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来,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正在央视一套播出,随着电视剧剧情的不断推进,关于战争中志愿军将领们的年龄问题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其实在战争年代,我军指挥员们的年龄都不是很大,尤其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20出头就独当一面,扛大梁的指挥员们大有人在。
比如萧华将军,在17岁时就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全面抗战爆发时,年仅21岁的萧华便先后担任115师政治部副主任、343旅政委等职。1938年,22岁的萧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时,还被称为是“娃娃司令”。 再如杨成武将军,在飞夺泸定桥时,任红4团政委的他当时才21岁;在抗战时期,杨成武长期担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在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时,杨成武也才25岁。 而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兵力规模从100多万人发展到了550万人,中高级指挥员们都非常年轻化。这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而在当时世界各国军队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志愿军的指挥员们比起对面的美军来说,年轻化的特征非常明显。
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彭总,当时才52岁;而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当时已经70高龄了。 可要论实际在战场上的时间,彭总从18岁参加湘军到52岁中的34年时间中,每一年都在战斗;而麦克阿瑟虽是美军名将,而且年纪大彭总18岁,但其实真正参加并指挥作战的时间并没有多长。 尤其是麦克阿瑟这种将领,他们指挥能力的发挥更多是建立在美国强大国力的基础之上(包后来李奇微在内的所有美军将领基本都是如此),跟彭总这种从极度艰难环境中打出来的指挥员,有着根本的不同。如果要是将我军的物质条件跟美军互换一下,美军估计连打都不用打就得投降了,更别提什么这个战术,那个战术了。 彭总在入朝作战时是52岁,在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位置上,这个年纪并不是很大。但在当时的志愿军中,却基本是年纪最大了的,而彭总麾下的一干猛将们,自然是要更为年轻。 邓华
洪学智
以志愿军第13兵团来说,司令员兼政委是邓华(开国上将)、副司令为洪学智(开国上将)和韩先楚(开国上将)、参谋长为解方(开国少将)、政治部主任为杜平(开国中将)。 其中邓华是1910年出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只有40岁;洪学智是1913年出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只有37岁;韩先楚也是1913年出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为37岁;解方是1908年出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42岁;杜平也是1908年出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42岁。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军编组完成后不久,13兵团司令部即改组为志愿军司令部。 韩先楚
其中邓华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洪学智和韩先楚为副司令员、解方为参谋长,政治部、后勤部和其他机构的同志均照旧负责。 由于13兵团兵团部的升格,其实使得原13兵团主要领导从兵团级上升到了“志司”一级,这与后来其他兵团入朝参战后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在1950年,志愿军入朝部队其实只有2个兵团,其中除了原13兵团部队外,就是志愿军第9兵团了。 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是宋时轮(开国上将)、副司令员陶勇(开国中将)、参谋长覃健(开国中将)、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开国中将)。 宋时轮
宋时轮是1907年出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43岁;陶勇是1913年出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37岁;覃健是1911年出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39岁;谢有法是1917年出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只有33岁。 从原13兵团及9兵团主要指挥员的年龄来看,基本就是40岁上下,平均年龄还要在40岁以下(38.9岁);其中年纪最大的宋时轮43岁,年纪最轻的谢有法才33岁。 由于原13兵团兵团部改组为了志愿军司令部,其实使得“志司”一级的主要指挥员也都非常年轻化。 那么在1950年时,志愿军下属各军的主官又是什么年龄构成呢? 志愿军13兵团原辖第38军、39军、40军、42军,随后第50军、66军也入朝参战,而志愿军9兵团入朝后,下辖的是第20军、26军和27军,以上共计有9个军。 入朝初期的梁兴初、江拥辉(38军副军长)和刘西元
其中38军军长梁兴初(开国中将),政委刘西元(开国中将),梁兴初是1912年生人,入朝作战时恰好是38岁;刘西元是1917年生人,入朝作战时只有33岁。 出国前夕的39军领导,其中中间者为吴信泉
39军军长吴信泉(开国中将),政委徐斌洲(开国中将),吴信泉和徐斌洲都是1912年生人,入朝作战时都是38岁。
40军军长温玉成(开国中将),政委袁升平(开国中将),温玉成是1915年生人,入朝作战时只有35岁;袁升平是1912年生人,入朝作战时为38岁。 42军军长吴瑞林(开国中将),政委周彪(开国中将),吴瑞林是1915年生人,入朝作战时只有35岁;周彪是1910年生人,入朝作战时40岁。 曾泽生
50军军长曾泽生(开国中将),政委徐文烈(开国少将),曾泽生是1902年生人,入朝作战时48岁,是1950年志愿军各军中年纪最大的军长;徐文烈是1909年生人,入朝作战时41岁。 66军军长肖新槐((开国中将),政委王紫峰(开国中将),肖新槐是1907年生人,入朝作战时43岁;王紫峰是1905年生人,入朝作战时45岁。 以上6个军的情况是,38军、39军、40军是最初13兵团的基干,随后42军加入。入朝作战后,因护卫后方及兵力不足等问题,又临时增调50军和66军。 志愿军9兵团下辖第20军、26军和27军。 张翼翔
20军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开国中将),张翼翔是1914年生人,入朝作战时36岁。 26军军长张仁初(开国中将),政委李耀文(开国少将),张仁初是1909年生人,入朝作战时41岁;李耀文是1918年生人,入朝作战时只有32岁。 27军军长彭德清(开国少将),政委刘浩天(开国中将),彭德清是1910年生人,入朝作战时40岁;刘浩天是1912年生人,入朝作战时只有38岁。 如果看志愿军在1950年入朝作战部队军长和政委们的年纪,大多数也都在35岁到40岁之间,跟“志司”和兵团级主要领导的年龄基本相当。 其中曾泽生军长的年纪最大,为48岁;由于曾军长的情况比较特殊,除他之外年纪最大的是66军政委王紫峰,为45岁;而年纪最轻的军级主官是26军政委李耀文,当时才32岁。
在《跨过鸭绿江》中,对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38军、39军、40军、42军的军长及政委有较多镜头,他们八位军级主官的平均年龄不到37岁。而在1950年入朝参战的9个军中,军长和政委的平均年龄只有38.8岁。 基本可以这么说,在志愿军司令部、兵团级和军级指挥员中,绝大多数都是三十大几岁,有一部分则是四十岁刚出头,还有一小部分是三十岁刚出头,而像彭总这样五十岁出头的就算年纪最大的了。 所以当时彭总所率领的就是这么一群年富力强的指挥员们,这些猛将们虽然年纪都不是很大,但平均都有20年以上的战争经历,而且都是跟强敌一步步血战中打拼出来的。
丰富的作战经验,灵活的指挥部署和敢打敢拼的顽强精神,这些都在志愿军指挥员们身上有着很明显的体现。 抗美援朝一战我们是以弱击强,如果在指挥谋略上不压倒对方,仅凭血肉之躯是难以打赢的。而在彭总的指挥下,这么一群三四十岁的猛将们几乎将谋略和勇气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所留下来的指挥艺术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