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昔日采煤沉陷区,今日城市后花园。4月15日,“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淮北市杜集区朔西湖,探访当地如何通过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将历史包袱转化为发展财富。
阳春四月,微风徐徐。眼下的朔西湖,树木苍翠挺立,野鸭嬉戏成趣,令人心旷神怡。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级经济师梁继清告诉记者,朔西湖原为朔里煤矿开采形成的房屋倒塌、农田损毁、坑坑洼洼的沉陷区。淮北市于 2017 年启动实施了朔西湖综合治理项目, 项目总治理为 14500 亩,总投资 20 多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营;二期工程于 2023 年 3 月开工,计划治理面积 3150 亩,计划 2025 年竣工;三期工程已批复,将逐步实施。
从“煤”到“美”,朔西湖片区坚持“合理规划,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连同淮北高铁北站、矿区村庄搬迁等重大工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连片效应凸显,一个集水上娱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湖泊生态中心雏形初显。目前,朔西湖规划治理面积约 1.45 万亩,其中完成首期工程约 0.33 万亩,已成为淮北及周边群众的出游好去处。
昔日采煤沉陷区能有多少种打开方式?朔西湖治理后,不仅成为当地农业用水的稳定水源地,还可进行生态养殖等。在文旅资源的加持下,这座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湖正焕发新生。“进入3月以来,水云间·轻奢小筑民宿一直是‘满房’状态,尤其是在周末,更是‘一房难求’。民宿的预订订单已经排到6月底了。”淮北市朔西湖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民宿是朔西湖二期的其一亮点。近年来,朔西湖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2万元,利润总额4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40余个,当地群众年人均收入增加4000元。(记者 谢芸 朱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