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标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四位兵团级干部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八路 时间: 2020-8-14 13:43
标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四位兵团级干部
文/ 水新营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兵团级干部是开国将帅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贺晋年、解方、段苏权、陈沂四位兵团级干部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和其他绝大多数兵团级干部的所授军衔相比,显得偏低。贺晋年等四人之所以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也是各有原因。
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兵团级干部的授衔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就摆上了议事日程。1951年2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干部评级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军所有干部均评定个人级别,为今后实行军衔制度奠定初步基础。并规定应以“德”“才”“资”的标准衡量干部现任职务,来确定其等级。
1952年3月14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在《评定各级干部等级指示》中确定军队干部级别分9等21级。其中,兵团级干部被列为第三等,分为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准兵团级三个级别。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指出以军队级别为主要依据,参照编制军衔确定军官军衔:“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副兵团级、准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中将”。
根据上述指示和规定,在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36名正兵团级干部有2人被授予大将军衔,33人被授予上将军衔,1人被授予中将军衔;42名副兵团级干部有19人被授予上将军衔,2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1人被授予少将军衔;57名准兵团级干部有1人被授予上将军衔,53人被授予中将军衔,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对于到底是哪几位兵团级干部在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被授予少将军衔,也有不同的版本。笔者经反复核对各种权威性资料,确认是贺晋年、解方、段苏权、陈沂四位兵团级干部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
副兵团级少将贺晋年
贺晋年,1910年10月生,陕西子长人。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国民党军队开展兵运工作。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贺晋年是陕北红军的创建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副大队长、一支队政治委员、总指挥部参谋长、总指挥,红军团长、师长、军长等职,率部参加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为开辟和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作出了重要贡献。贺晋年也是陕北红军中为数不多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担任过军级主官的干部之一。1936年12月,陕北红军红81师恢复红27军番号,贺晋年和王平分别担任军长和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在东北战场的贺晋年。
全面抗战爆发后,贺晋年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1团团长,率部到三边地区剿匪,后到米脂守卫黄河河防。1939年底兼任三边军分区司令员。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3旅旅长兼三边警备区司令员。参加了反国民党顽固派摩擦滋扰的斗争和大生产运动。在1943年1月西北局高干会议上,贺晋年被评为边区劳动英雄,毛泽东主席亲笔为他题写了“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奖状。
抗日战争胜利后,贺晋年到东北,历任合江省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司令员、第15兵团副司令员兼第48军军长等职。担任合江省军区司令员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剿匪。当时,合江地区匪患极为严重。贺晋年提出了“小分队进剿”的办法,正如《智取威虎山》中“小分队”一样。他们分头出击,采取“楔子”“钉子”“锥子”战术,放手发动群众,广泛查找土匪踪迹,最终连根拔掉了号称合江“四大旗杆”的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等匪部。后率部参加了东北夏季攻势、冬季攻势和辽沈、平津、解放江南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贺晋年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同时兼任防空、卫戍、装甲兵部队司令员和中朝联合铁道运输指挥部司令员,为东北军区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突出的贡献。
贺晋年作为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在1952年军队评级中被评为副兵团级。依照这个评级,在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贺晋年的军衔应该在上将和中将之间。并且,贺晋年是陕北红军中在建国初期军队任职最高的军事干部。当时,由于陕北红军的其他代表人物王世泰、阎红彦都已离开军队,应该说贺晋年作为陕北红军的代表是上将军衔的合适人选。但由于受高岗事件的影响,1955年9月,已被免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正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的贺晋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了当时唯一的一位副兵团级少将,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9月,贺晋年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后任装甲兵副司令员。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长期担任装甲兵副司令员,为人民装甲兵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5月11日,贺晋年在北京逝世。
准兵团级少将解方
解方,1908年11月生,原名解如川,又名解沛然。吉林东丰人。1928年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步兵科,1930年毕业考试名列第一,因有反日行为,被降为第三。回国后加入东北军,后任天津市保安总队队长。1931年11月,当日军炮击制造天津事件时,曾率保安总队进行坚决反击,后任张学良副官。
1936年4月,解方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东北军第51军军部参谋处任二科中校科长。他积极对张学良进行反蒋、联共抗日的宣传,激发张学良的抗日斗志,坚定了张学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信念。曾三次被张学良派赴两广密见桂系首领李宗仁、白崇禧,联络合作抗日事宜。西安事变发生时,他密传张学良亲电,使驻兰州的东北军部队及时参加反蒋抗日行动。因解方工作卓有成效,张学良曾一再称赞解方是“难得奇才”。1937年2月任中共东北军上层工作委员会委员,随东北军东调。
◆参加朝鲜停战谈判的解方(左一)。
全面抗战初期,解方随军参加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战役战斗。1939年初任国民党军第51军113师337旅上校副旅长。同年夏任第114师少将参谋长,并任中共51军工委书记。长期在东北军中秘密从事党的统战工作。1940年6月解方奉命到延安,历任中共中央军委情报部第三局局长、中共中央党校军事训练班秘书长等职。在延安毛泽东亲自接见了他,对他说:“你回家了,解放了,就叫解放好了。”之后,解沛然遂改名“解方”。后参加敌后抗日战争,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参谋长、吕梁军区参谋长等职,并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解方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兼参谋处处长,辽北军区副司令员、辽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纵队副司令员、第12兵团参谋长等职,参加解放东北和进军中南的一系列重大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解方任解放军第12兵团兼湖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部教育处处长并兼中南军政大学教育长、第40军副军长、第13兵团参谋长等职。1950年10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在决策筹划时深思熟虑,制定作战方案时周密详细,很受彭德怀司令员的器重。彭德怀每遇迟疑难决的军机大事,就会对通信员喊道:“叫诸葛亮来。”彭德怀所说的“诸葛亮”就是解方。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解方作为中朝方面的主要谈判代表之一,参加朝鲜停战谈判,在谈判桌上解方能言善辩,素有“解铁嘴”的美称。后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两枚。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解方历任中央军委军训部副部长,越南停战谈判顾问,南京军事学院科学研究部部长、副教育长,高等军事学院教育长、副院长,后勤学院副院长、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1952年军队评级中,解方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9月,时任南京军事学院科学研究部部长的解方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作为准兵团级干部,授予中将的机会大些。但最后解方被授予少将军衔,主要原因有:一是他入党时间较晚,缺乏土地革命时期资历;二是东北军出身的中将已经有万毅作代表了;三、虽然担任过志愿军参谋长这一重要职务,但在人民军队历史上任职总体偏低。1984年4月9日,解方在北京逝世。
准兵团级少将段苏权
段苏权,1916年7月生,湖南茶陵人。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共青团茶陵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代理政治委员、共青团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
1932年2月,段苏权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湘赣苏区红8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巩固发展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多次反“围剿”的作战。1934年8月任红6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随军参加西征。10月,只有18岁的段苏权担任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红军黔东独立师政治委员,领导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11月,在黔东独立师攻打秀山县邑梅镇时,段苏权右脚被敌人击伤,后回到老家茶陵养伤。
全面抗战爆发后,段苏权得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并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7年9月,他来到山西太原八路军办事处,找到了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老首长任弼时,要求重新归队。面对突然出现的段苏权,任弼时大吃一惊:“段苏权,我们已给你开过追悼会了,原来你还活着!”同年秋,段苏权到达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1938年春结业任抗大政治教员,同年6月调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1939年春,段苏权进入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5月调任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后任中共平北地委书记兼平北军分区政治委员,领导建立、巩固和发展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坚持艰苦的敌后反“扫荡”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段苏权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后兼中共冀热察区党委书记并兼军区政治委员,率部在热河地区作战。1947年12月,段苏权调任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8纵改编为第45军,黄永胜出任第45军军长。段苏权则改任东北军区作战处处长。1949年6月,段苏权担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
◆1983年11月,段苏权(前左二)在秀山县。
抗美援朝爆发后,段苏权担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1年11月,由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调任志愿军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空2军军长。后任华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解放军军事学院空军系主任。后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战略教研室主任。
1953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对全国各级干部进行一次普遍审查。段苏权的一段经历成为审干中的问题,重点是调查1934年底黔东独立师被敌人打散到1937年9月他重新归队的那段历史,一调查就是3年。在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时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的段苏权因“有历史遗留问题”,而被“暂授少将”。并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对于一个红军时期的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的主力纵队司令员,授衔时正担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这一重要职务的段苏权来说,授予少将军衔显然偏低。当时的沈阳军区空军、南京军区空军、广州军区空军、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都是由中将担任,甚至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曾国华也被授予中将军衔。但由于从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少将以上的军官均没有继续晋衔。于是少将军衔就成了段苏权的最后军衔和最高军衔。
1964年初起,段苏权任中国驻老挝桑怒工作组组长。回国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委员等职。段苏权也是为数不多的在改革开放后走上大军区正职岗位的开国少将之一。1993年9月28日,段苏权因病在北京去世。
准兵团级少将陈沂
陈沂,1912年12月生,贵州遵义人。陈沂本姓佘,名万能,字孟秋。曾用名佘立平,别名陈毅。中共党内一度有“大小陈毅”之称。后为避与陈毅元帅重名,改名陈沂。和贺晋年、解方、段苏权几位兵团级干部相比,陈沂的知名度要小一些。虽然也是准兵团级干部,对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有争议的不多。
1929年,陈沂在上海中国公学预科学习,并投身革命文化活动。1931年2月,参加北方左翼作家联盟,任北平分盟候补执委。同年,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各大学学生组织南下请愿示威团,陈沂是示威团的领导成员,并担任纠察队长,率学生前往南京示威,要求抗日。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北平大学法学院党支部书记。
1932年夏,陈沂担任北方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河北省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曾奉党组织的命令接待到北平的鲁迅先生,向鲁迅汇报北方文化工作,并安排他演讲。1933年春参与组织领导李大钊的出殡,了却了广大党员和进步群众的一件心事。不久,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押送南京,被判处5年徒刑。1936年,由其父亲营救出狱,先回贵州后去上海,担任《救国日报》编辑。西安事变后,恢复了党组织关系。
◆抗战时期,陈沂(前右二)在山东莒南。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沂受党组织委派,到南京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抗敌剧团做政治工作。1937年11月,在山西晋城参加八路军,1938年5月起历任八路军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校务部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宣传部干事、《冀南日报》总编辑、冀鲁豫日报社长等职。1942年2月起,先后担任大众日报社长、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陈沂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不久经陈毅同意,去了东北。1946年3月起,历任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等职;1948年1月起,先后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东北期间,陈沂很受东北野战军首长的器重,担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时,后勤部部长是周纯全,第二部长是李聚奎。周纯全、李聚奎都是资历甚深的老革命,后均被授予上将军衔。
新中国成立后,陈沂长期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负责全军的文化工作,被称为“文化将军”。任职期间,他鼓励创作,发展文艺批评,筹建总政文工团、《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文艺》、创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八一体工队。他多方网罗人才,积极培养人才。陈沂任职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的八年被誉为解放军文化工作辉煌的八年。
在1952年军队评级时,陈沂被评为准兵团级。当时,总政治部下属的二级部的规格比较高。担任总政治部二级部负责人的同志资历大都比较深,评级也比较高。如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刘志坚被评为副兵团级,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王宗槐、总政治部组织部第一副部长朱明、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蔡顺礼都被评为准兵团级,并在1955年均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
1955年9月,时任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的陈沂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获得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陈沂虽然是准兵团级干部,但由于没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中任职,对他被授予少将军衔,一般认为还比较恰当。
1958年3月起,陈沂因被错划为右派下放黑龙江劳动,分配到齐齐哈尔园艺试验站任副站长。1961年被调回哈尔滨,经罗荣桓干预,摘掉了右派帽子。后任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双城拖拉机站副站长、哈尔滨市二轻局副局长等职。“文革”开始后,陈沂遭到了批斗,后被送到干校劳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沂得到平反。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2002年7月26日,陈沂因病在上海逝世。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