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耀安徽 | 解放初期合肥建设百废待兴

[复制链接]

282

主题

358

帖子

145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1: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忆往昔、看今朝、望未来。红耀安徽·合肥篇栏目特设“影像见证历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系列报道,回顾自 1949 年以来,合肥在政治、经济、工业、农业、商业、教育等各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


1959 年,合肥逍遥津公园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


1959 年航拍的合肥城区

1949 年 1 月 21 日,合肥解放,百业待兴。1949 年 3 月,合肥第一家国营贸易公司合兴贸易公司成立;1951 年 10 月,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爱国铁器社成立;1952 年 2 月,郊区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成立……合肥解放伊始,这些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不仅为新政权的巩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为克服经济困难,恢复国民经济,进而大规模地启动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本期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十年(1949 年 ~1959 年)合肥所取得的成就。



左:庆祝大会现场 右: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合肥举办庆祝大会的观礼证

商业

解放初期,针对商业市场混乱、物价不稳的现象,合肥成立了第一家国营商业企业——国营合兴贸易公司。为抑制私商投机倒把,公司成立后就调动物资,丰富市场,迅速组织油、盐、糖、纸、肥皂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市场;同时每天对市场上主要日用品进行限价,挂牌经营。据史料记载,合兴贸易公司一般以至少低于市场 10% 的价格供应人民生活必需品;当时部分盐商乘机抬高盐价,于是华东支前贸易公司从蚌埠调运食盐,交给合兴贸易公司批发给盐商、酱园店和消费合作社分销……这些都起到了稳定物价和安定人民生活的作用。





当时的产品广告(组图)

国营合兴贸易公司成立后不久,合肥市盐业支公司、中国粮食公司合肥办事处以及粮食、花纱布、百货、土产等 9 个专业公司和合作社相继成立。国营商业力量逐年增加。

工业

工业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解放初期,合肥先后建立了一批国营工业企业,但合肥解放时,城内手工业只有各种小作坊 1145 家,从业人员 2900 多人,一般都是前店后坊,生产方式落后、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手工业的生产、发展和改造十分重视,特别是在 1951 年 6 月,合肥市开展了手工业的互助合作运动。按照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三种改造形式,进行互助合作。


合肥电厂

另外,合肥在工业企业中还开启了一系列民主改革。例如,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吸收工人参加企业管理,让职工行使民主权利。1949 年 12 月 12 日,合肥汽车修造厂选出 7 名工人参加工厂管理委员会,企业重大问题由工厂管理委员会决定,这也是合肥市首家实行民主管理的企业。1950 年,合肥新华染织厂、人民烟厂、合肥电厂、皖北日报社印刷厂等企业,亦先后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


合肥矿机厂生产车间

1950 年合肥第一碾米厂建成;1951 年合肥矿山机器厂建成;1952 年 4 月,由 4 家砖瓦小厂合并组成的合肥建华窑厂开工生产……经过几年的发展,合肥国营工业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料表明,到 1952 年年底,合肥先后建立印刷、制药、碾米、粮食加工、锯木、机械、制糖、卷烟、酿酒等 18 家国营工厂,总产值达 788.9 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93%。

教育

20 世纪 50 年代,处于解放初期的合肥只有 3 所中学、15 所小学,高等教育更是无从谈起。经济社会的发展急需人才支持,显然当时的教育还达不到培养人才的需求。


合肥工业大学大门口外景

为了实现愿望,合肥立即行动起来,1952 年10 月,东南医学院 ( 安徽医学院前身 ) 由怀远迁到合肥,成为合肥市第一所高等院校,合肥教育由此开始蓬勃发展。1954 年安徽农学院 ( 今安徽农业大学 ) 由芜湖迁到合肥;1955 年淮南煤矿专科学校改建为合肥矿业学院后迁到合肥,1958 年改名为合肥工业大学……据统计,到 1957 年,合肥高等学校毕业生共有 4230 人,他们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人才支持。

城市建设

解放初期的合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前行中,交通、建设、教育等方面都在迅猛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合肥在植树造林和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尤为重视。在逍遥津公园东半部兴建了儿童乐园、动物园和游船码头。

1955 年,逍遥津公园向西扩建,全园面积拓展到 30 余公顷,并完善公园绿化及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最终将解放前的一处私家园林建设成了合肥市解放后的第一个公园。


合肥城区通上公交车

1955 年,合肥市区人口已有 15 万人,而承载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只是十几辆人力黄包车。交通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合肥城市的建设步伐。1956 年 2 月 1 日,合肥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正式开通了由火车站发车,经胜利路、淮河路、徽州路、庐江路、梅山路至农学院的 1 路公共汽车。

当这辆由南京江南汽车公司改装的木铁结构的 1 路公交车,身披大红花,驶上当时并不繁华的前大街(现长江路)时,合肥结束了市区无公交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 19:17 , Processed in 0.2221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