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戟这种武器来说,三国时代是其最兴盛的时代。但衰落通常是从辉煌的顶点开始的。三国时代戟的辉煌并不能掩盖它身后的阴影。《后汉书•董卓传》中记载:建安年间,吕布发动兵变要杀死董卓,李萧先用戟刺他,“卓衷甲不入”,“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可见,要对付穿穿铁甲的敌人,矛比戟有效。
太康元年,东吴灭亡。三分最终归于晋朝,华夏重回和平的时代。从此时开始,关于戟的记述和考古发现都急剧减少。不过在西晋时代,戟作为实战武器仍是有一定地位的。例如西晋名将周处,便将戟誉为“五兵之雄”。
考古资料告诉我们,标准形制的卜字戟在西晋时期仍然存在,比如山东诸城西晋墓中曾出土过这种卜字戟。其形制与两汉的卜字戟别无二致,且器型较大,通长48厘米,应该属于实战兵器的范畴。
▲山东诸城西晋墓铁戟
然而,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考古资料中再也见不到标准形制的卜字戟了。那些横枝向上弯曲翘起的改型卜字戟开始占据主流的地位。
及至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中原地区重回乱世。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渐而入主中原,甲骑具装的铁蹄像旋风一样叩击着黄河两岸。骑兵批重甲,战马着具装,护具的进步对格斗兵器提出了空前的要求,原来的卜字戟,乃至戟枝向上弧弯的改型卜字戟,都很难破甲而入伤及敌身。
▲西魏时期莫高窟壁画
这个时期,改型卜字戟的形制发展到了极致。为了加强杀伤力,兵器制造者将戟枝进一步上翘,以至于完全失去了“横枝的造型”。不仅如此,甚至出现了将戟枝的前端变直,与戟刺成平行状,形成一长一短两个戟刺的叉式戟。这类戟加大了戟的突刺力量,而完全舍弃了它的勾斫功能。这两者都未见出土的实物,只在北朝的壁画和刻画作品中见到过。
▲北魏时期的石棺线刻图
不过这种戟就算形制改变,仍然赶不上甲胄防护性能的提高,致使这种叉式戟也走到了尽头。在攻和防的矛盾之中,戟逐渐落了下风,在格斗兵器中的地位完全被矛所取代。
矛历来是传统的格斗兵器,到了南北朝时期,形制有所改变,长身阔体直刃,其突刺性能远比戟类优越,加之其制作比戟简单,易于大量生产,淘汰戟是必然的。这种新式矛在当时称作矟,最早只有骑兵使用,称为“马矟”。然而及至南北朝时期,这种武器在步兵中也逐渐普及,从而产生了“步矟”。从此矛矟在实战兵器中的地位再也无法被撼动,而伴随这个过程的就是戟的消亡。至于隋唐乃至更后一些的时代,一些勇将仍把戟作为格斗兵器,但只是个例而已。
当然,在隋唐以后退出战场的只是作为实战兵器的戟,作为仪仗兵器的戟则一直使用到了隋唐,乃至宋代依然存在。这种戟被称为“门戟”、“棨戟”。唐代诗人王勃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中有“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说的就是这种戟。
不过,这些“戟”的造型采用的是套着戟鞘且加以装饰的造型。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作为仪仗的“戟”已经不再用金属制造,其造型和实战的戟已经大相径庭。因而,从战场上消失的戈与戟也逐渐从人们的认知中消失了。
随着戏剧兴起,小说的繁荣,三国时代的故事脍炙人口。然而其中三国猛将用的“戟”,却和历史上完全不同。
小说里的的“戟”,其实是宋代才出现的一种名为戟刀的兵器。最初的“戟刀”是在矛头的锋刺一侧横出一个月牙形刃。后来又出现在矛头两边各有一个月牙形刀刃的戟刀,加上刀头上和刀柄上施加精美的装饰,于是便产生了所谓“方天画戟”。这种顶着战戟盛名的武器,在宋代只属于杂类兵器,后来则是民间练习武艺的器械和戏剧表演的道具 ,而真正的戟,仍隐没于历史之中。
不过,由于戈与戟这两个字始终被使用着,所以关于其真正形制的讨论,自北宋时期开始始终没有停止。当然,这些讨论受到时代的限制,始终不得要领。及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包括郭沫若先生在内的许多近现代学者也投入了这场讨论之中,他们综合了考据学和新兴的考古学等方式,终于趋近了真相。其中郭沫若先生设想的戟的形制,已经接近了联装戟的真实形制,并被后来陆续出土的实物所证实。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