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标题: 芬兰的传奇守护者——曼纳海姆元帅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八路 时间: 2018-11-14 12:31
标题: 芬兰的传奇守护者——曼纳海姆元帅
他,是芬兰独立运动的英雄;他,是希特勒所信任和尊敬的三个外国首脑之一;他,是历史学家评价极高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为自己的国家而进、而退、而流亡;他的雕像至今仍高高竖立在曾守卫的赫尔辛基。他就是芬兰共和国总统、芬兰元帅 ——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 男爵(Baron 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1867.6.4-1951.1.27)
芬兰,号称“千湖之国”,“自古以来”(12世纪开始)都是瑞典的领土。1809年,“大北方战争”中瑞典一败涂地,芬兰被迫割让给俄国,从此芬兰脱离瑞典的控制,成为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并由沙皇兼任芬兰大公。
1867年6月4日,曼纳海姆生于芬兰一个贵族家庭,曼纳海姆的父亲是位诗人、作家,后因经商破产,弃家到法国搞艺术创作,母亲此后不久离世。1882年,曼纳海姆到奥兰群岛首府玛丽港的士官生学校就读。但是因不守纪律,不久被开除。
1887年,曼纳海姆报考专门为沙皇培养精锐骑兵部队的圣彼得堡尼古拉骑兵学校。1889年,高大英俊的曼纳海姆以第6名的成绩毕业,加入沙皇骑兵近卫军团。1896年5月,尼古拉二世与亚历山卓皇后,在莫斯科举行加冕典礼,曼纳海姆是沙皇4名贴身卫士之一。此后担负皇后费奥多罗夫娜的保卫工作。由少尉递晋为中校。
1901年,曼纳海姆被调为沙皇皇家马厩副主管(弼马温),统管2000多匹名马,并为骑兵部队选购种马和特种马。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他参加奉天战役,因伤被送往公主岭的芬兰红十字战地医院救治,随后又利用中国东北的土匪武装,对日展开一系列突袭作战,因“勇敢机智”被晋升为上校。
1906年,返回圣彼得堡的曼纳海姆,被俄军总参谋长帕里琴上将派往中国,以考察旅行之名(与芬兰乌戈尔学会合作进行科学探险),负责收集军事、政治和人文情报。曼纳海姆,由喀什噶尔进入中国,沿途测量地形、绘制地图、记录气象水文数据、拍摄桥梁和军事设施。并考察各民族历史和民俗,途经叶尔羌、阿克苏、伊犁、乌鲁木齐、哈密、敦煌,又经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于1908年7月底到达北京。历时2年,行程14万余公里。最终提交给俄军总参谋部173页的调查报告,附数十幅沿途重要道路、河川、城市地图,及途经省份的政治、经济、地理、军事、历史和人类学统计资料,并在结尾部分,提出俄中发生战争时,进军新疆和兰州的路线及战略。
曼纳海回国后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接见,后调华沙任骑兵团长,1910年,升为少将,在一战中,同德奥军激战于波兰,历任骑兵师长、军长等职,因战功卓著晋升中将。
拯救芬兰的白军将领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曼纳海姆于当年9月辞职回到芬兰。12月6日,芬兰宣布独立后,曼纳海姆于12月18日返回赫尔辛基。
1917年圣诞节后,曼纳海姆担心俄国革命威胁到芬兰,遂冒险重返圣彼得堡,向法国军事代表处确认芬兰能得到法国储存在俄国北部摩尔曼斯克的武器和军用物资。尚未得到巴黎答复时,芬兰内战爆发,曼纳海姆遂奉斯文胡伍德总理之命赶回赫尔辛基,曼纳海姆集结了地方民防队以及大批工人、农民、农业工人,并收缴了当地俄军部队的武器。1918年1月27日,曼纳海姆被正式任命为政府军(白军)司令,他在战争中反对大规模关押赤卫队,为随后芬兰民主制度的建立开了个好头。
1918年5月16日,历时3个月的芬兰内战结束(芬兰历史学家称之为“芬兰独立战争”)。芬兰政府军在首都举行阅兵式,参政院在赫尔辛基大教堂广场向曼纳海姆表示谢意。
芬兰独立战争后,芬兰政府和参政院,同德国签订了政治军事协定。德国总参谋部军官的到来使曼纳海姆失去了自主权。看衰德国的曼纳海姆认为国家岌岌可危,于6月2日辞去了政府军司令官一职,前往斯德哥尔摩为国内饥民购买粮食。随后总司令部的芬兰军官和在芬兰的瑞典军官也都相继请辞。
随着1918年底德国的战败,亲德的斯文胡伍德辞去摄政官的职务,曼纳海姆成为继任者。1919年5月,英国、美国和日本先后承认了芬兰的独立。但在1919年的芬兰首次总统选举中,曼纳海姆以微弱劣势落败,从此退出了政治舞台。随后芬兰国内反共保守势力打算拥戴曼纳海姆为军事独裁者,虽然曼纳海姆立场保守,但最终还是拒绝了。义革命后,他辞去俄军一切职务,回到芬兰。1918年1月,出任芬兰军事委员会主席兼自卫军总司令,在德军援助下镇压了芬兰革命。同年12月,任芬兰摄政长官。1919年7月, 他竞选总统失败,退出公职。1931~1939年出任芬兰国防委员会主席。 他在任内改组了军队,加强防务,并在芬苏边境的卡累利阿修建了一条长达 105千米的防线,史称“曼纳海姆防线”。1933年获陆军元帅称号。1939年起,任芬兰国防军最高统帅。
这位将军曾经在俄国军队中服役,之后又成为俄军高层,最后成为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贴身侍卫。他曾经观摩过俄国的许多战争,游历过俄国和当时还是清朝的中国,对于苏俄的军事和政治极为熟悉。
芬兰人的历史,在早期颇有一些模糊之处。说起来,芬兰人应该是瑞典人的一支,说的本来也是带有地方口音的瑞典语。到了18世纪初期,芬兰却成为瑞典和俄罗斯交战的前线。当时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致力于在北方获得出海口,与瑞典大战21年,最后夺去了涅瓦河口地区,建立了俄罗斯帝国的新都城——圣彼得堡。
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苏俄实力大损,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这种情况下,没有遭受战火并且经济状况较好的芬兰,伺机便宣布独立了。列宁为了不多树敌,同时也由于芬兰人和俄国人的血缘较远,故而承认了芬兰的独立。
到了斯大林时期,虽然没有吞并芬兰的想法,但是有些地方,斯大林还是需要的。从1932年开始,苏联便开始与芬兰谈判,试图利用领土交换的方式,缓解列宁格勒的地缘政治压力。当时苏联计划用两倍的领土,换取靠近列宁格勒的维堡地区和芬兰湾中的几个小岛,同时试图租借芬兰汉科半岛的海军基地。芬兰人对于这种领土交换感到很棘手,首先,维堡是芬兰当时的第二大城市,人口众多,而苏联用来换的土地,都是靠北的荒凉地区;其次,芬兰湾中的几个小岛,对芬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此外,汉科半岛毗邻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的军事要地,万万不可让与他人。于是,芬兰与苏联谈判了好几年,一直没有什么结果。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中包括一项秘密条款,在两国之间的东欧国家中划分势力范围,其中将芬兰划归苏联。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苏联随后也在东面出兵,仅几个星期,两国瓜分了波兰。
当年秋季,苏联要求芬兰将边界从列宁格勒后退25千米,并租借汉科半岛30年,以建设海军基地,作为交换,苏联割让两倍的卡累利阿领土给芬兰。当时的芬兰政府拒绝了苏联的提议,苏联军队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称芬兰军队炮击曼尼拉村造成苏联士兵的死亡,进而要求芬兰政府赔礼道歉,并将军队后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兰政府拒绝。苏联以此为借口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1月30日,苏军23个师共45万军队攻入芬兰边界,迅速抵达曼诺海姆防线,苏芬战争正式打响。
芬兰当时只是个300多万的小国,然而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作为芬军总司令,曼纳海姆多次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他已经72岁了,手里的芬兰军队不到20万,装备也很烂,没有坦克,飞机只有100架,而入侵的苏联红军有45万,坦克1500辆,飞机1500架。
这场战争有点像大灰狼欺负小白兔,大大的苏联与小小的芬兰打起来有什么悬念啊,可让世人大跌眼镜的是,貌似强悍的苏联红军竟被它一向瞧不起的芬兰军队打得死伤惨重,搞得斯大林颜面尽失、曼纳海姆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大战苏军。苏联人到芬兰一看,发现这儿到处是湖沼和森林,容易走的路还被“曼诺海姆防线”给挡住了,而芬兰兵更是了得,他们穿着与雪景相似的白色衣装,带着雪橇、狙击枪和燃烧弹,与苏军大玩游击战,把苏联兵打得晕头转向,叫苦不迭。
芬兰人招募了许多的猎人入伍,这些猎人长期在森林里打猎,熟悉森林里的地形,同时枪法惊人。这些游击队员身披白布,在芬兰的森林里以小股部队的方式运动,专门给苏联人放冷枪。入侵的苏军完全捕捉不到这些猎人的踪迹,很快便被隐藏起来的游击队员一个个用子弹点名。所以,这些芬兰人得到了一个“白色死神”的称呼,名震欧洲。
在12月份的防御战中,曼纳海姆元帅领导下的芬军取得的辉煌的胜利,一举歼灭苏第9集团军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部两个整编师,苏军战死27500人,1300被俘。芬军只损失了900人,1700人受伤。芬军取得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
然而芬兰毕竟是个小国,无法与苏联相抗横。1940年2月初,苏军在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指挥下,集中百万兵力,在卡累利阿地峡发动了精心准备的总攻,突破了芬军的防线。3月8日,芬兰代表团在莫斯科签定了不平等条约,虽然芬兰最终战败并被迫出让10%的领土,但也让苏军也付出了道义和实力上的惨重的代价。
由于芬兰人勇敢坚强的战斗意志使得芬兰没有成为苏联的傀儡政权,同时也逃脱了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家一样的命运。好几个曾经是独立的国家最终被苏联吞并。超过一百万的波罗的海居民在苏联古拉格劳改营失踪,其中大部分被枪决或过劳致死。
1940年12月底,德国“巴巴罗萨计划”的大纲已经拟好。希特勒已经下定决心进攻苏联。德国想把芬兰拉入轴心国。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大规模的进攻。希特勒在电台讲话中宣称德国军人“与芬兰同志结盟”,“共同战斗在北冰洋沿岸”,但实际上此时芬兰尚未与德国结盟。虽然芬兰政府在当天上午发表声明,否认了希特勒的说法,并宣布了中立,但斯大林已经当成既成事实来看待了。6月25日,苏联空军轰炸芬兰的军事基地后,芬兰才向苏联宣战。
芬兰军队在夺回卡累利阿地峡的国土后,即不再进行积极的军事行动。
二战中,曼纳海姆多次拒绝协助德国攻打苏联本土,并将战争仅仅局限在保卫主权独立、收复被苏占领土地上。此举既不导致苏联的深仇大恨,又避免了与德国直接冲突。
1942年6月4日,曼纳海姆迎来了75岁生日。这一天他接到两份厚礼:一是芬兰政府授予他“芬兰元帅”的军衔,这在芬兰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二是希特勒本人亲自来给他拜寿。希特勒的突然造访让曼纳海姆十分反感,于是他故意选在一条偏僻的铁路线上与希特勒会面。
当时芬兰方面也考虑到了希特勒和纳粹的国际声誉,所以想尽量降格这次来访,既不把它放在首都也不放在政府官邸以免这次会谈变成国事访问。毕竟芬兰只是在军事上需要德国合作,在政治上芬兰对法西斯并无好感。加上这次会面的直接原因是曼纳海姆将军的 75 岁生日,所以两军最高司令的会晤就设定在了曼纳海姆将军的移动列车上。列车现在就停靠在芬兰东南部的Mikkeli 市展览。露天放在外面,挨着火车小站。因为地理位置关键且靠近苏芬边境,不论是独立战争(1918-1922)还是二战期间(1939-1944),Mikkeli 一直是芬兰在二十世纪两次对俄战争的前线作战指挥总部。
当希特勒看到曼纳海姆后,激动地向他跑了过来。曼纳海姆却对希特勒身边的军官说:“军官不应跑步,这有失身份,只有士兵才这样做!”在希特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寿演说后,曼纳海姆请他吃了顿饭,不知是否是特意安排,这顿饭菜的质量相当糟糕。
饭后,曼纳海姆又点燃一根奇大的雪茄,谁都知道希特勒最受不了香烟的味道。结果希特勒在芬兰只逗留了5个小时就匆匆回国了。他本打算要求芬兰加紧对苏联的军事行动,但这场不愉快的见面显然使他心灰意冷,什么要求也没提就悻悻地打道回府了。1944年,芬兰总统里提因病辞职,77岁的曼纳海姆接任总统。就任后,他迅速与斯大林达成停战协议。
芬兰与苏联签署和约后,德国军队还不愿意自行离开。于是曼纳海姆又指挥部队调转枪口,将盘踞在芬兰北部的德军驱赶了出去。
1946年3月,由于苏联的压力,为了祖国芬兰的利益,高龄的曼纳海姆元帅毅然离开他毕生热爱的祖国,流亡瑞士。1951年1月28日,一生充满传奇的曼纳海姆病逝于瑞士洛桑,终年84岁。
当他的灵柩返回祖国芬兰时,悲痛万分的芬兰人民自发拥上街头,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芬兰民族的保卫者,祖国最忠诚的儿子。直到今天,芬兰人民仍然为在二战中拥有曼纳海姆元帅这样伟大的爱国者而自豪!
欢迎光临 徽帮棋友会 (http://huibangqy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