,.30-06子弹装药较大,连同长活塞和枪机一同后坐时的冲量偏大。因此志愿军战士普遍更喜欢小巧的M1/M2卡宾。
M1卡宾空重只有2.4公斤,长度仅900mm,非常灵活,M2则是M1的全自动改型。后坐力很小,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就很推崇,所以从47年就尝试仿制。 不过它发射的.30卡宾弹脱胎于.32WSL小型猎弹,动能较弱。虽然比波波沙之类的冲锋枪单发动能要强,这不上不下的弹也导致了近距离论火力打不过冲锋枪,远距离论威力和精度又打不过步枪的尴尬场面。但在冷枪冷炮运动的近距离偷袭中,M1卡宾的特点倒是得以出色发挥。但在极寒环境中的可靠性较差。 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战士最喜欢的是波波沙41以及50式冲锋枪,3.63公斤不算重,可以半自动精准单点,也可以全自动泼水。(波波沙是固定托冲锋枪,单发精度很出色)自由枪机的结构也足够简单,不容易出故障,出故障也容易修理。 不过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普遍使用的是35发弹匣而不是71发弹鼓,这一方面是原装弹鼓数量少,且弹鼓制造复杂,也易损坏和故障。咱们在《卡拉什尼科夫》电影中能看到一幕苏军因波波沙卡壳而被德军击伤的一幕,这就是弹鼓的毛病,所以苏联后来自己也多装配35发弹匣,等到PPS43冲锋枪研制完成后,干脆也取消了弹鼓这东西,二方面是弹鼓携行不便。在1952年6月,志愿军战士每个步兵班都增发至三支冲锋枪,从火力投射密度来说,志愿军的班组火力高于美军(美军步兵班没有正规的冲锋枪编制,通常是连部有储备,按需配发)
(志愿军战士正在用50式冲锋枪射击)
(邱少云烈士的遗物,一支被烧焦的50式) M1汤姆逊、M3黄油、司登等冲锋枪或是初期入朝时有装备,或是作战时缴获,但数量均远比不上波波沙/50式,且.45ACP和9mm弹相对匮乏。志愿军相对更偏爱M3黄油枪,重量轻、收拢枪托后也更便携,M1汤姆逊则显得太沉太大,不易携行。 DP27转盘机枪在抗美援朝时期略显落伍,硕大的弹盘不易携带,而且无法快换枪管,塞在活塞筒内的复进簧也容易过热导致复进故障,所以志愿军对其评价普遍还不如捷克ZB26以及布伦式机枪。 咱们可以这么去考虑,二战结束之后,各国步兵班里要不就是开始配发中间威力弹的机枪(比如RPD轻机枪),要不就是班组武器自动化(比如M14全自动,当然这个很失败),而全威力步枪弹机枪通常都是以通用机枪的形式发配到连排一级。DP27也好,ZB26也罢,这类弹鼓/弹匣式的全威力轻机枪此时已经跟不上时代。 (图为五三式轻机枪,可以看到机尾的复进簧特征,它是基于DPM机枪仿制) 重机枪方面,苏联也是给了一些M1910式水冷马克沁,这种武器非常糟糕。倒不是说可靠性不好,但这60多公斤的身板太不适合移动了,而且朝鲜多山,移动起来更是噩梦。相比之下郭刘诺夫SG43机枪本身是苏联为了取代M1910马克沁而研发,减重效果出色。枪身13.8+轮架26.6公斤,必要时可以直接抱着机枪参与进攻。后来我军基于SG43研发了五三式重机枪,属于营级配置。
总的来说,咱们可以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时期的轻武器分为三个时期。 一、 从50年8月至2月的准备期和运动战早期,此时中央从全国各地尽可能的调配统一制式的武器发给东北边防军。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军工体系,即便竭尽所能,志愿军武器依旧是五花八门的万国造。入朝之后,无论是补给还是武器损耗复修都极度困难,好在运动战时期能靠缴获敌军装备熬着。 二、 51年2月至6月的苏援武器初期,第一批苏援武器让志愿军从万国造向统一制式武器转变。但前线依然吃紧,损耗赶不上补给,在五次战役期间,志愿军班排级的轻武器配置甚至不如入朝初期。 三、 51年6月至53年转入阵地战阶段后,战线日渐稳定。志愿军开始成立后方勤务司令部统筹管理军备弹药的分发和维修,同时开始向苏联购买第二批武器。这一时期志愿军的装备开始彻底苏化,原先的万国造开始进入后方储备,波波沙41、PPS43、托卡列夫手枪、莫辛纳甘M44、DPM机枪、SG43重机枪等苏系轻武器的仿制工作开始实行,为到抗美援朝结束后我军的第一代53/54式轻武器家族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