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标题: 七七事变85周年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打印本页]
作者: 枪火 时间: 2022-7-7 11:01
标题: 七七事变85周年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这是《卢沟桥歌》歌词
如今,85年过去了,
这首歌中透出的悲壮与豪迈,
仍让人动容。
老照片中,
被定格的宛平看似安静,
血与泪的国耻却不容遗忘!
历史的见证
落日卢沟桥上柳,
送人几度出京华,
本是迎送客人的门户,
却在85年前的7月7日,
招来炮火侵袭。
1937年7月7日,
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县城,
进攻卢沟桥,
史称“七七事变”。
85年前的7月7日,
战火染红了卢沟桥,
宛平与北平不平,
华北与中国告急。
一寸河山一寸血。
7月7日的枪声,
宣告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这一天,
投下长达八年的暗夜,
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
这一天,
刻印着一个民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
8年抗战,
记录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与杀戮,
也见证中华民族的抗争与不屈。
七七:不能忘却的纪念
七七,祭告遇难同胞:
正义不容亵渎,历史不会重演!
历史回顾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
演习地带传来枪声,日军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图为走失士兵志村菊次郎)
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
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排长申仲明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战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的日军见暂时很难占领卢沟桥,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
日军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图为日军代表寺平大尉为交涉事由被守军用绳子拉着在宛平城墙上下)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
“现地谈判”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到1937年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
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为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寻找新的借口,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7月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
第29军军长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图为29军官兵在北平城高呼抗日口号)
7月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
7月29日,第29军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发起天津保卫战。第38师攻击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处日军,斩获颇众,但遭日机的猛烈轰炸,伤亡亦大,遂奉命撤退。30日,天津失守。
▲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全文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举行抗日誓师大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
数字……
1937年-1945年的全面抗战期间
中国军民伤亡总数3587.9万余人
其中军人伤亡413万余人
民众伤亡2249.9万余人
▲来源:@央视新闻
被侵华日军强掳的中国劳工800余万人
香港同胞10余万人、台湾同胞115余万人
被日军致死、致病残
被掠往日本的4万多名中国劳工中
近7000人死在日本
▲中国军队撤退后,日军通过卢沟桥。(资料图)
大半中国被日军践踏
930余座城市被占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在宛平城门口警戒的中国守军和入城的民众。
日军从中国掠走钢铁3350万吨
煤炭5.86亿吨
木材1亿立方米
▲日军组织随军记者在卢沟桥采访。(资料图)
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日军在卢沟晓月碑前庆祝胜利。(资料图)
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
公然违反国际法
大肆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
地域遍及18个省
有准确记载的战列就达2000多次
造成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伤亡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反击日军进攻。(资料图)
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
重大战役 200余次
大小战斗 近20万次
歼灭日军 154万余人
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死伤人数的70%
▲在与日军的对峙中,一名29军战士在阵前摆出蔑视敌人的姿势。
直至投降
日本在海外侵略军共352万人
向中国投降的日军约128万人
超过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日军的总和
历史人物
1937年7月7日,农历六月廿九。
历史奔流至此,瞬间迅猛改道。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烈的战争。
85年后的今天,战火和硝烟早已散去,如今的宛平城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
城里的居民已在那安居乐业了好几代人,城西的卢沟桥也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心中的热门景点。
但宛平城城墙上当年留下的累累弹痕,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那样惨烈的战争。
无数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一个民族,只有站着生,绝无跪着死。一个国家,一盘散沙则弱,一个拳头则强。只有打出来的尊严,绝无谈出来的和平。
是他们,用生命,捍卫了一个民族的不屈尊严;用热血,浇灌了这片大地的生命之花。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今天,七七事变85周年
硝烟散去,和平安宁
然而,曾经的苦难不能忘
曾经的牺牲不敢忘
这一个个
响当当的名字
我们必须牢记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
英勇就义时年仅31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她给儿子写下遗书: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抗日名将吉鸿昌
率部奋勇杀敌后
被特务暗杀受伤
并遭逮捕临刑前
他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
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
最后壮烈牺牲
敌人割下他的头颅
并剖腹检验
发现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抗日将领张自忠
曾参加徐州会战等战役
1940年与日军作战时不幸牺牲
他曾写下鼓舞士气的抗战书信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
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黄浦江边、太行山上
芦苇水畔、中原大地……
数十万战士冲锋陷阵
用自己的血肉
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幸存下来的战士们
见证了千百战友俱往矣的昨天
也见证了日寇低下头颅的那一天
他们,曾意气风发、热血倾洒
时光匆匆
如今,或渐渐远去,或风烛残年
他们不怕死亡,他们怕被遗忘
李维层
1944年助远征军反攻滇西
奋勇作战,逐日寇出国门
2017年1月23日逝世,享年91岁
路珍楼
参加了广东、广西昆仑关等战役
战火中,救治了很多战友
退役后,定居腾冲治病救人
2017年4月10日逝世,享年102岁
张积善
在一次运输弹药途中遭日机轰炸
右手臂被一块弹片击中
血流不止,手指终身残疾
他常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2017年4月24日逝世,享年93岁
陈廷儒
1939年9月,面对日寇野蛮入侵
他毅然参加新四军游击队
与日寇殊死搏斗
亲人受牵连被残忍杀害……
2017年4月27日逝世,享年104岁
2015年,抗战胜利日大阅兵
他排在老兵方阵
第一车、第一排、第一座
通过天安门时
他庄严敬礼的画面,令人动容
老兵一个个故去
凋零的是肉身
不朽的是精神
今天
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还原属于他们的荣光
今天的中国
再也不是1937年的中国
这和平,来之不易
时光穿越满目疮痍
见证中华民族的涅槃重生
85年前的7月7日
我们的先辈向死亡之威胁宣战
85年后的今天
我们更加懂得守护和平的可贵
沉沦与奋起、战争与和平
在宛平城墙的累累弹坑中长存
以史为鉴、自强自立的信念
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中永驻
历史启示
历史,总是在重要时间节点勾起回忆和反思、传递精神和力量。85年前,宛平城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枪声,民族复兴的新阶段由此肇端。卢沟桥的鲜血书写了牺牲的记忆,也唤醒了一头雄狮。卢沟桥上一声枪响,全体中国人被惊醒,全面抗战开始。
从全民族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到抗美援朝,到改革开放,到全面实现“中国梦”,狮子不仅醒了,而且越来越清醒,而且清醒到气势磅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狮子再猛,也得睡醒之时。
我们能有今日,全体中国人的觉醒之日----1937年7月7日,绝不能忘记!
纪念七七,温习这段抗战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今日,每日!
请向所有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而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