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标题: 小说与历史:水浒传里的官职与真实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如玉 时间: 2018-6-9 10:22
标题: 小说与历史:水浒传里的官职与真实历史
节选自《王朝的倒影---水浒传中宋朝事》
水浒传中介绍人没摆脱官本位套路,和现在一样,无论什么人,只要和体制沾点边,都要把职务介绍出来,而且还要渲染的似乎很大,比如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鲁达的提辖,武松的都头。
水浒中还提到了各种官职,实则有些是不准确的。包括宋江的押司,武松的都头,林冲的教头都称不上官,只能算作吏员。宋代官员和吏员界限分明,一旦为吏,基本是终生为吏。
据此我们看下《水浒》中出现的各种官称(主要是武职),如太尉、虞侯、提辖、中书、制使、知寨、都监、团练使等等在宋代的真实情况。
太尉是下级军官对高级武官的尊称,并非实任太尉。所以水浒传中太尉称呼比较多。“殿帅”乃殿前都指挥使的尊称,如同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称“马帅”、“步帅”。“殿帅府”即殿前都指挥使司的俗称。
宋徽宗政和时,规定三衙长官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为正五品,而殿前都指挥使为从二品,且资序在节度使之上。所以高俅被尊称“太尉”。
需要指出的是此“太尉”为政和时所定武选五十二阶的最高阶,正二品,并非“三公”的太尉(三师为三公),亦非实职。
当时太尉阶武官不尊称“太尉”,而称“两府”。“太尉”也是枢密院文长官的通泛尊称。所以殿前司高太尉、宿太尉之类未必均为太尉阶。总之,“太尉”既可指官阶,亦可为尊称,但不是职务;实为太尉者,并不尊称“太尉”。当然更不可能在大门上挂“太尉府”。
教头在宋初便设置,即军中的武术教练,由武艺出众的军吏充任。教头的普及则是宋神宗以后加强军事训练的结果。教头是无品的军吏,在宋代,官与吏有着身份性的根本差别。军官称“员”,军吏称“人”;军官升迁可称“转官”,而军吏只能称“转资”。《水浒传》中林冲就是这样的教官,教官总数目不在少数。北宋末年,禁军人数也远远达不到八十万,只是号称。
另外害林冲的陆虞侯之虞侯应是节级类无品的低微小军吏。宋旧军制副都头之下是十将,十将之下乃为虞侯。陆谦算是殿帅府的一个小办事员。虽然低微,但因其在高俅身边办事位卑但紧要。
“虞侯”与“都虞侯”差别极大。都虞侯是三衙及各军的次副长官。三衙的都虞侯往下是某某军各长官、再往下是厢、军、指挥、都各长官,然后是十将,再以下是虞侯。所以殿前司的都虞侯与虞侯,虽然只差一个“都”字,级别却相差极大。
水浒中提辖这个官职不符合历史。《宋史-职官志》有“崇宁中,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
“守臣”是指知府、知州等府州长官,他们中的一部分兼任路经略/安抚使。宋代以文制武,文官一般兼任路、州军事长官——路总管(部署)、路分钤辖、州钤辖,及部分路分监押、州监押,武官任副职。资深者称“都”,即“都监”(都监押)的由来。所谓“提举兵马”、“提辖兵甲”便是他们的此类兼职。因此如果“提辖”是指“提辖兵甲”便不是低级武官的官职,而由路、州两级的文长官兼任,等同于总管、钤辖、监押一类。
宋代确有提辖官,但为事务官,非军官。所以鲁达的提辖表述并不准确,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尊称或者是官职的鼓吹扩大化。
小说可能受宋、元话本所现提辖官的影响。像鲁达这样的小军官,最多也就是从九品末级的小使臣,而同是叫“提辖”的孙立、索超则应该是指挥使(一指挥五百人)一类的军官,八品的使臣。
至于鲁达拳打镇关西时说的“五路廉访使”中的廉访使是指“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简称走马承受。宋徽宗政和时改称廉访使,南宋初罢废。
在军州制度文中介绍过走马承受隶路经略/安抚司,改廉访使后不隶。所任者为八九品的三班使臣或内侍宦官,虽名义上地位低下,实为监视帅司所设的监军,非朝廷亲信耳目者不经皇帝本人及枢密院不得除授。所任武官亦多为荫补的功臣子弟。所以,虽然廉访使/走马承受可以为鲁达一类的的低级武官充任,但也不是他所能当上。有人称廉访使是指经略使(小种经略相公),也不准确。
宋江担任的押司、晁盖担任的保正在宋代确是存在。押司为县主簿(从九品)以下无品的吏员,是吏不是官。另有司事、贴司等。但无“令史”,令史在宋代为京官,乃三省、枢密院诸司诸房的文员。虽然实际担任吏的职事,但所处机要,仍为从八品的官,与吏身份不同。地方上出现令史,应是元代的情形。
至于“保正”则是神宗熙宁变法行保甲法之后的称谓。按照王安石制定的保甲法:五户为小保,二十五户为大保,二百五十户为都保,分设大、小保长、都保正,富户充当。晁盖的“保正”便是二百五十户的都保正,类似村长或乡长(依据户口),并负责管理本地的乡兵(民兵)训练、上番并教阅。既非官也非吏,与现今不同。书中多次出现的“里正”也不准确。北宋前期有里正,但北宋后期罢废。金、元也设里正。书中的所谓“里正”、“社长”应为元代制度。
再说下水浒传中对中书这个官职的使用。前面介绍过宋代以大名府为北京,按例北京留守司留守例兼知大名府,所以不可能既有留守又有知府(王太守)。梁世杰也不可能称“梁中书”。宋代既无“中书”这样的官职,也无这样的称谓。水浒中所谓的“中书”可能是受元代行中书省名称的影响。
包括《水浒》中多以“中书省”为朝廷中枢,这也是元代制度。宋前期门下、尚书二省并未罢废。但自元丰改制,北宋后期三省恢复唐代“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之制分立执事。当时称“朝廷”中枢者必谓三省及枢密院,而不是中书省。
杨志的制使也不符合宋代事实。《唐律-释文》有“天子所使谓制使”之说,“制使”是皇帝使者的一种称呼。宋代有“制置使(比安抚使更高的封疆大吏),但没有“制使”这个军职。另外正、副牌军之类军职宋代也不存在。
水浒中所说的知寨也不准确。按照宋代情形,清风寨应是是巡检司寨,所以正式名称应为巡检。
宋代县级治安分隶县尉、巡检。两者地位相当,基本从九品。县尉治县城,而乡里归巡检,可以一县数寨,也可数县一寨。巡检司是县派驻重要关卡类似现在检查站之类公安机关。清风寨应是设在清风镇的巡检司。另外县尉司所辖治安人员称弓手,巡检司所辖称土兵。弓手为雇佣,土兵为招募。宋哲宗以后都用当地人员,不算军人(禁、厢兵),也非民兵(乡兵),而是专职公安人员,隶路提点刑狱司(类似省公安厅)。
巡检司寨一般数十人到一二百人不等,个别大的也有五六百人。采用“都”一级编制,类似现今连级。宋代重文官抑制武职,所以,花荣正式序列在刘高之下。刘高有点教导员的意思。
节级是水浒传中常出现的一种官职,尤其在监狱。前面说过军官称“将校”,军吏称“节级”,军兵称“长行”。乃无品的吏员。旧军制都一级马军副兵马使、步军副都头以下十将、将虞侯、承局、押官等统称“节级”。
《水浒》中常把节级与虞侯、承局、押官等放在一起,实则前者为通称,后者是具体名。另外牢城营标准称呼为牢城指挥,隶属厢军,长官为指挥使,而不是“管营”。至于管营相公,大约是尊称。
都头在宋代真实存在。宋代旧军制厢、军、指挥、都,“都”是四级编制的最末一级,员额一百人。“都”的领兵官马军为军使、副兵马使,步军为都头、副都头。
除禁、厢军外,土兵也采用都的编制,而弓手按县之大小,北宋十人到五十人不等,一般少于都,头领为十将、虞侯之类的节级。武松、朱仝、雷横之类都是县尉司弓手(警员)的所谓都头,地位更低于禁军厢军。
宋代不分马兵弓手、步兵弓手,金、元才有。宋代有“马军”称谓,必为禁、厢军(宋代缺马,马军未必有马,但是一种身份)。
“都监”乃“都监押”省称,监押之资深者。地位更高,但职事相同。如前文所述,宋代各地军事长官路有总管(部署),路分钤辖、监押,州有州钤辖、监押,或兵马巡检、提举兵马、提辖兵甲之类别名。州以下某些地方,尤其边地,县、镇、关、堡、寨等屯兵处亦有监押。一般当地文职长官主管掌印,总管、钤辖文官兼任,监押多武官专任,资深者均称“都”。管辖本地就粮禁军、厢军,以及屯驻禁军(边地)。
此外,本地若有驻禁军(不带家眷的更戍军)则另置驻泊监押/都监。神宗行将兵法后,本处监押若兼将者,亦领将兵,否则只领本地不系将禁兵与厢兵。由此可知,所谓“都监”职权大小差别很大。大到分管一路,小到一堡一寨。大州的兼将都监所辖可能近万人,而小州的都监可能只领千把人(禁、厢兵各几百)。大者可达正六品的横行,小者或许只是从七品的诸司副使。
总管或都总管(原称“部署”,避英宗“曙”讳改)乃一路军事长官。《水浒》中的大名府、青州都是路治望郡,大名更兼北京。当地知府、知州兼路安抚使并马步军总管(《宋史-职官志》青州为兵马巡检)武职领兵官当为副总管,而非都监(如大名李成、闻达),总管也不可能只管本州兵马。
《水浒传》中统制、都统制说的也不准确。“统制”是临时差遣,即统领若干将领执行军事行动的指挥官,后渐成为固定官职,为一军之长。北宋前期统制地位比较高,率上万至数万人,一般是一路的统兵官或出征行营的一军统帅,常为路军事长官所任,且非用兵处不设。据职事大小,重者大约横行一级的高阶武官才可担任。
南宋前期下降到北宋“将”的等级,将则相当于北宋的部将。南宋后期进一步下降。《水浒传》写的情况是北宋末,所以秦明这样的军官也称为“统制”不准确。
都统制也是一样的情形。北宋后期的都统制类似宋初之都部署、金之都元帅,乃行营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大军出征常分数军,每军置统制,而总于都统制。为总司令,但不是资格更老的“统制”。南宋前期虽然地位下降,仍是一方镇帅(如御前诸军都统制),到后期因滥授而导致地位大大下降。可能受后来影响,《水浒传》写宋江等人受封,为某州都统制,绝非宋徽宗时情形。
《水浒传》中团练使、节度使使用不准确。前文说过,宋代的“某州团练使”从五品,多是武官虚衔而非职事。实际任职的话低于“防御使”。
《水浒传》中把“团练使”写成韩滔、彭玘一类率千余人的中下级武官的军职,不很准确。宋代后期的“节度使”为虚衔,《水浒》中写十节度使的实差更不准确。
还有宋代的“观察使”和“观察”的区别。“观察使”为正五品,是高级武官的军阶。而观察只是地方公安干部,如水浒传中被割了耳朵的何涛,府一级的从八品缉捕使臣,尊称观察。
安抚司或经略司乃路级帅司,一路军事为主,军民兼管的机构,所以州一级不会有安抚使。所以水浒中的“楚州安抚使”、“庐州安抚使”之类不准确。且安抚使、经略使按例兼所置路之首府的知府或知州。比如泾原路经略使必兼知渭州,所以不可能出现书中渭州知州去拜见经略使的情景。宋代的路一级凡加“经略”,一般为用兵之地。
军州制度说过宋代行政区划分路、州、县三级。州一级为府、州、军、监。府为大州要地。府之长官称“知府”(京府称尹),州之长官称“知州”,为“权知某府/州军州事”省称,无固定官阶对应(从五品“诸州刺史”为武官阶),通常五六品上下。高官出朝担任则称“判”。
知府、知州不可通称,所以济州、青州等州的长官只能称知州,不能称知府。《水浒传》中统称知府是明代的情形。另如书中东昌、高唐州,元、明时才有,“郡”则为唐以前行政区划,宋代不置。
特别说明,宋代已经有雏形的海军。宋设沿海制置使,一般由明州(今宁波)知州兼任,为常设机构,下设海军,由正副使分任总领、同总领海船,设总领海船所。平江府知府或绍兴知府,偶尔也以沿海制置使为兼衔,沿海制置使有时并入浙东安抚司。
设置两个沿海制置使时,分驻明州、平江,副使常以武将担任。武将任沿海制置使时也兼任明州知州,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添差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兼提督海船、两浙西路通泰海州沿海制置使,则不再兼地方官。
另有沿江制置使,岳飞曾于绍兴三年担任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置司江州,是临时设置的机构。常设的沿江制置使,置司于建康府(今江苏南京),由知府兼任,“专一措置水军海船”。也常在鄂州设沿江制置司,有时只设沿江制置副使,单独置司,均由鄂州知州兼任。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