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标题: 真实的陈近南:一生比《鹿鼎记》精彩,特殊成就远超“反清复明” [打印本页]
作者: 安徽工行 时间: 2019-10-31 00:34
标题: 真实的陈近南:一生比《鹿鼎记》精彩,特殊成就远超“反清复明”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一句自带背景音乐的江湖宣言,瞬间将我们带入《鹿鼎记》中风云壮阔的武侠世界。在这部小说中,陈近南以高深莫测的武功与杰出的领导才能享誉江湖,一出场就吸粉无数。
陈近南的“凝血神抓”真的可以伤人于无形吗?
若是陈近南晚死几章,他会不会去寻找大清龙脉呢?
历史上真有“陈近南”这个人吗?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的风云,去看看历史上的陈近南,是否真像武侠小说里那样英雄吧。
一、国之栋梁
《鹿鼎记》中,陈近南曾对韦小宝说:“你既然做了我的徒弟,就该知道我的真名字。我叫陈永华,永远的永,中华的华!”
振聋发聩的声音激奋人心,却在不经意间吐露了一个小秘密:原来金庸笔下陈近南的原型,乃是抗清名将陈永华。
陈永华,字复甫,福建龙海人。他的父亲陈鼎是崇祯十七年的进士,又曾追随过郑成功起兵抗清。说起来,陈永华也算是忠良之后。
公元1648年,清军攻陷同安,血洗南安。陈鼎被困城中,宁死不屈,自尽殉国。父亲死后,年仅15岁的陈永华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逃出城去,投奔了父亲的老战友郑成功。
这是郑成功和陈永华的第一次见面。原本郑成功只是想对战友遗孤进行人道主义救援,谁知一席长谈之下,两人竟越聊越投机,最后郑成功完全被陈永华的才华折服,由衷的感叹道:“复甫,你是当今的卧龙先生”!
喜得谋臣的郑成功马上任命陈永华为参军,而后又让陈永华辅佐世子郑经。此后陈永华与郑经一路风雨同舟,共谱一曲山高水长。
郑经继位后,立刻封陈永华为总制使,给予陈永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位,而陈永华也没有辜负郑经的厚待,他大力发展农业,开展贸易,奖励制糖,将百废待兴的台湾治理的井井有条。
二、推广文教
台湾的经济在陈永华的治理下快速发展,有了经济基础后,陈永华又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推广文教。
荷兰殖民时期,当局在台湾实行“去中国化”教育。他们在台湾传遍基督教,建立教会,同时推行奴化教育,试图同化台湾人民,永久占据台湾。
等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殖民教育在台湾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比如新港社,麻豆社等地的高山族部落,生活严重荷兰化,就连语言也使用的荷兰语。
台湾教育的现状让陈永华痛心疾首。永历十九年,陈永华正式向郑经提议“速建圣庙 , 立学校”,以便推行儒学教育,消除殖民化的文化影响。
可惜,郑经当时并未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以“台湾地方小,人口少,如今立足未稳,不适合发展教育”为由,拒绝了陈永华的提议。
谁知陈永华却铁了心要办教育,他一番据理力争,终于说得郑经改了主意,当即下令在承天府宁南坊兴建圣庙和学校,台湾终于有了明郑时期的第一座孔庙。
这座孔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体制在台湾的初步形成 , 这也意味着陈永华设想的去殖民化,终于成功的迈出了一小步。
学校建成后,陈永华又着手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这套教育体系将学校分为社学 , 州学 、府学及学院四等 ,同时借鉴了大陆的科举考试制度,要求各级学生均须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升级。
进入最高殿堂“学院”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的深造后,将迎来一场会考,其中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入朝为官,成为陈永华的新同事。
这套完全脱胎于科举制度的考选方式一经推出便大行其道,台湾的文风由此大盛。中华传统文化终于在“台人自是始奋学”的风气下,润物细无声般融入台湾的方方面面。
推广文教的同时,陈永华也不忘开展为贫困儿童助学的行动。比如他曾出台了一部“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送孩子上学的家庭,都可以减免赋税。如果家贫无钱读书,那么便由政府补贴学费。总之“不抛弃,不放弃”,竭尽全力保障所有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除此之外,陈永华还广纳四方贤才,为学生们聘请名师,积极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让大陆的文化教育,在台湾生根发芽。
在陈永华的努力下,台湾渐渐走出殖民化的阴霾,大陆和台湾的民族认同感也与日俱增。随着两岸同根同源文化教育的推进,台湾与大陆不仅在地缘、远古文明上一心同体,还在政治、文化、经济、血缘、民俗、信仰等各个方面都融为一体。单凭这一点,陈永华的大名也足以光耀史册了。
三、后世影响
公元1680年,陈永华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在他死后,台湾百姓人人伤痛,人们自发为他建立了遍布全台的宗庙,祠堂,以示对这位台湾教育缔造者的深切怀念。
陈永华的老对手清廷也不得不承认陈永华的杰出才能,清廷统一台湾后,依然沿用陈永华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政策,而当初严重荷兰化的高山族,在清廷统一台湾时也已经“能通漳、泉语者”了。
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陈永华对台湾文教事业的开创之功。曾经那个殖民统治下小岛,就这么在陈永华的努力下,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参考资料:郑立勇《近代台湾开发先驱者_陈永华》、罗春寒《试论陈永华开发建设台湾的措施及其历史功绩》、蒋春发《陈永华与台湾开发》、张嵚《陈永华》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