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标题: 偏居一隅的皖江明珠——文南词、弹腔和太湖曲子戏 [打印本页]

作者: 安徽花满楼    时间: 2024-6-17 11:31
标题: 偏居一隅的皖江明珠——文南词、弹腔和太湖曲子戏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这个“戏曲之乡”孕育了影响力遍及全国的重要剧种黄梅戏,也成为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除了这些被广泛熟知的剧种外,安庆还抚育出为数众多的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稀有剧种。流行于安徽西南部皖江一带的文南词、弹腔和太湖曲子戏就是其中三个颇具代表性的剧种。
文南词又名文词腔,产生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清末由逃荒的卖艺人传入安庆宿松、池州东至等地。他们手持渔鼓,击节而歌维持生存,在这一过程中,所唱曲调与当地的灯会歌舞、民间音乐逐渐融合,就此落地生根,随后又在饶河调、黄梅戏的影响下,由坐唱发展为舞台演出的戏曲形态。现以安庆宿松为中心,辐射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安庆市宿松县黄梅戏剧院院长陈诚介绍说:
文南词的舞台语言以安庆话为主,其韵辙与黄梅戏基本相同。演员的演唱以真声为主,形成了依字行腔,每句首字音重,句中多用颤音,句尾大都下滑的行腔风格。伴奏除以二胡为主奏乐器之外,还先后吸收了高胡、曲笛、琵琶、三弦等民族乐器,丝竹韵味浓郁。
早期的文南词表演属于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从事的一种业余的戏剧活动,演员们忙则务农,闲则从艺。随着艺术形态的日臻成熟,文南词形成了由正本戏主腔和小曲组成的唱腔系统。其主腔近似板腔体,有【文词】【南词】【平词】之分,叙事、抒情各有所长。小曲多由早期吸收的民间歌谣、丝弦锣鼓发展而来,曲调丰富,既能在小戏中单独或连缀使用,又可以穿插于大戏的主腔之中。
同样偏居皖江一隅的古老剧种弹腔是清代徽调之遗脉。徽调形成于安庆、徽州一带。明末清初至乾隆年间,随着徽班的迅速崛起,足迹遍布苏浙、两广乃至北京等地,徽调变昆为乱,遂成为风靡全国的重要声腔。而留守于安庆潜山、岳西等地的老徽调依然以自己质朴的面貌绵延至今,故又被称之为“老徽调”或“弹戏”“乱弹”。潜山市黄梅戏剧团团长汪卫国介绍道:
弹腔声腔以二黄、西皮为主,辅以吹腔、拨子及【大补缸】【小放牛】等一些杂曲小调,风格古朴典雅、清新明快。其念唱沿用“中州韵”,又夹杂着大量的安庆方言音韵,产生了许多具有地域风格的曲调,乡土气息十分浓郁。
弹腔的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的齐言体格式,演唱方法也行当各异,如老生、老旦用真声,青衣、花旦、小生用假声,净用增大共鸣的真声,有时也用“炸音”唱法,但几乎未见有丑行唱腔。它的伴奏由以竹节制作的板鼓、堂鼓、牙板、木梆子等打击乐为主,辅以胡琴、笛子、唢呐,乐队也以打鼓佬为中心,这种简单质朴的伴奏形式从清末明初沿用至今。汪卫国说:
现如今弹腔因人才断层而举步维艰。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个濒于灭绝的稀有剧种,曾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挖掘、收集、整理等保护工作。在恢复老剧本的同时,成功复排《二进宫》《大保国》等近十出传统剧目。
最后一个流传于皖西南的古老剧种是太湖曲子戏。明朝中后期,四大声腔中的弋阳腔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衍生出了一个庞大的弋阳高腔系统,对全国各地的诸多声腔、剧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安庆太湖境内繁衍生息的太湖曲子戏即源自于此。安庆市太湖县黄梅戏演艺公司负责人王清介绍说:
太湖曲子戏的表演形式分为围鼓座唱和走唱两种,座唱时一般有5—8人。各人手执乐器,由鼓板师领头,用方言演唱,一唱众和。主要乐器有小锣、大锣、铙、钹、牙板、鼓(扁鼓、堂鼓)、马锣等。开始演唱前要打闹台,可由唢呐领起。
自出现以来,太湖曲子戏都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十几个业余曲子班活跃于当地。但随着社会风尚的剧烈转变,该剧种的演出、传承状况急转直下。当地政府对此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这个古老而又残喘难延的剧种才得以正式定名,并重整旗鼓。
这三个弥足珍贵的皖江明珠已成为安徽戏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文南词、潜山弹腔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太湖曲子戏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们通过老戏复排、人才培养、新剧目创演等方式接续根脉、再融新机,以古韵新声重新回归到了民众的生活当中。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