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中,对兵力的夸张乃是惯例。反正小说作者不需要考虑补给和人力,上下嘴皮一碰,就是十万、二十万,甚至五十万、一百万大军,只要看着热闹威武就好。
《三国演义》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相对算比较靠谱的,但毕竟也是三虚七实,里面兵力夸张的不在少数。偏偏因为《三国演义》影响力巨大,里面不少兵力数字被当成了历史,如著名的“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
本篇,老巴就为您聊聊《演义》中著名战例的兵力,和对应的史书兵力。
首先看群雄并立的第一场大混战: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演义》毛本第五回讲述,曹操号召讨伐董卓,有17路诸侯响应,加上曹操共计18路。关于兵力: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
18路诸侯,多的三万,少的一二万。其中袁绍是3万,公孙瓒是1.5万,曹操是1万。这么算起来,18路诸侯总兵力下限是20多万,上限是40多万。
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诸侯讨伐董卓的事,不过马腾、陶谦、孔融、公孙瓒等几路并没有参加进来。这些诸侯也并未如小说一样汇集在一起,而是分成几路驻扎。《三国志.武帝纪》讲述了其中的一些兵力情况:
(袁术、韩馥、孔伷、刘岱、王匡、袁绍、张邈、乔瑁、袁遗、鲍信等诸侯)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鄴。……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馀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
诸侯中,袁绍、王匡、张扬屯兵河内,张邈、刘岱、乔瑁、袁遗、鲍信、曹操、张超屯酸枣,孔伷屯颍川,孙坚、袁术屯南阳,韩馥屯邺城。其中,三国志原文说了袁术等十人是“众各数万”。不过这数万本身范畴比较宽,两三万到七八万都可以叫数万。即使按最少的两万计算,这十路诸侯总数也有20万之多。此外曹操有兵力五千,孙坚有数万,张扬是几千,张超估计兵力在一二万左右。这么算起来,历史上十四路诸侯的总兵力至少在20多万,和《三国演义》中大致相当。
再从另一个角度算,张邈、刘岱、乔瑁、袁遗这几个屯兵酸枣的总兵力是十余万,再加上曹操(5000)、鲍信(二万多)等,总兵力可能为15-20万。再加上河内的袁绍、王匡和张扬,总兵力四五万到十万;南阳的孙坚、袁术,总兵力四五万到十万,颍川的孔伷和邺城的韩馥,总兵力四五万到十万,这样诸侯的总兵力大致下限为30万,上限为50万。
这么一算,对于诸侯讨伐董卓一战,《三国演义》的兵力不但没有夸张,简直反而显得比较保守了。大约这次战争本身双方动员的兵力规模已经足够大(尽管并未全部投入),所以罗贯中无须夸张吧。
下面再看看三国中另一场关键战役——官渡之战。
《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的前哨战——白马坡,颜良率领的袁绍军为“前部精兵十万”,而曹操则是“操引兵十五万,分三队而行。于路又连接刘延告急文书,操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扎住。”此后关羽飞马斩颜良,“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即袁绍至少损失了数万这个量级的兵马。
紧跟着的延津之战,袁绍方“文丑自领七万军先行,令玄德引三万军随后”,曹操方兵力不明,结果袁军再次大败。
最后,袁绍主力大军压境时
却说袁绍兴兵,望官渡进发。夏侯惇发书告急。曹操起军七万,前往迎敌,留荀彧守许都。绍……将大军七十万,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九十余里。
即是说,加上之前颜良、文丑两军的折损,在《演义》的官渡之战中,袁绍总共出动了七八十万大军。而曹操前后调动的兵力大约是十多万,其中扼守官渡的兵力是七万。双方出动的总兵力接近百万,在《演义》中也算是罕见的大战役了。
那么,官渡之战历史上双方的兵力为多少呢?袁绍方面是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即大约11万人。而曹操方面,《武帝纪》说其扼守官渡的兵力不满万人,但曹操同时还出动了多路军队扰袭袁绍,一般认为其动员的总兵力在二万到四万之间。
也就是说,《演义》将袁绍的兵力夸张为历史的7倍左右,将曹操总兵力夸张为原先的四至八倍左右。这样制造出真实历史上并未存在的战役规模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义》中虽然夸张了总兵力,却对具体的战术兵力没有变化。写袁绍留淳于琼带二万人守乌巢,后来乌巢遭到袭击,又派蒋奇带1万人去救援乌巢,派张郃高览带5000人去偷袭曹营。这个兵力规模,纯粹又变成历史上的了。
接下来,再看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兵力众所周知,“八十三万”。这也是整部《三国演义》中单方出动的最大兵力。
而对历史上的曹军,也有很著名的一段分析,是周瑜对孙权说的: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资治通鉴》引《江表传》)
中原原班人马最多十五六万,刘表降兵最多七八万,那么总兵力大约是22-24万。这一段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首先这是周瑜给孙权估计的曹操军队上限,上限22-24万,真实数字应该更少。但另一方面,周瑜的目的又是劝孙权打消顾虑,那么对曹操兵力也不会夸张太多,甚至可能故意稍微往少里说一点点。这样一来,20余万这个规模,基本可以认为对赤壁之战曹军兵力的最合理估计。
《演义》中将20余万的曹军,夸张为83万,扩大为3倍多到4倍。这个扩张比率尚且比不上官渡之战的袁绍军。
至于另一方刘备、孙权,《演义》并未夸张他们的兵力数。周瑜所部依然是3万人,而刘备所部依然是诸葛亮自称的“关羽部万人”+“江夏刘琦万人”,即2万余人。
这样一来,历史上是曹军20余万对孙刘联军5万,大约4-5倍的优势,在《演义》中则变成了曹军83万对孙刘联军5万,10多倍的优势。这也是更能体现诸葛亮风火并用的丰功伟绩。
还有一场重要战役,当然就是火烧连营的夷陵之战了。这一战,刘备的“倾国之兵”,《三国演义》中大致设定为70多万人:
(刘备)遂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共兵七十五万,择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师。……孙权听罢,收了二人,乃谓百官曰:“今刘玄德即了帝位,统精兵七十余万,御驾亲征,其势甚大,如之奈何?”(毛本81回)
尚书刘晔曰:“近东吴陆逊,新破蜀兵七十万,上下齐心,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陆逊多谋,必有准备。”(毛本85回)
而东吴方面,孙权先命孙桓、朱然带五万人迎战,此后又派韩当、周泰等引兵十万拦截。后来陆逊拜将之后,“逊领命下坛,令徐盛、丁奉为护卫,即日出师;一面调诸路军马,水陆并进。”可见陆逊还是带了一批援军去的,数量不详。但既然是陆逊作为大都督,后续调集的兵马应该不少于数万之众。但同时,孙权前面已经把大部分名将都派出去了,陆逊带的援军,应该也不至于超过先前出兵的总数。如果前面只派出15万,后面却让陆逊带30万人去,这有点扯。所以,陆逊援军的上限应该就15万左右。
这样一来,《演义》夷陵之战中吴军的兵力大致在20万到30万左右。蜀军是吴军的三倍左右。
那么历史上呢?历史上,刘备东征的兵力,各家观点不一。史书中有冯习、吴班带四万人出峡口的记载,所以下限是4万,上限有人认为七八万,有人认为超过10万。而东吴方面,史书有记载陆逊带兵五万防御,再加上孙桓所部,总兵力大致是六七万这个量级。
《三国演义》将刘备所部夸张为历史的6-15倍,而将东吴兵力夸张为3-4倍。这样,历史上原本两军势均力敌,或者蜀军数量略占优势的一次大战,被《演义》改成了数量悬殊的以弱胜强。
最后,说说诸葛亮、姜维的历次北伐。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第一次、第二次、第六次都说了出动兵力为三十余万。而姜维的九伐中原,除了数次兵力不明,其余计有一次是五万,有一次十五万,有两次二十万,有一次三十万。
实际在历史上,诸葛亮、姜维师徒的北伐,除了诸葛亮在234年的一次明说兵力达到十万外,其余各次,很可能兵力都在十万以内。因为以蜀汉区区一地,要供养过于庞大的兵力,本来就是很困难的。带263年蜀汉灭亡时,全国的兵力也不过10.2万,这包括了东部、南部边境与内地的驻守人马。所以,《演义》中对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的兵力,通常也都进行了二三倍乃至四五倍的夸张。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