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三月了,怎么还在过年!
“过不完,根本过不完!”
中国是春节的发祥地,
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的变幻中,
一些旧的年俗悄然被大众关注,
就比如今年的春节
年轻人就喜欢上了观赏游神等新的活动。
“过了正月十五,才算是过完年了”
当中国大部分地区热闹的春节氛围逐渐减弱,
这些地方却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年节气氛。
最爱过年的城市在哪里
要问中国哪个省最爱过年,福建绝对能排在前一二。游神、花灯、巨龙、踩火.....应有尽有,一点也不缺乏仪式感。而福建最有年味的城市,那必然是莆田。
福建莆田,涵江区松东村元宵抬神轿跳火堆。
这是因为莆田拥有长达46天的欢庆,一举成为了中国过年时间最长的城市。
现在已是三月开春之际,全国都在上班忙碌中,就莆田还在咚 咚 咚。
第一次踏足莆田这座以制鞋业闻名的城市,满眼都是铺天盖地的鞋类标签,或许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座工业化程度颇高的城市。
去年6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联合发文,同意授予莆田市“中国鞋都”称号
信鞋不信“邪”的莆田,在春节这段时间里,彻底显露出它原本的面貌—“半城烟火半城仙”,开启了独属于它的狂欢。
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的莆田市,依山面海,纵横交织的山脉丘陵、河谷沟渠、平原海域以及港湾和岛屿,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网格状地形。
气候温润,四时有节,民众勤勉,历史文脉延绵。地理位置恰好处在福州和泉州中间,显得尤为低调。
莆田壶公山下仲夏六点钟的清晨
但全国独一无二的年味在莆田彻底释放,46天的欢庆是从腊月十六的“尾牙”盛宴开始,一直持续到二月初二的“头牙”,每天都有着不同的年俗。
“牙”是“牙祭”的含义,农历每月初二、十六,闽台地区都要“做牙”,商户百姓在门口摆上贡品,祭祀土地公、地基主,而这其中尤以“头牙”“尾牙”最为隆重。
在莆田,“尾牙”代表了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彻底放下手头工作回归普通民众开始欢庆的先声,莆田人民的过年便从“尾牙”开始。
腊月十六的尾牙宴,好酒好菜一起庆祝新年的到来
图源:小红书@莆田攻略
莆田人过年同样要扫尘,但这边叫“扫巡”。时间也有所讲究,一般农历腊月逢双日即可“扫巡”。年末大扫除全国各地都有这个习俗,但莆田为何会叫“扫巡”?
这主要是莆田是沿海城市,很久以前许多居民都是有船之家,打扫船只居多。莆田方言“船”与“巡”同音,久而久之就称作“扫巡”。
扫巡之余,按照旧俗还会吃一碗杂粉,又称炝粉,寓意辞去过去杂七杂八的不如意生活。
图说:小红书@朵爸爱做菜
除夕,在莆田俗称“做岁”或“三十暝”,是全家人一年里大团聚的好日子。除夕夜里,全家大小一起围坐在桌的周围,共同吃团圆饭,又称“围炉”。
大年三十围炉做岁,属于莆田的“五日岁”便接踵而至(莆田传统民俗将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统一称作“五日岁”)。初一吃线面,初二探亡日,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初五早接着吃线面。
其中初四莆田人还要再过一次新年,这次的庆贺之隆重,甚至要超过了除夕夜和年初一。
福建莆田荔城区浦口宫,大年初三春节迎新春民俗活动——万斤红桔祭梅妃。
初五一过,快乐加倍
平常来说过完初五,很多地方就该慢慢闲下来了。但在莆田,精彩才刚刚开始。
从正月初六开始,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初。
“爬刀梯”、“上刀轿”、“打铁球”“打砂花”“九鲤舞”“赤脚踩火”“皂隶舞”“抬轿冲海”......每一个都可能令人瞠目结舌,感到不可思议。
福建省莆田市,村民闹元宵,爬刀梯
爬刀梯是莆田莆禧村闹元宵的重头戏,当地人赤脚踏上刀梯的场景,相当震撼。爬刀梯的人被称为是“僮身”,他们不仅会脚踏刀梯,还会巡游一圈,抛下铜钱,以祈福新年事事如愿。
下了刀梯,僮身又跃上刀轿。
福建省莆田市抬刀轿巡游
在莆田涵江区的梧塘镇与白塘镇,“赤脚踩火”同样精彩。
表演的人光着脚在炭火堆上奔跑,一时间火星飞舞。村民以这种“下火海”形式来为神明暖脚,也为村民祈福。
跳傩火
“抬轿冲海”算是莆田年俗节庆方式的另一“显眼包”。
在福建省莆田市的南日岛上,有一个叫浮叶的村子,村里人的祖上都是从中原迁徙而来。
福建莆田,南日岛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八,浮叶各自然村的村民们要抬着本村神祇附身的乩(jī)童游村,然后几个村的村民全部汇聚到海滩上,每个轿子上的神明或乩童由村民抬着轮番冲向大海。
这个过程是为“冲海”,整个过程犹如浮叶人的一场精神仪式。
南日岛浮叶村,村民“抬神冲海”
节庆最宏大的是“妈祖巡游”,在莆田湄洲岛上,这将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活动。
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尽管全世界有许多妈祖庙和妈祖信徒,但只有莆田湄洲岛才是妈祖文化的真正起点。
福建莆田湄洲岛
莆田拥有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是中原文明与闽越习俗交融之所。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据统计全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妈祖祖庙分灵的妈祖庙。
宋代主要妈祖庙分布示意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2年10期
妈祖信仰在这里根深蒂固,传承千年,成为当地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符号。每年的妈祖诞辰,莆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吸引了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
妈祖乘高铁从上海虹桥站返回莆田,工作人员向摄影师展示妈祖此行去程和返程的动车票和高铁票。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2年10期
正月初八至十四,妈祖金身将绕境湄洲岛巡安,万人护驾,全岛欢腾。
妈祖信俗早在2009年就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传承至今已逾千年。
专属新年还有谁?
莆田的春节在于长,且风俗活动多,有着“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村村闹元宵,天天有节目,家家齐上阵”的架势,令人大饱眼福的“花式”过年让莆田强势出圈。
除了正在热闹进行的莆田春节,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拥有属于自己的春节,这是他们独有的、专属于自己的庆祝时刻。
彝族新年在十月
与汉族的春节不同,彝族过年没有固定日期,各地也不统一,通常是以自然村落为单位,择日举行。
凉山彝族年多在岁尾,农历十月过年,一般是在农历十月十五日开始,时间为3天,也有在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过年。
2023年11月19日,贵州毕节庆“彝历新年” 彝族同胞盛装歌舞
具体选择哪几天,要根据传统的计算方法确定。
按彝历计算,除属猪、龙、牛、鸡、蛇日不宜过年外,猴、虎的日子最佳,属狗、属鼠等日也是过年的“吉日”。
彝族新年的清晨,男人鸣枪、放炮,妇女唱吉祥歌、舂糌粑、做苦荞馍。饭后,人们打扫庭院,杀猪宰羊,做“坨坨”肉,迎祖祭祀。
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彝族大学生正在把煮好的砣砣肉装盘。
然后,人们互相走亲访友地拜年,并举行歌舞、转磨秋、斗鸡、赛马、射箭、角力等活动,同时祈祷来年牛肥马壮,五谷丰收。
四川尔苏人中秋过年
大渡河畔的是尔苏人聚居的地方,隐居在这里的尔苏人不但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自己的历法,正是其独特的历法,才让他们成为迄今为止全国惟一在中秋前夕庆贺新年的族群。
尔苏人长期在横断山中隐姓埋名,其萨巴图画文字为国内罕见,刺绣精美绝伦,他们信仰原始宗教,婚姻除了族内婚外,族外只与羌族结亲,解放后,他们一直自称“番族”,后来被划归藏族。
“还山鸡节”上跳起了祭祀的傩舞
图源:中华遗产 2009年06期
摄影/余茂智
尔苏人的新年又叫“还山鸡节”。这一天的祭祀要用白鸡公,各家事先都需早做准备。
这是当地尔苏藏族一年中唯一的民族节日,节日一般持续三天三夜,人们在这些日子里敬山神、祭祖先、庆丰收。
抹面是他们独特的庆祝方式,
他们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
而且这样化妆后,妖魔鬼怪就找不到他们了。
图源:行天下 2010年02期
摄影/姜曦
哈尼族“十月年”
大家对“哈尼”一词最多的了解,可能是哈尼梯田。
但哈尼不仅仅只有梯田,这群主要分布于中国滇南地区的哈尼族,将会在“十月年”庆典上展现出他们的魅力,独特的服饰、传统舞蹈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相互交织,为人们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多彩的文化画卷。
哈尼梯田,这道世界级的“风景”
时间从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历时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为时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
2018年11月10日,云南红河,2018年哈尼“十月年长街宴”举行。
节日到来,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做汤圆,杀猪杀鸡;经济条件差的人家也要到市集购备猪肉、鸡、鱼等过年必需品。
过年期间停止一切生产劳动,禁止把野外的青枝绿叶带回寨子(防止野外的邪气、恶鬼)。
在这里,人们不仅仅是过节,
更像是在与时间对抗,
试图将欢乐延续至更长的时间。
无论是莆田、尔苏人、彝族还是哈尼族,
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
即使时间流逝,
欢庆的气氛依然延续!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