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标题: 七夕节与安徽的“情缘”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24-8-12 00:11
标题: 七夕节与安徽的“情缘”
七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上千年的创作和传颂中,七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爱情,更增添了游子思乡、思妇怀远、羁旅之愁、相思之苦。但是七夕节蕴含的浪漫情怀,却从未改变。
甜蜜“牵手”七夕节 欧宗涛/摄
七夕节与安徽,有着怎样的“情缘”?皖山皖水间的“爱情圣地”,能否打动今天年轻人的心弦?
一
作为世界级文旅IP“大黄山”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庆潜山市的天柱山正在举办“缘分天柱定 山盟海誓行”第二届天柱山婚旅文化节。
这不是天柱山第一次举办爱情主题的活动:2023年的情人节,当地在炼丹湖畔为10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那日突降大雪,仿佛是祝福新人相守到白头。
据传说,《天仙配》的故事就发生在天柱山脚下。七仙女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妻,演绎了一场天上人间的生死恋。董永“为父卖身”、七仙女“天女助人”,两人因为人格中的善良而走到一起,自此不离不弃。
天柱山东关有一处景点,如彩虹般横空兀立,被命名为“鹊桥”。七夕之夜,天高星灿,遥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承载了人们对美满姻缘、忠贞情感、幸福家庭的向往。
中国第一篇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也发生在天柱山脚下。“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也歌颂了坚贞不移的爱情。
打开传统的七夕历史画卷,浪漫无处不在。皖山皖水间的“爱情圣地”,让人们跨越时空找寻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
二
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以爱情之名,文艺之花灿烂开放。
《天仙配》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也是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直接捧红了“黄梅皇后”严凤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国时,潜山市出了一位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他是那个时期最高产的作家,没有之一。最难得的是,他创作的小说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纸醉金迷》《白蛇传》《啼笑因缘》《金粉世家》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许多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成为一代经典。
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小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赴汤蹈火的爱情神话。
风花雪月、风流才子的小说,让张恨水先生成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殊不知他却有着刻入骨髓的爱国情怀和“心怀庙堂”的责任感,抗日战争时期曾大声疾呼“国如用我何妨死”,字字铿锵。
七夕,不仅有爱情。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长安三万里的李白历经千年,款款走来,依然是我们心中最闪耀的星辰。
在当涂县太白镇的青山之上,有诗仙李白之墓。恰逢七夕佳节,祭拜李白,给他带上一壶好酒,再陪他“共饮”几杯,这何尝不是一场横跨千年的浪漫?
三
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美好的传统节日,不能变成化石或标本留在过去,而要搭上时代的快车,以一种鲜活的生命力赓续传承。
皖山皖水的“爱情圣地”间,景区内的沉浸式旅游、研学活动、文创产品,都让情侣们全方位感受七夕的情感内涵。历经时代变迁,七夕节的“情感高光”依旧闪亮。
当然,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爱情观也在随之变化。也许是不断加大的生活压力,让年轻人无暇停下脚步追寻幸福;也许有人觉得爱情被物质和功利所淹没,不再令人憧憬。
然而,这都不是爱情的主流。
除去被消费主义包裹的外壳,爱情的内里仍是淳朴真挚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长相厮守的期望,对于家庭幸福、生活美好的向往。
七夕只是一天,而爱情将是永恒。
年复一年的七夕提醒着我们,用真心温柔岁月,用真情温暖对方。
撰稿:陶妍妍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