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凌云》是美国1986年上映的电影,也是史上最成功的征兵宣传片。而正是这部电影,造就了无数“猫迷”,F-14这款战机直到现在依然备受推崇,虽然F/A-18早就在作战性能上超过了F-14,但是这并不妨碍军迷对F-14的喜爱之情和对其退役的惋惜。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家对伊朗的F-14给予了足够关注,伊斯法罕的伊朗工程师也确实给力,让这款40多岁高龄的战机宝刀不老,雄风犹在。但是,我们是中国人,现在我们的军迷可以以欣赏甚至是批判的眼光看待F-14,但是我们也应该回头看看在那个F-14大杀四方的年代里,中国空军到底是用什么保卫着祖国的天空。
《壮志凌云》是一代人对F-14的梦想
伊朗伊斯法罕基地的工程师继续着“雄猫”最后的倔强
1971年F-14开始装备部队,到1973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而这一时期,中国空军在研或者即将研制成功的战斗机除了歼-5系列和歼-6白天型以及产量极低的歼-6乙之外,还有几款战机。
歼-6III,激波锥内什么也没有
首先就是1969年定型,1970年批量生产的歼-6III,这款战机实际上很尴尬,尴尬在以歼-6的机体硬要改进出具备高空高速截击能力的战机,因此实际上存在很大问题,直至1975年进行改进后的歼-6IIIG该进入部队服役,虽然可以加挂空空导弹,但是依然没有雷达,机动性也比最初设计的歼-6III有下降。
歼-7I,也就是米格-21F-13的水平
其次是1970年开始改进的歼-7Ⅰ。最初该机有6项改进工作,但是考虑到当时研制速度和军队的需要,决定先改装3项,这就是歼-7Ⅰ“3改”型,1973年投产,其技术性能也就相当于米格-21F-13。
新歼-6甲,好歹带有雷达,并可以发射霹雳-2导弹
据称1974年南昌曾经复产歼-6乙
1974年,带雷达的歼-6甲重新分配到贵飞继续研制,次年定性,这就是新歼-6甲,该机装备有射雷-2雷达,虽然探测距离不远,但是具备发射霹雳-1导弹的能力,比歼-7上的雷达测距仪在功能上要完善一些。同时也有资料称,这一时期南昌飞机制造厂还少量复产了歼-6乙截击机,关于该机情况,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专门提到过。
不过,F-14虽然是这一时期装备部队的,但是《壮志凌云》的故事发生在1985-1986年,因为开始的字幕显示“今天”,也就是观影日期。而这个时候,中国空军装备了些什么呢?
歼教-6,其实可以当作双座战斗机使用
前述几种飞机到80年代中期,除了歼-6乙之外产量一般在100-400架之间,算得上是主力机型。除此之外,就是大量服役了歼教-6,总计600余架。其实歼教-6和后来的歼教-7一样,是可以作为双座战斗机使用的,只不过这一时期歼教-7还没有定型罢了。实际上很多购买歼教-7的国家就是把它当作双座战斗机来用,而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还用歼教-6驱离外国战机。
歼-7II,虽然进一步完善了,但是还是米格-21F-13的水平
除了大量服役的歼教-6,歼-7II也已经量产,这款飞机实际上就是落实了“6改”并且略有改进的歼-7I,性能还是和米格-21F-13差不多。有趣的是在CCTV-7国防科工节目,没错就是你们的“暖莹莹”所在的节目,有一期介绍歼-7说有个飞行员抱着飞中国最新进飞机的梦想被分到了沈阳飞歼-7B(歼-7II),这里手动狗头。
歼-8白天型应该是当时中国空军所能仰仗的最好机型了
歼-8I型到1986年估计也没有几架
当时军迷都看不上眼的歼-8II实际上是90年代中国空军的新锐装备,并不是6、70年代的东西
有军迷朋友就恐怕会问了,歼-8到哪里去了?其实歼-8虽然1969年首飞成功,但是直到1979年才定型,而这款定型的飞机也没有装备雷达,而是装备了歼-7上的雷达测距仪,安装雷达的歼-8I型至1985年才定型,到1987年停产的时候生产了也不到40架。而接替他的歼-8II到1984年才首飞成功,1988年才定型,也就是说《壮志凌云》的年代,中国顶多装备十几架歼-8白天型。
霹雳-2导弹是80年代中期中国空军主力空空导弹
远程截击能力当时的中国空军是想都不敢想的
看这些装备,最大的问题在于要么没有机载雷达,要么就是性能很差的机载雷达,导弹也只有霹雳-2格斗弹可以大量装备,而当时的F-14具备远程截击能力。有趣的是,《壮志凌云》中导演根本就没让F-14展现出其看家的远程截击能力,而是让他进行狗斗。实际上F-14的狗斗能力并不出众,也只是依靠变后掠翼以外的获得了较好的水平机动性,在垂直机动性方面它是不占优势的。不过如果放在体系作战中,中国空军装备的这些战机是很难有效截击在预警机指挥下F-14的远程截击的,当然,中国空军如果仅靠装备性能,那是不可能取得如此战果的,我们凭的是爱国报国之心,想尽一切办法创新战术战法,解决装备的差距。好在现在我们的空军已经不输美国空军,但是我们还是向那个艰苦年代的中国军工人和中国军人表示由衷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