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标题: 从英系转轮发展至巅峰到与半自动两极对抗的取胜——英国手枪简史 [打印本页]
作者: 枪火 时间: 2022-9-4 14:28
标题: 从英系转轮发展至巅峰到与半自动两极对抗的取胜——英国手枪简史
这个期间为19世纪的70年代至20世纪的30年代间,是英式手枪两百年发展中主要的自主阶段,包含有三代制式和大量的警、民用设计。
其中十之有九均是转轮,这极大区别于另一近现代手枪发源地美国在新世纪初即选择半自动枪型发展的模式,二战后才正式进入半自动时代的英国也被称为“最晚将手枪推入现代体系的国度”,被许多人痛批为毫无眼光所造就的体系落后。
但在实际上,真正了解过英国手枪的发展后就会知道,事实并非是如此,这种选择反而是独特局面和条件下可做出的最佳选择,而之中的关节和根因,则就隐藏在英式手枪和英国局势的历史发展脉络当中。
这里,且随我通过总观的视角来观阅这段历史,了解这阶段内英系手枪枪型的发展由来和设计形成,具体认知这段在英国未彻底没落前的英系手枪自主设计发展之路!
新时代——转轮延续发展之路前回写到,英国一代转轮亚当斯凭借几项划时代设计让柯尔特惨败退出英国乃至欧洲市场,从而使英系手枪首次在世界范围内达到巅峰。
但在这之后,源于抛壳系统存在专利壁垒,亚当斯转轮一直无法拥有有效的抛壳系统,因而逐渐没落。不过,这所留下的空白也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于是在各种竞争之下,英国在本篇所涵盖的英系转轮手枪发展时代之大幕再次展开了。
虽然,在全球技术融汇的当时,新格局使英式转轮再难做到那唯一的绝顶,却也是转轮时代的领衔,它的高度主要为枪械的设计和运用,其中接过亚当斯接力棒的佼佼者为两大英国厂商,分别是韦伯利和恩菲尔德,后者便是英国二代制式的胜标者,他们的设计名为“恩菲尔德NO.1型转轮手枪。”
这款武器,相较亚当斯的优势主要在于“高效和大威力”,其主要是通过统一型爪式抛壳挺和大威力弹等专利的加入达成的,这也是军方提出的主要需求,类比亚当斯需要用伸缩杆连捅六次才能完成一次抛壳行为的设计,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化转轮标准态构架,体系完备,因而英国最终选择了它。
虽然,上述提到在后来手枪界更具声名的韦伯利公司也在此前开发出了斗牛犬等不弱于恩菲尔德NO.1的转轮,但源于后者作为商业公司提供模块自由选配组建枪型的模式,该公司直到1887年才有了第一款统一标准枪型,因而便没有取得这次制式选型的胜利。最终,由前者这款专供的设计以统一化优势取得了竞标成功,服役于8-90年代。
在设计上,如上述所言,它和前辈制式主要的区分在于抛壳挺设计。
恩菲尔德NO.1型转轮采用了一种由欧文琼斯设计的统一式横拉抛壳挺,这规避了握在美国手中的中折爪式抛壳挺专利,使英国转轮首次具备了一次抛出所有弹壳,以加快换弹效率的转轮手枪能力。
其通过在弹巢后方的机匣内壁位置设计金属带凸起弹巢盘和连接柱式的抛壳挺,并将弹巢前脸下侧固定在枪械中轴点上,这款武器便可以弹巢和弹巢盘的楔合完成固定闭膛,又能通过弹巢盘和抛壳挺的连接来配合固定在中轴的弹巢完成弹巢前拉(中折)时的抛壳挺露出,此时抛壳挺便会一次性带出所有弹壳,此流程具备了美制爪式的所有特性,也规避了前者的专利问题。
此外,这种枪型的设计还采用了威力更大的恩菲尔德手枪弹,这在堑壕战概念被实践、英陆军开始扩编的彼时是相当贴合需求的,并且这款武器还贴心的采取了两套标准的供应,另一型可发射传统亚当斯手枪弹以消耗政府积重的库存,这给了英国政府太多选择它的理由,即便关键的改造其实只有一项。
于是在1882年,原型微调后的最终敲定款被英国军方定型为恩菲尔德NO.1 MKII型转轮手枪,主要装备于帝国骑兵,其次分散给帝国海陆军和警察,其余警用款和军官款(1915年前自行选购)大多为提供可选配服务(瞄具、口径、枪管和饰面等)的韦伯利所占领市场。
后续,在1887年这款系列被迭代为MKIII型,其主要是因为年前的一次跌落击发至死事故致使,因而恩菲尔德在左侧增加一枚拨片保险、新增了机匣位置处的弹型装填凹槽、设计了SA/DA模式的轻重扳机力和防燃气反冲盖(作用转变具有弹巢锁定能力)等设计,这增加了枪械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双重)。
到这一版,NO.1型已成为了一款综合性能优秀,能力世界领先的枪型,不过它还是仅在两年后便被整合出标准枪型进军官方制式的韦伯利所取代,这各中缘由主要是因为其在设计时规避专利壁垒所做出妥协产生的一些不足所致,这让它和避开专利期的设计有了差距。其中大抵是两大毛病:一是复杂和利用率低,二为抛壳困难。
前者,主要指由恩菲尔德将一个融合多种功能机构转换为通过多机构达成一种功能的抛壳设计所产生的问题,横拉式的抛壳结构更复杂且低效;而后者,则是指因采取由平移拉出弹巢露出抛壳挺而非斜角由中折轴心顶出抛壳挺设计所产生的弹巢后方展开空间过小之问题,这样转轮后膛和弹巢完全展开的空间和弹壳相差无几,极易造成枪械的卡壳以及影响使用效率的缺陷。
因这两点,在同功能下恩菲尔德相较韦伯利手枪多出了大量缺陷,于是后者在统一出一款标准型以供应官方的转轮型号送选后,很快被内定为了新一代制式手枪,而恩菲尔德NO.1型则在两年后(1889)被正式列入退役停产序列,很快被英国军队所替换(警察系统装备三十年)。
说起这款强势入场的韦伯利转轮,因军官可自行选配的模式,实际上作为非标准时已收获了大量拥趸,当然它的能力也是更强的,例如上述提到的几个设计优势点。
如内部,因专利保护期的结束,韦伯利在设计中就首次应用了中折伸缩顶出式的抛壳挺。这种设计可通过转轮中折点执行开膛,以弹巢中心伸缩杆抵接中折轴心,后呈角度逐渐将位于弹巢中心的抛壳挺底杆顶出,在弹巢呈45°朝天时完成动作,此时弹巢后脸外覆的爪式勾子便会带动弹壳向外移动至空处脱离,从而完成整一次性抛壳流程。结合弹巢前部新增的抛壳挺解除伸缩机构(到位),弹药装填完毕后的固定和闭膛也能更快速地完成。
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流程完全贴合转轮必备原始动作,装填换弹空间也以向天展开而侧面规避了紧凑问题,因而不具备恩菲尔德转轮那样复杂、低效和卡壳的缺陷。
除此之外,韦伯利设计大多继承自英系传统,包括鸟喙式握把、防尘/反冲盖、单/双动机制(英国首用)此类,意为维持此前的框架,因为这些设计在使用中并未出现问题。
于是1887年时,这种总体维持不变、关键部分做出调整补正(抛壳挺)的设计,被英国视为弥补漏洞(恩菲尔德)的补丁提前选用,韦伯利公司于是自此时正式开启了以WG(政府型)为名的一系列官方转轮手枪发展,直到次世纪三十年代时才再次被恩菲尔德所替代。
整个WG系列,在长达50载的服役期中,主要进行了六次革新,从MK I型演化到MK VI型,时间分隔分别为“1887-1894年、1894-1897年、1897-1899年、1899-1913年、1913-1915年和1915-1932年间。 ”
其中,刨除标准的I型、合理化的II型、轻量化/表面硬化的IV型,以及替换为高效无烟弹的V型,主要做出关键调整的是III型和VI型,前者为设计补正,后者为蜕变,而因后者涉及到另一时代的需求进行演化,所以在WG系列发展中真正起到结构革新性作用的主要是前者。
这款WG MKIII型的调整,主要为优化维护能力。
一般来说,转轮最快拆装方式有两种,一为拉出固定杆侧向解脱,二为自后方取出弹巢;但因拆卸杆位置被爪式抛壳伸缩杆替代,前者并不能实现;同时又因防止弹巢无固定状态空隙气割手的问题,弹巢前延伸部位还需加入固定,这形成了一种后取出但需前部固定的设计限制中,而韦伯利选择了最差的方式来达成这种设计,即使用螺丝来固定弹巢的前部延伸杆。
这种设计在使用时,枪械快拆需求一定要以工具才能达成,且过程较久,对于枪械维护有很大影响,III型的改动就主要围绕这点来进行。
III型在弹巢和中轴连接点上,采用了一种勾型锁定来替代螺丝固定,在中轴弯折后,勾式外部一级锁定解除,随后勾型内部的一个弧形拨片可调整,在滑动至另一边时内部对弹巢锁定亦解除,虽然相对螺栓式反而是制造更复杂的一种结构,但对于射手而言并没有影响,他们现在可以达成无工具的一秒弹巢拆卸,转轮的维护能力对于射手而言大大提高。
此后,在这种设计下WG构架新组了一种主体框架,一直维持这种状态使用,直到新世纪十数年后WG VI型出现蜕变式革新后被取代。
群起——转轮的竞赛与半自动时至一战期间,英陆军扩编至史上最大规模,堑壕战运用进入白热化,适逢中程精确和拉栓步枪发展停滞,中近距精确或是近点高效搏杀的武器缺乏,在大威力、多弹容、高效率特性的加持下转轮手枪被认为是适配改革的枪械类型。
于是,在10年上下,两项关联精度和效率的转轮需求计划被提出,时任英国最大手枪制造商的韦伯利自不遑多让,接下了两项任务,其最终成果便是韦伯利自动转轮和上述提到取得成功并使用至二战的“韦伯利WG MK VI型转轮手枪。”
前者,为追求效率的一版新枪型,改动主要为三点,一为增加扩大弹容至八发的变体,二为加快射弹效率,三为再次提高抛壳挺效率。
设计以美式单动转轮为基底,通过将枪械的上下部分以一道滑轨分隔开来作为核心,在调整击锤至待击发状态发射后,后座力会沿轨道将上部枪身带回复位击锤并撞击,如果一直按压扳机,击锤将不会落下一直接受上枪身的持续后座击发,这样即保证的首发的精确,又可使后续射弹起到类似SMG的效果。
组合完全简化为中折枪身后直接一秒弹出所有弹壳的隐藏弹射型抛壳挺(此前爪式为带出抛壳),枪械的整体效率达到了转轮领域的极限。
此外,源于采用喇叭型握把和更长枪管等设计,所以枪型虽然主张“爆速核心设计,”但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度却并未落到不能看的地步,因为喇叭型握把相对此前鸟喙型不会产生射击时滑手问题。
不过,大后座带来的影响类比常规枪型还是巨大的,这结合此枪极其靠近虎口的自动运动轨道,以及被评价为笨重的使用性,所附带的射手训练代价、受伤害可能性、便携能力低下是英国政府所不能接受的,特别是骑兵部队,直接在试用期对这种易钩挂、难携带、易伤手的武器提出了否决,这最终使英国政府选择了韦伯利的另一项目成品“WG MK VI型转轮手枪。”
这款WG系列的延续,融入了大量韦伯利Tagrt竞赛款的理念,是上述提到主要追求精确性的一个项目。
它之设计,同样弦续自Tagrt的喇叭型握把和长枪管设计,但比自动式转轮更长(105<152),且具备握把驼峰,并采用了新的硫化橡胶材质、锯齿扳机磨砂纹、轻重扳机机制和更精确机械瞄准,相对前者更轻且射速均衡、控枪辅助设计也更多,所以它的特性是具备相对合理的重量,在精确性上拔尖,但又不影响韦伯利转轮本身所具备性能的结合,这对于扩编军队急需一款训练更快速、制造不繁复(自动式更复杂)的英国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对于骑兵而言的易钩挂弊病仍然存在,不过对比自动转轮型这款已经好了太多,因而在一战期间这款武器被正式敲定为英国最主要的标准武器,英海陆空三军均以此作为主力或是副武器,原厂生产至1921年停止,后续由恩菲尔德接替生产至1932年,在二战期间直至70年代间都仍有大量使用的记录。
话至此,也许有人思考起英国半自动是个什么情况?因为众所周知,英国的几款最早的半自动也是发展自上述同期,但却从未被大规模运用,源此还被许多人称之为“英国高官毫无眼光致使明珠蒙尘”。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我觉得恰恰相反,以半自动在现代的成功套用几点优势判断的行为是很离谱的,我认为英国放弃选用半自动是合理的,各中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半自动是彼时潜力种类,但弹容、威力和效率等主要特性还并未表现出较大差距。
2.套筒击针组和闭锁结构是更复杂的机构,生产会更复杂,且与现有成熟生产体系相驳斥,带来的后果是成本会翻倍增大。
3.适逢大规模扩军,需要生产、训练更快、可更大规模装备的武器,而转轮是更贴合的那种。
不过,通过韦伯利对于转轮体系的摸顶(自动转轮型)已经体现出了转轮上限不足,英国在多时还是有机会选择像更具潜力半自动进行转换的,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这主要的原因却非是上述几点,而是因为是本土半自动项目实在太烂了!!
虽然,韦伯利半自动前身“火星”被认为是距金最早的半自动设计,但英国设计者却非是勃朗宁那样的天降猛男,只花几年就完善了现代半自动的框架,火星的设计者依托转轮体系缓慢的进行循序渐进的革新,但直至最终失败时整体也仍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些被承袭到了韦伯利半自动身上,最终的产物韦伯利半自动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逆天的拉跨”!
以可靠性这点来看,韦伯利半自动在08/09/10/12和22型身上,均采用了半套筒式结构,这种设计本没有错,但英国这款采用了将前部套筒露出部位做包裹的多余设计,外部与套筒进行交错露出的是一块贴合型轨道,这样的设计在恶劣环境下极大可能是故障率爆表的,因为夹沙土等问题在这种结构的预备调整和战斗状态下非常容易实现。
换而言之,这种武器在沙漠丛林等地形基本是用不了的,而英国作为全球战略投送国,非洲和东南亚属于是第二老家,也难怪这款英制武器从未装备过本土之外的部队。
其次,这系列作为多次投标过军用的武器,在长达十年开发期间内,居然都没调整过那成为特征的握把式保险和外露于套筒外的击锤,另一发源地美国的半自动在早期主要就有两大客户,除了自卫警用外就是骑兵配枪,作为外形平滑小巧但威力可较大的类型,半自动枪械实际上在骑兵末代是很贴合适配的。
但是,韦伯利半自动这两大特色,配合骑兵后就恰恰具备了易钩挂和走火两大劣势,如此与客户需求背道而驰的设计堪称逆天,结合上述点明的三条时局问题,英国制式如果选择WSP基本属于是脑子进水。
源于此,半自动在英国完全成为了弟弟辈,英国官方始终更愿意相信转轮,这加之连续的两次世界大战严重损耗,陆军这种优先级低的序列就更加随便了(毕竟连步枪都可以半个世纪不换一把),除了一些购入作为量级补充的美式设计,主力的制式手枪只在30年代替换了一款通过套用韦伯利设计并做减后座调整的恩菲尔德NO.2型转轮手枪,直到二战结束时,前英国都没有再次开启手枪的半自动发展。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